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劉備入渤海,其德昭昭,其誌烈烈

字數:5360   加入書籤

A+A-


    封侯之功擬定。
    平成關外一戰,列侯三人,關內侯三人。
    各營軍功列出,張榜於校場之上,將卒擁簇而至,一個營,一個營的軍卒帶著喜色,帶著緬懷袍澤之情,列隊而行。
    帥帳之內。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依次落座。
    劉牧望著這位漢末英雄,心中有些感慨。
    “驃騎將軍。”
    劉備受不住如山如淵般的壓力,終是忍不住開口道。
    “你是我同宗。”
    劉牧攤開一張白紙,提筆浸墨道:“你有三個選擇,留在公孫瓚營中,或者去地方任職,亦或歸入驃騎幕府。”
    “驃騎。”
    張飛帶著期盼,問道:“大哥不能獨領一軍嗎?”
    “你有兵源嗎?”
    劉牧側目而視,淡淡道:“你沒有封地,身後士族支持,自身聲望不顯,在地方募兵都募不足,邊軍之職皆有人,入守備營為將功績不夠,可明白?”
    “某愚笨。”
    張飛苦著臉低下頭。
    劉備斟酌道:“某可去什麽地方為官?”
    “冀州。”
    劉牧擬寫道:“我可表你為騎都尉,暫為渤海南皮令,我聞你的舊職被督郵所奪,此次應該沒人敢撼動你的官職,還望在地方治民察吏。”
    “謝驃騎。”
    劉備起身大拜。
    南皮令,一縣之令,還是郡國渤海。
    騎都尉更是天恩,是同宗之恩,隸屬光祿勳,麾下無定員,但隻要得到軍令,便可以在地方募兵,少則幾百,多則幾千。
    如此可見,劉牧給了他足夠的資源,為官亦可領軍。
    “既如此。”
    “雲長,翼德你們呢?”
    劉牧擬好公文,蓋上驃騎將軍印,皇帝信璽。
    “某隨兄長。”
    “俺也一樣。”
    關羽,張飛聞聲回應。
    劉牧很好,驃騎幕府很有誘惑力,天下人趨之若鶩。
    若早些碰到驃騎,自願為駕先驅,可太遲了,他們不能做背棄之人。
    “可。”
    劉牧神情不變,淡笑道:“既如此,便表關雲長為南皮縣尉,至於張翼德,以自己的軍功去校場核算吧。”
    “諾。”
    劉備接過公文,帶著關羽,張飛離開。
    “驃騎。”
    “這人油鹽不進啊。”
    典韋不滿的撇了撇嘴道。
    “嗬。”
    劉牧失笑的搖了搖頭。
    其德昭昭,其誌烈烈,折而不撓,終不為下。
    劉備從來都是不甘於人下之人,不然也不會在年幼時站在桑樹下立誌,‘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
    人都有誌氣,都有野望。
    有人願意隨他,如華雄,李肅,封地豫州,為官豫州。
    亦有人是劉備,不願常駐公孫瓚麾下,不願入驃騎幕府,不可強求。
    大日西傾之時。
    兩份調令從帥帳發往龍驤,介士。
    一封綜合請封述戰的捷報從雁門發往洛陽。
    而此時,張遼隻覺得天塌了,越來越壓不住下麵的人了。
    “文遠將軍?”
    徐晃站在帳下拱手。
    祝公道也有些摸不著頭腦,覺得張遼好似怪怪的。
    “嗯。”
    張遼深吸了口氣,說道:“龍驤中郎被調出,介士中郎陳槐去了龍驤軍為中郎將,公明且為介士中郎;校尉已滿,祝公道你暫任軍侯可否,或等歸國去其他軍營!”
    “諾。”
    “末將願意。”
    二人連忙拱手應下。
    封侯是封侯,軍職是軍職。
    兩樣東西,在陳國分的極為清楚,祝公道不覺得委屈。
    與此同時,龍驤軍營中。
    閻行撓了撓頭,委屈道:“將軍,某怎麽就被免職了?”
    “你說呢?”
    趙雲擬寫著閻行的從戎過往,淡淡道:“此次龍驤,介士皆有調動,你和介士軍侯蒙稷都被免職了,陳槐一會過來上任龍驤中郎。”
    “這??”
    閻行臉色一苦。
    難道,自己殺敵不夠勇猛?
    或者,驃騎覺得龍驤此戰沒有人封侯,有些不開心了?
    “閻行。”
    趙雲壓上自己的軍印,將公文遞過去,淡笑道:“驃騎應當是要在陳國擴軍,你與蒙稷是領軍備選之人。”
    “如此?”
    閻行眸子大亮,小心翼翼的問道:“敢問蒙稷如何?”
    “很不錯。”
    趙雲意味深長道:“傳聞是蒙山出來的人,聽說陳王之名前往陳國參軍,平定黃巾之亂時便成了屯長,後來驃騎改製,以屯長換百夫長,此人被提拔為軍侯,尤其是擅長練兵之法,行軍極為規整,律令嚴明,定遠侯王戎便曾是他麾下的隊率。”
    “那便好。”
    閻行笑嘻嘻的揣起公文走出帥帳。
    行至帳外,看著往來的袍澤,一時間心中有些不舍。
    他入陳國沒有多久,但每日的訓練,戰場的征伐,好似生來便應該在此地,生來便應該為袍澤。
    此次,他脫離龍驤營,縱是新建軍營,恐怕短時間也難以適應吧。
    直至,走入自己軍帳,原本加持的氣力,如潮水般退去,讓閻行一時間有些驚愕,慌忙走出軍帳,凝望四周。
    龍驤軍卒如常,唯獨他一人如此。
    荒謬,太荒謬了,氣血不盛反而退卻?
    猛然,閻行敬畏的看向中軍帥帳所處之地,番號敕封,加持偉力,莫不是驃騎是天人下凡?
    為了驗證此事
    閻行找到王戎,果然和他一樣,力量也衰退了。
    不知何時,軍營開始流出驃騎是天人降生的傳言……
    平城關之戰落下帷幕,各營封賜兌功之際。
    這場戰爭的結果,朝漠北,朝大漢內部瘋狂傳遞。
    大漢驃騎,攜纛入陣,一戰斬敵二十餘萬,其威名遠震漠北邦野各部,成為劉宏這一朝不可言說的存在。
    青山曠野之上,堆砌成山的頭骨,百裏灰燼如雪的山丘,無不訴說這場大捷。
    原本還在考慮是否出兵的烏桓,連忙收縮各部歸於王庭,並且遣派閻柔充當使節,發往幽州麵見護烏桓校尉公綦稠。
    捷報飛信。
    萬勝之音傳遍並州九郡。
    急赴並州的蹇碩跌坐在地上,望著捷報失了神。
    “蹇司馬?”
    荀攸神情中有些不解。
    平城關大捷,蹇碩作為天子近侍,公車司馬令,不應該大喜嗎?
    “荀祭酒。”
    蹇碩咽了口唾沫,抬頭愕然道:“驃騎大捷,斬敵首二十餘萬,敢問並州士族勳貴何在,可曾處理?”
    “處理了。”
    荀攸眼眸閃過一抹異色,沉聲道:“驃騎出關赴戰前,便已經下令將所有人斬殺,投於烽火之中焚盡,蹇司馬來遲了。”
    “還沒。”
    “隻是一個並州。”
    蹇碩連忙起來,朝著府外走去。
    他要去邊關見劉牧,阻止這位驃騎將軍回朝。
    陛下說的對,一州士紳勳貴近乎被屠盡,若是讓他攜大功回帝京洛陽,怕是要殺的朝堂人頭滾滾,使得大漢徹底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