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我也很好奇
字數:4320 加入書籤
微風吹著半幹的槐莢,發出“窣窣”的輕響,金黃的柳葉轉著圈,慢悠悠的飄落下來。
仲秋時節,午後的陽光依舊溫暖,潑散在女孩在臉上,映出淡金色的絨毛。
李貞雙手交握,站在路邊,神情明媚而溫婉。柳葉似的眉線隨著睫毛輕顫,眼波如水,時而掠過樹蔭下的長椅。
林思成靠著椅背,直直的盯著斜上方的樹梢,雙眼空洞,沒有任何焦距。
郝鈞坐在另一頭,眼珠左轉一下,右轉一下,越看越覺得這兩年輕人挺有意思。
他無聲笑了笑:“想什麽呢?”
林思成如夢初醒:“在想剩下的那幾件怎麽設計,怎麽修複!”
郝鈞來了興趣:“修複好的效果怎麽樣,能不能比得上那隻梅瓶?”
“不好說!”
“那你先補,補好了說一聲,我來找下家!”
交待了一句,郝鈞又想了起來,“店裏也有修複業務,但之前大都送到京城,費錢費時不說,還補的不咋地……你要有時間,哪天過來看看!”
林思成算了一下,“估計最早也到下個月了!”
要補嬌黃釉,要補穿花龍紋大罐,可能還要補雞缸杯,一個月能補好,都算是快的。
“可以,反正不急!”
回了一句,郝鈞稍稍一頓,往樓門口指了一下:“來了!”
王齊誌和商妍肩並肩,邊走邊說著話。
雖然還沒到談笑風聲的地步,但看表情,那位商教授,好像並不是很生氣的樣子?
郝鈞嘖嘖稱奇:之前林思成說,既便吵,兩人也吵不了兩句,他還不信。
現在一看,果然如此?
嘖,這位王教授有點東西……
不過幾步,眨眼就到,林思成起身,臉上帶著微笑:“商教授!”
看著越看越順眼的林思成,商妍頗有些失落:鳳麟之才,卻隻能失之交臂?
但正如王齊誌所說:不能為了一棵良木,舍棄整片森林……
她止不住的一歎:“以後偶爾找你幫忙,你會來吧?”
林思成不假思索:“來!”
商妍展顏一笑:來就好!
馬上就有課,一起吃飯是來不及了,隻能隨便對付一口。
和王齊誌說了一聲,商妍帶著李貞離開。
看著李貞的背影,王齊誌撓了撓額頭:“看來還得給你找個助手。”
林思成笑了笑:“謝謝老師!”
確實得找,因為補瓷的好多工序都需要兩人及以上通力完成,而且一幹就得好多天。
總不能讓李貞丟下本職工作,專門來給林思成打下手?
也可讓老爺子幫忙,但讓王齊誌出麵更合理,也更方便。
王齊誌點點頭:“我下午就去院辦問一問,正好挑一挑實驗員和實習生!”
“報名的多不多?”
王齊誌“嗬嗬”一笑:“何止是多?”
光是校內推薦的實驗員就有十多位,其中不乏有五六年助教和實驗經驗的碩士、博士。
懂金屬文保學,同時還懂陶瓷學的並不在少數,給林思成挑個助手並不難。
“最好再懂點雕漆工藝!”
林思成邊走邊琢磨,“一是後麵的那幾件瓷器修複,主要工藝為漆繕。另外,後麵的銅器與鐵器研究都會涉及到嵌漆技術。所以最好有點相關的經驗,到時實驗進度也快……”
王齊誌豪氣幹雲:“那就再招一位,招個更專業的……反正是學校發工資!”
不是……這何止是發工資的事情?
林思成眼皮一跳,連忙提醒:“王教授,隻是涉及漆雕工藝,咱們不可能專門研究這個,所以應用場景不會太多。再者,人太多也不好管理!”
說直白點:王齊誌剛放出招人的消息,就有這麽多人才應聘,目的絕非為了工資和獎金。
而是衝著王齊誌這位實驗室負責人才來的,為的是學術資源,研究成果,以及機會、名譽。
結果招進來以後,大多數的時候都讓人打醬油,擱誰也不願意。
王齊誌頓了頓,神情略顯怪異:“之前又沒進過實驗室,這個你也懂?”
林思成笑笑:“經常聽爺爺在家裏嘮叨!”
王齊誌狐疑了一下:林教授這個都講?
他也沒深究,兩人邊走邊商量,郝鈞偶爾出出主意。
葉寧安落在最後麵,百無聊賴,心不在焉。
時不時的,就會扭頭看一眼。
遠處的林蔭下,李貞勻步而行,窈窕的身姿的被陽光照出一道斜影。
……
吃完飯送走郝鈞,已是下午四點半,林思成趁機到班裏露了露臉。
濫竽充數的上了兩堂基礎課,正想著要不要回家,王齊誌的電話打了進來:
“林思成,來活了:就上周沒鑒定完的那些物證,市鑒說無論如何,請指導組再過去一趟!”
林思成回憶了一下:上次沒鑒完的,不就隻剩銅器?
他心裏一動:“這次指導組的成員都有誰?”
“沒成員,就我和你!”
果不然?
“王教授,什麽時候?”
“明天早上九點半!”
……
說是九點半,不可卡分卡秒的到。
八點差幾分,林思成到了學校,王齊誌也下了樓。一起吃早餐,再到市鑒,差不多也就九點過一點。
開的是王齊誌的大切,弟子服其勞,林思成主動接過車鑰匙。
“王教授,你昨天說,市鑒領導親自點我的名?”
“應該不是市鑒,而是市局,十有八九,就是上次見過的那位陳副局長!”
一說起來,王齊誌就禁不住的想讚一聲:上次回來時,林思成就擔心過:市局會不會用順手了,有事沒事都找他?
結果不到一周,就應驗了?
王齊誌笑了笑:“放心,因為這次鑒定的是銅器,我才沒反對。不然就算院長答應,我也能頂回去!”
林思成想了想,再沒說話。
時常保持謙謹之心,這肯定沒錯,但有時候,太謙虛了也不好。
上次在岐山,自己的銅器鑒定能力如何,王教授已然見過,不敢說多高,至少不差。
所謂待人以誠,何況兩人還是師生。
再者,林思成也很好奇,那樽關興民屢次提到,涉額數百萬的康熙仿宣德爐是個什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