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李意:山野小道,不知天下事!

字數:5153   加入書籤

A+A-


    隨著詔書分發。
    洛陽再度掀起熱議的波瀾。
    大業宮的廣場之上,滿寵,荀攸等人緩步而行。
    賈詡滿是好奇道:“伯寧,百乘王朝到底出了什麽事情,竟然惹得陛下以南王遷國而征,還遣派兩軍聽從號令?”
    “有異常吧!”
    滿寵想了想,說道:“百乘王朝,以娑多婆訶之名對外宣王詔,言自己得濕婆賜福,生者長壽,死者再生,將會為大地帶來戰爭與毀滅。”
    “濕婆?”
    眾人頓時一怔。
    戲誌才蹙眉道:“婆羅門教的野神?”
    “是啊。”
    滿寵笑了笑,說道:“不知真假,但呂蒙統禦的笈多軍卒確實在征討之時受阻,加上陛下本就有擴大定疆章程之意!”
    “若是真的。”
    “便是年初發生的異變。”
    荀攸斟酌道:“聽聞禮部有公文西來,貴霜之主將要入朝覲見,而其國有個宮廷祭司,名為摩訶提婆,這外邦異學,也會降下神諭嗎?”
    “不可知。”
    滿寵搖了搖頭,走向欽天監。
    賈詡望著其遠去的背影,失笑道:“我們倒是忘了,這欽天監還有一位能夠先天見靈的人。”
    “見拉姆頓珠?”
    欽天監,李意滿是驚訝道。
    “恩。”
    滿寵點了點頭。
    李意頷首道:“張魯,你將頓珠帶過來。”
    “諾。”
    堂下,張魯應聲離去。
    滿寵望著在紙上勾勒的李意,沉聲道:“李監正,某聞上古有修行之法,我等當如何做,才能褪去凡俗之身,為陛下分憂?”
    “不知。”
    李意畫著星圖,說道:“有人天生,有人自己悟道,某便是天生之人,而張魯,還有其他人,則是讀古籍而悟道,若是滿尉丞有想法,可以多讀黃老列莊,不過某並不建議!”
    “為何?”
    滿寵滿是疑惑道。
    李意意味深長道:“陛下以大漢四百年之運聚為人皇氣,大漢的未來怎麽走,需要陛下自己悟,且定下規章,此為人皇所允,若陛下不允,縱有通天徹地之能,在大漢都是凡俗之身,可若是陛下悟通,我等被授祿之人,一念便可跨過凡俗!”
    “刷。”
    滿寵臉色微變。
    “你想的對。”
    “陛下,刻意讓他們活著下來了。”
    “或者說,裂隙彼岸之人,故意讓人降諭,為大漢送上磨刀石,助陛下邁過最後一個大關,令整個大漢為之蛻變。”
    李意放下手中的毛筆,眼中滿是意氣飛揚之色。
    “懂了。”
    滿寵深吸了口氣。
    怪不得,百乘有變,今上不急不慌啊!
    原來,這一切早已在預料之中,且大漢已經做好了準備。
    “李監正。”
    滿寵再度問道:“某還可知什麽事?”
    “不多。”
    “但也不少。”
    李意淡淡道:“你隻需要知曉,陛下為人皇,從祀官為祝融,從祀星為熒惑,三辰,七宿為臣。”
    “熒惑。”
    “戰爭,赤星,罰星。”
    滿寵眸子陡然一沉,方才明白這一朝的兵事為何如此之重。
    “監正。”
    “滿尉丞。”
    恰時,張魯帶著拉姆頓珠進來拜道。
    “坐。”
    李意指了指右側的大椅。
    “謝監正。”
    拉姆頓珠怯生生的看了眼滿寵,坐在大椅上靜默不言。
    “我們見過。”
    “昔日,為何沒有這般怯懦?”
    滿寵靠著大椅,目光銳利無比,似能刨心的利刃。
    拉姆頓珠臉色霎時雪白,解釋道:“你們都變得不一樣了,熾熱如同驕陽,幾乎不能被直視!”
    “是嗎?”
    滿寵拷問道:“這些時日,你見到了什麽?”
    “光。”
    “各種各樣的光。”
    拉姆頓珠不假思索道:“欽天監有一道光與極西之地連接,可是最近越來越微弱,而且不斷朝著大漢遷徙而來!”
    “瑪利亞姆。”
    李意毫不在意道:“她所傳教義雖是某所編纂,但安息尊大乘佛教,如今有人降諭,她的教義被摧垮!”
    “你知道?”
    滿寵難以置信道。
    李意淡笑道:“某說過,天生精通此間異術!”
    “羅馬可有問題?”
    聞言,滿寵直接詢問道
    拉姆頓珠茫然的搖了搖頭。
    李意不假思索道:“十二星降諭,對於大漢不值一提,但可以助陛下悟通大漢之路,想必監州尉應該用不了多久便可以收到消息。”
    “明白了。”
    滿寵起身作揖道:“今日,多謝李監正解惑,隻是大漢未來……!”
    “不必憂。”
    “陛下,會明悟未來之路。”
    李意搖了搖頭,並未給出確切的答案。
    “某還有一個問題。”
    滿寵眉頭緊鎖,再度問道:“若是那一日沒有看錯,裂隙彼岸飛揚的是玄鳥旗,而帝輦之上,不可被觀摩之人所持之劍,好似名為定秦?”
    “是。”
    “但某不知緣由。”
    李意無奈道:“滿尉丞,李意就是一個山野小道,幸得孝烈皇帝,還有陛下的看重,才能知曉這麽多隱秘,認知之外的事情,與你們一般迷茫。”
    “多謝。”
    滿寵作揖再拜,垂袖走向堂外。
    “監正。”
    張魯望著遠去的背影欲言又止。
    “怎麽?”
    李意提筆重新描繪星圖。
    張魯深吸了口氣,問道:“這些時日,因為種種事情遷延了正一道庭之事,不知是否叩請陛下封賜?”
    “再等等。”
    “此事,恐怕要耽擱了。”
    李意搖了搖頭,眼中滿是無奈之色。
    當初,他是準備讓張魯造正一道庭,扼白帝之子的遺蛻,穩住大漢借運八百載。
    誰能想到,劉牧並未受八寸白氣,反而走上另外一條路,讓他都產生了自我懷疑,是否有資格做好這個大漢欽天監正。
    “諾。”
    張魯苦澀應道。
    “你應當清楚。”
    “如今的大漢,非是年前的大漢。”
    李意安慰道:“若來日陛下準設正一道庭,你們張家,還有正一天師道,就真的蛻凡為道了,而不是全靠自己悟出來些許微末小道,便敢蠱惑百姓,稱什麽道君,仙人!”
    “魯,謹記。”
    張魯頓時打了個寒顫。
    不過,心中的熾熱之情,愈發濃鬱起來。
    若未來正一天師道,得大漢重新授祿,將會是新的蛻變,可以寫入欽天監編纂的道藏,成為道教的源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