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的乖孫,是你親手殺死的嗎?!
字數:14460 加入書籤
立即打開牢門,將人重新吊起。
隨即,一桶冷水潑到他的臉上。
“咳咳咳……”
此人猛然醒來,
那頭發淩亂,通紅的雙眼注視著李淵。
“李…李淵……”
“你……好毒!!!”
“殺了我……殺了我……殺了我!!!”
他的聲音極為虛弱,
長時間的折磨已經讓他的聲帶完全破碎。
李淵深吸一口氣,
目光如利刃般直視著他。
長孫皇後四下看看,
輕聲示意其他人退下。
“楊誌!
前朝將領!
正是擄走大寶的罪魁禍首!”
不過,這件事知道的人極少。
沒有人知曉,
大唐竟然還有一位皇孫!
也沒有人知道,
李承乾並非嫡長子!
“說。”
“我的乖孫,是你親手殺死的嗎?”
“回答我,我給你解脫!”
李淵低沉地命令。
“他,他已經死了,真的死了……”
楊誌低下頭,嘴角流出血絲。
“是你親手殺的?!”
李淵的語氣提高了幾分。
“是。”
楊誌艱難地抬起頭,
“那時他病重,腦如火燒,我就命人隨便丟了。”
“那時是寒冬臘月,一個不足兩歲的孩子,肯定活不了。”
“快殺了我吧,快殺了我!”
李淵聽著這些話,
渾身突然一震,
一股電流般的震動傳遍全身。
他幾乎失去理智。
“隨便丟了……隨便丟了……”
他沒有直接親手殺死乖孫!
他從未真正確定乖孫是否死去!
他說乖孫死了,不過是他的推測,
雖大概率如此,但並非絕對!
萬一……
萬一乖孫被人撿走了……
然後……
病好了……
該死的!
“你為何不早說!”
“為何不早說!!!”
李淵怒吼,
楊誌茫然無措。
自己何時該說?
這孩子一定早已死去,
那樣的病情,又在寒冬臘月,沒人照料,
絕對活不下來!
這些年,他一直以為是自己親手下的殺手,
絕不可能出錯。
但現在,他開始懷疑,
李淵盯著他,
抽出李君羨的佩刀,
直接刺入他的胸膛,
一氣嗬成!
氣息沉重,
雙手顫抖!
這些年,他一直堅信楊誌殺了乖孫,
然而,似乎並非如此。
李君,他真的是自己的乖孫嗎?
李淵站立不穩,心頭充滿恐懼,
他害怕自己的最後一絲希望再次破滅。
……
此時,長孫皇後終於明白了。
她緊張地望著李淵,
“父皇……這……這……”
她此刻已經有些困惑。
誰能想到,
自己那已死十多年的“大寶”,
竟然還有生還的可能?
甚至……他也許並未死。
長孫皇後的心跳如雷,
仿佛要從胸膛跳出,
呼吸急促,臉色蒼白。
她無法理解這一切。
李淵轉身,看向長孫皇後,
“此事,你不能讓那個逆子插手。”
“我會親自調查!”
長孫皇後呆呆點頭,
她仍未從震驚中恢複過來。
今天,誤認為是自己親生兒子的那位少年,
難道真的是自己的親子?
長孫皇後隻感到頭暈,幾乎要暈倒。
“回宮!”
李淵急促命令,匆匆離去。
……
鳳儀殿,
長孫皇後躺在床上,
太醫在旁診脈。
剛回到皇城,
長孫皇後感到一陣不適,
李君羨趕緊喚來宮女,扶她回殿。
隨後,他立刻去找李世民匯報。
李世民焦急萬分,
迅速召來太醫。
“馮太醫,怎麽樣?”
當馮太醫診脈完畢,李世民急切地問道。
馮樟行禮後答道,
“回稟陛下,
娘娘並非舊疾複發,
而是由於過度激動,
導致血液流速過快,出現了昏厥症狀。”
“無需擔心,靜養幾日便可恢複。”
李世民鬆了一口氣,
知道不是舊疾複發便好。
長孫皇後有氣疾,
即便他當了皇帝,
也未能治好。
連孫思邈都束手無策。
馮樟退下後,
李世民凝視著躺在床上的長孫皇後,
眉頭緊鎖,
轉向李君羨,
“說!”
“到底怎麽回事?”
“為何皇後如此激動?”
李君羨支支吾吾,
實在不知如何回答。
這實在是太荒唐了!
李世民見到李君羨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樣子,心頭頓時升起一股怒火。
這件事關係到皇後的安危,他的心已經急得火燒火燎!
李君羨竟然敢對自己隱瞞,簡直是在自找死路!
“說!”他猛地一聲怒喝,聲音震天。
鳳儀殿內的空氣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壓力壓得凝固。
李世民一生征戰沙場,現今坐上了帝位,平時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場。
此刻憤怒發作,更是如同天神下凡,威嚴可怖,令人不敢直視。
更不敢欺瞞!
這就是帝王的威嚴!
李君羨嚇得身形一震,慌忙跪倒在地:“回稟陛下……”
話音未落,長孫皇後的聲音忽然從背後傳來,輕柔卻充滿權威:“陛下,請不要動怒。”
“李統領,你先下去吧,這件事,我會向陛下稟報。”
聽到此言,李君羨如釋重負,連忙退下並關上了門。
李世民急步走到長孫皇後的床邊,語氣柔和:“觀音婢,你感覺怎麽樣?”
此時,李世民像一個關心妻子的普通丈夫,剛才的怒火完全散去,眼中滿是柔情。
“別說話了,先休息一下。”
李世民依然擔心長孫皇後的健康。
“二郎,我沒事。”長孫皇後輕輕握住李世民的手,聲音有些哽咽:“今天……唉……”
“天意弄人啊。”
她緊緊握住李世民的手,五指相扣。
“觀音婢,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李世民急切地問道。
長孫皇後深吸一口氣,目光直視著李世民,緩緩開口:“今天,我和父皇,似乎見到了大寶。”
大寶。
這是長孫皇後曾給第一個孩子起的愛稱,也是那個孩子的名字。
當時,連孩子的正式名字都還沒來得及取,就……
大寶?
李世民腦海中一片空白。
誰?
那是誰?
長孫皇後接著補充:“二郎,你記得承乾和麗質曾經有個大哥嗎?”
轟——
長孫皇後這話一出,李世民的腦海中猛然響起一聲震耳欲聾的雷鳴,整個身體頓時僵硬。
他隻覺得腦袋轟的一聲,心跳加速,胸口急促地起伏。
大寶!
大寶!
大寶!
他怎能忘記?
怎麽可能忘記?
盡管這些年他從未提起,仿佛那一切都被遺忘,但內心深處,那個孩子始終占據著一個獨特的位置。
這些年,李世民時常在夢中見到大寶,夢見他心愛的孩子。
記得在玄武門之變前的那一晚,他做了一個夢,夢中的大寶告訴他不能坐視不理,要主動出擊,正如當年祖父為了他反叛一樣。
正是這段經曆給了李世民無盡的力量。
大寶的降生,正是支持他起兵太原的力量來源。
換句話說,沒有大寶,或許就沒有今天的大唐。
這段往事,鮮有人知,甚至隨著歲月流逝,幾乎沒人再提起。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才艱難地開口:“觀音婢……觀音婢……”
“他……他在哪裏?”
“你到底在哪裏見過大寶?”
“告訴我!快告訴我!!!”
李世民已經快要瘋狂,情緒幾乎失控。
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竟然能再聽到關於大寶的消息!
我的大寶!
朕的大寶!
長孫皇後把今天發生的事簡單地告訴了李世民。
李世民聽著,眼睛瞪得如銅鈴般大,心中充滿了難以置信。
“二郎,這件事暫時別插手。”
“父皇他自己想調查就讓他去,等有了結果,你再出麵也不遲。”
長孫皇後趕緊將李淵交代的事情轉告給李世民,她深怕他聽到消息後,馬上指揮手下迎回李君,若真那樣,事態將會一發不可收拾。
“放心吧,觀音婢,朕知道輕重。”
“父皇若要調查,就讓他去吧,這樣一來,正好給他找點事做,也能打破他一成不變的狀態。”
李世民沉思片刻,緩緩說道。
他剛才聽到長孫皇後的話時,確實想立刻召回李君。
十四年,整整十四年了!
十四年沒有見到大寶,那個他心頭永遠的痛!
他深知這種情感是旁人無法理解的。
然而,經過長孫皇後的提醒,李世民也明白,若此事不謹慎行事,對孩子絕無好處。
如果李君真是大寶,這一發現將撼動整個大唐,掀起滔天巨浪。
但如果李君不是大寶,自己會破壞一個孩子的一生。
必須謹慎!
父皇願意親自調查,正好,自己可以順勢而為,讓他暗中進行。
如今父皇已經不再是那個風頭無兩的皇帝,反倒變得有些死氣沉沉。
這次的事,能給他重新找點事情做,也算是一件好事。
若李君不是大寶,這件事也可以悄無聲息地過去。
如果真的是,那就有充足的時間來應對,迎接李君歸來。
“觀音婢,好好休息吧。”
“別再多想了。”
李世民輕輕地安慰著,長孫皇後也漸漸閉上了眼睛。
他思慮片刻,再次召來李君羨,指示他安排金吾衛,暫時暗中保護李君。
第二天一大早,李君便開始準備製鹽的工作。
他早已準備好了所需的工具,而那些鹽石,昨天傍晚,孩子們已為他扛來了好幾百斤。
這些鹽石並不難找到,山腳和河邊隨處可見。
因為在百姓的眼裏,這些鹽石是毒鹽,不能食用,大家自然對它們視而不見。
然而,這些鹽對李君而言,卻大有用處。
昨天,他的爺爺和母親不同意他買鹽山,李君隻得先做成這樣。
雖然這種鹽不能直接食用,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硝磷鉀,吃下去會致命,但製鹽的過程並不複雜。
他將鹽石丟入水桶,將鹽分溶解,接著進行過濾。
過濾網是雙層的,中間夾著木炭。
經過多次過濾,鹽水漸漸清澈,但量越來越少。
李君將鹽水倒入大鍋,開始加熱。
當鍋中的水幾乎蒸發殆盡時,鍋底便形成了一層晶瑩剔透的鹽粒。
這一鍋,足足有十五斤鹽!
而所用的時間,卻不長。
這鹽,已經是可以使用的上等鹽。
接著,李君又找來那群小孩子,讓他們幫忙繼續收集鹽石。
這些孩子們很樂意幫忙,李君為他們準備了包子和家常菜,大家都心滿意足。
幾個聰明且細心的小女孩被挑選出來,幫忙過濾和煮鹽。
一天忙下來,李君反倒覺得自己過得輕鬆了些。
這些孩子們幹得非常賣力。
這便是地主的生活啊!
李君一邊樂嗬嗬地喝著茶,一邊心想著,自己已經過上了地主的日子。
一天的時間,他已經製出了六十多斤精鹽!
這些鹽的品質,比普通開采的青鹽要好得多。
李君將孩子們打發走後,準備了下一步。
明天,他要進城將這些鹽賣掉。
按現在市場價,一斤鹽能賣一貫錢,他已經賺了六十多貫。
至於成本,嗯……
也不過是那麽兩筐包子和幾碟小菜罷了。
不得不說,地主的生活,真是美滋滋。
李君甚至開始盤算,賣完鹽後,是否可以買幾個丫鬟來。
君子遠庖廚,做飯洗衣總得有人伺候。
至於開啟係統,他倒是不急……
呸呸呸!
現在最重要的還是掙錢,先開啟係統!
該死的!
他居然已經被這個時代影響了。
自己是個追求進取的青年,怎麽會被這個腐朽的時代腐蝕呢?
不過,李君心裏還是不由自主地想著買丫鬟的事情。
就連睡覺前,他還在想,如果有個丫鬟,洗腳的事就不需要自己做了。
呸呸呸!
該死的時代,麻痹了我的心智!
李君再次咒罵一聲,終於安然入睡。
第二天一大早,李君雇了輛馬車直奔長安。
貞觀年間,大唐對鹽的管理非常寬鬆,隻要你有鹽就可以賣,當然不能賣毒鹽。
李君走在大街上,四處尋找買主。
他當然不會直接賣給百姓,時間緊迫,精力也有限。
經過權衡,他覺得直接賣給鹽鋪是最為省事的。
李君並沒有找官府或世族的鹽鋪,而是找到了魯國公程咬金的鹽鋪。
程咬金向來以倒賣食鹽為生,盡管程府的鹽鋪無法與世族或朝廷相提並論,但他們信譽良好,且沒鹽山可開采,隻能依靠收購雜鹽進行轉售。
李君從記憶中知道,程咬金為人豪爽講義氣,這正是他選擇此鋪的原因。
當他找到負責鹽鋪的掌櫃,說明來意後,掌櫃直接說道:“現在市場的鹽價是一斤一千一百文,公子若有鹽貨,快快拉來!我們要多少都行,若是好貨,價格定讓您滿意。”
李君笑著點頭,心中不禁一喜。
鹽的價格居然又漲了!
在這個時代,鹽的確是硬通貨,一斤一千多文,價格不低。
鹽是生活必需品,若長時間不吃鹽,人將變得虛弱,甚至無法行走。
大唐的普通百姓雖不能天天吃鹽,但他們也能偶爾買一些,不能天天吃,卻能常常用醋布代替。
李君將馬車拉到鹽鋪後院,掌櫃打開馬車,看到三個大缸的鹽,便伸手抓起一把,感到有些異樣。
這鹽白且細,不留指縫間。
掌櫃看著鹽巴,反複翻看,心中疑惑重重。
他小心地將鹽放到袍子上,試探性地放入嘴裏。
這時,他的全身開始顫抖,鹽鹹香撲鼻,入口即化,細膩無比,絲毫不留顆粒感。
這讓掌櫃驚呆了。
“這鹽……”
他頓時愣住了,完全沒有見過如此品質的鹽。
“小公子,這鹽是從哪兒來的?”
程處默,程咬金的兒子,火急火燎地跑過來,抓起鹽巴再次確認,興奮地問道。
李君隻是微微一笑,並未直接回答。
程處默拍了拍腦袋,猛然意識到自己過於冒昧。
他激動地說:“李公子,這鹽,一斤……我給您一千五百文,如何?”
這個價格高於市場價,足見他對這批鹽的重視。
李君思索片刻,點頭同意:“成交。”
這個價格不錯,鹽的質量雖然不是最完美,但已經是超出普通鹽的水準。
李君準備通過這次交易積累資本,繼續改進鹽的質量。
“成交!”
“劉管家,拿錢!”
程處默迅速安排了結算。
最終,李君的六十五斤鹽,以七十斤結算,總共一百零五貫。
看著滿車的銅錢,李君有些恍惚。
賺錢,竟然如此容易!
接下來該做什麽?去買丫鬟?
算了,還是繼續製鹽,開啟係統才是正道!
李君牽著馬車,慢慢離開了。
就在這時,一名賣鹽的商販牽著馬車走進了店裏。
“哎,小公爺,聽說現在一斤鹽能賣一千五百文了?”他開口問道。
“哈哈,我聽店裏的人說的,說是小公爺你一千五百文收的貨。”那人笑著說道。
程處默朝他投來一瞥:“你自己的貨怎麽樣,心裏沒點數嗎?”他不以為然地說道。
說完,他便讓人把三個壇子小心翼翼地搬到倉庫裏,精心照料。
這六十五斤鹽,簡直是極品。
劉掌櫃笑著走了過去,打開賣鹽人的車廂,掃了一眼後,淡淡道:“七百文。”
相比李君帶來的鹽珠玉,眼前這些粗糙的青鹽疙瘩實在讓他提不起興趣。
“七百文?”賣鹽的人尷尬地笑了笑,心裏卻清楚,這個價格已經是相當公道了。
自己賣的鹽怎麽比人家的便宜一半多?
能賣一千五百文一斤的鹽,到底得是啥樣的?
鹽商心中暗自琢磨。
程處默則取出一張油紙,小心地包好鹽,塞進懷中,急忙趕往魯國公府。
程咬金一生都沒見過這麽好的鹽,他要讓父親也見識見識。
……
“少爺,咱家在哪兒啊?”一個少女在一旁問道。
“少爺,家裏還有什麽人,或者有什麽特別的習慣我需要注意的嗎?”她繼續問。
“少爺,有什麽事您隨時吩咐,我春香從今往後,生是李家人,死是李家的鬼。”
李君在長安的官道上趕著馬車,春香坐在一旁,靈動的大眼睛不時地打量著四周,嘴巴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