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二次假書

字數:4310   加入書籤

A+A-


    “四哥,我的好四哥,你可不能犯糊塗啊。”
    朱棣喝了一口茶,吹了吹:“你是要殺我,還是要放我,說句痛快話。”
    “你!——你是我的四哥啊,我怎麽會殺你呢。”
    “那就放了我!本王要去應天朝見天子!”
    天子?哼!
    朱權一臉嫌棄的看著他。
    既然人綁到這兒來了,那就隻能軟禁了。
    放他去南京,萬一他跟朱允熥聯手,朱權不就更危險了麽。
    “嗬嗬嗬……四哥,你哪兒都別去了,留在我老十七這兒,咱們兄弟做個伴吧。等我拿下應天府,我帶你去皇宮喝茶。”
    正說著話,門外走進來兩個韃靼人。
    一人為主、一人為仆。
    二人毫不客氣的走進客廳,放肆的瞧著朱棣。
    需知,朱棣是個恩怨分明的人,對瓦剌和韃靼有著骨子裏的痛恨。
    看到來人,他一下就站起來。
    “四哥!四哥息怒,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二人是我的朋友。”
    朋友?
    朱棣轉身就是一記耳光:“混賬!”
    “朱棣!你——”
    朱棣指著他的鼻子:“朱權,韃靼與我大明勢不兩立,你也是爹的兒子,居然這樣沒骨氣!為了你的貪欲,你竟然悖逆祖宗!”
    “我悖逆祖宗?那你呢?!你又算是什麽東西!你謀反的時候,怎麽不想著自己是悖逆祖宗的?嗯?!你現在又當朱允熥的順民了,把自己給摘清白了?朱棣,你就是一個踏馬的偽君子!我寧可做個真小人!我比你強!”
    是啊。
    朱棣起兵的時候,其實也是對父親的一種背叛。
    因為當時朱允文雖然提出撤藩,卻沒有殺死任何一個藩王。
    隻是貶為平民,發配而已。
    這雖然不是朱元璋的本意,但任何臣子都應該聽從旨意。
    他朱棣是不想變成庶民,慘遭發配,因此才起兵作亂。
    朱權這番話,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
    “來人!把朱棣帶下去!關起來!”
    韃靼人望著朱棣遠去的背影,會心一笑。
    “寧王,你的哥哥似乎不太聽話啊,你為什麽不殺了他?”
    “有他在,本王至少有個墊腳石。他死了,本王就真的勢單力薄了,朱棣在大同還有二十萬兵馬,本王可以假借他的名義,號令那二十萬大軍奔襲應天,跟朱允熥拚個你死我活,之後,本王便可坐收漁利了。”
    “哈哈哈,王爺高見,佩服。”
    朱權有點灰心的坐下來。
    燕王的態度讓他感到心灰意冷,爹留下的兒子中,就屬燕王最意氣風發,到底是什麽原因,讓他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變得如此怯弱了。
    朱棣和朱允熥之間,到底說了什麽話呢。
    “唉……對了,你們怎麽來了?要是讓那些淮西將軍們看到,本王不好應答。”
    淮西將領不知道寧王和韃靼之間的往來。
    那些人對韃靼也很痛恨的,不少淮西子弟都死在韃靼人手中。
    來人表示:“我們在應天的人出事了,你的義女卻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她重新做了皇妃,你不覺得這裏頭有貓膩麽?”
    兩件事:其一,長春門出事;其二,林婉兒從浣衣局出來,繼續當妃子。
    這很耐人尋味。
    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林婉兒出賣了長春門。
    寧王眉頭緊鎖,深思著:“婉兒不應該背叛本王才是啊。”
    “王爺,女人這東西,天生的水性楊花。你雖然對她有恩,可她怎麽說也是個女人,天底下,有女人會不為榮華富貴所動心麽?做你的義女,她就得在浣衣局待一輩子,得老死在那兒。可她要是當了皇妃,那可就不一樣了。”
    “這個賤人!本王要殺了她!她知道太多本王的事了!”
    “這個女人,是你的義女,就留給你自己去解決吧。你什麽時候寫信去大同?”
    “會很快,本王在大同那邊也去了人。”
    ……
    大同。
    朱棣和三個兒子都不在,姚廣孝為了避嫌,一直閉門不出,也不參與任何軍機要務。
    所以,大同的一切事宜,現在歸三個人分管。
    朱能、張玉、丘福三人坐在客廳內,他們剛受到來信。
    信函是燕王的筆記,他們卻不知道這封信是寧王所寫。
    信中內容就兩個字的含義——起兵!
    “王爺讓我們起兵南下,朱將軍、丘將軍,這封信可靠麽?”
    “這是王爺的筆跡,不會錯的。”
    “可是,王爺臨行前交代過我們,讓我們死守大同,抵禦瓦剌,不可造次啊。”
    “此一時、彼一時也,也許王爺已經被朱允熥給軟禁了。”
    丘福嘀咕道:“若王爺當真被皇帝軟禁,那咱們就更不能造次了。我們一旦起兵,皇帝豈不是要殺了王爺麽?”
    朱能喝道:“丘將軍!你是不是收了朱允熥的好處?”
    “你!朱將軍,你不要血口噴人,我自追隨王爺起,何曾有過背叛!”
    “那你就該聽從王爺號令!這封信是王爺所寫無疑!他現在一定非常急於見到我們!我等受王爺大恩,怎能不舍命相報!”
    張玉對這封信有懷疑,可卻說不出道道來。
    朱能衝門口的甲士一聲吩咐:“傳命!千總以上將軍,都來議事!請姚軍師一起來!”
    姚廣孝被告知情況的時候,他還在跟張信下棋呢。
    張信是朱允熥安置在朱棣軍中的一枚棋子。
    這事,直到現在,燕王也不知道。
    朱能派人來請,姚廣孝深思熟慮之後,和張信一道去了。
    客廳內,坐著二十多位將軍,都在等軍師。
    “姚先生來了!先生,這封信你來看看!王爺召我等出兵,謀略戰事上,還請軍師多多提點。”
    姚廣孝還沒看信,都知道這封信絕不可能是朱棣寫的。
    他接過信函,望了望在座眾人,說:“送信的人在何處?”
    “已經走了。”
    “為什麽不攔著呢?”
    將軍們一頭霧水。
    “軍師何意?”
    “列位將軍,王爺和三位公子一道出發,身邊沒有其他人伺候,送信之人會是誰呢?如此重要的信件內容,王爺會輕易假手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