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天秤失衡,農業豐饒,諸夏二十州

字數:5438   加入書籤

A+A-


    沒人回答大女王的疑問。
    對於大漢而言,既然毗鄰為國,便要受到王化。
    不以大漢禦製而稱王,大漢不許你建國,還敢逃避大漢使節,便是不可饒恕的罪!
    “卓瑪央宗?”
    張既眯著眼問道:“象雄的仇恨之子,你預言的極西聖人是誰?”
    “什麽聖人?”
    卓瑪央宗裝的懵懂無知。
    “嗬。”
    張既嗤笑一聲不再問詢。
    什麽聖人之主,什麽羅馬,真以為大漢會在乎嗎?
    大漢在乎的王化,是不臣,有罪必伐,真以為看得上他們一路西逃,僅剩的千餘人?
    “走吧。”
    闞澤瞥了眼蓋烏斯,調轉戰馬。
    既然羅馬交了人,他們自然不可能再度征戰。
    待回了大漢,先上稟羅馬備軍,再看鎮國府的安排。
    猶如蓋烏斯所言,他一個蘇裏斯頓總督沒有資格對一個帝國宣戰;闞澤,張既也不能輕易宣戰羅馬。
    畢竟,羅馬交了人,而不是率先發動戰爭。
    “又是這樣。”
    “羅馬,何時才能不懼大漢啊!”
    蓋烏斯望著遠去的大軍,在回望被黃沙遮蔽的大馬色,眼中滿是苦澀。
    一縷微風吹過。
    一輛白牛牽引的車輿行至其側。
    “月神。”
    見狀,蓋烏斯連忙下馬恭立。
    一雙熾熱的眼眸,尊崇的望向沙帳之內的身影。
    這位,可是祭司的月神,羅馬十二神降諭之身,主農業與豐饒。
    “大漢的人。”
    “他們還真是得天獨厚。”
    車輿之內,狄安娜望著遠去之人,伸手穿過沙帳握住風中的沙礫,說道:“可是,大漢的強大,令天地傾覆,至暗降臨羅馬,連沃土都化為沙漠!”
    “月神。”
    “我,不是很明白!”
    蓋烏斯眼中閃過一抹迷茫之色。
    狄安娜掀開沙帳,稚氣未脫的絕美臉龐之上,充塞著溫柔之情,說道:“天地需要平衡,大漢的富饒,汲取了羅馬的生氣,天秤失衡,會讓我們所處之地日漸苦寒,未來都不具備生存之所,所以戰爭是有必要的!”
    “可。”
    “我們打得過大漢嗎?”
    蓋烏斯望向東方大漢所在之處。
    他懷疑,昔日大漢皇帝衝天而起的一刀,能夠切開整個羅馬帝國。
    “戰爭,不得畏懼。”
    “縱然是神,亦可被狩獵。”
    狄安娜降下沙帳,白牛車輿消失在沙塵之中。
    “狩獵神靈?”
    蓋烏斯心驚膽顫的呢喃一聲。
    歸途。
    總比追逐快了很多。
    許是歸鄉之情,促使闞澤,張既,乃至所有羌騎都疾馳而行。
    月餘時間,便穿過羅馬與安息的交界地,行至安息帝國西陲的泰西封。
    隻是。
    當他們聽聞明尊大慈父。
    中極震旦的天人皇帝,盡皆有種茫然之感。
    他們追逐的路上,大漢到底發生了什麽,竟然有安息人在自己的國家立下教派,並且把大漢天子尊為大慈父,日日悼念,祈求驅散安息的黑暗。
    而於大漢,洛陽城。
    大業宮,千秋萬歲殿之中。
    眾臣卿,列座於左右,肅然議朝事。
    “陛下。”
    從營州而歸的戲誌才起身恭拜道:“北疆三衛已經立下,夫餘亦是被伐滅,其眾打入罪籍,發入營州開掘礦產,然,營州之土浩瀚,臣以為當分州而治。”
    “臣附議。”
    “臣等附議。”
    殿中,荀彧,衛覬,羊衜等人起身附和。
    如今,大漢治司,雍,並,涼,幽,冀,青,徐,兗,豫,夷,檀,武,營,瀛,荊,揚,益,交,共十九州。
    南地的戰事,還未徹底停止。
    但,營州的分化勢在必行,不能使一州獨大。
    “當得。”
    劉牧翻看著呈遞的奏章,沉聲道:“爾等先定下章程送入門下議政!”
    “諾。”
    眾臣卿躬身大拜道。
    劉牧掃過朝堂,蹙眉道:“田卿行至何處了?”
    “從瀛州歸。”
    “已經前往肅州了。”
    滿寵起身恭敬道:“臣等勸諫其歸朝,然田令君言,縱是新設之州,亦是大漢疆域,臣子代天巡疆,焉能言苦,故無能勸其歸朝!”
    “讓他去吧。”
    劉牧合上奏章,輕叩著桌案道:“工部,你們所行之事可有異?”
    “無異。”
    衛覬恭敬道。
    劉牧眉頭微蹙,沉聲道:“朕問的是度量衡,是火藥,還有蒸汽機,可發生什麽變化,或研發停滯不前。”
    “臣不敢欺瞞!”
    衛覬有些摸不著頭腦,但還是篤定道。
    “那便好。”
    劉牧思忖道:“滿卿,傳各處監州,察天下異事。”
    “臣遵詔。”
    滿寵作揖恭拜道。
    “荀卿。”
    劉牧安排道:“你與六部合議安民之詔,擇日送入諫議尉審詔!”
    “臣遵詔。”
    荀彧起身恭敬道。
    “諸卿。”
    “今日之事暫且如此。”
    劉牧揉了揉眉心,沉聲道:“這幾日,朕要處理羈押的國事,待理順朝政再宣廷議,另外李卿留下。”
    “陛下萬年。”
    “大漢萬年。”
    眾臣卿,神情異常,盡皆欲言又止的退出千秋萬歲殿。
    他們心中有諸多疑惑,可宗老劉洪不言,李意更是閉口不談,又不能問劉牧,隻希望來日有天子之詔發入各府解惑。
    劉牧望著殿中的李意,詢問道:“可知中興四劍去了何處?”
    “陛下。”
    李意不假思索道:“臣與元卓先生推演,中興劍攜列宗之運入了大漢四疆大地,而使赤霄開天引氣之時,穩固天下山河!”
    “如此?”
    劉牧思忖道:“赤霄,入了大業?”
    “是。”
    李意望向帝陛,欲言又止。
    劉牧摩挲了一下大椅,沉聲道:“朕明白了。”
    “陛下。”
    李意起身行於殿中,恭拜道:“那一日,猼訑馱日銜月撞入天地,雖然被擊了回去,但天地有變,恐有異常之人降臨,以平天地失衡之事!”
    “諸夏爭運。”
    “外邦爭信仰。”
    劉牧眸子開闔之間,迸敕出滔天戾氣,漠然道:“朕不在乎來多少人,更不在乎會死多少外邦野神,隻求大漢萬年。”
    “臣謹記。”
    李意雙手敞開,再合大拜。
    “且去吧!”
    “朕需要理一理思緒。”
    劉牧擺了擺手,眼中滿是疑惑之色。
    按照他的想法,開天引氣,天地必然有變。
    且異常之事與工業發展相悖,有興,則有衰。
    可是,工部並無異常,讓他思緒有些離亂,更得重新考慮大漢的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