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

字數:14005   加入書籤

A+A-


    胡惟庸與寶鈔都提舉司的提舉趙鼎,說了這麽一句之後,便拿著幾張製作精美的新寶鈔,起身就從中書省出去。
    徑直前往武英殿,親自去見皇帝稟告這件事了。
    端的是雷厲風行。
    任誰看到後,不誇讚一聲好丞相。
    但剛剛還笑容滿麵的趙鼎趙提舉,這時候卻異常心塞,心中對胡惟庸這個丞相,報以最真摯的問候。
    連十八輩的祖宗都沒有落下。
    原因無他,本來他想著親自前去找皇帝匯報來著。
    話說,自從去年設立寶鈔都提舉司之後,趙鼎就匯集工匠,絞盡腦汁的為製作寶鈔而努力。
    寶鈔這種紙幣,需要的東西極其繁瑣。
    連製作的紙張,要求都非常高。
    既要柔韌度,又要結實,還要盡可能做到哪怕遇到了水也不容易爛掉,顏色也不容易掉。
    同時,寶鈔上的花紋,也需要極盡繁瑣,盡量達到讓人無法仿製的程度。
    但在保證精美的同時,還要盡可能的壓低寶鈔的造價……
    天知道自從接下了這個任務之後,趙鼎為之掉了多少頭發。
    從去年到現在,已經弄出來了好幾版的寶鈔了,但都被皇帝給打了回來,說還是不夠好,給出意見讓進一步改進。
    這最新的一版寶鈔,不論是紙張,還是花紋等各個方麵,都完全滿足了皇帝的所有要求。
    甚至於還有所超越。
    所以這一次,趙鼎是信心十足。
    他按照以往的辦事流程,先來到中書省這裏,把事情匯報給丞相胡惟庸。
    而後就準備經過丞相同意,親自前去見皇帝,給皇帝送上最新的寶鈔,等著迎接來自於皇帝的誇獎。
    畢竟前幾次的時候,胡惟庸都是讓他去的。
    可誰能想到,這次胡惟庸的反應卻截然不同。
    竟是他自己拿著寶鈔去見皇帝,把自己這個寶鈔提舉司的提舉,真正負責幹活的人給撇下了!
    趙鼎要是不在心中,給胡惟庸送去最真摯的問候,那才是怪事!
    吃苦受累的是自己,先前拿著製作出來的寶鈔,被皇帝打回來重做的是自己。
    結果這次終於超常發揮,有十足的把握皇帝會認下這一版的寶鈔,並能得到皇帝的誇獎了,卻被胡惟庸這個丞相給摘了桃子!!!
    真憋屈!
    胡惟庸這狗東西真不要臉!
    但……他還真沒有別的辦法。
    誰讓他隻是一個小小的寶鈔都提舉司的提舉,對方卻是丞相,位高權重呢?
    官大一級壓死人,更何況這都不知道高了多少級了。
    而且,事情真的鬧將起來,對他也真沒好處。
    反倒不如忍氣吞聲,如此胡惟庸事後還能給些補償,不至於什麽都撈不到……
    中書省內的一些官員,見到這位趙提舉離開之後,大多都麵有異色。
    自然不是因為,他們丞相方才做出來的那舉動,而是寶鈔這個事情本身。
    自從去年皇帝組建寶鈔都提舉司,準備製作並發行寶鈔後,許多當官的心裏就壓著一塊石頭,沉甸甸的。
    他們的俸祿本身就不高,依照當今皇帝的性子,寶鈔弄出來後,肯定會用寶鈔給他們發俸祿。
    這東西,經曆過元朝的都知道,別提有多坑。
    這等於說,他們那本就不高的俸祿,將會變得更少。
    此時,既然胡相親自拿著寶鈔前去見皇帝了,那說明這次的寶鈔做的很不錯,隻怕會被皇帝通過。
    接下來就會大舉印發寶鈔。
    這在頭頂懸掛了許久的劍,終於要斬下來了,他們沒有長鬆一口氣的感覺,有的隻是滿心沉重。
    ……
    戶部之內,戶部尚書劉歆麵露譏誚。
    朱元璋這家夥,隻顧眼前利益,竟然敢動用寶鈔這東西。
    他這是嫌大明的國祚太長了!
    朱元璋就是虛偽,之前口口聲聲說什麽百姓萬歲,說要對百姓好,說痛恨貪官汙吏,都是糊弄鬼的。
    嘴上說的有多好,接下來用寶鈔這東西,割起百姓就會有多狠!
    他的這種掠奪,可比官員們的貪腐厲害多了。
    不過,如此也好。
    這樣的話,他們在伸手撈取好處的時候,將會更加心安理得。
    你當皇帝的,都幹出這等事情來了,那自己等人稍微動用手段,補貼一下家用,也沒有什麽不好吧?
    最好是朱重八這個啥也不懂,卻偏偏防他們這些官員,如同防賊一樣的要飯花子,趕緊把大明給折騰死。
    讓北麵的大元重新回來坐天下。
    元主坐江山的時候,才是真正的好日子,他們才是真正的官。
    要什麽有什麽。
    每日隻需隨便應付一下政務就行。
    哪像朱元璋這狗東西,根本不把當官的當官看,一點當官的體麵和特權都不給。
    還一年到頭隻有三天假,天天把人當成騾子使。
    在元朝做官,十年處理的政務,都沒有現在一年處理的多!
    ……
    “上位,寶鈔都提舉司那裏,做出來了新寶鈔,臣覺得這次挺不錯,就親自送來請上位您過目。”
    武英殿內,胡惟庸麵帶喜色的,望著朱元璋說道。
    說著,就將手中拿著的寶鈔,交給了王公公,由王公公轉呈給皇帝。
    朱元璋伸手接過,目光落到最大的那張寶鈔上。
    隻見最上麵印著‘大明通行寶鈔’六字,中部頂端,印著‘一貫’的鈔額,其下則有著十串銅錢的圖案。
    兩側則分別篆書‘大明寶鈔’‘天下通行’。
    下端則有注文,為:中書省奏準印造大明寶鈔,與銅錢通行使用,偽造者斬,告捕者賞銀二百五十兩,仍給犯人財產,洪武八年二月十四。
    寶鈔紙張為上好的桑皮紙,拿在手中分外舒服,整體很精美。
    而朱元璋也知道,這正是上輩子時,自己發行的第一版寶鈔。
    上輩子,自己見到這一版的寶鈔時,心情別提有多好。
    拿在手裏,翻來覆去的看,都舍不得放下來。
    還對寶鈔都提舉司那裏的人,以及拿著寶鈔給自己看的胡惟庸進行了獎賞。
    而後就讓寶鈔都提舉司那裏,加足馬力製造寶鈔。
    自己這裏則頒布鈔法。
    並在一個月後,開始在大明發第一輪的寶鈔。
    當時自己的心情多好啊!
    寶鈔一發,大明嚴重錢荒的問題,一下子就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官府手裏有了錢,很多事情都能做了。
    民間有了錢,加速了商品的流通,百業開始興盛。
    整個大明,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好起來。
    但是,卻也有一個大坑,隨著寶鈔出現。
    對於發行寶鈔帶來的危害,自己那個時候,也並非一無所知。
    畢竟有著元朝的前車之鑒。
    但一來國家鬧錢荒,二來則是自己對於寶鈔想的太簡單,也太過於自信。
    覺得憑借著自己的能力,能把寶鈔變得不值錢的事,給避免。
    後麵覺察到寶鈔開始貶值後,自己還通過暫停印發新鈔來應對。
    在自己洪武一朝,寶鈔雖有所貶值,但並沒有那麽離譜。
    到了洪武三十一年自己去世那年,也就是寶鈔發行了二十三年時,一貫鈔還能兌換銅錢將近七百。
    真正讓寶鈔迅速貶值的,是朱允炆這畜生在位的四年,還有後麵老四當皇帝的那些年。
    毫無節製的大發,濫發,寶鈔就這麽硬生生被玩壞了……
    上輩子吃了這上麵的大虧,在現代時接觸到了一些相關的金融知識,這才明白,上輩子自己的做法有多粗糙。
    才明白金融有多複雜,門門道道又有多少。
    上輩子踩過的坑,這輩子自己自然不能再踩……
    胡惟庸在把寶鈔交給朱元璋之後,就沒多說話,但心裏卻很美。
    作為總攬政務的丞相,他自然知道大明缺錢的問題。
    也知道皇帝,對於寶鈔非常上心。
    一心想要趕緊發行寶鈔,以此來解決錢荒的問題。
    所以才會第一時間,親自來送寶鈔。
    為的就是討皇帝歡喜,改變一下皇帝心裏對自己的看法。
    自從上次弄死劉伯溫失敗,自己招惹了一身騷後,胡惟庸在皇帝這裏,都顯得很老實。
    並想要通過一些辦法,來進行彌合那次捅出來的簍子。
    在他看來,這最新製造出來的寶鈔,就是最好的契機。
    皇帝見到後,肯定心情大好,會誇讚自己。
    “這寶鈔製作的真不錯,很精美,遠超過之前的寶鈔,用心了。”
    心中念頭飛速轉動之餘,朱元璋開了口。
    胡惟庸聞言心中一喜,帶著一抹得意。
    這事情,果然和自己所想一般無二。
    “都是上位您指導有方。”
    胡惟庸麵帶喜色的說道。
    “有了這等精美寶鈔,接下來便可著手準備印發了,我大明錢荒的問題,將被一舉解決!
    此乃社稷之福,萬民之幸!”
    “倒也未必是社稷之福,萬民之幸,也有可能是萬民齊哭,社稷動蕩。”
    嗯?!!
    胡惟庸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剩下的好聽話,也都盡數堵在了喉嚨裏。
    這事情,怎麽和想象的完全不同?
    皇帝怎麽突然間就這態度了?
    自己拍馬屁拍馬蹄子上了?
    “胡相,這寶鈔暫時別印發了,緩一緩再說。”
    絲毫不覺自己說出了驚人之語的朱元璋,望著胡惟庸語氣平淡的吩咐。
    像是在說一件理所當然,且不足掛齒的小事一樣。
    胡惟庸壓下滿肚子的懵逼與錯愕,迅速調整心情,出聲將之應下。
    而後望著朱元璋,顯得謹慎的道:“隻是上位,這……若是不印發寶鈔,那缺錢的事,又該怎麽解決?”
    大明如今嚴重缺錢,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
    其一就是,當年蒙元朝廷,見到大勢已去,朱元璋這裏平定南方後,又誓師北伐,氣勢如虹,自覺不可抵擋,便幹脆利落的選擇了跑路。
    這得以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來收拾金銀細軟。
    再加上大多數人都知道,這一走,隻怕再也回不來,所以下手特別的狠。
    直接來了一個挖地三尺般的搜刮,連佛祖道祖身上的金子,都給刮走了。
    大量的金銀財寶,都被北元的流亡朝廷,給帶到了草原上。
    其二就是盛產銅的西南,如今還未收複,被北元的梁王所把持。
    其三就是,經曆了元末亂世,百業凋敝,不僅人口流失嚴重,錢財也一樣如此。
    其四就是,新興的大明已經穩定下來,正在迅速複蘇,對於錢的需求量,也隨之急速增加。
    這主要的幾條,再加上其餘一些不算重要,但同樣切實存在的原因,導致如今的大明出現了厭惡錢荒。
    而這件事,也非常難以解決。
    不論是滅掉西南梁王,奪取銅礦大量鑄錢,還是進軍北元王庭將之一舉覆滅,把眾多的金銀財寶這些給奪取回來。
    都不是一朝一夕間,能夠完成的事。
    且想要做到這些,還需要諸多錢糧進行支持。
    不解決錢荒的問題,許多事情處理起來,都不順暢。
    錢荒的問題,已經在事實上,影響到了大明的諸多方麵,製約了大明的發展。
    也是因為,皇帝之前才把主意,給打到了寶鈔上麵去。
    忙活了大半年,如今終於弄出合適的寶鈔了,可以大規模發行了,皇帝居然突然喊停了!
    這到底是什麽操作?
    皇帝不過日子了?
    不發行寶鈔,哪裏來的錢?憑空變出來嗎?
    “錢總歸會有的。”
    朱元璋出聲說道。
    胡惟庸聽的暗中狂翻白眼,這不說的純屁話嗎?
    錢肯定是有的,比如接下來夏糧一收就是錢。
    但根本上的問題,不是還沒有解決嗎?
    他倒是想要看看,這想一出是一出的皇帝,還能想出什麽辦法,來解決錢荒的問題。
    朱元璋倒並非如同胡惟庸想的那般,說的是屁話。
    關於如何來錢這事,他也有所考量。
    比如廢除海禁,重設市舶司,發展對外貿易。
    比如拿下倭國,把那石見銀山這些地方,都給收歸大明。
    這些都是很好的。解決錢荒的辦法。
    隻不過,這些事情和滅掉北元梁王,收複西南,用那裏豐富的銅礦來鑄幣一樣,都屬於遠水解不了近渴的事。
    所以,現在隻能是另想他法。
    “現在還剩下多少錢?”
    “給中都的眾勞役們,進行了足額的補償之後,還剩下不足三十萬貫。
    扣除掉日常開支,以及往邊塞那邊送去的一些錢糧,至多支撐到三月底,就會徹底沒錢。
    夏稅六月才開始收,最快的一批錢糧,也得六月半之後才能送到應天這裏……”
    中書省居於六部之上,作為中書省現在唯一的一位丞相,胡惟庸可謂是大權一把抓,諸多事情,都有權過問。
    對於戶部的情況也很清楚,此時皇帝詢問,他對答如流。
    按照原本的預算,朝廷這邊留下的錢財,其實是夠用的。
    不僅夠用,還能多出來一點的盈餘。
    但出了中都城的事後,皇帝為了補償中都城的眾多勞役,花費了太多的錢財。
    導致錢財上,出現了一個不小的缺口。
    “也就是說,按照這樣來算,至少還需要二十五萬貫,才能渡過這次饑荒?”
    “差不多,有二十五萬貫錢財,再勒一下褲腰帶,這段兒時間就不成什麽問題了。
    可以成功挺到夏稅收上來。”
    按照胡惟庸之前所想,皇帝之所以敢在中都城勞役上,出手這般的闊綽,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知道寶鈔都提舉司那裏,快把寶鈔給弄好了。
    馬上就要開始發行寶鈔。
    印錢可比通過收稅等手段,來錢快太多了。
    隻要寶鈔一開始發行,這點缺口根本就不是事。
    結果哪能想到,現在皇帝瞎搞一氣,居然出人預料的,喊停了寶鈔的發行……
    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
    朱元璋點了點頭,陷入到沉思之中。
    二十五萬貫,說多不多,卻偏偏卡在了這個關鍵時刻裏。
    必須將之給解決了才行。
    隻是……該用哪個辦法來解決好呢?
    朱元璋在心裏衡量想到的幾個解決辦法的利弊,一時間沒有言語。
    “上位,要不……先暫時把移民的事情給停下來?
    這樣的話,基本上錢也就夠了。”
    見到皇帝為此而苦惱,作為丞相,胡惟庸自然要充當貼心小棉襖,將皇帝不好開口的話給說出來。
    這是他經過急速的思索之後,覺得最為可行的事。
    移民是一個長久的、持續性工作,北麵荒蕪的地方太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而如今的皇帝,對於移民的百姓,給的又稍微多了點。
    導致這個事,成為了財政的一大支出項。
    而且還是持續不斷的支出。
    現在錢財出現缺口,先暫時把這事停下一段兒時間,讓朝廷稍微緩口氣,也不是不可以。
    從各方麵來考慮,這都是影響最小的,屬於可以付出的代價。
    隻不過,唯一不太好辦的,是這位放牛娃出身的皇帝,總是喜歡把百姓給掛在嘴上。
    此前還不止一次的說過,往北麵等人煙稀少的中原腹心之地等地方移民,乃是百年大計,一定要做好雲雲。
    如今遇到了事,被架在了這裏,不好拉下臉。
    那麽在此時,自己這個丞相,就需要很懂事了。
    “移民乃是百年大計,極其重要,一刻都不能停,看起來隻是停下三四個月的時間,不算太長。
    但至少會導致少移民五萬百姓。
    五萬百姓,可是能發展出不少東西來的。
    這個時間段移民,不耽誤百姓來到新地方,趕緊耕田,種些糧食,從而保證接下來的口糧。”
    朱元璋果斷搖頭。
    “上位說的是,但這也不過是一時的權宜之計。
    雖會有一些影響,但影響也不會那般大。”
    胡惟庸還在繼續勸。
    這等不好言說,明顯和皇帝之前的說法背道而馳的事,皇帝肯定不會一口答應。
    三辭三讓嘛!
    自己多勸幾次,皇帝才會順水推舟,勉為其難的答應。
    這點他還是懂的。
    “咱說的是實話,移民的事,的確不能耽誤,更不能因為區區二十五萬貫錢財而耽誤。
    移民的事不能停,而且對於移民的安置這些,也同樣不能降低標準。
    一切照舊!
    胡相,咱與你說的是真的,非是要搞什麽辭讓的把戲,咱不是那種人。”
    還要再說些什麽話,對朱元璋接著進行勸說的胡惟庸,頓時閉嘴。
    自己又會錯意了?
    皇帝到底怎麽了?
    最近一段兒時間,做事情怎麽往往不按照常理出牌?
    這般難伺候了?
    一向自信的胡惟庸,都自信不起來了,禁不住的在懷疑人生。
    “是臣想錯了,臣必然會按照上位的吩咐來,盯緊下麵的人,讓他們在這事情上,不出任何的差錯!”
    胡惟庸立刻沉聲表態,態度非常堅決。
    “隻是……這錢財的缺口,又該怎麽填上?”
    朱元璋道:“這個不著急,咱來想辦法,絕對不會耽誤正事。”
    胡惟庸得到皇帝的準話,便不在這事情上多言語。
    很快就從武英殿這裏離開……
    返回到中書省,進入到獨屬於自己的公房內,坐到那張紅木桌案前,回來時還笑著向與他打招呼的人點頭示意的胡惟庸,猛地一巴掌拍向了那紅木桌案!
    不過,手掌即將和桌案接觸時,忽地又收了力道,隻是發出了一聲不大不小的聲響。
    這是擔心動靜被其餘人聽到。
    胡惟庸麵色陰沉的,在這裏坐了好一會兒,忽然一笑,滿滿都是譏諷。
    他倒是想想看看,朱元璋這家夥,到底能用什麽辦法,填上這二十五萬貫的缺口!
    可別窟窿越弄越大,最終還是選擇了發行寶鈔,或者是暫停移民就好笑了!
    ……
    “哈哈哈……”
    寶鈔提舉都司這裏,趙鼎來到沒有人地方,再也憋不住笑了起來,心情格外的暢快。
    胸中的鬱悶之氣盡數消失。
    讓胡惟庸這狗東西不當人,搶奪自己的功勞,前去找皇帝表功!
    現在直接撞馬蹄子上了,舒坦了吧?
    聖明無過於上位!
    不過,趙鼎的開心很快就消失了,因為皇帝那裏來人了,傳來消息說,寶鈔還要接著改。
    如今的寶鈔太大了,不便於攜帶,需要大幅度縮小,麵額最大的一貫寶鈔,改為長五寸,寬兩寸。
    其餘麵額的寶鈔,也都要縮減。
    除了這些外,其餘圖案這些倒不必再進行改動。
    已經進行過多次改版,改的想要吐的趙鼎還能說什麽?
    隻能接著開始掉頭發的路程了。
    好在胡惟庸這個丞相在這次的事情上,又吃了一個虧,能給他帶來很大的安慰。
    其餘官員,得知皇帝推遲寶鈔印發的消息,詫異之餘,很多人也禁不住長鬆一口氣。
    他們又能少遭受一些損失了。
    戶部尚書劉歆明顯也有些意外,但意外之後,卻也沒有太多其餘反應。
    寶鈔終究還是會印發的,隻要印發,那些致命的問題就會出現,根本無法解決。
    不是說推遲印發就可以的。
    而他此時也從胡惟庸那裏,得知了皇帝對於二十五萬貫銀錢缺口的態度,亦是心中冷笑不止。
    等著看皇帝能弄出什麽‘高明’手段,將之給補齊了。
    不是說他看不上皇帝,實在是皇帝在財務上的水平,低的讓人想要發笑。
    不過,也正是因為皇帝在財務上胡亂搞,才能讓他這個戶部尚書如魚得水,在哪哪都是窟窿的財政裏遨遊……
    朱元璋沒有讓這些人久等,三日之後,就給出了屬於他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