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王謝世家?荀攸誘敵匈奴遊騎

字數:5678   加入書籤

A+A-


    龍驤,介士蛻變。
    營壘中,氣血增幅恐怖。
    匯聚在一處的介士營卒猶如火爐一般熾盛。
    “這不可能。”
    “氣血如狼煙,軍勢似烈火。”
    呂布抬眸掃過輕車介士營中的軍卒。
    學武之人,自小打熬身體,非大補之藥不可激發氣血。
    可如今,介士之卒瞬間氣血暴漲,連趙雲,張遼都不例外。
    這麽多年,他學武打熬身體,在這種震撼的場景之下真的值得嗎?
    “你也變了。”
    趙雲瞳孔猛然一縮。
    呂布的氣血蛻變,竟然有種讓他直麵驃騎的錯覺。
    “為何某未蛻變?”
    “難道某不得天眷?”
    人群中,華雄滿是委屈的掃過所有人。
    張遼,趙雲,呂布,宗員等人都氣血激增,好在還有一個張楊一如往常陪著他。
    “這種感覺。”
    呂布深吸了口氣,壓下心中的悸動。
    氣血的蛻變,代表力量,耐力的增幅。
    他比以往強不少,都有種可以挑戰驃騎的錯覺。
    各營氣力猛增之際。
    中軍帥帳,劉牧望著消耗一空的聲望值長歎。
    他為宗王之子,大漢驃騎,又沒有自己的轄地,蕭關之戰後歸陳國久住,聲望商城的軍營光環,特性增幅對他並無大用,就當儲備聲望了。
    北伐在即,軍卒少於鮮卑,自然要開掛,開大掛。
    他敢開啟北伐,欲一戰定邊疆,最大的倚仗不是劉宏傾盡所有的支持,而是係統對於軍卒的增幅,讓大漢軍卒不止一漢當五胡,而是能當十胡。
    所以,這次他耗費六百多萬聲望,不僅升級到三級軍營。
    還建設護商,介士,並州狼騎,王卒尉,射聲的番號,與龍驤營一般,全部都給配給勇武光環。
    又消耗大量聲望值,購買了大業特性。
    開疆之功,謂之大業,對外戰爭士氣增幅120%,開啟滅國戰爭士氣增幅180%!
    宿主:劉牧
    身份:陳國世子,大漢驃騎將軍,繡衣禦史
    勢力:大漢
    年齡:18
    勇武:112
    智慧:97
    軍略:141
    威儀:98
    聲望:499587
    裝備:神駿白曦,定業刀,馬槊
    特性:【兵權謀十三家】【大業】
    軍營:【注:三級軍營,花費八十萬聲望可升級】龍驤營;介士營;王卒尉;護商營;射聲營;並州狼騎:勇武光環*7【勇武+30】
    主線任務:中興大漢,帝國萬年【注:失敗無懲罰,獎勵未知】
    聲望商城:【人主】【商聖】【社稷】【鎮國】………………
    “增長了嗎?”
    劉牧目光掃過係統麵板。
    他的身體,見識都在成長,所以數據拔高正常。
    加上這幾年封驃騎將軍身居高位,威儀增加了不少。
    聲望商城中軍營光環,個人特性的價格不一,但同樣的光環價格等同。
    幾年下來,他平黃巾,定涼州,赴並州,隻有九百萬出頭的聲望,相較於大漢五千多萬人口,獲得六分之一人口的聲望。
    聲望不是知名度,是所作所為被人認可信奉,才會每人產出一點聲望值。
    想到此處。
    劉牧撚著手指,眼中滿是森然。
    這幾年他做的事情,不應該隻有這麽多聲望值。
    刨除偏遠之地,群山峻嶺的百姓,以及落草為寇的賊匪。
    隻算豫州,徐州,涼州,荊州,並州,乃至京畿數郡合起來,也應該超過一千萬聲望才對,少了這麽多。
    證明有人在篡改他的過往,愚昧百姓認知。
    毋庸置疑,必定是士族繁盛之處,想要扼製他的影響力。
    “驃騎。”
    帳外,史阿肅然道。
    “進。”
    劉牧關閉係統,正襟危坐。
    史阿掀開帳幔走進來,恭敬道:“王子師在介士營說符離亭侯幸進,惹怒了介士之卒,如今被打傷暈死過去。”
    “沒殺?”
    劉牧眉頭一皺。
    以功為傲,袍澤共榮辱,護民衛疆……
    這些都是他讓軍諮司為陳國軍卒傳遞的認知,隨著授文識字加深印象。
    若王允膽大包天直言陳槐幸進,介士營卒沒有殺了王允,便是軍諮司之人的懈怠。
    “沒來得及。”
    史阿嘴角一抽,回稟道:“末將去的時候,滿營皆持定業刀,故罰軍杖三十,王子師想要逃脫懲戒被陳君侯踹了回去!”
    “便如此吧。”
    劉牧淡淡道:“即刻傳令晉陽,征祁縣王氏三十青壯為役夫參戰,逃脫者就地斬殺,避征者其戶盡誅,視為懲戒!”
    “諾。”
    史阿作揖退出帥帳。
    王允重傷,三十軍杖肯定熬不過去。
    將對他的懲罰轉嫁到祁縣王氏身上,可謂殺人誅心!
    對於王允,劉牧根本不在意。
    事情發展到如此地步,連他都摸不準未來的脈絡,又何必在乎一個王允。
    太原郡。
    郡治,晉陽城內。
    往來的車輿每日以數千記載。
    執金吾袁滂從三輔征役夫十餘萬,就是為了運輸輜重來並州。
    偌大的晉陽城,擱置往日的勞事,並從各郡抽調百姓,為大軍準備軍糧,箭矢,還有一些盾甲之物,以及整理傷藥等等。
    “荀祭酒。”
    “倉儲已滿,何時分發?”
    張懿持著公文名單匆匆入府,喘著氣說道:“某從各族抽調青壯佃戶三萬餘,並且還從他們塢堡中借取馬,驢,騾子來牽引車輿。”
    “不急,再等等。”
    荀攸審閱著公文道:“你先去看看傷藥儲備如何,若是不夠便從三河,乃至三輔,冀州征調,還有醫師更是如此。”
    “諾。”
    張懿來不及作揖,轉身小跑著離開。
    “謝監州。”
    荀攸靠著斧扆,揉了揉雙鬢問道:“匈奴遊騎絕對還未離開並州,你在太原都找不到他們的蹤影嗎?”
    “某無能。”
    謝晟低下頭苦澀道。
    他是並州的監州令使,卻對此無能為力,實為失責之罪。
    遠在平城關的史阿連連質問,可他確實找遍了並州豪族的塢堡,乃至各大直道,都未曾見到南匈奴遊騎的蹤影。
    “謝監州。”
    “你是陳國陽夏謝姓吧!”
    荀攸抬眸審視著這位監州令使。
    匈奴犯境,監州尉竟然不察,真的是找不到,還是不想找?
    “荀祭酒。”
    “晟,問心無愧。”
    謝晟深吸了口氣,作揖道:“此戰之後,某會前往尉府請罪,但在這之前某為扈從,還望先生莫要離心,方能助力驃騎征戰。”
    “某問你。”
    “若你設伏,會藏於何處?”
    荀攸拂袖問道:“你說敵人會藏在豪門望族的塢堡讓佃戶知曉,還是藏於直道兩側山壑讓人所察,你真的用心去找了嗎?”
    謝晟咬牙道:“監州尉在並州共有七百二十人,祭酒可知這延綿起伏的山有多少?”
    “罷了。”
    “你這腦子轉不通。”
    荀攸搖了搖頭,從桌案上取出輿圖道:“明日,某會遣派三支輜重兵,一支發往雁門,一支發往善無,最後一支發往離石,某會點兵士族豪紳的佃戶參與運輸,並且讓文遠留在晉陽的介士卒為將統禦三支輜重軍,你遣人隨在輜重軍身後五裏,凡遇截糧道之事不用理會,讓人跟上去找到他們的駐地,。”
    “諾。”
    謝晟轉身離開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