落子

字數:747   加入書籤

A+A-


    《落子》是宿豫縣流行的一種民間舞蹈。後來流傳、演變為當地群眾自娛自樂的民間文藝形式。1984年,王官集鎮《落子》赴省參加民間舞蹈節目調演,榮獲省文化廳頒發的表演獎。
    《落子》表演共五人,均為男性表演。《落子》表演領舞稱“落頭”,又稱“領傘”。“打呱板”兩人(男扮女妝)。其中一人為“落尾”,由10歲左右孩童扮演。“落尾”表演天真活潑,多做一些有武術技巧性的難度動作,是《落子》表演的特色。“打撒秸兒”兩人。基本舞步有“十字步”、“碎步”、“挪步”、“墊步”、“矮步”、“弓箭步”。《落子》在流傳之初,借鑒許多“北拳”武術招式。有“雙掃腳”、“雲手”、“雙手翻”、“側翻”、“旋子”等。《落子》表演共分為“圓場”、“穿花縫”、“四門拜”三個段落。
    《落子》的服飾、道具為:領舞“落頭”身穿白衣白褲,披黃馬褂,腳蹬黑布靴,腰係四開片“紅戰裙”。“落頭”頭戴紅布四方頭套;兩側鑲兩朵布彩花。“落頭”左手捏四方彩帕,右手持“三根叉”紮紅布頂子道具傘。
    “打呱板”兩人男扮女妝,身著紅衣、紅褲。頭頂一隻紅色線絨球,兩耳邊各垂兩束二尺長“孩兒發”,右手持竹板,左手捏四方彩帕。
    “打撒秸兒”兩人頭紮紅巾,身穿紅褲褂,束衣袖、束褲腳。腰間紮板帶,雙手持兩根三尺長竹製“撒秸兒”。
    《落子》伴湊的民族打擊樂器隻有兩件:鑼與鼓。鑼鼓伴奏點式簡單,隨表演動作的快慢而變化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