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寒門人傑
字數:4324 加入書籤
“嘖!哎呀,說呀!”
“當今皇上應該是看重了婉妃娘娘的才能,又怕她替寧王統兵,所以給個名份,牢牢拴住她。因為寧王是想派她來勾引皇上,洞悉皇上的一切。而皇上又不急於親近她,就是對她有所防範。”
說完這些話,蔣浣略微抬頭看了看老朱那雙可怕的眼睛。
很快,他又低頭下去,額頭上全是汗。
“末將胡言亂語,求主子賜罪。”
老朱陰冷的臉,一下就哈哈大笑了:“哈哈哈哈!你跟咱想的一樣。唉?蔣浣啊,咱過去怎麽沒發現你有這等見識呢?咱一直以為你是個武夫啊,如果讓你來當文官的話,應該也不錯。將來咱要是死了,你可得好好輔佐咱的孫兒啊。”
“末將惶恐!陛下定能千秋萬壽!”
“得得得,咱最不願意聽的就是奉承話,誰能千歲萬歲的?你少拍咱的馬匹。”
老朱心裏已經樂開了花,蔣浣的想法,確實也跟他一樣。
可一想到朱權,老朱就氣不打一處來。
因為朱權是被韃靼給救走的,那是大明的敵人。
大明最大的兩大隱患,就是瓦剌和韃靼,這兩個勢力,老朱也拿他們沒辦法,不知道派了多少人去駐守邊關,卻也隻能駐守。
將士們一進入大草原,將士們就因為水土不服而多生疾病。
那就不用打了,不打就先敗陣了。
正因為如此,這兩個部落才肆無忌憚的掠奪大明。
可沒想到,朱家居然會出現像朱權這樣的子孫,和大明的敵人串通一氣了。
朱權正在厲兵秣馬,他八成會跟韃靼一起起兵,左右夾攻,到那時,大明又將掀起一場血雨腥風。
若是老朱出手,他一定會軟禁朱權,因為當父親的,始終不舍得殺自己的兒子。
隻要朱權一躺下,韃靼便會稍作收斂。
可他還是希望看看孫子朱允熥會怎麽做。
因為,老朱已經老了,他不可能一直保護下一代君王。
朱允熥調整了很多律法,結果還沒看到呢,千萬可不能像朱允文那樣胡來,否則大明最多三世就會完蛋。
……
後宮之中,有人悄悄將信件送給林婉兒。
是寧王派人捎來的,讓她接近朱允熥,給朱允熥下毒。
看完了信,婉兒直接燒掉。
恰好,皇後來了。
“臣妾參見皇後娘娘。”
“妹妹不必客氣,你我同侍陛下,應當隨和一些。你這宮中海缺什麽,本宮讓人給你送來。”
“多謝娘娘,臣妾不缺什麽,隻是……臣妾想要侍奉陛下。”
做女人的,當然希望得到皇帝的寵愛了。
不然進宮幹什麽呢,守寡麽。
皇後沒多想,隻是拉著她的手,說:“陛下近日公務繁忙,等過一陣子,陛下一定會來找你的。你不用擔心,妹妹生的如此美貌,哪個男人見了會不動心呢,陛下要是不動心,也不會納妹妹為妃了。”
這樣說是為了安慰她,其實皇後已經好幾次勸朱允熥來這兒,但朱允熥都充耳不聞。
另一頭,朱允熥在皇宮中遊蕩,三寶和三通兩個親信跟著。
武官考試的結果已經出來了。
兩萬多人,敢於進山搏命的,隻有四十多個。
成功完成任務的,就五個人。
情況比朱允熥預想的還要好,他還以為就林婉兒一個人能成功呢。
“陛下,這五個人當中,有三個都是淮西勳貴的後代。”
淮西勳貴……那不能用。
也不是完全不能用,隻是不能給實際權利,當個參軍還行。
“其他兩個呢?”
“均出自寒門,不過……”
“說。”
“有一位寒門,身上有一般韃靼血統,此人三十一歲,他的祖父是韃靼的一位將軍,在前元時期和元朝宰相托托帖木兒有過數次交鋒,部落下陣。”
這又是一道難題啊。
蒙人的後代,換作朱元璋來,必定不會接受。
血統不純,就得避嫌,老朱的疑心病可是非常重的。
“還有一個呢?”
“回陛下,還有一人來自湖北,本就是原先信國公湯帥手下的一名校尉,湯帥故去後,他就解甲歸田了。據說湯帥征戰時期,此人多次獻策,具有謀略大才。”
“那為什麽會解甲歸田呢?”
“因為他受了傷,是個瘸子,這次的考試,此人是拄著拐杖進山的。”
朱允熥在奉天殿前止步,抬頭看著‘奉天殿’三個大字。
淮西勳貴絕不可重用,這兩個寒門,必須受到重視。
“三通,你現在去,把那兩個寒門給朕召來,腿瘸的,直接用朕的龍輦去抬,不可怠慢。”
三寶和三通麵麵相覷。
“陛下,龍輦是您才能坐的,那寒門……”
“怎麽,需要朕說第二遍麽?三通,你的差事當的是越發好了,連朕的旨意都要過問。”
“不!末將不敢!末將遵旨!”
兩個寒門到宮中時,已經夜深,且到了之時。
朱允熥給他們準備了夜宵,葡萄酒、烤肉,還有各種海鮮。
兩人不敢坐,跪在朱允熥跟前,誠惶誠恐。
皇室有規矩,禦膳隻有三品以上大員才有資格享用。
而麵前的幾十道菜,都是按照皇帝接待丞相的規格來的。
這二人雖然沒到過皇宮,卻也知道些禮儀規矩。
“起來吃飯,朕知道你們為了進宮,肚子一直空著,水米未進。朕想跟你們推心置腹的聊聊。”
說完,他朝三寶努嘴。
三寶心領神會,過去攙扶二人,將他們扶到了皇帝的對立麵。
而兩個座位,是一品大員才能坐的。
“皇上的恩典,你們就坐吧,敞開了吃,想抗旨啊?”
兩人還是不敢吃,這恩寵有點過了。
尤其是坐了龍輦的人,更是恐懼。
他的確做過湯和的參軍,不過他並不是淮西勳貴,而是在大明開國之後才入的伍。
“你們的考試成績,朕很滿意,朕想讓你們兩個人統兵,一個去抵禦韃靼,一個替朕降服江南。說說吧,你們二位,誰願意去韃靼邊境。”
朱允熥說這句話的時候,目光已經停留在有韃靼血統的王邵身上。
這意思,已經再明顯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