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重錘

字數:5659   加入書籤

A+A-


    “傳咱旨意,廖永忠罪在不赦,伏誅,念其功大,不誅連家人。
    其子廖權襲爵。”
    武英殿內,清洗了一番的朱元璋,下達了旨意。
    廖永忠的事隻牽扯廖永忠本人,不牽扯家人,朱元璋有多層考慮。
    一來廖永忠確實功勞不小,又是第一個被殺的開國勳貴,他的事,肯定會有許許多多的勳貴在看著。
    如此處理,可以安他們的心,讓他們反應不要太激烈,免得翻船。
    如今才剛剛開國,眾多勳貴力量大的嚇人。
    單獨針對其中一個,或者是幾個,他這個皇帝輕易就能解決。
    但直接對整個階層動手,可就沒那般簡單了。
    就算是他,也不得不用一些策略,先殺小部分,籠絡大部分。
    治國,殺伐手段很必要,但卻不能沒有考量,沒有後手的一味亂殺。
    不然,不僅殺不出一個朗朗乾坤,反而還會讓世道更亂!
    他早就明白這個道理。
    這也是為什麽上一世的時候,自己殺勳貴,殺官吏,殺驕兵悍將……朝堂、官場之上殺了一個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但大明在自己的治下,不僅僅沒有亂,反而發展極為迅速,百姓生活較之元朝,尤其是元末,有了翻天覆地般的原因之所在。
    而今重活一世,又有後世極為新奇和重要的十五年生活,這時候的他,殺性比以往更重,但做事也更加穩妥。
    二來則是麻痹李善長等人,不讓他們提前覺察到一些事,從而消滅關鍵性證據,提前隱藏。
    三來則是廖永忠背後的巢湖水師。
    巢湖水師雖然犯事多,但也真的能打。
    真論起敢拚命,打硬仗,打勝仗,自己以吳禎吳良兄弟二人為核心,組建起來的江防水師,與備倭水師,是真比不上巢湖水師。
    上一世,巢湖水師在廖永忠被處死後,就被自己邊緣化了。
    但就算是這樣,在老四成為皇帝後,大明的水師裏,最硬的依舊是巢湖水師。
    老四派遣鄭和下西洋,其中水師的主力,就是巢湖水師。
    而今,他已經知道自己上一世設立海禁錯過了什麽,知道海外都有多少寶貝。
    這一世,自然不會再犯下這個錯誤。
    不僅要廢除海禁,重設市舶司,還要大力開發海外。
    那麽巢湖水師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除去了廖永忠這個刺頭,剩下的人便要為自己所用,且用的更順手才行。
    “四個時辰後,由太子前去親自頒布旨意!”
    朱元璋想了想,再次補充。
    說完這些,朱元璋開始閉目養神。
    腦海之中,諸多思緒在翻湧。
    現代生活的十五年,極大的開拓了自己的眼界。
    結合著自己大明兩百多年的曆史,讓朱元璋看到了太多,自己大明存在的問題——
    寶鈔,稅收轉運,藩王分封製度,官員俸祿,海禁,貪官汙吏,驕兵悍將,勳貴階層,南北分裂……
    這麽多,一樁樁,一件件都需要去解決。
    其中很多都異常棘手。
    一時間,都讓朱元璋心裏升起了諸多的急迫感……
    ……
    “侯爺回來了!侯爺回來了!”
    德慶侯府上,有望眼欲穿的人,滿是興奮的呼喊起來。
    但片刻之後,這份驚喜就變成了強烈的驚嚇,與無比的悲痛。
    很快,就是哭聲震天,一片縞素!
    悲痛之中,廖權等廖家人,和一些與廖家牽扯特別深的人,都是惶恐不安,驚懼要死。
    連德慶侯都被斬殺,現在親軍都尉府的人,還將德慶侯府團團圍困,沒有絲毫撤走的意思。
    他們不免擔憂起他們的下場。
    不少人都在開始寫遺言,或者是交代後事了。
    老朱的鐵拳砸下來之後,他們再沒有了之前的不可一世。
    接下來的時間,對於他們而言無比煎熬,讓他們切身體會到了度日如年。
    等到幾個時辰之後,得到稟告,說是太子朱標帶太子親軍前來。
    廖權更是驚得,差點直接抹脖子!
    覺得他們廖家隻怕徹底要完,一個弄不好就要牽連九族!
    也是因此,在接下來從太子口中聽到了隻誅殺廖永忠一人,不牽連其餘人,且廖權承襲德慶侯爵位時,廖權隻覺喜從天降。
    差點要暈倒,整個人都虛脫了。
    忙叩頭不止,感謝皇帝天恩,感謝太子殿下仁德。
    其餘人反應和廖權差不多。
    朱標將這些收入眼中,一邊說著些寬慰的話,一邊滿是敬佩與感慨。
    真不愧是父皇,把人心拿捏的死死的!
    這恩威並施的手段,尤其是讓自己隔上幾個時辰再來宣旨的舉動,真是妙到家了!
    又想起父皇,專門讓自己前來傳旨,心裏更加感慨,滿滿都是感動。
    父皇對自己的關愛,真的是涉及到了方方麵麵。
    惡人他來做,施恩的事情,卻讓自己來。
    這在其餘朝代的太子身上,是連想都不敢想的!
    ……
    “胡相,來,看看這些書信!入他娘的!“
    武英殿內,眯了一個時辰,就已經神采奕奕的朱元璋,對被召進來的中書省右丞相胡惟庸出聲招呼。
    胡惟庸告罪之後,也不客氣,就去翻看了。
    才不過是沒看幾封,胡惟庸的臉色,就一連數變。
    “上位,這……臣不敢再看下去了,這廖永忠,當被誅九族!”
    “接著看,無妨。”
    朱元璋擺擺手,示意胡惟庸繼續。
    什麽是恩寵?
    這就是恩寵啊!
    這樣大的事情,滿朝文武,隻有自己有這般大的麵子,能被上位叫來觀看搜出來的罪證!
    什麽劉伯溫,什麽李善長,什麽死掉的楊憲,被貶的汪廣洋。
    和自己比都差遠了!
    更何況,劉伯溫馬上也要死了!
    “廖永忠這狗賊!合當被誅殺九族!
    巢湖水師裏的諸多將領,也該被株連!”
    又看了小半個時辰後,胡惟庸忍不住再度出聲,義憤填膺。
    “胡相來看看這個。”
    朱元璋沒有接胡惟庸的話,而是又將幾封信交給了胡惟庸。
    這幾封信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並不完整,被燒了不少。
    其中有三封,是劉伯溫寫給廖永忠的。
    上一世,自己就是因為這三封被燒毀的信,為之大怒,默許胡惟庸毒殺了劉伯溫。
    後來才得知,這書信是胡惟庸故意讓人燒毀,為的就是讓自己越發懷疑劉伯溫。
    從而置劉伯溫於死地。
    劉伯溫死後,自己也多有後悔。
    而今重回洪武八年,知事情前因後果,胡惟庸再想用這手段,利用自己害了劉伯溫,他休想!
    “想不到誠意伯這等清流,暗中竟與廖永忠這等逆賊來往!”
    仔細的看了一會兒殘信後,胡惟庸帶著感慨與一些憤然的開了口。
    “這書信雖被燒毀不少,可從剩下的這些也不難看出,是廖永忠三次送給劉伯溫大量好東西。
    劉伯溫收下,回信對廖永忠進行感謝。”
    胡惟庸自然知道,書信上的本意,肯定不是這樣。
    應該是劉伯溫禮貌的表示感謝廖永忠厚贈,然後再拒絕。
    他太清楚劉伯溫的為人了。
    但這並不妨礙他這般說。
    隻有冤枉你的人,才清楚你有多冤枉!
    “胡相也是這麽認為?這劉伯溫,可真讓人意外啊!”
    朱元璋的聲音裏,帶著一些莫名的意味。
    胡惟庸聞言,心中為之大喜。
    事情徹底成了!
    劉伯溫必死無疑!
    “來人,去把劉伯溫喊來!
    咱親自問問問他,他到底都和這廖永忠蛐蛐的啥!”
    朱元璋這命令一出,胡惟庸瞬間呆滯,像是被無形之中的大錘,狠狠來了一記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