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滎陽楊恪,子時正的九盞飛燈

字數:5231   加入書籤

A+A-


    臨近子時正。
    繁陽大營,所有突圍前的籌備完成。
    數十裏營地中囤聚的將卒,都聚集於帳中休整。
    輜重大營所在。
    文醜率軍巡營,望著楊恪展開的飛燈笑問道:“楊將軍,這是何物?”
    “子時正。”
    “或者,可以稱為飛燈。”
    楊恪點燃飛燈,問道:“這些物什都是早年從陳縣傳於四海,逢年過節之時,便有百姓點燃飛燈祈念,將軍可要放飛一個?”
    “不了。”
    文醜搖了搖頭。
    這一刻,他有些憐憫楊恪。
    一個人,需要多大的膽魄,才敢留在營中放火啊。
    “某便不推讓了。”
    楊恪連點九盞飛燈。
    “楊將軍。”
    文醜坐在車轅上,問道:“你是司州人?”
    “司州?”
    楊恪愣了下,失笑道:“冀州,鮮有人用司州來稱呼,畢竟這是天子定下的司雍之稱,不過某確實是河南尹滎陽人,在洛陽時便追隨主公了。”
    “你有子嗣嗎?”
    文醜眸子微沉,說道:“你若是有子嗣,可將其送入某的帳下,明日突圍之時,某等可以護他南下,畢竟騎卒拱衛的便是核心之處,多有幾分生機。”
    “有一子。”
    “今年九歲了,名暨。”
    楊恪望著天上的九盞飛燈,婉拒道:“不過,人生來總要受到波折,將軍還是好生護著主公便可,某若是戰死沙場,便可如子時正入星海,照拂暨兒的成長。”
    楊暨?
    這個名字很陌生。
    總的來說,文醜對楊恪這個名字都很陌生。
    不過,他沒有深究。
    畢竟,袁紹,袁術名義上為一家。
    實際上,二者的文武互不幹涉,以往袁術都是浪蕩州中,以統合兗州為重,自從董卓敗了,便囤聚在清河郡,東郡一帶防備青州與中府軍。
    故而,臨戰之前,帶著悲憫與楊恪聊幾句而已。
    “將軍。”
    楊恪望了眼天際化為火球的飛燈,淡笑道:“夜深了,某先去休息,好養精蓄銳,待明日備火拖延時間。”
    “可。”
    文醜跳下車轅,按劍率軍走向遠處。
    “顏良義兄?”
    楊恪笑著搖頭,轉身邁入軍帳。
    飛燈升天。
    九個火球在夜幕下燃燒殆盡。
    監州尉卒抄錄燈盞數量,記好時辰,速傳各營駐地。
    幾乎是前後腳的時間,各營監州尉卒便解析出九盞飛燈傳遞的訊號。
    “什麽意思?”
    “某不是很明白!”
    萬勝軍營地,帥帳之中,華雄喝了口紅糖薑茶驅散睡意。
    “子時正。”
    “羅盤之中為正北之意。”
    “然,監州尉密報,不能以粗淺之論。”
    “定正時飛燈另有含義,子時飛燈,便是陰陽交替,正北轉正南,九盞飛燈代表至極之意,便是最為緊要的軍情。”
    監州尉卒神情肅然道:“所以,有人傳遞消息,正南有禍國之危!”
    “果然是我們!”
    華雄眸子中毫無畏懼,反而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蹇碩敲打著桌案,沉聲道:“監州尉誰在潛伏,明日莫要被禍及!”
    “楊恪。”
    “監東郡令使。”
    監州尉卒沉聲道:“交戰之際,會有人匯聚於楊令使的帳下,想來軍中應該能辨認出來。”
    “是他啊。”
    蹇碩恍然大悟,複雜道:“曾經的鴻都學子。”
    “嗯。”
    監州尉卒頷首道:“還有一件事請諸位謹記,文醜軍中有一個少年,名為袁尚,是袁紹的幼子,從未在繁陽表露過身份。”
    “可。”
    華雄,蹇碩頷首示意。
    這一夜。
    對於大漢之軍,繁陽軍卒都極為漫長。
    有人早早入眠,有人輾轉反側,直至晨雞報曉,天色依舊昏暗。
    凜冬的夜。
    並沒有因為兵事而縮短。
    繁陽大營,無數將卒從軍帳中走出,籌備著牲畜,火車等等。
    並且,將所有軍卒的婦孺,親眷匯聚在一處,被董承,馮芳所領的虎賁軍,文醜的精騎,以及先登營護衛在核心之處。
    這般行事,是一種保護,何嚐不是一種威脅。
    若是有冀州之卒不想與大漢王師交戰,從而臨陣投降,便會禍及大軍核心的親眷。
    由此可見,袁術於此刻的瘋狂,以及對於麾下軍卒的漠視。
    “兄長。”
    “術,先行一步了。”
    袁術披上精良的甲胄,懸上寶劍,持著一柄長戟走出軍帳。
    “主公。”
    “袁公。”
    “將軍。”
    帳外,眾文武著甲拱手。
    袁術躍上戰馬,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楊恪身上,沉聲道:“大軍開始衝擊突圍,必定驚擾曹操,徐榮,張濟等人,隻要他們合圍過來,你便率軍引燃軍帳,糧草,數十萬人的性命,便係君一人之手。”
    “請主公放心。”
    楊恪拱手示意,目送眾人走向陣列。
    “令使。”
    “我們要放火嗎?”
    一個監州尉卒見袁術等人走遠,不禁詢問道。
    “放啊。”
    “不過隻焚邊帳就行了。”
    楊恪眼中閃過一抹戲謔,說道:“若是真的燒了所有積存的糧草,不必陛下問罪,恐怕因人禍死去的冀州百姓怨念,都可以將我等吞噬。”
    “那就好。”
    監州尉卒頓時鬆了口氣。
    楊恪按住劍柄,沉聲道:“你傳我們的人,先率軍封鎖向北,向東,向南的營門,將冀州軍卒安排在營樓之上守備,餘下我們的人放火便可!”
    “諾。”
    監州尉卒轉身離開。
    這一戰。
    袁術有突圍破陣之誌。
    故而,百萬牲畜,牽引十萬餘車糧草駛出繁陽大營。
    天際的白光,映照曠野之上的積雪,令大地白茫茫一片。
    隨著朔風吹過,冰冷的雪粒吹打在繁陽大軍的臉龐之上,驅散他們還留存的睡意。
    這種級別的行軍之景。
    自然不可能瞞得住各方設圍的王師。
    故,徐榮,張濟,蒙稷,閻行,關羽盡皆率軍推進,朝著戰場奔赴而行。
    繁陽正南。
    數裏之外的曠野之上。
    萬勝軍,介士軍,早已枕戈待旦。
    縱然是一時麵對如此龐大的繁陽軍,無一人有畏懼之色。
    這一戰,介士為矛頭,萬勝分設左右。
    其中,萬勝軍以三三為製,設弩兵,矛兵,盾兵,九人合一小陣,什長禦馬為騎卒,總以異形長陣設下陣地。
    陣地前列,更是布下一架又一架的八牛弩,並輔以配重拋石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