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求和

字數:4286   加入書籤

A+A-


    曾經初到此地時,他滿懷豪情壯誌,眼中所見盡是大乾京城的繁榮昌盛,但那時他心中暗想,大榮的城池亦毫不遜色。
    可如今,此番重來,一切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大榮的侍衛們,甚至無需大乾之人開口提醒,便紛紛主動將腰間所配之刀解下交出。
    想要滋事生非?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負責接待他們的仍舊是鴻臚寺的那幫官員。
    之前,這些人對他們小心翼翼、畢恭畢敬地侍奉著。
    但現在,這些官員們個個都仰著頭用鼻孔看人,態度傲慢無禮至極。
    更令管傑等人感到氣惱的是,他們提出要麵見大乾陛下的請求居然被無情駁回,隻被告知隻有等待陛下的召見,才可以帶他們過去。
    麵對如此憋屈的狀況,大榮使團眾人縱使心中有萬般憤怒,此刻也是敢怒不敢言。
    更為詭異的是,對於前線的戰況。明明自己還沒有獲得確切消息,大乾的百姓卻早已了然於心。
    今天,大乾的軍隊又打到了哪裏?
    又是哪座城池的城主狼狽地棄城出逃?
    剛開始,管傑對於民間流傳的說法還不信。
    昨天才發生的事情,你們今天就知道了?
    但是,後來收到大榮方向的來信之後,才發現,和大乾民間所流傳的毫無二致!
    要知道這前線的戰報即便通過八百裏加急傳遞回來,起碼也得耗費三日之久。
    然而,昨日才剛剛發生之事,今日便已傳遍大街小巷,此等傳播速度著實令管傑倍感驚異。
    此後,管傑索性直接向大乾的普通百姓探聽消息。
    隨著對大榮相關消息了解得越來越多,他心中愈發焦急起來。
    現如今,大乾的軍隊勢如破竹,一路高歌猛進,眼看就要兵臨大榮國都城下了。
    大榮朝廷上下的諸位大臣們,甚至正焦頭爛額地商議著遷都事宜。
    正當管傑心急火燎、坐立難安之際,終於盼來了蘇墨的通知。
    命管傑速速前往禦書房覲見。
    當管傑再次見到蘇墨時,隻覺眼前之人雖熟悉卻又陌生無比。
    遙想當初,蘇墨尚隻是三皇子而已,可時至今日,他已然成為所有大乾百姓心目中敬仰有加的一代聖君了。
    是的。
    聖君。
    雖說蘇墨說自己國號為武。
    但是,現在沒人稱呼蘇墨為乾武帝,都是叫聖君。
    包括,現在的管傑也是一樣。
    “外臣管傑,參見聖君乾武帝!”
    盡管心中對眼前這位侵略者充滿了憤恨,但此時此刻,管傑深知自己的身份和處境。
    他強壓著內心的怒火與不甘,努力讓自己的表情顯得無比尊敬。
    隻見他緩緩地彎下腰去,動作標準而又恭謹地向著那高高在上的乾武帝行了一個大禮後,這才小心翼翼地張開嘴。
    “陛下,微臣此次冒昧前來,乃是代表我大榮向您求和。”
    說話間,管傑的目光始終低垂著,不敢有絲毫僭越之舉。
    “我大榮願舉國上下皆向大乾俯首稱臣,世世代代尊奉大乾為主,並保證年年歲歲按時向大乾進貢朝拜。
    懇請陛下能看在我等一片赤誠之心的份上,暫且放下手中的兵刃,停止這場血腥殺戮。”
    其實在此之前,於大榮國內商議之時,眾人所提出的條件乃是割地、賠款以及每年定期向大乾上貢。
    然而,就在管傑抵達大乾後的這段日子裏,他通過各種渠道所獲取到的消息,以及親身感受到的來自大乾方麵的強硬態度,都令他意識到,事情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簡單。
    於是,他當機立斷修書一封送回國內,告知眾人目前的形勢。
    因為很顯然,僅僅隻是割地賠款這般常規手段,根本就無法填滿大乾的胃口。
    正當管傑忐忑不安地等待著乾武帝回應的時候,卻見那位高坐在龍椅之上的乾武帝微微抬手示意。
    “先不要著急。來,瞧瞧這份情報如何?”
    說罷,乾武帝隨手指了指身旁桌上放置的一份簡報,然後命人將其送到了管傑麵前。
    管傑連忙起身謝恩,雙手顫抖著接過那份簡報。待他定睛一看,頓覺一股寒意從腳底直衝腦門,整個人如墜冰窖般通體發涼,一絲絕望的情緒開始不可遏製地湧上心頭……
    大榮,發生了政變。
    所有人都能夠看出來,大榮氣數已盡,麵對大乾的軍隊,大榮根本毫無辦法。
    所以,一堆享受慣了榮華富貴的人,私底下密謀造反,把大榮皇帝的頭顱,獻給大乾。
    用這個功勞,來讓他們能繼續享受富貴生活。
    雖然,這次沒有成功。
    這場政變,還是被壓了下來。
    所有參與此事的人,全被住了九族。
    但是,經過這麽一場鬧劇,不少人的心思,都活絡起來了。
    “這情報,是真的?”
    管傑的聲音,都有些幹澀。
    “是啊,怎麽,認為朕騙你不成?”
    蘇墨長歎了一口氣。
    “朕其實對你們大榮和大離,沒有什麽惡感,但是,你不覺得,百姓太苦了麽。”
    “這一百年來,雖說我們三國沒有什麽大的動蕩,但是之前可是各種摩擦不斷。”
    “如今我們三國各個兵強馬壯,你覺得不會再起爭端?”
    “朕不是為了他們口中的聖君,也不是想史書傳頌我的功績。”
    “你大榮應該能知道,朕是怎麽坐上這個皇位的,殺兄弑弟,逼宮謀反。”
    “如果朕在乎名聲,朕就不會這麽做了。”
    “但是,我們三國之間的摩擦越來越重,以後挑起爭端是必然的。”
    “所以,既然朕有能力,為什麽不把這個可能性直接按滅!”
    “相信你來的路上,也看到了大乾的變化。”
    “朕有信心,也有能力,讓三國的百姓,全部過上好日子!”
    “你說的上貢,我不同意。”
    “你們大榮的皇族,我可以不殺你們。另外還可以給你們一個富家翁的身份,讓你們好好活下去。”
    “尤其是你,管傑,我了解你,也看好你。”
    “對於你,隻要你能說動大榮投降,有這麽一個功勞在,三公主蘇錦繡我也可以許配給你。”
    “但,朕需要你整個國家,都屬於我大乾的領土!”
    “朕要整個大陸,從今以後,都隻有一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