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物資局來電,兩輛大卡車到滄城了!
字數:3312 加入書籤
功邀完了,就得要要獎勵了。
“領導,咱們陽平鎮的黑木耳要打入省會市場應該是不會有啥大問題的了,不過今年那麽多鄉屯都種了黑木耳,這些鄉屯的種植園幾乎都比黑土屯大,光是一個鄭家屯就是我們黑土屯的好幾倍了。我們加工廠還是小了點,光是曬耳的地方就不大夠,臨時占用廠外的空地還行,但長久下去畢竟不是辦法,還有篩耳場和倉庫啥的也得擴建……”
許承安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訴求。
論功行賞嘛,不磕磣。
周建國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許廠長,做大事的過程中總會碰到問題的嘛,進省會市場那麽難的事你都有了眉目,廠子太小的事也不是不能解決,到時我再給你想想辦法!”
當初許承安的加工廠隻批了五畝地,那是因為當時許承安隻帶著黑土屯種黑木耳成成績,其他鄉屯還沒種呢,此外那個產業鏈大計說得雖然宏偉,然而能執行到什麽程度還不好說,就怕雷聲大雨點小。
所以周建國也不可能因為你畫個大餅就給你批很大一塊地的,還容易落下話柄。
不過他也留有後手,當初加工廠的批地選址位於鎮郊的這塊單位閑置用地很大,還是幾個單位閑置用地交界,短時間內不可能開發的,幾邊隨便薅一點就能讓加工廠擴建個好幾倍,隻要許承安真能拿出成績來,周建國就繼續給他批。
但是,也不會馬上批,得先拖一下。
其他鄉屯的黑木耳快接種,如果和上年的黑土屯那樣的話,一個多月後就能采收,然後周建國想看看許承安在省會市場那邊是不是真的能運作起來。
如果一切都沒問題,那就給他批,多批個十畝八畝都沒問題。
許承安也知道不可能那麽快批下,他這次過來就是給周建國提個醒,有了大進度,讓領導心裏有個數,但是也用不了太久,最多七月份,自己帶著黑木耳去參加農業廳辦的那個農展會,回來周建國準給自己批!
……
三月底,到了黑木耳接種的時候,拖拉機每天把一車車的菌種拉到各鄉屯,許承安也開著摩托車再次來到一個個黑木耳種植園進行現場指導,直到所有鄉屯黑木耳接種工作結束,時間也不知不覺來到了四月份。
這天許承安騎著摩托車來到廠子,門外老李見到他就道:“廠長,今天有您的電話!”
廠子還沒正式開業,但許承安每天幾乎都得過來一趟,主要就是看看有沒有打給自己的電話。
廠長辦公室離大門不遠,分機就放在副廠長辦公室窗口邊上不遠,鈴聲一響在空曠安靜的廠區裏門衛就能聽到並小跑著過去接。
許承安隨口問道:“哦,誰打來的?”
老李道:“城裏的物資局,說是有兩輛咱廠的解放牌卡車指標,讓您盡快過去提車!”
許承安不由得大喜,蔡北榮給自己搞定的可不是黑木耳入場省會市場,還有兩個卡車指標,以及火車貨運那邊的環節。
不愧是蔡教授的人脈啊,動作就是快,從省會回來也就半個月左右而已吧,兩輛大卡車就安排送到滄城這邊了!
老李又提醒道:“對了,廠長,物資局的工作人員還說,您過去辦手續的時候,得帶上廠子的經營執照複印件等相關材料!”
其實不用他提醒,許承安對這東西也懂,不過還是點了點頭:“知道了,老李,麻煩你了啊!”
說話間手伸進兜裏,從大羅乾坤袋裏拿出一包煙遞了過去:“這煙你拿去抽!”
“謝廠長!”
老李樂嗬嗬地接過煙,暗道給這間廠子當門外可真舒服啊,工作清閑但工資不低,廠長還時不時給自己整包煙,要是年輕時能幹這差事就好了,少走幾十年彎路啊!
這兩輛大卡車的到來,對於許承安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這年頭要弄輛卡車可是相當困難的事,通常隻配給單位和國企。
雖說今2月國院那邊發布了《關於農民個人或聯戶購置機動車船和拖拉機經營運輸業的若幹規定》,從政策上明確了私人能合法購置汽車。
然而規定是規定,實際上能配到個人手裏的農機或汽車還是極為稀罕的。
80年代的貨運市場屬於長期供不應求的狀態,這種情況持續到九十年代中期,很多買車跑貨運的人還能吃上最後一口肉,這就能看出運輸車有多短缺了。
隻要能把這些貨運車弄到手,每一輛都是能下金蛋的老母雞,單位和國企都搶著想要,什麽時候能輪得到個人,很多私家貨車的出現都是八零年代末和九零年代初的事了。
像許承安加工廠這樣的私企,八零年代中期能搞到一輛貨車都算運氣好,更何況是兩輛!
許承安也不回家了,從廠裏拿了材料,開著嘉陵70轉頭就去了滄城,先去物資局了解一下情況,順便拿個指標條子好去農行那邊貸款。
半個小時之後,許承安便出現在了滄城的物資局,道明來意。
工作人員讓他稍等,很快便叫來了負責此事的主任潘四海。
潘四海臉上有訝異之色,他就是前幾天給加工廠打電話的人。
在物資局上班也有十幾年了,哪怕改革開放之後,還是第一次看到有私營企業能配兩輛卡車,且是個鎮上的私營企業。
而最讓他吃驚的是,這兩輛卡車指標是省會那邊的上級物資部門直接下放到滄城的,且指定給這家陽平黑木耳加工廠。
滄城這種偏遠小城離省會八百多公裏,這位廠長難不成在省會物資部門都有背景不成?
潘四海心裏嘀咕著,臉上堆起笑容,主動套近乎:“許廠長你好,我是物資局的主任潘四海!”
物資局在計劃經濟年代是個相當有實力的部門,在其下屬單位的供銷社當個小職業都牛逼得不得了,更何況是物資局的主任,平時潘四海像個大爺似的,然而在這個私營廠子的廠長麵前他卻不敢有任何怠慢,畢竟能讓省會上級物資部門直接下放兩輛大卡車的人肯定來頭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