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四月時光,大漢當四海承平

字數:5359   加入書籤

A+A-


    天地恢複清明。
    劉牧抽取的氣運歸還各處。
    百姓,將卒恢複以往的強盛,但心中卻惶恐起來。
    在裂隙閉闔那一刹,他們見到劉牧從天墜下,也不知發生了什麽。
    “李監正。”
    “陛下如何了?”
    蔡琰從太微宮走出,神情中滿是憂慮之色。
    “無礙。”
    “定然無礙。”
    李意心中七上八下,震撼莫名。
    他在裂隙的彼岸,見到了自己的先祖,見到了大周的戰旗,還有先秦的銳士,以及那一抹揮劍犁天地的帝王之影。
    這天地,似乎變得連他都不認識了啊!
    “無礙便好。”
    蔡琰壓住憂色,打起精神道:“傳我諭,陛下無恙,大漢承平,望洛陽各處勿要生亂,待陛下歸來,再頒安民之詔。”
    “諾。”
    宮道之上,眾文武臣卿作揖大拜。
    “父皇。”
    “夫君,無憂。”
    蔡琰最終朝著劉寵作揖拜道。
    “某知。”
    劉寵點了點頭,嘶啞道:“你先回去安穩太微宮!”
    “恩。”
    蔡琰點了點頭。
    荊南,武陵郡,臨沅城樓廢墟處。
    許褚甩飛一根根梁木,一塊塊巨石,望著光暈映照之處,眼中閃過一抹喜色,道:“速來此處。”
    “諾。”
    一眾王卒尉飛躍而至。
    合力將廢墟刨開,隻見一璽,一詔以微弱赤光化為屏障,而劉牧則是合著眸子,躺在廢墟之中。
    “傳令各處。”
    “陛下無礙,隻是有些力竭了。”
    程昱匆匆而至,望著昏厥的劉牧,立刻下令道:“李宣,你立刻傳襄陽,某要借二司印,下令各處大軍盡快收複未平之地。”
    “諾。”
    李宣拱手應喝道。
    程昱深吸了口氣,決然道:“仲康,遣八百王卒前往交州,調東府一軍常駐日南郡,另外請荊州刺史劉繇,入府覲見陛下,就言安排荊南諸事。”
    “諾。”
    許褚紅著眼眸應下。
    李宣張了張口,最終沒有說話。
    程昱所為,是展現強軍之勢,更是防止大漢南王劉辯入境,以及宗室之人劉繇有異心。
    畢竟,他們都不知劉牧何時才能醒過來。
    如此安排,是最好的選擇,並沒有什麽不妥之處。
    “陛下。”
    “臣僭越了。”
    程昱眼中滿是堅毅之色。
    僅半個時辰,整個臨沅因其公文而動。
    而劉牧,則悄然被送入府中休息,日夜由許褚,程昱親自照顧。
    隨著公文發往各處。
    整個大漢的風氣都在變化。
    一連三個月時間,大軍飛山跨河,橫推荊南各縣,江東,南中各郡,令十萬餘罪人,倭奴,甕奴死在運輸輜重的路上。
    四月二十六。
    荊州南郡,襄陽城內。
    劉牧坐在床榻之上,摩挲著手中半麵銅鏡,上麵篆刻著‘秦王照’三個字。
    若是他沒有猜錯,騎乘青牛之人,便是道家之祖‘老子’,而九龍帝輦之上,則是萬古無一的始皇嬴政。
    至於烽火連天之處,飛出的大周戰旗。
    他心中還未有猜想,但有可能是大周的一位天子。
    “係統。”
    劉牧收起銅鏡喚道。
    宿主:劉牧
    帝國:大漢神國
    紀年:乾象曆2891年,大漢神武八年
    年齡:28
    氣運:69450673
    道運:50
    特性:人皇
    物品:人皇璽,掌運授祿詔,秦王照萬古【半】
    臣國:笈多王國,夫甘都盧,撣國,都元國,皮宗,黃支,注輦國,條支,百濟,新羅
    主線任務:帝國萬年
    “人皇氣。”
    “可助所持之物如臂使指嗎?”
    劉牧眼中閃過一抹疑惑,不是很確定自己的猜測。
    因為,他的氣運暴漲,可以隨時為大漢的將士增加勇武,為天下生靈恩賜。
    似乎過去的光環,特性,全部來源於氣運,而人皇氣是操持氣運的載體,又或許,人皇氣本就是一朝氣運所凝練。
    “陛下。”
    恰是,屋舍外傳來許褚的聲音。
    “進。”
    劉牧走下木榻,披上大氅。
    許褚小心翼翼的推開門戶,呈上一碗肉粥,恭敬道:“程司丞從臨沅趕來求見!”
    “宣。”
    劉牧拾起桌案上的瓷勺,說道:“讓人另外備一份肉粥,仲德操勞數月,又匆匆來襄陽,必定餓了。”
    “諾。”
    許褚應聲退出屋舍。
    不久,許褚帶著程昱走了進來。
    又上了一份肉粥之後,便如門神般矗立於屋舍之外。
    “陛下。”
    程昱身心俱疲道。
    劉牧指了指大椅,淡笑道:“且坐,吃些肉粥緩緩。”
    “謝陛下天恩。”
    程昱躬身一拜,方才入座而食。
    他知劉牧一般不拘泥於俗禮,推辭隻會顯得失儀,而且天子恩賜,臣子豈能謙讓。
    良久之後。
    劉牧放下手中的瓷勺,用布帛擦了擦嘴,看向早已吃完的程昱,笑問道:“可還夠?若不夠便讓仲康再盛一些!”
    “夠了。”
    程昱作揖拜道:“陛下,月初之時,江東各郡已經被掃平,連會稽南部都尉所治之地都被收複,大山中遷出百姓超過四十萬,且多有蒙昧之人,甚至有人還以公亶父,少康之後自居,還有一些楚人,說是為了避先秦征討之難而遁入山中,還不知有大漢!”
    “恩。”
    劉牧撚著玉韘,沉聲道:“不論如何,他們都是大漢的子民,要讓龐季好生治理,更要為他們授學,置業!”
    “諾。”
    程昱恭敬道:“南中傳來軍報,安西將軍,合夏侯淵,大漢罪軍,南中上衛為大軍,平各部,配合刺史杜景定下流官,分置諸縣,並除去屬國之名,留駐萬餘精銳於南中之後,他已經奔赴烏戈國了。”
    “這陳槐。”
    劉牧搖頭笑了笑。
    程昱忐忑道:“可要臣發鎮戍令召回?”
    “不必。”
    劉牧搖了搖頭,沉聲道:“想去,便讓他去吧!”
    “諾。”
    程昱頓時鬆了口氣,再度恭拜道:“臣鬥膽,請陛下回洛陽鎮國理事,自古豈有天子巡臣國之事,還望陛下思量。”
    “朕知你們何意。”
    劉牧擺了擺手,沉聲道:“明日,朕便回洛陽,文和亦一並回去,這四州之地,便交給你與裴茂定奪,荒土大山要開墾,百姓要耕治,朕在洛陽等著你們的捷報。”
    “臣遵詔。”
    程昱作揖長拜道。
    “對了。”
    “劉繇放出來了吧?”
    劉牧眼中滿是打趣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