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春天來了

字數:4145   加入書籤

A+A-


    新的春天翩然而至,山水市海事處也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盎然春意。在這一年裏,季元和他的同誌們以超乎尋常的熱情與毅力,全身心投入工作。他們將“人命關天,安全永遠第一”的理念深植心間,秉持“寧為安全操碎心,不留隱患害人民”的堅定信念,不斷夯實水上交通安全管理體係。一係列製度得以健全完善,涵蓋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責任落實、通航秩序嚴格監管、船舶管理精細審核、船員分級精準培訓、隱患整改全程跟蹤、交通行政執法監督強化、海事安全預警及應急反應機製優化等各個方麵。同時,針對轄區水域複雜多變的特點,精心雕琢相應應急預案,力求做到萬無一失。
    麵對監管過程中接踵而至的矛盾與困難,他們從不退縮,始終保持知難而進的勇氣、堅韌不拔的毅力、奮力拚搏的幹勁與勇往直前的決心。憑借著強烈的使命感和熾熱的事業心,腳踏實地,真抓實幹,從細微之處著手,對安全隱患絕不姑息,哪怕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問題,也當作重中之重來處理。全年累計查處安全隱患65起,堅決取締不合格渡口13道。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不僅又平穩度過了一年,在其他方麵也收獲頗豐。
    山水市政府雖未如季元所設想的那樣,將海事處直接轉變為水上警察,但安排了兩名警察協助海事處開展水路安全隱患查處工作,並由海事處依據實際工作表現出具考核意見。至此,山水市水上安全管理初步形成了政府統一領導、海事技術把關、警察依法處罰、各部門協調配合的良好格局。這一局麵得來殊為不易,自此,山水市水路安全隱患發現容易但處罰落實難的曆史徹底終結。由於違法行為的處罰得以切實執行,違法行為顯著減少,安全隱患也不再像以往那般突出。
    在季副市長的積極呼籲下,伏市長承諾的25萬元水路安全基金在年前納入了預算,5萬元定金也全部預付到協議的船廠,這無疑是雪中送炭,為解決橫渡船破舊不堪的難題提供了關鍵資金支持。政府出資為庫區群眾建造新船,這在季元近20年的水上安全管理工作曆程中尚屬首次。同年5月1日前,16艘10客位的標準客渡船正式投入義渡渡口使用。這些嶄新的橫渡船,宛如水上的諾亞方舟,穩穩穿梭在庫區水麵,為群眾出行提供了堅實可靠的保障。看著煥然一新的橫渡船,庫區群眾臉上綻放出欣慰的笑容,對水上交通安全也增添了更多信心。庫區群眾始終銘記著季元他們為此付出的努力與功勞。
    季元心裏清楚,這些成績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季健強副市長以及交通局、安監局的領導們。作為分管安全的副市長,季健強深知水上交通安全關乎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乎社會的和諧穩定。他多次親赴庫區,深入開展調研工作。每一次踏上庫區的土地,他都能深切感受到肩頭那沉甸甸的責任與壓力。從調研中,他深刻領悟到山水市流傳的“東邊的山,西邊的水,搞得不好要出鬼”這句話背後的深刻內涵,精準算出了“山水市水上交通一旦出現事故,在政治上將會一敗塗地,經濟上將會傾家蕩產”這兩筆沉重的帳,成功引起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關注。盡管棘手的“四無”困境尚未完全擺脫,但市政府領導、部門負責人、鄉鎮政府領導以及海事處全體人員沒有絲毫退縮,而是迅速行動起來。一方麵,著重落實鄉鎮政府以及交通主管部門(即海事處)各自的責任,將安全責任層層壓實,強化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力度,確保落實到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每一個人。他們深知,唯有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體係,才能從根本上扭轉水上交通安全的嚴峻局麵。另一方麵,積極主動地從多個維度發力,全力解決實際難題。
    7月1日,海事綜合樓正式交付使用,乘客的候船環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從此,乘客們再也無需在風雨中或烈日下苦苦等候船舶的到來與返航。省海事局一次性批準了陳林水庫5艘標準船舶的改建項目,船舶的安全性能大幅提升,乘客的乘船環境進一步優化,坐在船上既安全又舒適。
    盡管山水市水上交通安全局麵已有明顯好轉,但季健強副市長、交通局海事處並未滿足於此。他們高瞻遠矚,審視全局,深知要徹底改善水上交通安全狀況,絕非一朝一夕的階段性整治所能實現。這需要從根本上提升船舶整體質量與安全性能,從精心優化船舶建造工藝、全麵更新船舶設備,到全方位強化船員安全意識與操作技能,從硬件設施到軟件管理,構建起穩固而係統的水上安全防線。
    在此期間,季健強副市長全力推動《鄉鎮船舶安全管理責任製》的落實,明確鄉鎮政府在庫區船舶安全管理中的責任主體地位,著重強調屬地管理責任,並將船舶安全納入年度考核目標體係。這一係列舉措,極大地調動了鄉鎮政府管理船舶安全的積極性。每年春節期間,船舶超員超載現象屢禁不止,他總是以身作則,親自帶領公安、交通、安監及鄉鎮政府領導,前往重點碼頭,實地檢查安全管理工作落實情況。對於嚴重超員的船員,嚴格依規進行處罰與教育,有力推動了水上交通安全工作逐步走上正軌。
    2006年底,章局長如願晉升為人大副主任,朝陽寺的鎮長書記也另有任用,黃副局長榮升為新一屆交通局長。交通局副局長直接提升為局長,這在山水交通的曆史上絕無僅有,季元和其他交通人也為此感到些許欣慰與自豪。黃局長到任後,帶著安全科長、季元一同前往朝陽寺調研,當場決定拿出2萬元船舶建造資金,朝陽寺政府也積極響應,拿出1萬元,兩位船主籌集了3萬元。船廠按照圖紙新建了2艘客渡船,至此,海事處日夜憂心的朝陽寺不合格船舶全部被取締。
    海巡艇進行了全麵修繕,從內到外煥然一新,還增添了一套空調設備,並且成功組織了三次應急救援演練。海事處也搬進了寬敞明亮的辦公樓,坐在辦公樓內,水城碼頭的船舶進出情況盡收眼底。他們還計劃引入“電子眼”,對水城碼頭現場進行實時監控。
    在此期間,山水市再次在全省開風氣之先,成功為海事處爭取到6個全額財政編製,使山水市海事處成為全省唯一一個享受全額事業編製的基層海事機構。
    通過山水市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水上交通安全狀況實現了質的飛躍。二十年間,山水市未發生一起水上交通死亡事故,創造了令人讚歎的安全記錄。這些成績,在一段時期內讓山水市成為庫區安全管理的“風向標”,在全省“一江十六湖”重點安全管理區域中留下了寶貴的山水經驗。
    季元個人受到省的表彰,山水海事處被省交通廳授予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在參加省港航海事局的年度工作會議時,他看到《關於開展渡口渡船安全管理專項整治規範渡口渡船安全管理的意見》,其中交通部提出了“不僅要讓農民群眾走上柏油路,還要讓農民群眾乘上平安渡、坐上放心船”的宏偉目標,同時要求“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要把海事基礎建設和裝備建設作為構建和諧交通的一件大事來抓。要加大投入力度,向基層傾斜,向執法一線傾斜,改善基層執法手段,提高基層執法水平。要將海事監管機構、責任、人員、經費和監管工作‘五落實’向地方各級政府匯報,爭取財政列支安全管理專項經費,加大安全投入,包括基礎設施建設、裝備建設及安全管理人員的工資待遇等,絕不能因為經費問題而放鬆安全管理”。省海事局也提出:力爭用二三年的時間,使渡口達到“渡口建管、鄉村主導,坡岸硬化、設施配套,渡船適航、渡工持照,渡運安全、方便可靠”的目標。令人欣喜的是,這些目標和要求在山水市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實。
    曾經讓全省港航海事係統高度關注,讓山水市委、政府領導和相關鄉鎮領導憂心忡忡的山水水上交通安全問題,如今已不再令人如此擔憂;庫區群眾乘上了“安全渡”,坐上了“放心船”。
    季元真切地感受到海事工作的春天已然來臨,他對做好安全監管工作的信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堅定。他深刻體會到政府正在切實履行應盡職責,同時也不禁捫心自問:作為社會的一員,自己又該如何更好地履行自身職責呢?
    這是一個呼喚責任的社會。人,需要對家庭、親人、自身負責,對單位工作負責;國家,需要對整個世界和人類負責;政府,需要對國家和人民負責;單位,需要對自身經營或管理的方方麵麵負責。
    要承擔起這份沉甸甸的責任,首先要有一顆強烈的責任心。責任心是我們這個社會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是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社會所負責任的深刻認知、真摯情感和堅定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範、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責任心,是一種高尚的態度。範仲淹曾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正是一份對祖國深沉的責任心。
    “責任心鑄就公心力”,這絕非僅僅是一句空洞的廣告宣傳語。作為一個職能機構,隻有在其管理責任範圍內盡心盡力、盡職盡責,才能成就公信力,樹立起負責任的政府部門形象。
    一切都在悄然間發生著積極的改變。然而,山水海事處安全“零事故”、執法“零違紀”、服務“零缺陷”的目標始終堅定不移。
    季元和山水海事處毅然決然地將船舶安全管理工作扛在肩上。盡管在鄉鎮船舶安全管理的道路上,還會麵臨諸多意想不到的困難,還會曆經無數艱難險阻,但他們努力實現目標的責任意識,以及一個行業管理機構“不辭其難”的勇氣與豪情,永遠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