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暴力基因在蘇醒的正德帝

字數:4805   加入書籤

A+A-


    一番問詢後,回到公館住所的薛虹正準備走到桌前正要研墨書寫奏折,將自己的打算提前同正德帝匯報一番,忽然鼻間嗅到一股濃烈的脂粉氣息。
    薛虹停下手中的動作,疑惑的看向老馬。
    老馬呲著牙,挑了挑眉神情極度猥瑣:“薛大人,方才在酒宴上的那名女子被底下的人送過來了,現在就在裏間躺著呢。”
    “躺著?”
    薛虹從桌子前的座位起身,帶著老馬走到內間,隻見床上一道曼妙的背影蓋在錦背之下,身軀似山巒般起伏。
    一頭烏黑長發半開,暈染在榻邊。白瓷般的肌膚同烏黑之色涇渭分明,動人心弦。
    薛虹雖然有些不喜,但還是耐著性子道:“你,起來穿上衣服。出去。”
    “大人容稟,小女子……”
    “我最後說一次,也給你留下最後的尊嚴。穿好衣服,自己出去。”
    龐之芸轉過身來,淚眼婆娑,梨花帶雨,輕咬薄唇看著薛虹:“小女子雖出身名門,家道中落……”
    薛虹一瞬間汗毛倒立,厭惡感達到頂點:“老馬,卷鋪蓋扔馬車上去,到時候自有人過來帶她走!”
    &n是大明嗎?多少年了,還是這點手段。賣茶女都知道欲擒故縱。這落後的版本還想讓他上鉤?
    你就拿這個考驗幹部??哪個幹部經受不住這樣的考驗??
    還不如來點真金白銀養眼呢。
    薛虹自家有黛玉在,論顏色少有人能越過黛玉去。
    能做到正三品官職的,誰缺美人啊?隻要薛虹想,不論男女,自薦枕席的可以從京城排到城外去!
    老馬無視對方的容貌,直接把放在一旁的一堆疊放好的羅裙往被子上一扔。然後伸出大手拽住鋪在最下麵的鋪蓋一卷。
    連人帶被卷成了一個卷,然後就扛到了門外,交給兩個錦衣衛扔到馬車上去。
    隨後老馬又麻利的跑了出去,取回來一床新的被褥鋪在榻上。
    薛虹此時也研好了墨汁,開始落筆。
    “今臣至地方,初查現狀,愚以為地方之所以勢大,有賴於羈縻土司之政。
    昔日本朝初立,太祖以仁心懷萬民,乃休兵止戈,設立羈縻。此後百年,各地相安無事,樂享太平。
    然雲無常形,水無常勢,今又數十載,地方土司已亡天恩,愧聖意。
    勢力錯綜盤恒,實乃我大明之毒瘤。
    弊端既現,已遭奸佞浸染。動亂方出,不平禍患無還。今新政布廣,仁德正傳。
    陛下意在開千秋未有之大業,安可留此隱患。
    是以臣請聖諭,廢羈縻土司,改土歸流。百族歸一,共尊天子……”
    羈縻一詞由來已久,既指籠絡、束縛,又指懷柔等等。
    大白話就是中央政府對於一些民族眾多而且亂的地方,短時間內難以同化。
    便隻施行名義上的管理。平常我不找你們要賦稅,但你得按時上供,必須聽話。我讓你揍誰你就得揍誰!
    隻要能保證聽話,那哥就不揍你。你關門過你的小日子就行了。出事了大哥罩著你。誰敢欺負你吱聲,哥讓他飛起來!
    這一套管理手段唐代時才修建成熟。到了元明清三代算是發展到了鼎盛。
    清末時期的土司,甚至對治下擁有隨意生殺予奪的大權,與皇帝無異。
    最後被新華夏機械降神,直接幹碎。
    ……
    “嗯?有意思,西藏、準噶爾、葉爾羌以及舊元庭殘部最近有些過於活躍了。
    是因為氣候異常的原因,還是說……”
    正德帝看著下方呈上來的密報,一雙漆黑的瞳孔不斷反射著幽光:“吩咐下麵,繼續深探。朕倒要看看,有沒有人想要找死。”
    今年正德帝再次完成了一項新的策略。
    以蒙製蒙!
    察哈爾部的林丹汗去世,一時間群龍無首。
    加之近些年隆慶帝的互市舉措,以及恩威並施的手段,使得不少蒙古小部落紛紛倒向大明,希望可以得到大明的庇護,在這個氣候越發惡劣的時代存活下去。
    正德帝將土默特地區的蒙古諸部大半都收編在冊。
    創立三名撫蒙指揮使,設三衛,每衛五千七百名輕騎兵。
    這些徹底歸附於大明的部落,將會得到不同的互市價格。而糧食的供應數量也大大提升。
    這三衛的職責一是拱衛大明邊疆,監視其他部落及後金。二是負責替大明牧養牲畜。
    正德帝還下敕降恩典,準許所有蒙古部落貴族中適齡男子入京學習。
    並在土默特地區設立學府,重金聘請有學之士,願意教化蒼生的大賢過去開山門。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如今大明的絕對實力之下,以及呂宋、緬甸等地逐年變多的糧食輸入量才能實現的。
    而且工部聯手戶部試驗數年的番薯、土豆兩種新糧,已經開始在北方局部地區配合其他糧食輪種試種。
    該踩的雷戶部工部都踩的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把注意事項交給百姓。
    這兩種玩意做軍糧肯定是不現實的,因為隻有在特定的保存條件下才能達到一年的保質期。
    保質期方麵和小麥、稻子、豆子比起來簡直弱爆了。
    但這倆玩意不挑地,耐旱,產量還高。
    這兩樣東西正德帝也吃過不少,一開始覺得新鮮,美味。但吃多了就會開始反酸水,反胃。
    需要隔好一段時間,才會漸漸消除副作用。
    但些許缺點,在便宜耐旱產量高優點之下,不值一提。
    這兩種糧食目的本來就是為了抵抗北方災荒,保住百姓的小命。要什麽自行車!
    而且這兩種食物都是可以生吃的,對於底層百姓來說,簡直不要太友好。連柴火的錢都省了。
    紅薯和土豆的不同做法和吃法也都被開發了出來。
    比如製作粉條、曬幹等等,都可以加長保存的時間。(粉條傳說是孫臏發明的,最早明確的文字記載是齊民要術,隻不過以前大多是綠豆粉。)
    隻要等後續第一批推廣完成,朝廷對於北方賑災的壓力又可以小不少。
    所以現在的正德帝對於西藏準噶爾這幾個地方動靜非但不害怕,甚至有些躍躍欲試。
    自己這邊好不容易發育滿級了,怎麽著也得找兩個沙包練練手不是!
    隻要對方敢動手,正德帝就有自信三七開!!
    三個月,對方過頭七!
    除了西藏因為地理原因,想要收拾他們可能要費些功夫。剩下的準噶爾、葉爾羌,還有被趕到瀚海的舊元庭,有一個算一個,都是飯後甜點,餐前小菜罷了。
    隻要一想到大明在自己的手上要打的四海盡臣,正德帝便覺得一陣心跳加速,熱血沸騰。
    果然,老朱家骨子裏純戰士基因。沒有一個不好戰的。哪怕是看起來有文帝、明帝之資的正德帝也是如此。
    正德帝放下手中的毛筆,踱步到窗邊,越過深紅色的宮牆看向天空中的明月,感慨道:“又是一年團圓節將近。也不知道景瑜在湖廣那邊情況怎麽樣了,能不能適應那裏的條件。
    已經過去快一個月了,怎麽連封折子都沒遞回來。王大伴。”
    “奴才在。”
    “這幾天有景瑜的折子遞回來嗎?”
    王承恩躬身無奈的道:“陛下,湖廣旅途遙遠,以薛大人的性格,到了地方還要勘察情況,將一切調查清楚後才會上折子給陛下呢,哪會這麽快啊。”
    正德帝摸著胡須一笑:“也罷,確實是朕著急了。
    王大伴,你也注意些,一有景瑜的折子,無需內閣查閱,直接送到朕這裏來。”
    “奴才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