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辯輕佻無威儀,不可為人主

字數:5102   加入書籤

A+A-


    兩日時間。
    劉牧與劉寵交接了軍權。
    一萬多步卒,本就是陳國所有,隻是擬定的軍功與撫恤需要重新核算,對於他們父子二人算不上什麽難事。
    臨近八月。
    千騎之卒,停駐在洛陽城前。
    出洛陽之時。
    劉牧領著八百緹騎意氣風發。
    再回朝的時候,已是軍功滿身,成為僅次於九卿的司隸校尉。
    “王師。”
    劉牧掀開車輿帷幔,安排道:“帝京之內,軍卒不得肆行,你領著典韋,許褚在城外紮營,宵禁之前帶他們回府。”
    “諾。”
    伴隨車駕而行的王越點了點頭。
    洛陽是帝京。
    士卿可以養門客,僮仆,但絕對不能養甲士。
    因此,不管是八百緹騎,還是五百王卒尉,都需要在城外紮營,並且要在宗正,大將軍府兩地報備,就算入城采購物資,也需卸甲才能通行。
    “洛陽嗎?”
    另外一架車輿,荀攸與戲誌才心中掀起波瀾。
    沒想到。
    有朝一日,他們也能在洛陽立足……
    經過城門巡查。
    劉牧一行直奔內城府門。
    曾經的陳王別苑,羽林中郎府,換上司隸校尉的匾額。
    司隸校尉,僅次於九卿,可領一千二百卒,督察官吏,且有逮捕,懲治之權,並糾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郡國,無所不統。
    這份權力,有時候比九卿還要可怕,被譽為‘雄職’。
    “世子。”
    府門前,劉忠早早等候。
    敞開的門戶後麵,左右皆是府中仆從女婢。
    “嗯。”
    劉牧踩著馬凳走下車輿,轉身問道:“蹇常侍,可要入府?”
    “不了。”
    “奴婢要早些奏稟陛下。”
    蹇碩乘著車輿,眯著眼笑道:“還望世子三日之內入宮奏事,免得陛下下詔。”
    “當得。”
    劉牧垂袖扶刀,龍驤虎步般邁入府門。
    荀攸,戲誌才緊隨其後,仆從走出府門牽引車輿朝著後門而去。
    “世子。”
    劉忠側身引路,低聲道:“陛下召世子回朝,在公卿之中引起軒然大波,這幾日常有人送來名刺。”
    “都有誰?”
    劉牧心中滿是好奇。
    以前,他就是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死宅。
    別說三公九卿,就連士大夫都沒有什麽交情,怎的還有人送名刺?
    “律學博士蔡邕。”
    “還有弘農楊氏,大將軍府門客等等。”
    劉忠昂首挺胸,驕傲道:“連袁公路這個浪蕩子都送來名刺,其他沒有入朝為官的士人更多,還有不少是鴻都門學的學子。”
    “嘖。”
    荀攸眼中閃過一抹異色。
    呈遞名刺之人,所求無外乎兩件事。
    第一:士卿想要交好,免得被司隸校尉督查權所困。
    第二:想要自薦,找一個入仕的門路,再不行做一個門客,也算是出人頭地。
    如此看來,司隸校尉一職遠超過羽林監,再加上宗王嗣子,繡衣禦史,這些名頭確實嚇人。
    “公達。”
    戲誌才低聲問道:“司隸校尉是空職嗎?”
    “算,也不算。”
    荀攸搖了搖頭,解釋道:“這種官職與繡衣禦史差不多,若受陛下信任,可督查九卿,轄製三輔,三河,弘農;若不受信任,更像是一個負責刑獄雜事的吏職。”
    戲誌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嗯。”
    荀攸點了點頭。
    如今的司隸校尉府就是一個名頭。
    劉牧想要架構起實權,需要征十二從士,二十五假佐,以及一千二百人的中都官徒隸,可謂任重而道遠。
    …………
    ……
    三日時間,一晃而過。
    劉牧的回歸,猶如在熱油中潑了一瓢冷水。
    尤其司隸校尉的屬官一職,更是諸多人爭奪的目標,令人不勝其煩。
    “陛下。”
    劉牧身披七章冕服行走在南宮,無奈看著前方的背影,訴苦道:“一個空府門,一個空官職,就引無數人趨之若鶩,從而騰出手撥弄州郡,臣服矣。”
    “休息三天。”
    “你當為大漢操勞一些事情了。”
    劉宏嘴角揚起一抹笑意,孤傲道:“朕已經下詔治罪董仲穎,並讓皇甫嵩領軍北上,你以為袁隗會如何?”
    “因病罷官。”
    劉牧不假思索的回了一句。
    當初,問罪盧植,是小黃門左豐是挑撥不錯。
    可盧植問罪之後。
    大將軍何進還沒推薦領軍之人,袁隗就越權推薦董卓。
    因此,冀州之戰董卓一敗再敗不僅要被問罪,還要連累袁隗這個舉薦人。
    “不。”
    劉宏腳步一頓,冷笑道:“朕要表舉他為太尉,因為何進一屠夫,於戰事無益,唯有將這些人捧起來,才能摔的更慘。”
    “陛下聖明。”
    劉牧神情不變,朝著遠處看去。
    二人在南宮緩行,已經快要臨近北宮禁地了。
    遠處,一個少年孤零零的靠著宮壁,極為羨慕地看向庭院中嬉鬧的稚兒。
    “朕的長子。”
    劉宏神情複雜道:“自小被養在史子眇家中,聽說坊間戲稱‘史侯’,另外兩個是萬年公主,還有皇子協。”
    劉牧眉頭揚起,點頭道:“臣知。”
    劉宏歎了口氣,說道:“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你可知朝中的公卿,乃至北宮的婦人,連太後都在催朕立儲,可惜辯輕佻無威儀,難為人主。”
    “臣愚昧。”
    劉牧嘴角一抽。
    他要不是礙於禮製,早就轉身出宮了。
    此次入宮,算是歸還皇帝信璽,做一個述職。
    不曾想,竟然碰到這種禁忌話題。
    立儲是國事,同樣是宗室重事,別說他一個司隸校尉,宗王嗣子,就是老爹劉寵來了,都不敢輕易開口。
    “罷了。”
    劉宏拍了拍石柱,轉身朝著嘉德殿方向慢行,漠然道:“朕準你再募兵一百,補足司隸校尉的一千二百軍卒,至於十二從士,二十五假佐,你可有人選?”
    “缺人。”
    “陛下可有人選?”
    劉牧想了想,解釋道:“臣幕府隻有兩個祭酒,恐怕撐不起司隸校尉府。”
    劉宏從腰帶上摘下一枚玉符,說道:“明日朕擬個名單讓蹇碩給你送過去,持此玉符可以從天下各州挑選士人,補足你的司隸校尉府。”
    “謝陛下。”
    劉牧帶著笑意連忙接過天子玉符。
    這可是僅次於印璽的玉符,遠超持節信物。
    隻要拿著這枚玉符,可以輕易調動北軍五校,羽林軍,並且隨意出入宮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