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字數:4903 加入書籤
人間在歡呼。
九間殿上,卻壓抑而沉默。
重啟日夜遊神意味著什麽,所有人心裏都很清楚。
日夜遊神本身不算什麽,但與之配套的一切加一起,就異常恐怖了。
東西廠,魑魅魍魎。
如果是當初第一批的老臣,當然不會有任何意見。
但這些少則換了三代,多則換了五代的新生官員,就不一定這樣想了。
要不是大王開口,要不是大王是借鳩摩之事開口,眾官員是絕對不會答應此事。
但現在,誰敢反對?
子受則是淡然地看著群臣,將所有人的反應,都收入眼中。
人心善變,哪怕在場的群臣沒有反叛之心,也一定會有私心。
完全為公之心,不是沒有,但不管在任何時候,都很稀缺。
人間曾經麵臨一次破滅,在九州將要傾覆之際,他舉旗一呼,響應者自然都是最大無畏,最無私的那些。
當人間開始太平之後,新人就一定會有其他想法。
子受其實可以強行抹殺這種善變,但他絕對不會這樣做。
因為這樣做了,那就和元始天尊,西方二聖沒區別了。
人間最寶貴的就是多變,善變,最危險的也是多變,善變。
一成不變,完全的大公無私,就一定陷入僵化。
多變善變不加以限製,那就一定會滋生無法控製的罪惡。
所以,他需要做的隻是劃下上限和下限,然後放任就可以了。
日夜遊神,他也不會一直啟動,隻會執行一段時間,再找個由頭取消掉就是了。
至於此刻朝堂上,滿殿百官懼怕的清算,其實也沒有。
隻要沒有真正地犯下不可饒恕的大罪,他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當然,如今的朝堂已經運行了兩百年,之前一直都是各種小修小補,現在是時候動一動刀了。
他一揮手,一股威嚴的氣息,掃過整個九間殿,道人:“商容,你身為大丞相,內閣輔臣。”
“鳩摩犯下大罪,整整十年,你竟然沒有發現?你該當何罪?”
商容麵無表情地出班,行五體投地大禮,道:“臣有罪。向大王請辭,再送三司受審。”
子受又看向一旁的武庚,道:
“武庚,你身為太子監國,大輪城七十二郡縣,已有反叛之間,你竟然不知道。你又當何罪?”
武庚毫不猶豫地出班,跪在商容身邊,道:“兒臣有罪。向父王請罪,請父王摘了兒臣太子監國之位。 ”
子受又看向孔宣,道:
“孔宣,身為全國大元帥,你整日隻知道修煉,大輪城軍隊失去管控,你不知道嗎?”
然後,孔宣也跪了,道:“臣有罪。向大王請罪。”
子受冷漠地道:“來人,摘了三人官印。”
“念在商容為大商勞苦兩百年,罷官之後,不用問罪。就此賦閑。”
“孔宣罷免元帥之位後,前去元鳳卿處自省,不得孤詔令,不得離開。”
“武庚,免得太子監國之位,今日起罰你在東宮思過,不得令不得外出。”
九間殿上。
群臣大驚。
人間。
億萬百姓目瞪口呆。
“嘶,大王這也,太狠了吧?連武庚殿下也沒放過?”
“亂說什麽呢?大王這能叫狠嗎?大王這是按律,大王早在一百五十年前就說過,王犯律,也要與庶民同罪。”
“這一次,內閣三臣,全是被那個鳩摩給牽連了啊,那個可惡的鳩摩。”
“還有那個大輪城,他們竟然敢反叛?一定要滅了他們。”
人間百姓想得很是直白,但九間殿的百官,就想得更深了。
大王這是要動整個朝堂動大刀啊。
果然。
子受立刻就拿出了新的朝製。
雖然名義上,依然是三省六部製,但內裏其實已經完全大換。
滿殿文武聽得心驚膽戰,生怕大王這一刀砍到自己頭上。
罷官都是小事,要是論了什麽罪,以當前的民意洶洶,那是真的要誅九族啊。
子受宣布完新的朝製後,轉身就走,把九間殿留給百官。
而百官,百官在聽完大王新的朝製之後,全都愣住了。
大王改了這麽多,怎麽感覺,反而把王權下放更多了呢?
不,不是下放更多,而是完全下放了啊。
以現在的朝製,大王的權力,已經被百官架空了啊。
大王這是要鬧哪樣?
隻有少數最敏銳的朝臣,在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大王確實是把王權完全下放了,但大王依然是大王。
哪個腦子不清醒的敢去架空大王嗎?
真當大王聖人之下第一混元是說笑?
不,哪怕大王不是聖人之下第一混元,也不可能有任何人能架空大王。
這可是,大王啊!
人族有史以來,超越三皇五帝的大王啊。
然後,大臣們琢磨了一番後,終於徹底明白了。
“大王這是……要徹底不上朝了啊。”
“大王這是考驗我們?還是……”
“當然都有,但我怎麽覺得,大王其實最想要做的就是不幹了呢?”
“這怎麽可能?”
“別忘了,大王向來自詡千古第一昏君。”
“嘶!”
九間殿上,群臣倒吸一口涼氣。
……
大輪城。
普讚久久看著已經沒有任何畫麵的萬象天機鑒。
議事廳中。
此時此刻,落針可聞。
普讚沉默良久之後,淡淡道:“起兵吧。”
有手下驚恐地睜大雙眼,道:“大人,萬萬不……”
他話還沒說道完,就被普讚一掌拍碎了腦袋。
議事廳中,所有打算反對的人,全都閉上了嘴。
普讚甩掉手上的鮮血,冷冷道:“諸位,不要忘記十八層地獄,你們以為投降就沒事了嗎?”
“這些年,你們做了什麽,自己心裏清楚,要在地獄裏待多久,你們也應該清楚。”
“現在。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靠仙神,然後成仙得道,從而擺脫殷商擺脫地府。”
他站了起來,冷冷地道:“那麽,誰讚成,誰反對?”
當日。
大輪城七十二郡縣,宣布反叛,永不朝商。
同一時刻。
壽仙宮中。
孔宣,武庚,商容,嫦娥仙子,楊嬋等人齊在。
子受躺在九尾的懷裏,聽著武庚匯報的消息,嗬嗬一笑,道:“七十二郡縣反叛。”
“老丞相,你可記得,當年封神量劫剛起時,正是以北海七十二方國反叛開始。”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