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劉宏:王太子想要千古獨一

字數:5220   加入書籤

A+A-


    凜冬萬物皆靜。
    洛陽,陳國,乃至大漢十三州皆如此。
    又一年關,戊辰未過。
    陳國擬發‘安民分工之政’。
    休沐之政,勞工之律,以及工契推行諸事。
    陳國三十縣百姓熱議,尤其是工契,更是讓不少豪紳絕望。
    工契擬定雇傭之人月錢多少,一月超過多少錢便要交賦。
    同時,戶部擬賦稅之政,百姓賦稅大變。
    攤丁入畝,地丁合一,大宗,大族強行分立戶籍。
    佃戶編入雇農行列,征賦以勞工賦稅征收。
    如此政令,迫使田畝,佃戶過多的望族,需要掏出極多的錢糧。
    以前佃戶,每年給一口糧食就可以。
    現在不僅要支出工錢,還可能流入營造司工坊,連他們自己上繳的賦稅田租都在大幅度上漲。
    正月初七。
    戶部,戶籍司。
    荀彧眼中遍布血絲,看著堂下的荀攸歎道:“分立戶籍,佃戶編為雇農,便是絕了豪紳望族借蔭戶來隱田之事,地丁合一解開百姓的束縛,削減了丁稅,同樣解除佃戶的桎梏,讓他們可以流動進入工坊,某說的可對?”
    “當然。”
    “一絲不差。”
    荀攸淡笑道:“叔父為荀氏而憂?”
    “不。”
    “為新政而憂。”
    荀彧抿了口茶,複雜道:“王太子對豪紳郡望挖根,可追隨他的人怎麽辦,所求不就是一個封侯拜相,蔭庇子孫?”
    “簡單啊。”
    “太簡單不過了。”
    荀攸目光平淡,說道:“叔父年前操勞這麽久,沒發現不管是關內侯,還是列侯,都是戶部操勞采邑?從今往後沒有封地,隻有祿秩,或效周王室外封之法,十五品軍功製度,總有軍卒想要往上走,王太子會停下征伐的腳步嗎?”
    “難。”
    “文景之盛世。”
    “武帝之征伐。”
    荀彧搖頭苦笑道:“為帝王者,能得其一便是天幸,王太子竟然想要文武兼備,怪不得要興工商事!”
    “叔父。”
    “還是想想怎麽處理族裏的事情吧。”
    荀攸起身微微一禮,沉聲道:“某的戶籍遷離,可荀氏有田畝七千餘頃,零頭都比得上大將軍何進一族,未來新製推行大漢,叔父選家族,還是選王太子。”
    “戶與田嗎?”
    荀彧神情變化不定。
    大漢有記載,和帝時期耕田七百餘萬頃?。
    荀氏七千餘頃聽著不多,實際上占地極為廣袤,而且都是良田,是數百年的累積,在豫州僅次於汝南袁氏。
    新政傳出。
    何止荀彧,各地方豪紳驚悚無比。
    新政放在陳國也就罷了,如果全大漢推行,便是徹底掘起豪紳望族的根,準備讓他們與黔首類同嗎?
    “陛下。”
    “此政,好大的殺氣。”
    洛陽,嘉德殿中,蹇碩端來湯藥。
    “你不懂。”
    “王太子想要千古獨一。”
    “他想要文景盛世,又想要武帝的金戈。”
    “他要用鮮血,用屍骸來肥沃大漢的土地。”
    “財富藏於望族豪紳,朝廷不可取,唯有分在百姓手中方可。”
    “同樣,他逼迫士族遵循新政,不遵便去州郡的雄主麾下與他為敵。”
    “經過數年叛亂,大漢編戶,蔭戶,總計百姓超過四千萬,再多朕也不敢保證,王太子肅清天下,餘下兩千萬便是大勝。”
    “若餘三千萬,大漢莫有人能阻。”
    劉宏端起盛載湯藥的玉碗。
    一番言論,縱是蹇碩聽了都肝膽俱顫。
    數千萬人,餘下五成便是大勝,這需要死去多少人,才能除去大漢的頑疾?
    如劉宏的猜測。
    天下士族,皆知天子欲要兄終弟及。
    陳國的新製,新政,未來可能推行各州郡,所以他們每時每刻都在關注陳國變化……
    當此政一出,所有人都死心了。
    未曾倒戈,與大漢宗室為敵的士族。
    他們有僥幸之心,覺得天子與王太子,頂多殺一批,拉攏一批。
    沒想到王太子新政竟然要瓦解全部望族,連分立戶籍,攤丁入畝政令都敢推行,更是將佃戶編為雇工,雇農行列。
    這是要吸他們的血,吃他們的肉,去豐裕大漢,藏富於民。
    冀州。
    渤海,南皮縣。
    縣令府中,劉備放下手中的信,歎了口氣。
    “如何?”
    堂下,同族的劉德然問道。
    劉備神情複雜,道:“兄長,你們要做什麽?”
    “爭位。”
    “最次也是宗王。”
    劉德然鄭重道:“天下大亂在即,天子將大漢的軍權分給王太子,在幽並設立北府軍,可見已經開始備戰了!”
    “某不明。”
    劉備神情莫名道。
    劉德然隔空虛點,目光銳利道:“玄德,你拜入盧師門下是我父的功勞,幽冀兩地的族人都讓你豎旗,我們會說服渤海,平原,清河三地的士族,但有天下大亂,先借平原取青州,扼渤海,清河兩郡,淩冀州,逐幽州。”
    “兄長。”
    “你可知自己在說什麽?”
    劉備臉色微微一變,低聲道:“天下士族皆有傳,陛下要兄終弟及,你是想要某與王太子為敵嗎?”
    “玄德。”
    “雄心難製吧。”
    劉德然舉起茶盞,意味深長道:“無極甄氏,多麽龐大的家資,王太子舉你為南皮令,你卻不聞此事,北府軍建設隻容公孫伯圭,呂奉先,張稚叔,並未將你這個南皮令,騎都尉納入其中,還沒有明白?”
    “備,不懂。”
    劉備臉色有些難看道。
    劉德然抿了口茶,淡淡道:“以前為你奔走的簡雍,還有青州名士孫乾,某給你帶來了,青州是儀,騰耽等人願舉你為雄主,以前光武帝可用小宗篡大宗,你為何不可以?”
    “蹭。”
    劉備猛然起身。
    冀州內事,他確實看的明白。
    可是,他在冀州為官,不想插手無極甄氏之事。
    沒想到,王太子劉牧,竟然以此來劃分敵我,想要伐滅全部對立者。
    “一次不忠。”
    “便是終生不忠。”
    “你一個前漢王侯之後,早已成了黔首。”
    “保不住安喜縣尉之時,何等無助與憤怒,才會怒鞭督郵。”
    “並州之時,某不相信王太子沒有拉攏,你沒入幕府,反而來渤海赴任,這是他給予你最後的機會,顯然你沒有把握住。”
    “你來這裏,是為了掣肘袁氏的籌謀。”
    “可你在做什麽?你什麽都沒有做,甚至枉顧了宗王的威儀,令王太子與陳王的顏麵在冀州掃地。”
    “若非天子出手,更常山歸屬,威懾冀州本土之人。”
    “王太子焉能有機會遣人將無極甄氏遷離,這是你於天子,於王太子的罪,天子之威儀,王侯之威儀不可辱。”
    “你生於草芥,不明白他們的驕傲,你沒機會了。”
    劉德然嗤笑一聲,逼迫劉備做出選擇。
    一個草莽之人,三番兩次羞辱王太子,還真以為自己是皇親國戚,依舊能被王太子劉牧所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