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我拿錘子努力?

字數:5495   加入書籤

A+A-


    拿堿水泡新玉,能仿成雞骨白古玉,其至能騙過科技儀器?
    一直默不作聲的申科長表示很懷疑。
    甚至於,王齊誌和關興民也半信半疑。
    但兩人了解林思成:沒有絕對的把握,哪裏會講“百分百”這樣的話?
    關興民皺著眉頭:“有沒有辦法證實?”
    “有,而且很多!”
    林思成指了指鎮紙,“深層次取樣,先做X熒光與X射線衍射,如果長期處於富堿水浸環境,玉器內部的原生晶體會全部消融,且次生晶體絕對完整……”
    “其次,再次取樣送到省廳,做拉曼光譜,分析玉器內部礦物相變化:如果是土壤自然滲透,玉器內部必然有Al、Fe等金屬微粒沉積……”
    “同時,也可以檢測一下玉器表麵微生物活動痕跡,以及有機物成份分析……”
    都是內行,一聽就懂。
    前兩點不用說,就說最後一點:長時間地下掩埋,必然會有土壤微生物遺存,必然會分泌酸性物質,腐蝕玉器表麵。
    如果這個“長時間”是七八百年,微生物數量和腐蝕痕跡該有多重?
    其次,包漿中的油脂成份屬於人,還是屬於羊或狗,這個很難分析嗎?
    當然不難,難的是取樣:少了不行,一次必須是好幾克,而且必須鑽孔。
    打個比方:這方鎮紙如果是真的,連著打三四次孔,不成殘器也成殘器了。
    但到了這個份上,哪怕是報廢都得做……
    關興民咬住牙:“開機,取樣!”
    申科長的眼睛都瞪圓了,但嘴剛張開,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被關興民懟了回去:“聽不懂話?”
    領導這樣的態度,他哪敢置疑,當即放下文件夾,抱起鎮紙:“聽得懂,主任放心,最多十分鍾!”
    “同步檢測,並向省廳送檢!”
    “明白!”
    關興民拍了拍林思成的肩膀,又看著王齊誌歎了口氣:“王書記,失陪!”
    王齊誌笑了笑:“關主任不用客氣,你先忙!”
    關興民點點頭,又叫走了大半的同事,物證室頓然一空。
    幾位教授本來在隔壁喝茶,聽到動靜,又烏烏央央的湧了進來。
    “咦,人呢?”
    “王書記,出什麽事了?”
    “我也不知道!”王齊誌敷衍了一句,又看了看表,“時間差不多了,先吃飯吧。”
    隻當他是真不知道,教授們也沒追問。其中一位研究陶瓷的教授開了句玩笑:“林思成,看你拿個輻射槍忙活了一早上,檢測出什麽沒有?”
    林思成隻是笑笑。
    又有教授裝做剛想起來的樣子:“咦,好像就剩銅器沒測,王教授改天是不是還得來一趟?”
    王齊誌也隻是笑笑。
    到這個地步,鑒證中心哪還顧得上鑒定什麽銅器?
    就說關興民在院辦時提到,此次指導學習中最為重要的那樽仿宣德爐:
    這東西再重要,案件性質再嚴重,也還處於審查起訴階段。無非就是延期,再多鑒幾次。實在不行就送去京城,大不了被同行笑話幾句。
    而那樽鎮紙是一年多前的物證,等於案子早判了。但突然間,古玉成了仿玉,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上百萬的案值突然就變成了幾千,那是不是得衡量:判決時量刑是不是過重,是不是屬於冤假錯案?
    接下來,要不要補充審訊,要不要重新偵查,甚至於翻案?
    但已經判了的案子,是那麽好翻的?
    林思成和王齊誌已經能夠想像到,接下來的市局會有多忙,會有多亂。
    等鑒定結果出來,起訴審判此案的檢察院和法院接到消息後,會是何等的我操。
    哪還顧得上什麽銅器和宣德爐?
    恰好負責接待的副科長過來招呼,說餐廳已經準備好了豐盛的午餐,一群人烏烏央央的下了樓。
    師生二人落在最後麵,默然無言。
    到了餐廳門口,王齊誌停下腳步,臉上浮出幾絲古怪:“你這鑒定玉器先測輻射值,也是從書上學的?”
    “湊巧而已!”
    林思成一本正經,“王教授,如果是你檢測,一看玉器輻射值才0.02,你會不會懷疑?”
    廢話。
    問題是,正經人誰會拿把輻射槍掃古董?
    所以,林思成算是開了先河,而且是連著兩次。至少以後省市兩級鑒證中心,絕對會把這一條加進去。
    “那你說的那個用堿水浸泡來促進玉質鈣化,中間有很多步驟,是什麽?”
    林思成不假思索:“首先恒溫:四十度以上,五十度以下,加速鈣化反應。其次恒濕:維持在60%80%,促進礦物滲透……”
    “第三,水浸模擬風化……第四,機械輔助:低功率超聲波震動,增強溶液滲透。第五、控溫加熱、控溫冷凍,形成裂紋……”
    “如此反複,至多八到十周,就可以促使玉質鈣化,並自然生出雞骨白灰泌。如過有點耐心,手工盤磨包漿,整個過程不會超過三年……”
    王齊誌怔了一下。
    就算是術業有專攻,但他好歹也是文保學教授,鑒定專家。而林思成說的這種方法,他壓根就沒聽過?
    關鍵的是,還如此簡單?
    不需要酸浸,不需要叩鏽,不需要高壓,更不需要拚接……就問,隻靠眼鑒,你怎麽鑒?
    甚至於不深層取樣,連儀器都測不出來?
    而平常的收藏交易,有幾個人會拿東西到專業機構檢則,更別說鑽孔了。
    王齊誌目瞪口呆:“那這樣一來,等於是個人都能仿造出來?”
    林思成搖搖頭:“沒那麽容易:一是堿液配比不好掌握,二是需要特定的超聲波頻率……”
    王齊誌剛要往下問,想了一下,又閉上了嘴:這方法要是傳出去,得他媽害死多少人?
    他半開玩笑:“又是從書上學的?”
    林思成用力點頭:“當然!”
    王齊誌歎了口氣,兩人進了餐廳。
    吃完飯不久,也就一個小時,林思成和王齊誌被請到了主任辦公室。
    桌上放著幾份報告:
    一、玉器內部有原晶體殘留,證明水浸過程不會超過三年。
    二、沁斑、裂紋中沒有與榆林土壤成分相附合的金屬離子沉積,也別說七八百年了,壓根就沒在榆林埋過。
    特別是第三點:沒有檢測到任何與榆林土壤相近的微生物痕跡,更關鍵的是,沒檢到人體組織,狗的倒檢出了不少?
    早上才走的兩位領導去而複返,看看桌上的檢測報告,再看看林思成。一時間五味雜陳,不知道說點什麽的好。
    說實話,早上的時候,局長就那麽隨口一說,完全是抱著閑著也是閑著,有棗沒棗先打一杆子再說的心態。
    結果倒好,棗沒打下來,晴天霹靂先來了一道?
    接到關興民的電話的時候,兩位領導被震的一臉懵逼,不知所措:林思成檢測放射源,真檢測出了有問題的古董?
    而且,性質還這麽嚴重?
    到這會兒,兩位領導都還心有餘悸:幸好剛判不久,還有的挽救。如果等當事人出了獄,再一找新聞媒體……哈哈!
    兩位領導輪番致謝,千言萬語窩了一肚子,握著林思成手,不停的搖:
    “辛苦了……真的辛苦了……”
    “小林先別急著走,局長稍後就來……我已經讓餐廳安排了,咱們下午好好聯絡聯絡……”
    林思成笑著婉拒:“謝謝局長,事情還多,下次也行!”
    確實焦頭爛額,領導也沒客氣,語重心長的歎口氣:“好,那就下次!”
    好一頓感謝,同位領導把林思成和王齊誌送下了樓,又送上了車。
    不誇張,一車的教授和助教驚的眼珠子都要蹦出來了……
    考斯特開動,副局長笑著揮了揮手,又看著身後的關興民:
    “老關,我聽老張(正主任)說,你準備把小林招到咱們鑒證中心來?”
    不是……主任的嘴怎麽這麽快?
    關興民臉一苦:“局長,真的,難度很大!”
    “我知道,但事在人為!”領導拍了拍關興民的肩膀,“局裏全力支持!”
    張主任也一臉笑咪咪:“老關,努力努力!”
    &nmp:我拿錘子努力?
    看到他老師手上的那塊表沒有?
    林思成腦子又沒被驢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