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屠龍術?皇帝竟然會屠龍術?!

字數:13604   加入書籤

A+A-


    “藩王分封製度是個好製度,咱不能廢除。
    而你,也是個有大才之人,咱萬不得已不忍心殺害。
    你覺得二者難以兩全,是因為你沒有想到兩全之之法。
    誰說分封藩王,就必須要將藩王分封於我大明境內了?
    今後,咱也可以把咱的兒子們,還有咱的孫子們,給分封到我大明之外的地方去嘛。”
    朱元璋望著道衍,說出了他的解決之法。
    對於藩王存在的危害,他在上輩子的時候,其實已經預料到了一些,尤其是在標兒去世之後。
    但標兒去世太過於突然了,他那時的年紀又太大了,朱允炆這畜生的年齡又太小。
    先前所有布置都是圍繞標兒做的,朱允炆這狗東西根本就把控不住,很多都需要進行緊急更改。
    尤其是那眾多的驕兵悍將,朱允炆根本就壓不住。
    借助藍玉案進行了一番大清洗之後,已經沒有辦法再接著對兵馬下手,更沒有辦法對領兵的藩王下手。
    因為,自己隻是怕朱允炆壓不住軍中刺頭,為了大明江山不得已而進行了一番必要的清洗,並不是真的將這支自己親手打造出來的無敵之師,給徹底毀掉。
    在那個時候,要是再強行動藩王的軍權,真的會出大問題。
    所以自己通過其餘的一些辦法,盡可能的進行了一些不傷及根本的製約。
    後麵的事情,證明自己在這件事情上,還是徹頭徹尾的失敗了。
    不論是老四之後,眾多宗室被當豬養,還是說每年供養宗室的驚人開支,對於在現代時第一次看到這些消息的朱元璋而言,都是極其震撼,繼而又痛心疾首的。
    上輩子的時候,他是真的沒有想到,到了後來,他的子孫居然能有那麽多!
    而在知道了這些後,他很長時間都在考慮,到底該怎麽做,才能非常好的解決這件事情。
    最簡單的做法,自然是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廢除掉藩王分封製度。
    但朱元璋卻不想這般做。
    如此做,對於自己的其餘兒孫,又何其不公?
    自己當了皇帝,長子長孫這些在今後當皇帝,其餘子孫就得被當豬養嗎?
    關鍵是,真的當豬養,到了後麵數量一旦龐大起來之後,國家財政根本就供養不起。
    以至於許許多多的子孫後代,也過的極其淒慘。
    好在現代信息發達,視野更是前所未有的開闊。
    結合著種種,朱元璋還真就想到了一個,在他看來兩全其美的辦法。
    這個辦法,就是他與道衍所說的,藩王外封。
    朱元璋永遠忘不掉,第一次在現代看到世界地圖時的強烈震撼。
    原來,在大明,在華夏之外,還有著極其廣闊的世界!
    原來,真的算起來的話,大明也隻是世界的一隅而已。
    外麵極其廣闊的土地,也並非都是蠻荒之所。
    很多都是極其富裕的。
    當然,就目前而言,許許多多的地方,和大明比起來,論起文明和財富,也確實能稱得上一聲蠻荒。
    但朱元璋卻已不再嫌棄,反而覺得這些蠻荒之地,處處都冒著燦燦的金光!
    因為,除了文明之外,那些地方金銀寶石,銅鐵等諸多礦產,諸多的物種,乃至於生活在那裏的人,都是極其寶貴的財富。
    運用的好了,都能給大明帶來無限的可能。
    後來那些不曾被自己看到眼裏,且被隻會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給打成驚弓之鳥,稱他們為上帝之鞭的地方。
    之所以能夠有那麽快的發展,在後來一舉超越華夏。
    他們所謂的地理大發現,以及接下來進行的殖民掠奪,還有殖民統治,讓他們從海外獲得了大量的財富,完成了血腥的資本原始積累,在其中取得了極其重要、乃至於是決定性的作用。
    在這等情況下,朱元璋又焉能再輕視海外?
    而大明又不可能,真的將全球都納入到大明的直接統治之中。
    那麽在這等情況下,把自己的兒子們給分封出去,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是符合自己大明國情的政策。
    既可以解決藩王內封所引發的,種種難以解決的問題,又可以配合著今後自己所推動的海外政策,成為大明走出去,並給全球帶去華夏之光的一大組成部分。
    不僅是自己兒子,今後真的開始推行了之後,朱元璋還準備將之行成定製。
    朱家子孫,需在外封王。
    至於一些因為種種原因,不能、或者是不願意離開大明這個安樂窩,到海外去拚搏的子孫,一律不得實封。
    也就是隻有一個王爺的名頭,卻沒有相應的權力,就更加不要說是三護衛和封地了。
    今後在實際運行之中,雖然還會出現各種問題,但在整體上,卻是可以的。
    至少要比原來的分封,好上太多。
    也正是因為早就提前想到了這個做法,朱元璋今日見道衍之後,才會一步步把道衍往這上麵引。
    最終把道衍徹底逼到牆角,然後再把這個辦法說出來,猛插道衍一刀,準備把道衍的道心給幹破碎。
    道衍這家夥,一直想著等天下大亂,他好輔佐人造反。
    就今日之所見,以及通過史書對他的的了解,想要讓這個聰明人拋掉造反的執念,為自己所用,是非常困難的。
    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斷絕他最後的希望,將他的執念打的粉碎。
    如此,才能破而後立,放下執念,重獲新生,把他的聰明才智,給用到大明的建設中來。
    為大明發光發熱。
    而方才一直說不可能,目光堅決的看著朱元璋,絕對不相信朱元璋能想出別的好主意的道衍,此時卻直接呆愣住了。
    竟是比不久的之前,朱元璋望著他,直接說破他心中埋藏最深的,想要伺機造反的秘密,還要更加的震撼,更加的不堪!
    武英殿內,隨著朱元璋聲音的落下,陷入到了死一般的沉寂裏。
    望著那直接變成了木偶一般的道衍,朱元璋心中升起了一抹自得,道衍這種聰明人又能如何?
    麵對自己這種從現代歸來的留學生,依舊不是對手。
    話說,或許和上輩子因為半路才開始接觸書本,開始學習,在真正的讀書人,尤其是有本事的讀書人麵前時,總會不自覺的產生一些自卑有關。
    朱元璋如今留學歸來,也比較喜歡看這些讀書的聰明人,被自己憑借著帶回來的東西,給驚得目瞪口呆的模樣。
    隻能說,這屬於一點人之常情的惡趣味了。
    武英殿內的安靜,一直持續了很久。
    不知何時,道衍才算是逐漸的回過神來。
    說是回過神來,其實神情還有著諸多恍惚。
    望著那已經,不知道低頭批改了多久奏章的皇帝,臉上眼中盡皆震動,乃至於是有些駭然了。
    一個人究竟是需要聰明到什麽程度,才能想到這等辦法?
    這等在自己看來,根本就是無解的死局,竟然就這樣,被皇帝輕飄飄的一句話給破開了?
    這……這還是人嗎?
    以往,道衍一直覺得劉伯溫是天下第一等的聰明人,他隻和劉基差了一點點的身位。
    但現在,他才知道自己錯的有多離譜!
    自己小覷了天下英雄,更加小看了這個取得天下的雄主!
    這才是天下間第一等的聰明人!
    可惜在此之前,包括自己在內的,許多自命不凡的人,都還看不上這位雄主。
    覺得朱皇帝哪怕取得了皇位,成了皇帝,坐了天下,卻也依舊難掩他放牛娃的出身。
    覺得在學問,在見識,在治理國家等諸多方麵,皇帝是遠遠比不上自己等人的。
    此時真的和皇帝相見,從皇帝口中聽到這些之後,才能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和皇帝之間的差距。
    才能越發清楚的認識到,高啟之前匯集那麽多人,上躥下跳,各種對朝政指指點點,冷嘲熱諷,自以為是的指點江山,有多麽的無知,可笑,像是一隻猴子一樣。
    也越發覺得高啟死的不冤!
    “陛下,小僧服了,這世上竟真的有這等辦法,是小僧之前坐井觀天了。”
    如此神色複雜的站在這裏好一會兒,道衍突然對著朱元璋行禮,說出這話來。
    隻是,在說這話時,他滿心滿口都是苦澀。
    因為這代表著,他這麽多年的堅持,一朝之間轟然崩塌!
    代表著他執念的破碎。
    皇帝將他最後的一絲念想,也徹底的給斬斷了,斷的是那般徹底,不留絲毫餘地。
    此情此景下,他的心裏又豈能好受?
    朱元璋聞言放下朱筆,抬起頭來,看著那如同霜打的茄子一樣道衍,開口正色相詢:
    “輔佐人造反的事,這輩子你是沒指望了。
    如何?可願意入朝為官,在這廣闊天地上,好好施為一番?”
    道衍聞言沒有立刻回答,沉默了一會兒後,竟是再度出人預料的搖頭拒絕。
    “可是因為學了屠龍術,卻沒有辦法屠龍,覺得異常遺憾,心中不甘?”
    道衍神色一怔,先是搖頭,複又點頭。
    “心中確實不甘,陛下收拾河山著實太快了,等小僧學成出山,陛下您已經問鼎天下。
    沒有了小僧的用武之地。
    否則陛下的開國功臣裏,須得有小僧一席之地。
    但小僧學的不是屠龍術,隻是扶龍術。
    屠龍術過於神秘,一直都處於傳說之中,隻聞其名,卻不知其實……”
    “這屠龍術咱倒是知道。”
    朱元璋話一開口,道衍再度怔住,繼而猛地抬頭,三角眼直勾勾望著朱元璋,似要冒出光來!
    他聽到了什麽?
    屠龍術?
    居然是屠龍術?!
    皇帝說他居然知道屠龍術?!
    原本因為朱元璋說出藩王外封,而斷絕了幾十年的念想,一時間道心崩碎,隻覺心灰意懶,索然無味的道衍,這個時候瞬間就支棱起來了!
    且不顧儀態的這般直勾勾看著皇帝。
    真不怪他有這般的反應,實在是從朱元璋口中說出來的屠龍術三個字,對他的衝擊太大了。
    想他道衍為何在天下平定的年月裏,還要一直堅持理想,想要抓住機會,輔佐人造反,再來個改朝換代?
    不就是因為學了一身的扶龍術,沒有了用武之地,覺得異常遺憾嗎?
    而屠龍術又是不知道比他所學的扶龍術,高了多少的學問。
    就連他那神秘莫測的老師,對於屠龍術,也僅僅隻知道一個名字而已。
    並且還說過,很有可能屠龍術本身就隻有一個名字而已,屬於不可能存在人世間的學問。
    道衍學成出師,這些年來見識越來越多,思考越來越多,也不止一次的琢磨過屠龍術。
    卻是越琢磨,越覺得自己老師說的很對,這屠龍術應該就隻有一個名字而已,人間根本不可能存在這樣的學問。
    可哪能想到,此時他竟然聽到,有人說知道屠龍術!
    而且說這話的,還是大明的開國皇帝!
    這如何能讓他平靜?
    他沒有直接衝到皇帝身邊,拎著皇帝的龍袍領子,前去詢問屠龍術的事,已經是他最大克製的結果了。
    “陛下……此言當真?”
    道衍都沒有意識到,在自己說出這話時,聲音竟不知何時變得分外沙啞。
    “自然當真。”
    朱元璋認真點頭,但和道衍比起來,卻顯得分外平靜。
    “那……不知何為屠龍術?”
    道衍幾乎不受控製的立刻出聲追問,望著朱元璋,三角眼愈明亮。
    但這話問出口後,道衍卻是忽然愣了一下,稍稍恢複了一絲冷靜,意識到了自己這話的嚴重不妥。
    屠龍術可是連自己師父,都隻知道一個名字,將之稱之為不存在人間的學問。
    是遠超扶龍術,一旦掌握,就可屠掉人間之龍的本領。
    這等學問,哪個得到了不將之給死死的捂住,當作至寶對待?
    怎麽會輕易告訴不相幹的人?
    更不要說,對方還是皇帝。
    屠龍術屠的就是他這種龍。
    那麽在這等情況下,自己卻問出這等話來,豈不是顯得格外唐突,分外的愚蠢?
    皇帝要是肯把這屠龍術說與自己聽,那才真的是怪事了。
    一念及此,心中卻不由升起無盡的遺憾來。
    這應該,是自己距離屠龍術最近的一次了。
    結果,卻隻能這般白白錯過,怎能不讓人痛心疾首,抱憾終身?
    “屠龍術這東西,說起來的話,倒也並不複雜,你要是真想要聽,那咱便告訴你好了。”
    朱元璋的聲音響起,說出來的話,讓正在遺憾不已的道衍,今天不知道第多少次愣住了。
    這一次朱元璋對他所造成的震撼,簡直比他聽到皇帝說,他知道屠龍術還要更加的強烈。
    這可是屠龍術啊,對方可是皇帝啊!
    真就願意這般輕易的,將這等不屬於人間的學問,說與自己聽?!
    道衍望著朱元璋,一張臉上寫滿不可思議。
    “陛下,您……您說的是……真的?”
    道衍的聲音變得越發沙啞幹澀了,說話的時候,還下意識咽了一下口水。
    朱元璋點頭:“自然是真的。”
    這次,他倒沒有故意吊人胃口,直接開口道:“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又反作用於生產力。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
    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自覺間雙手骨節都捏的發白的道衍,立刻將皇帝說的這話給牢牢記住。
    準備接著聽。
    結果卻發現,皇帝竟然已經閉口不言。
    他還以為是屠龍術高深莫測,難以講述,便屏息凝氣繼續等待,但足足十來個呼吸過去,皇帝還沒有說話。
    “這就是屠龍術了。”
    見到道衍還在等待,朱元璋便好心提醒。
    啥???
    這……就沒有了?
    這就是屠龍術???
    屠龍術就是這?
    道衍懵住了。
    這和他所想的屠龍術,差距也太大了吧?
    “你沒有聽錯,這就是屠龍術。”
    朱元璋並沒有對道衍說假話,在他看來,這就是屠龍術。
    短短兩句話,卻從物質層麵,從根本上,道盡了人類社會演進的本質。
    越想越是讓人回味無窮,越讓人覺得精彩絕倫。
    什麽是大道至簡?這就是大道至簡!
    當初在現代學習時,接觸到這些後,朱元璋隻覺醍醐灌頂,似乎一層長期以來蒙在心中的窗戶紙,直接就被捅破了。
    很多以往想不明白的事情,一下就豁然開朗,並隨之變得清晰……
    如饑似渴的學習之後,朱元璋一下子就呆住了,因為他突然意識到,這不就是那傳說之中,極其神秘,不應該屬於人間的屠龍術嗎?
    按照這兩條基本的原理進行推演下去,能讓人推測出,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將能達到什麽程度,一窺未來。
    而朱元璋之所以會將之稱為屠龍術,是因為在他所處的現代,這兩條基本原理,早就已經屠掉了封建帝製這條大龍……
    這還不是最讓他震驚的,最為讓他震驚的,是這等屠龍術,竟然就那麽公然寫在課本之上,有專門的老師進行教授,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教學。
    高考的時候還會考!
    這著實讓人震驚,不可思議……
    “生產力是指人類改造自然,使之適應社會人的需要的物質力量。
    標誌著人類改造自然的實際能力和水平……
    生產力包括三要素,勞動力,也就是人,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
    朱元璋在這裏給道衍,簡單的解釋一下什麽叫做生產力。
    “比如上古時代,人隻會使用簡單的石頭,木棍這些工具,所以隻能過茹毛飲血的生活,社會關係也相對簡單,原始。
    後麵隨著生產工具的不斷發展,如鋤頭,手推磨這些的出現,生產力得到了一個更大的發展,人的生活水平也隨之上升。
    與之相對的生產關係也隨之變動,出現了帝製……”
    玄之又玄的機緣巧合之下,讓自己有了這麽一個神秘又離奇的經曆,見識到了那麽多的好東西。
    而今既然重新歸來,那終究還是要將一些東西,給盡可能的弄到大明來。
    不讓大明繼續走老路,從自己開始走向輝煌,那麽這些在現代見識到的好東西,肯定是或多或少會用到的。
    而想要走向全新的道路,僅僅隻靠一個人的努力是不成的,需要很多人,一同為之努力。
    那麽,這些好東西就不能藏著掖著,需要將之流傳出去。
    道衍這個聰明人,就是朱元璋的牛刀小試。
    道衍認真傾聽朱元璋的話,一開始的時候,他被這生產力生產關係,以及經濟基礎,上層建築這些新名詞給整懵了,完全不懂意思,所以顯得茫然。
    但在朱元璋一一對他解釋了這些名詞,又進行了一些簡單的講解之後,道衍的一雙三角眼越來越亮。
    但不時又會陷入到深思之中……
    “按照陛下所言,當用來生產的工具,再次出現一個巨大的提升,導致生產力出現一個大發展時,生產關係還會再次隨之改變。
    那……那這樣的話,豈不是……”
    也不知道再次沉默了多久,明顯陷入到了一番極致思考裏的道衍,望著朱元璋開了口,說出了根據朱元璋說的話,進一步得出的推導。
    隻是,說著說著,聲音低了下去,禁不住打了個寒顫,說不下去了。
    “繼續說,沒關係。”
    朱元璋對道衍投去了鼓勵的目光。
    “豈不是帝製……也終將會被取代?”
    這話,道衍說的極其艱難。
    依照他的性子,說出這話後,都禁不住出了一腦門的冷汗!
    原來,世間真的有屠龍術!
    原來,皇帝與自己說的屠龍術居然是真的!
    原來,屠龍術屠的不是具體的哪個皇帝,也不是哪個王朝,而是帝製這條大龍!!!
    “對,你說的沒有錯。”
    朱元璋對道衍的說法予以肯定。
    對於道衍也越發欣賞起來,不愧是老四的智囊,腦袋轉的就是快。
    這些自己不過是與他一說,他就能在短時間內,領悟到這種程度。
    “那……為何陛下還要將之說出來?還說與我這個,一心想要輔佐人造反的人?”
    經過一係列的巨大衝擊,此時道衍再和朱元璋說話時,竟是連‘小僧’這個自稱都給忘記了。
    “人不能因為知道了剛一出生,就開始一日日接近死亡,便直接什麽都不做,直接等死吧?
    也不能因為發展下去,帝製終將消失,就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吧?
    咱覺得,知道了這些後,反而更加應該努力才對。
    要在有限的時間裏,做出更多有意義的事,讓百姓日子過的更好,讓大明變得越發強大,讓華夏變得更加輝煌!
    如此,就算是真的有朝一日,大明不複存在了,乃至於帝製都消失了,咱,以及咱的大明終究燦爛過,輝煌過。
    也能盡可能多的,為後世的子孫,為華夏留下更多的東西,留下更多的自古以來!
    帝製會消失,大明會消失,但我華夏卻不會消失!
    哪怕拚盡全力,能為我華夏後世子孫,多留下一點點的東西,能讓他們從咱們這些前人身上,多得到一點點的幫助,都是很好的。
    都值得去做!”
    道衍又一次怔住,他是真的沒有想到,居然會從皇帝口中聽到這樣一番話。
    但又想起皇帝在中都城時的那些作為,又覺得聽到這些,也在情理之中了。
    似乎有什麽東西,在這一瞬,自胸膛之中飛速湧起,將之塞了一個滿滿當當。
    華夏能夠從遠古走到現在,越來越強大,又有多少這般的人為之努力啊!
    “所以,你願意做官了嗎?願意為此出一份力氣了嗎?”
    此刻,在道衍眼中,像是渾身冒著光的朱元璋,又一次問起了當官的話。
    道衍張口便欲答應,但話到了嘴邊,又被他給強行忍耐了下去。
    “陛下,今日發生的事情太多,小僧從陛下這裏得到的也太多。
    且給小僧一些時間……以一月為限,讓小僧好好的想一想……”
    朱元璋點頭,幹脆道:“行,就依你所言。”
    ……
    “這次的寶鈔做的不錯,且待我將之送到陛下麵前,讓陛下親自過目,由陛下來決斷行與不行。”
    中書省內,胡惟庸手中拿著寶鈔,對前來的寶鈔提舉司提舉,出聲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