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囂張的木章

字數:3571   加入書籤

A+A-


    “事情就是這樣,那禦史王臨雖然表麵上是東宮的人,但實際上好像是北蠻的釘子,前日那木章偷偷去找王臨的時候被采律官給發現了。
    這家夥讓王臨今日在大殿前彈劾你,就是為了挑撥我和大哥的關係,我就說嘛,大哥怎麽可能那麽小心眼。
    父皇也真是,明明早就知道,他就是不說,非要等到大哥給我解釋後才開口。
    對了,他還說讓我倆把那群北蠻子給弄死,這事還得好好算計算計,看看能不能弄的合情合理些。
    哎,陸瑜啊,你說父皇直接讓我們把這北蠻子殺了,他不怕邊境那五千北蠻軍暴亂嗎?”
    蜀王府,李澤嶽笑嗬嗬地拿著酒杯,嘴裏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
    陸瑜一臉無奈地看著這家夥,
    憂心忡忡了一整天,傷心於自家大哥針對他,這會誤會解除,又樂嗬起來了。
    “別想這事了,陛下既然吩咐你們去辦,那就隻管把事情辦好,其他的事情他自然會有安排。
    你現在還是想想明天武舉殿試的安保吧。”
    陸瑜舉起酒杯與他碰了一下,開口道。
    武舉不像春闈,需要考官長時間的閱卷,他們的步射、騎射、舉重等科目隻需要有十二衛中將領看著,達到標準之後便可進入武殿試。
    在這些日子裏,武會試早就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了,今天剛剛定下了明日在城外演武場參加殿試的人員名單。
    演武場原是大軍出征前皇帝或將領校閱士兵的場地,當今陛下重開武舉後,演武場內又修建了一座專門負責武舉殿試的大擂台。
    俗話說,武無第二,武狀元的選出,自是要靠一拳一拳地打出來。
    明日,上百名二十二歲以下的武舉人們會在那座擂台上捉對廝殺,以十六進八,八進四,四進二,最後剩下最強的兩人進行武魁的爭奪。
    擂台四周環繞著高高的看台,武舉人們的門派長輩或家族師長都會在那裏親眼目睹年輕武魁的誕生。
    大寧以武立國,在很多人眼中,明日的武舉比科舉都要重要許多,因此京城內會有很多勳貴前往觀戰。
    而江湖人們自然也會為那張陛下欽賜的武魁牌匾而竭盡全力。
    當然,有些大家族大門派並未派出自己真正的天才過來,畢竟像那樣的壓箱底的寶貝可是要留著當繼承人的,可是不舍得扔給朝廷。
    他們又不缺資源,不缺功法,非得參加這武舉幹什麽,為了日後進入采律司十三衙門或軍中?
    當然了,這隻是少數,是大寧真正頂尖的那一批天才。
    當今朝廷和江湖的關係很是微妙,朝廷管製江湖極嚴,江湖人自在慣了,也不是很樂意服從朝廷,也有很大一批人,他們的長輩師長死在了數十年前朝廷對江湖的清掃中,與朝廷本身就有血海深仇。
    話又說回來,朝廷這次武舉拿出的噱頭還是很吸引人的。
    江湖人,最看重的就是名聲,而又有什麽能比年輕一代最強的武魁名號更有含金量呢?
    估計隻有月旦閣所評的天下前十的名號了。
    因此,各家族門派終究還是會派出有資質的年輕一代來參與武舉的,萬一爭上了這名頭,一整個門派或家族都跟著沾光。
    這也是朝廷分化江湖勢力,選材於天下的手段之一。
    所以,明日的場麵必定是宏大的,熱鬧的。
    李澤嶽的責任也就因此更重了些。
    采律司、十三衙門、金吾衛,三個部門聯手,負責整座會場的安保工作。
    “明日,該是怎樣的一番龍爭虎鬥呢?”
    ……
    “哈哈哈,師叔,你看沒看見當時那蜀王的臉色,嘩一下就垮下來了,心裏估計還在懷疑人生呢,要多難看有多難看,笑死我了。”
    八方館,吾楊咧著嘴大笑著拍著桌子。
    木章微笑著輕輕頷首:“如此看來,咱們的計劃是成功了,隻要太子和二皇子心生嫌隙,大寧朝廷一下就會亂起來,到時候我們做文章的地方更多了。”
    此次使團的正使白樺也點了點頭:“從內部瓦解敵人,還是攻心的一招,手段確實高明,想來國師若是知道了,應當也會極為讚許。”
    木章受用的抬了抬下巴。
    “吾楊,明日武舉殿試咱們去觀戰,看看寧國的年輕天才們都是什麽樣子。
    據我估計,真正頂尖的年輕天才武者會有,但絕對不會太多,畢竟一旦參加了武舉,你可就是朝廷的人了,失去自由身可是江湖人最不樂意的事情。
    明日選出武狀元後,吾楊,你進場試試,好好給我揚出大魏的威風。
    讓寧人知道,他們的年輕武魁,也不過是我大魏可以隨意拿捏的玩具罷了。”
    木章輕抬嘴角,今天的勝利已然讓他有些飄飄然了。
    吾楊舔了舔嘴唇,重重地點了點頭。
    “我不是懷疑吾楊的能力,我隻是有些擔心,若是吾楊明日真的把那大寧年輕武魁打趴下了,是不是過於囂張了,打的可是大寧皇帝的臉。
    若是他惱羞成怒怎麽辦,此時是在敵國,他若是想拿捏我們,我們可是毫無反抗之力。”
    白樺有些猶豫地說道。
    木章輕哼一聲:“無妨,烏然城吾家鐵騎已然兵臨定北關城下,前日我剛剛接到來信,吾磬帶著這五千兵馬在定北關轉悠了一圈露完臉後,已經在邊關潛伏了起來,誰都無法找到他們的蹤跡,如此給寧國施壓。
    寧國若是敢動我們,就已經可以視作開戰的信號。
    這五千鐵騎得到消息後立刻就會深入寧國境內,繞開軍事重鎮,繞開定北關防線,以迅雷之勢攻陷他幾座小城,給他屠了,在定北軍反應過來前,撤回大魏。
    這此時隱藏蹤跡消失不見的五千鐵騎便是我們的底氣,他們隨時可能出現在大寧邊境的任何一個地方。
    想來大寧皇帝也能想到這點,現在兩國都在保持著克製,如果他們先動手,局勢瞬間就會爆炸,就看他願不願意拿幾座城的百姓作為賭注,來換我們的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