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閥,不可淩駕於百姓之上

字數:5109   加入書籤

A+A-


    尤利婭·索艾米亞斯的理論。
    令狄安娜,維納斯茫然不解,但於吉卻有所領悟。
    他是從舊製走到新製的存在。
    大漢的未來,無非是從新製,走向另外一個新製。
    可是,劉牧作為一朝之主,在謹慎前行中尋到了未來,明悟大漢所有人的差距不能太大,不然先行於九天之上的存在,會把深處底層的百姓視為血食。
    因此,如昔日之言。
    天下為公!
    以軍卒邁出第一步,構建最為強橫的骨架,才能讓神異流淌各處。
    因為,大漢所有軍卒最為信奉的便是劉牧,縱然是大漢邁入全新的領域,隻要軍心不變,大漢依舊是大漢,可以托舉天下為神朝。
    人心,最詭異莫測的存在。
    荀彧的《告大漢百姓書》看似在展望未來。
    實則,是在安撫百姓,讓所有明白,大天地變了,大漢布武是神異的先驅,唯有百姓富足,肌體強健,未來才能不弱於人。
    “陛下。”
    “惟願,大漢人人如龍。”
    這一日,荀彧立足神武門外。
    回望宮道深處佇立的身影,踩著被夕陽鋪成金色的萬勝登封大道遠去。
    不為官,不治世者。
    尊崇劉牧的政令,處於伐破舊製的福蔭中。
    可當位列朝堂,握權耕治天下,才明白什麽是井底之蛙見明月,一粒蜉蝣見青天。
    高居廟堂,垂拱而至的今上,始終將天下百姓看在眼中,縱然是為了大漢死去諸多人,但不能質疑其仁慈!
    “閥。”
    “不可淩駕於百姓之上。”
    劉牧負手而立,望著遠去的背影,心中自語。
    凡人之國,上位者視下位者為草芥,況且是神明遍地,萬族爭鋒的大界。
    大漢要是不能矯正自己的路,在無神明時代便夯實基礎,未來縱然是舉界飛升為神朝,也是別人的盤中之餐。
    所以,他要把大漢視為手中五指,攥拳揮擊時無物可阻。
    隨著時間流逝。
    大漢內部,掀起學武的熱潮。
    李意歸朝前夕。
    大業宮,天祿閣中。
    衛覬匆匆入宮,奉上一塊拳頭大小,氤氳彌漫的玉石。
    “陛下。”
    “這是藍田玉礦所出之物。”
    衛覬神情肅然道:“臣已經下令封礦,另外還從天下各州調取最新的礦石進行查驗,至少需要月餘才能湊齊各州礦石比較。”
    “盡皆類同嗎?”
    劉牧抬手將玉石中彌漫的氣攝取出來。
    頃刻,玉石變得如同過往一般,隻散發著溫潤光澤。
    “不類同。”
    “礦洞深處,顏色更加絢麗。”
    衛覬瞳孔頓時一縮,道:“似乎,這種玉石可以令人體魄強健,但隨之打磨也極為費力,需要如今的新料作為器具才可以雕刻打磨。”
    “可以打磨?”
    劉牧抬眸詢問道。
    “是。”
    衛覬篤定道。
    “噠!”
    “噠!”
    劉牧敲打著桌案,沉聲道:“典韋,喚羊衜入閣。”
    “諾。”
    閣外,典韋肅然道。
    衛覬繼續上稟,道:“陛下,如今天地萬物都有變化,生物,死物盡皆如此,近些日子有不少罪籍的人,都死在開山修路的途中,有累死者居多,還有不少都是被猛獸襲擊了,好在有鄉勇入山狩獵,而且根據輿田司的上稟,今年各州的田畝,長勢超過往年數倍不止!”
    “罪籍之人。”
    “他們的身體沒有變化嗎?”
    劉牧將手中的煙煴打回玉石,再度詢問道。
    “沒有。”
    “這種變化,似乎僅在大漢百姓,還有大漢疆土之內,臣這兩年還在觀測南洲,以及臣國之地,南洲僅南國有所有變,笈多等國沒有變化,三韓亦是如此!”
    衛覬搖了搖頭。
    他有所猜測,但不敢胡言亂語。
    大漢開天之日,列宗齊現,八服,中興,赤霄,綻放無上神威。
    尤其是八服,熔煉天子六璽,化為人皇之璽,而中興定四海,赤霄定中極,可能是這種天地變化的規則限製之一。
    因為,他發現,雲州,定州都有變化。
    唯獨,大漢之外沒有一絲變化,甚至環境變得更加惡劣了。
    若臣國想有所變化,可能需要大漢的禦製之詔,或者說劉牧的許可。
    “陛下。”
    羊衜匆匆而來,作揖長拜道。
    “打造成玉幣。”
    劉牧把手中的玉石丟過去,沉聲道:“打造完成之後,不管是齏粉,還是碎塊,都連帶玉幣一同送來過。”
    “諾。”
    羊衜若有所思的看了眼衛覬。
    “衛卿。”
    劉牧思忖道:“你去中樞尉擬令,先封禁大漢境內的玉礦,擅自開采之人以刑律論處,工匠與百姓調去其他礦產,另外在輿圖上標好玉礦之地送往鎮國府,責令鎮戍司調五府之兵前去駐守!”
    “臣遵詔。”
    衛覬作揖恭敬道。
    “對了。”
    劉牧問道:“庫存的玉石,如鐵料,木料一般,沒有變化嗎?”
    “是。”
    衛覬點了點頭道。
    “便如此吧!”
    劉牧端起茶盞抿了口茶,淡淡道:“從坊間收購玉器,販賣於新羅,百濟,換褪的舊甲與軍械,一並賣了。”
    “臣明白。”
    羊衜眉頭頓時一揚。
    天地萬物在變化,大漢自然要把多餘的廢料販賣出去,獲取可觀的東西。
    故,得到劉牧的口諭之後。
    負責兩國朝貢貿易的甄儼,阿卜便被喚入戶部。
    “羊尚書。”
    二人作揖一禮道。
    “坐。”
    羊衜喚人上茶,又為二人指了指座位。
    “諾。”
    甄儼,阿卜對視一眼。
    分左右入席,神情疑惑的望向上位。
    羊衜想了想,說道:“這些時日,新羅與百濟已經停戰了,而且我們與禮部,正在調整新的朝貢貿易,你們應該知曉吧?”
    “嗯。”
    甄儼,阿卜連連點頭。
    從天地有變的開始,大漢便減少了鐵料的進口,加大對外的鐵器,漆器,銅器的貿易,而朝貢之國沒什麽好物,隻能以廉價的人力,以及少有的糧食等物販入大漢。
    可大漢的產量,比朝貢之國好太多了。
    所以,這些糧食入大漢之後,多數被工坊製作成了養馬與養牲畜的飼料。
    “玉石。”
    “還有一些軍械。”
    羊衜沉聲道:“大漢需要一個動亂的兩國,但兩國的平衡不能被打破,所以必要的時候,減少對百濟的軍械出口,加大新羅的軍械貿易!”
    “諾!”
    甄儼,阿卜頭皮發麻的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