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周建國納悶,許承安能力已強到能驚動前一把手?

字數:4325   加入書籤

A+A-


    剛進入五月下旬,放牛溝村委會給加工廠打來了電話,聲稱他們種植園的段木長出了耳基。
    許承安上午八點多接到的電話,下午馬上就開著摩托車去了放牛溝,在村支書高德康和村委會工作人員帶著來到山上的種植園。
    眾人先是來到其中一個耳場。
    許承安看了眼,便不由得心中一喜。
    一簇簇的耳基頗為密集。
    放牛溝這種植園耳基的長勢比起黑土屯上年的要稍為遜色了些,但比起一般的段木黑木耳又可觀多了。
    這說明了兩件事。
    自己研究的低溫型黑木耳菌種非常優秀,然而聚靈之源對於黑木耳的生長還是有著一定影響,畢竟黑土屯的種植基地裏才有聚靈之源,其他種植園是沒有的。
    許承安把放牛溝裏長出耳基的所有耳場都走了一遍,心中大概有了個底。
    根據耳基判斷,放牛溝的種植園黑木耳畝產應該能有黑土屯的八成五左右。
    這已經相當不錯了,因為黑土屯的段木黑木耳產量本來就算得上很高的。
    村支書高德康試探性地問道:“許廠長,您覺得我們種植園這耳基長得如何?”
    眾村民的目光也都齊刷刷地落在了許承安身上。
    這個種植園可是他們脫貧的希望,全村各家各戶都投入了大量的心血。
    許承安緩緩地道:“根據我的經驗觀察,沒意外的話你們放牛溝的黑木耳畝產應該能到我們黑土屯種植基地的八成五左右!”
    眾村民聞言都不由得歡呼出聲。
    他們也不指望自己畝產能比黑土屯還高,畢竟別人可是鎮政府欽點的種植基地,還有許承安這位首席技術親自坐鎮,自然能護理得更好。
    放牛溝種植園的畝產能到八成五就算很成功了,而且自家集體山林和種植園都比黑土屯更大,如此算下來整體收入反而會更為可觀!
    “許廠長,希望能承您貴言,真多虧了您種前種後那麽多次親臨我們種植園指導啊!”
    村支書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有專家這句話肯定,那就穩了啊!
    許承安笑道:“好說,高支書,你們放牛溝的種植園收成好,我也高興,我的加工廠那邊也能有更多業務是不是?”
    高德康很快又想起什麽:“許廠長,今年那麽多村屯都種了黑木耳,加工廠那邊會不會要不了那麽多啊?”
    這話一出,眾村民們又都擔憂了起來。
    用心種黑木耳,想通過這條路子脫貧的可不隻自己一個村子,全陽平鎮種黑木耳的山村總共有十個呢!
    大家都用心,你能種好,別人也一樣能種好,而且還有很多屯子的集體林地比放牛溝都多,村民們也怕市場飽和了,賣不了那麽多。
    “這件事你們可以放心!”許承安信誓旦旦:“高書記,還有各位放牛溝的耳農朋友,我在這裏承諾,你們的黑木耳能種出多少,我們加工廠就收多少,而且收購價一分都不會少!如果滄城賣不了那麽多,我就賣到外地去,總之不會讓大家吃虧!”
    眾耳農們聞言自然歡天喜地。
    高德康心頭大石放下:“那太好了,感謝許廠長啊!”
    許承安嗬嗬一笑:“不用謝,運輸、加工、銷售、包裝等其他事交給我們廠子就行,這個我們是專業的!你們要做的是接下來的一個多月出耳期和采耳期好好護理,保證產量和品質就行,因為黑木耳的收購價是根據耳場木耳的品級估算的!現在氣溫每天都在回升,越來越暖和了,一定得注意病蟲害的預防!”
    高德康連連點頭:“是,許廠長,我們一定好好護理,絕不會有半分疏忽和懈怠!”
    全村村民辛苦了大半年,眼看木耳就要收成了,可不能在這最後關頭出了任何岔子。
    隨後幾天,其他鄉屯也相繼來電匯報出耳基的事,許承安每個鄉屯都跑了一遍,耳基的長勢情況基本和放牛溝的差不多,有些好一點,有些差一點,但是差距有限,全部比不上黑土屯。
    看來沒有聚靈之源的話,畝產的收成也就八成五左右了。
    ……
    六月初,陽平鎮的黑木耳進入采收期,加工廠的運輸車輛也暫時停止了其他貨運業務,肯定得優先廠子自家的業務。
    這些采收的鄉屯,能進卡車的就進卡車,進不了卡車的就拖拉機。
    黑土屯種植基地黑木耳采收的第一天,便迎來了位大人物。
    趙衛民早早就守候在村委會了,這樣直到上午九點,兩輛吉普車來到了村委會前空地,他連忙和許承安帶著眾工作人員迎了過去。
    兩輛吉普車的門打開,其中一輛走下來的是鎮書記周建國,鎮長陳元中和鎮政府的幾個重要領導。
    而另外一輛吉普車走下的則是個六十多歲的老者,上了年紀,然而雙目有神,不怒自威,正是王冠清。
    “王書記!”
    趙衛民神情激動,恭恭敬敬上前行禮握手。
    這位滄城前一把手,他自然是見過的,其在位時來過黑土屯幾回,趙衛民對其印象非常深刻。
    哪怕王冠清已經退休了,影響力尤在。
    而且別人到了這個年紀還關心著你一個小山村,自然是值得尊重的。
    王冠清有點感慨:“趙支書,記得我最後一次來黑土屯,已經是78年的事了,也是我退休的前一年!”
    趙衛民點頭:“確實如此,王書記記性真好!”
    “這麽多年沒來過了,你們黑土屯變化很大啊,村外那幾裏山路拓寬了,修得更平整了,還鋪上了砂石,以前我過來的時候,吉普車都不大好走!修路是件很好的事,方便了村民,也和陽平鎮有了更多的經濟往來。”
    王冠清先是肯定了下修路的決策,隨後又道:“不過,最讓我沒想到的是,黑土屯竟然在陽平鎮帶頭開發集體林地種起了黑木耳。趙支書,你做了不少好工作啊,響應上頭改革開放的政策,也帶著這個小山村脫貧了!”
    趙衛民暗呼慚愧,自己哪有這樣的魄力,其實都是許承安出的主意。
    他連忙謙虛:“王書記過獎了,其實我就做了點微不足道的事,倒是我們村的許知青利用他的學識為屯子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趙衛民不敢居功,而且他知道這位滄城前一把手是衝著許承安而來的。
    他想要造訪屯子黑木耳種植基地的消息,都是許承安告訴自己的,當時趙衛民還極為震驚。
    不隻趙衛民,周建國得知的時候也有點不敢相信。
    王冠清退休之後就幾乎不理事了,卻是突然間這麽關心自己鎮子的種耳大計,還親自到訪黑土屯和加工廠,都說明他對於這件事相當重視。
    要說許承安和王冠清有什麽牽扯的話,也就他女婿農機局局長孔立業這邊的關係了。
    施家的新居喜宴,還有廠子開業的時候,孔立業都來了,當年還一下子給許承安搞來了三個拖拉機指標,但是周建國也弄不明白許承安是怎麽搭上這條人脈的。
    但是王冠清可不會因為女婿的交情而對許承安特別青睞,這位前一把手眼裏隻認有能力的人,他在位時提拔的和重點培養的都是有才幹的下屬,他女婿都隻能當個農機局局長,女兒更是沒有什麽職務。
    然而就是這麽一位前一把手,卻為了許承安特地在退休後跑了一趟黑土屯,這就讓周建國很納悶。
    莫非這位年輕人的能力已經強到能驚動王老書記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