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得知王冠清身份,村民們轟動
字數:3407 加入書籤
客套了一會,這幫來訪的領導們再度坐上了吉普車。
而趙衛民和許承安還有村委會的工作人員則跳上村委會等候著的拖拉機在前麵帶路,一路開到山上黑木耳種植基地外的駐車點。
正值黑木耳采收季,種植基地裏熱鬧得很,絕大多數的村民都在這裏,包括小崽子也都過來湊熱鬧,在種植園裏跑來跑去,蹦蹦跳跳的嚷著:“又賣黑木耳咯,有錢咯!”
王冠清剛從吉普車走下,就感受到了村民們的喜悅,對身旁的趙衛民和許承安道:“趙支書,小許,看來你們黑土屯的黑木耳今年又豐收了啊,大家都很高興!”
許承安微微一笑:“感謝王老書記關心,我們黑土屯今年是種耳的第二年。首年為初收,第二年為盛收,看黑木耳的長勢判斷產量是要比上年好不少的,大家夥的心血沒白付出,所以每個人都高興得很!”
王冠清點了點頭,在眾人陪同下走進種植園,別看前一把手上了年紀,然而腳步穩健得很,在山上也不需要人攙扶。
來到第一個耳場,看到段木上那一簇簇的黑木耳,王冠清略顯驚訝:“我76年去過東濘,它那兒有個食用菌試驗站,71年就建起來了,也是東三省的第一個食用菌試驗站!”
“該站專門對各種食用菌進行科研和栽培技術推廣,主攻的就是黑木耳,當時已經在批量種植這種食用菌了。”
“我去的時候恰好也是黑木耳采收季,可是我記得他們那個試驗站段木長出來的黑木耳,似乎比不上你們黑土屯,甚至要遜色不少!”
前一把手的記憶力很好,盡管是8年前的事,卻還有些印象。
兩者對比相當明顯,東濘食用菌試驗站段木長出的黑木耳較為稀疏,不像黑土屯這麽密密麻麻,成群成簇,那小小的段木上都顯得有些擁擠了。
身旁的其他人聞言都挺直了腰杆。
那可是東三省的第一個食用菌試驗站,71年就建起來了並開始做黑木耳的栽種研究了,而黑土屯82年才開始研究,也就研究了一年,產量卻比76年已經研究了五年的東濘試驗站都可觀得多,能不讓人驕傲嗎。
事實上,這個東濘黑木耳試驗站是極有來頭的,後來黑省的黑木耳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而東濘因為做建試驗站早,做產業項目早的關係,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黑木耳生產基地和交易市場之一。
滄城的起步晚了點,但出成果快,而且現在恰好是改開後農副產品需求量劇增的最好時間,所以也不算晚。
許承安的終極目標就是把滄城打造成第二個東濘,讓整座城市的其他鎮子也都參與到這個產業鏈中來,到那時產業鏈就真的成了,自己也成了滄城的大功臣,在這邊幹啥基本都玩得轉了。
趙衛民樂嗬嗬地道:“王老書記,我們屯的許知青為了研究黑木耳,當年可是個人斥重資在種植園投建了個實驗室!”
他指著不遠之處:“你看,實驗室就在那邊!”
“為了研究黑木耳技術啊,當時許知青整天都撲在這個實驗室裏,花費了巨量的時間和心血,終於研究出了大成果!”
趙衛民先是捧了許承安一通,這才繼續道:“我們這菌種是相當特殊的低溫型黑木耳,在更低溫環境下都能發育。”
“而溫度越低的自然環境下長出的黑木耳的品質就越好,同時也能很好地避免病蟲害的侵襲所以我們的黑木耳品質又好產量又高,春季收耳還比別家的早了大概一個月,是滄城春耳種上市最早的!”
王冠清聽得直頷首。
一開始他也就從市委宣傳部年底發行的那份讚揚改開成果的報紙上對該屯的黑木耳產業略有了解,後來跟進之後愈來愈感興趣。
如今親至種植基地了,才發現報道沒有誇大,甚至有些保守了。
其實黑土屯的成績相當了不起,隻不過年底各鄉屯都在宣揚自己的改開成果,不少誇大其詞的,也影響了其他人的判斷,以為關於黑土屯那篇報道也有誇大失實之處,自然也就沒放心上。
許承安謙虛道:“主要是有著像王老書記這樣的領導關心,鎮政府的大力支持,趙支書對我想法的認可,解決了我的後顧之憂,我才能心無旁騖地去做這個產業項目,否則的話一切都是空談!”
一番話把幾方都給誇了,王冠清早知道這小子圓滑,不過要做加工廠廠長,還得向外邊打市場,嘴皮子不滑溜確實不行。
陳元中也趁機邀功:“主要是許廠長這個想法確實很有建設性,依山靠山,很好地利用了山村的資源,周書記和我才會全力支持,並且在全鎮有條件的村子全麵推廣!”
交談著走過一個個耳場。
種植園來了客人耳農們也不奇怪,因為上年木耳采收的時候,同樣不時會有人來訪參觀,鎮政府的領導,市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還有各鄉屯的村支書等,周建國和陳元中等人更是種植基地的老麵孔了。
走到種植園中心的時候,趙衛民試探著問道:“王老書記,要不你和我們的耳農們說幾句?”
“行吧!”王冠清點了點頭。
就算退休了,自己的身份依然擺在那,耳農們得知自己到來應該會很受鼓舞。
趙衛民剛想讓工作人員去召集所有耳農過來,卻被王冠清阻止了:“大家都在忙著摘耳,別妨礙別人的工作,我就是過來隨便走走看看的,在這裏隨便說幾句就行。”
和周建國一樣,前一把手也不喜歡搞官僚主義。
“是,王老書記!”
趙衛民舉起大喇叭:“大家靜一靜,我說幾句話!”
山上空曠,大喇叭一響,種植園所有村民就都聽到了,眾人目光齊刷刷地看了過來。
趙衛民大聲道:“今天,我們的黑木耳種植基地迎來了一位貴客,滄城的市委書記王書記,退休之後依然關心著我們屯子,特地從城裏下來視察工作,讓我們對王老書記表示熱烈的歡迎!”
村民們瞬間轟動。
“前市委書記,那不是滄城曾經的一把手嗎?”
“我記得王老書記很多年前來過我們黑土屯,不過現在人家退休了,沒想到還能在屯子見到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