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必戮

字數:5032   加入書籤

A+A-


    一夜之後。
    清晨時分,皇甫嵩整頓兵馬。
    來時意氣風發的梟騎萬隊,戎車三千。
    回的時候,一個個垂頭喪氣,不舍的回望著營壘。
    “將軍。”
    “大漢係一人。”
    “望此戰大捷,壯我大漢天威。”
    轅門之前,皇甫嵩卸去戎甲,對著劉牧作揖恭拜。
    “鏗。”
    劉牧從典韋腰間抽出一柄小戟,沉聲道:“將軍,我雖為驃騎,但需遵守軍製,可以不在朝中抨擊問責,但克敵不利需要有人承擔,等戰後擬寫戰報,會以押送輜重之功補之,此戟贈與將軍,待來日有需要劉牧出力之事,可遣人持戟來尋。”
    “謝將軍。”
    皇甫嵩收起小戟,翻身躍上戰馬馳騁而去。
    “嘿。”
    許褚胳膊肘戳了典韋一下,朝著僅剩的幾枚小戟努了努嘴。
    “不行。”
    典韋護食般捂著小戟。
    這可是他施展飛戟之術的利器。
    劉牧可以作為信物送出去,是小戟的榮耀。
    可若是送給許褚把玩,就是對他飛戟之術的不尊重了。
    許褚一臉失望道:“某何時能學得飛戟之術,此法步戰無敵啊。”
    “難。”
    典韋搖了搖頭。
    一旁,王越嘴角一抽,滿臉無語。
    同為劉牧近身衛卒,他們三個私下互相切磋過。
    典韋,許褚技巧上不如他,可他氣力上差二人十萬八千裏,隻能遊弋交手,也就是私底下交手,放在戰場上,他懷疑自己活不過一刻鍾。
    “走吧。”
    劉牧轉身看了眼三人。
    進入帥帳。
    臨近正午之際,各營主將挾人入帳。
    董卓,周慎,趙融,鮑鴻,宗員,五人都是軍中赫赫之人。
    董卓不必多言;周慎是蕩寇將軍;趙融,鮑鴻未來是西園八校尉之一;宗員本就是護烏桓中郎將,追隨過盧植,皇甫嵩。
    可惜,若不是劉牧來了,來的是張溫。
    或許,未來東吳奠基人之一的孫堅,以及未來的徐州刺史陶謙也會聚集在三輔。
    可以說,未來攪弄天下風雲之人,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在各方戰場展露頭角,到了數年後已經達至巔峰,唯弘農楊氏名聲不顯。
    “拜見驃騎。”
    “拜見驃騎將軍。”
    眾將入帳之後,無不是戎甲加身,拱手作禮。
    戰時,將卒著甲,就是見天子都是虛禮,而這就是大漢為何在落寞的時代,都能夠以強盛之姿立於世,因為軍功製度從未崩潰過,除非想要軍轉政,才會需要參與販官鬻爵。
    “坐。”
    劉牧揮了揮手。
    眾將入座之後,目光落在對麵的徐榮身上,又意味深長的看了眼董卓。
    不少人,都在打量典韋,許褚,趙雲,張遼四人,似乎在審視他們的能力。
    “諸位。”
    劉牧大馬金刀的坐在上位,淡淡道:“今日議事,我隻說兩件事情,第一:宗員麾下北軍五校之一,越騎營由徐榮統率。”
    “諾。”
    宗員,徐榮起身應和道。
    “第二,從洛陽出發之時,我從西園支取三千萬錢。”
    “從今日開始,我治下將卒凡殺涼州叛軍者,以首級記功,殺一人賞五千錢,殺一羌胡之將十萬錢,殺北宮伯玉等巨梟者賞百萬錢,請封列侯。”
    “裴茂,衛覬,都統五百王卒尉,監軍各營,有殺良冒功者,一校連坐。”
    “公達,議事之後,將三千萬錢堆砌在主營校場,扯九丈白綾為戰死之卒提名,九丈紅綾為獻首之卒記功,立於錢財之前,各營將卒可以前來看看。”
    “錢,權,封侯,便在眼前,諸位可以歸營傳於軍卒。”
    劉牧神情不變,言語字字如刀,仿佛要將涼州叛軍活剮了一般。
    “蹭。”
    話音落下。
    不止是董卓,連宗員等人都悚然起身。
    梟首為功,直接獎勵錢財與封侯,沒有人可以拒絕。
    這一刻,五大主將後麵的將校,都目光熾熱,呼吸急促的看向上位。
    “記住。”
    劉牧目光冷厲道:“殺良冒功,一校連坐,各營主將,誅,煩請記住我是驃騎將軍,大漢宗王嗣子,更是繡衣禦史,擁有陣前斬將之權。”
    “諾。”
    董卓,鮑鴻等人打了個寒顫。
    可是,這並不能嚇到他們,而是被封侯之賞所淹沒。
    天子開西園販官鬻爵,所賞不過關內侯,天下不知幾何,想要獲封列侯,除非對天子有功,亦或者軍功立足,他們誰不眼熱?
    “去吧。”
    劉牧拂袖屏退眾人。
    荀攸,衛覬,裴茂等人出營準備。
    隨著各營主將的宣傳,軍卒無不嘩然,朝著主營匯聚而來。
    校場之上,五銖錢黃澄澄的堆成一座小山,一麵白綾,一麵紅綾立於兩側。
    “咕嘟。”
    望樓之上,劉牧抿了口涼白開,潤了潤嗓子,淡淡道:“公達,傳令各營,除卻龍驤軍之外,其餘皆可出營狩獵叛軍!”
    “諾。”
    荀攸恭敬道:“將軍大才,激將叛軍。”
    劉牧靠著欄杆,側目淡笑道:“還得是你,他人眼中隻有錢財與軍功。”
    “臣,不及將軍。”
    荀攸謙卑的姿態,讓王越直翻白眼。
    別看荀攸是個文人,可在處理軍務上手段極為強硬,他又不是沒見過。
    “都是真的。”
    軍卒人群中,華雄扶劍而立,目光熾熱道。
    李傕,郭汜吞咽著唾沫,不由看向血紅的紅綾,上麵當有我名啊!
    他們在董卓麾下多年,對於五大校尉早有不滿,此戰若是得封侯之功,莫說是媲美五大校尉,簡直不弱於董卓這個主將。
    “一個人頭五千錢,殺十個人,就能回去娶個婆娘,生個娃娃了。”
    “呸,你怎麽不殺北宮伯玉,李文侯。”
    “你當我不想殺?這能輪得到我一個百夫長?”
    …………
    ……
    堆砌的錢財前。
    不少人大聲議論著。
    許下,不破叛軍誓不還的誓言。
    一策之下,沉落的戰心,瞬間便被激活,殺伐之勢直衝鬥牛。
    “你想做什麽。”
    人群中,李儒看向望樓不寒而栗。
    劉牧感受著特殊凝視,俯瞰下去,呢喃道:“公達,西土沉淪,各族叛起,當需要鮮血來洗淨,從此俯首帖耳,聞漢而避之!”
    “將軍,殺心過重了。”
    荀攸心憂,不由勸諫道。
    劉牧拂袖抽刀,鏗的一聲紮在望樓之上,鏗鏘道:“大漢不該如此,我立誓,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必戮,長河為證,青山為鑒,風起族滅,血肉成塵。”
    “大漢,當如此。”
    王越,許褚,典韋大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