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封侯,呂布,護匈奴中郎將

字數:5199   加入書籤

A+A-


    軍功製度。
    劉牧從蕭關之戰所製定。
    封侯,兌田,兌錢帛,這是不可被人撼動的製度。
    殺敵禦寇,開疆拓土,不應該隻是為了些許的祿秩,死亡之後餘下各家各戶的白綾,或者草席一卷,便是一座荒丘。
    當然,他能兌換軍功的前提,便是背後有劉宏在支撐。
    不久。
    各營主副將齊入帳。
    不少人目光落在公孫瓚的身上。
    他們都是帶著營中副將,或者如陳國軍營的中郎將而來,為何公孫瓚如此離奇,竟然敢帶著三個人入帳,八千人需要三位副將嗎?
    “驃騎……!”
    公孫瓚想要解釋。
    “好了。”
    劉牧翻看著功勳簿,沉聲道:“撫恤你們都清楚,此戰按照邊軍撫恤,由太尉,大將軍雙府撥調,此事我會遣人督促,年內會發下,更會讓人督促撫恤到戶!”
    “諾。”
    “謝驃騎。”
    各營主副將恭敬道。
    “封侯。”
    劉牧揚起功勳簿,目光落在帳中不起眼的一個青年身上,笑道:“李肅,五原人,以郡吏之身領役夫來平城關負責後勤輜重,可對。”
    “驃,驃騎所言甚是。”
    李肅有些惶恐,磕磕絆絆的回道。
    “無需如此。”
    “該是你的,便是你的。”
    劉牧揚手止住,淡笑道:“奉先斬魁頭,封賜為武都亭侯;關羽斬素利,封賜為忠義侯,祿秩等同食邑三百戶;祝公道斬彌加,封賜為勇毅侯,祿秩等同食邑三百戶。”
    “謝驃騎。”
    “驃騎萬勝,大漢萬勝。”
    呂布,關羽,祝公道作揖大拜。
    帳中不少人用羨慕的目光看去,封侯之功難得,為之羨慕,又為之恭賀。
    “華雄。”
    劉牧笑著問道:“你是關西人,想要封在關西,還是封在河東?”
    “還能選?”
    華雄驚愕之後,瞬間大喜。
    “準你選。”
    劉牧拂袖笑了笑。
    “哈哈。”
    頓時,整個帥帳爆發出一陣大笑。
    畢竟,華雄對於封侯之功的執著,可是傳遍整個營壘,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豫州行嗎?”
    華雄不假思索的問道。
    “可。”
    劉牧思忖片刻,沉聲道:“你斬步度根,可為定陵亭侯,至於軍階擢升,我會擬文發往洛陽!”
    “諾。”
    華雄咧著嘴朝帳下所有人望去。
    “咳。”
    趙雲忍俊不禁的咳了一聲。
    張遼,段煨等人都麻了,感覺華雄現在像個張開翅膀的大公雞,炫耀自己的雄姿,還非得強迫著他們看。
    “典韋。”
    “己吾亭侯。”
    劉牧目光落下,沉聲道:“軍職不升,依舊是王卒尉令,公與發公文回陳國,讓軍諮司置辦一套宅邸,贈與典韋!”
    “諾。”
    沮授研墨備書道。
    “還有一件事。”
    劉牧緩緩起身,沉聲道:“從今日起,呂布以護匈奴中郎將之身,統率並州狼騎,此事我會上稟天子,羌渠與奉先要多有交流,再有兵諫,叛部犯境之事,鮮卑就是爾等下場。”
    “諾。”
    “謝驃騎。”
    呂布肅然應喝道。
    羌渠則是鬆了口氣,感慨長生天庇護。
    休屠,呼衍犯下的孽,終究是過去了,再者呂布為護匈奴中郎將,也算是與他同生共死之人,應當會好說話一些吧?
    “李肅。”
    “你呢,準備如何?”
    劉牧目光落下,說道:“我可以舉薦你為大縣之令,或者讓你進入並州刺史府為吏,且不會少了你的封侯之功。”
    “驃騎。”
    李肅深吸了口氣,忐忑道:“臣能遷為豫州縣令嗎?”
    “可以。”
    劉牧嘴角揚起一抹笑意,篤定道:“你斬闕機,封賜安順侯,祿秩等同食邑二百戶,並遷為許縣令,至於為何祿秩少了,你應該明白!”
    “臣謝驃騎。”
    李肅感激涕零的躬身大拜。
    戰場殺敵,封祿秩等同食邑三百戶,他是打掃戰場所殺闕機,不封侯者大有人在,能封祿秩等同食邑二百戶,已經是天恩浩蕩了。
    “便如此吧。”
    劉牧拂袖道:“各營功勳我會讓公與擬寫成榜文張貼開始兌換,軍卒內部晉升你們自己提拔,戰死之人由並州刺史府豎立碑銘於關外戰場,輜重從卒把所有敵首運輸至匈奴人首級堆砌之地。”
    “諾。”
    沮授,趙雲等人應喝道。
    “且去吧。”
    劉牧俯身坐下,沉聲道:“劉備,關羽,張飛留下。”
    “諾。”
    各營主副將拱手退出帥帳。
    公孫瓚暗中給劉備頷首,又緊跟在張楊身後離開。
    劉牧既然留下劉關張三兄弟,自然是要問三人的前程。
    他為劉備同門,且老師盧植在陳國,自然希望這位不成器的同門能選擇留在驃騎幕府。
    帳外,張楊看向祝公道。
    “將軍。”
    祝公道斟酌片刻,複雜道:“某與鮑出,楊阿若,皆是追隨驃騎而來,如今龍驤,介士正在補充兵源……!”
    “去吧。”
    張楊淡笑道:“你們想去龍驤或介士,選好了某給你們寫推薦公文,公明你也是如此,不必留在複土營,這是並州的邊軍營,自有並州青壯!”
    “謝將軍。”
    徐晃,祝公道作揖大拜。
    伐關外之戰結束,龍驤,介士補充兵卒。
    除卻河東,河內守備軍之外,其他人無不是奢求被選中,若有張楊的推薦公文,加上封侯之身,自然能輕易被挑中。
    “結束了?”
    公孫瓚有些唏噓的問道。
    他從涿郡起兵,一路北上,又翻山越嶺向西南而行,大規模的戰爭就打了一次,剩下的事情都是小打小鬧。
    “還欲如何?”
    “莫要人心不足啊。”
    張楊調侃一笑道:“驃騎可沒有剝奪我們的軍職,說明這就是對我們的獎賞,封侯之功不可求,你看華雄將軍從蕭關開始,就念叨著封侯,如今才得了亭侯之位。”
    “非是如此。”
    公孫瓚拳頭緊攥,問道:“驃騎不出兵對外嗎?”
    “朝廷撐不住了。”
    張楊搖了搖頭,低聲道:“此戰調動三州之兵,更是從京畿守備營,陳國調集兵馬,加上動用的輜重從卒,超過數十萬人,大漢撐不住遠征。”
    公孫瓚決然道:“某可孤騎入漠北。”
    “錯了。”
    “你我皆不可。”
    張楊勸說道:“你以為驃騎不想遠征?你以為各營軍卒不想封侯?將軍莫要被仇恨與功勳迷了眼,戰爭有始有終,剩下的事情當由政治手段來掃尾了。”
    “或許吧。”
    公孫瓚無奈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