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李二這皇帝,到底是不是他在當?
字數:17063 加入書籤
“吱呀……”
就在李君專心致誌地作圖時,院門被推開。
“乖孫!”
李淵走了進來,身後跟著李世民和長孫皇後。
李君放下筆,探頭一看,看到李淵,趕緊擦了擦手走了進去。
“爺爺,你來了。”
李君上前打招呼,同時注意到李淵身後的長孫皇後和李世民。
“娘,你也來了,”
“這位是……新嫁的那個……叔?”
李君有些不知如何稱呼。
他沒有想到母親竟然帶著自己的夫君一同前來,心中不由得打量起李世民。
李君想了想,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按理說應該叫爹,但以他的立場,稱“叔”似乎更合適一些。
李君微微一笑,心中暗暗佩服母親的眼光,李世民看上去確實是一個有福之人。
“娘的眼光真好,嫁給他,後半生一定會幸福。”
但轉眼間,他又想到自己從未謀麵的親生父親,心中不禁有些感傷。
“這……是……”
長孫皇後看到李君的表情,便知道他心中所想,忍不住苦笑著點頭。
李淵已經事先跟她們說清楚了自己的“身份”。
長孫皇後回憶起當時李世民那“自閉”的表現,也有些無奈。
她自己也是完全沒有預料到,會這麽快就嫁給了李世民。
“君兒,這幾天過得如何?”長孫皇後凝視著李君,輕聲問道。
李君微笑著擺擺手,盡力讓自己看起來無所畏懼。
“沒事,沒事。”
“我早就習慣了一個人生活。”
“娘,快坐,坐吧。”
李君輕鬆地揮揮手,讓母親和李世民坐下。
這句話深深刺痛了長孫皇後的心,眼圈微紅。
“這孩子……這些年,真是怎麽過來的呢?”
她心中充滿了憐惜,想必李君這些年過得一定很孤單吧。
李世民一直默默注視著李君,眼神中充滿了複雜的情感。
李君和自己實在太像了。
尤其是那雙眼睛,簡直如出一轍。
李君為三人斟茶,坐下後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臉。
“叔,看什麽呢?”李君笑了笑。
李世民被驚醒,微微一愣,隨即笑道:“好小子,果然長得英俊。
我常聽你娘提起你,果然,隨你娘,俊啊。”
李君輕輕笑道:“過獎了,我怎麽能比得上娘。”
“娘才是端莊大氣呢。”
“叔啊,你娶娘,真是娶對了人。”
李世民笑了笑,看了眼長孫皇後,點頭:“緣分。”
李君心中暗笑,卻沒有多說。
李淵在旁邊清了清嗓子,故意挑釁地望向李世民。
“乖孫……”
李淵笑著喊道,心裏卻有些不滿李君與李世民聊得如此愉快。
“春香那個小丫鬟呢?”
“怎麽不在家?又去鹽場了?”
“沒有,我讓她去買地了。”李君輕鬆答道。
“買地?”李淵愣了一下,“是該買地,成家立業,地是不可缺少的。”
“不過現在買可能貴些,最好等到秋收之後。”
李淵思索著說道。
李君點了點頭,繼續解釋:“那時候買地確實貴些,但時間緊迫,我還需要栽種莊稼。”
李淵皺了皺眉:“這些莊稼不都在地裏嗎?”
長孫皇後和李世民也顯得有些困惑。
“這些莊稼太差了,我要全都撅了,重新栽種。”李君直言不諱。
李淵和李世民都愣住了:“重新種?”
李君點了點頭,笑道:“是的,我不打算浪費時間,必須做得更好。”
“這不是白下功夫嗎?”李世民疑惑地問道。
“浪費錢財吧。”
長孫皇後也有些不理解。
“你們就不要管了,我自有打算。”李君輕鬆揮手,改變話題:“叔,謝謝上次的幫忙,要不是你,我的鹽場恐怕早就被朝廷強行奪走了。”
李世民聽到這裏,愣了一下,心中有些愧疚。
“沒想到大唐朝廷也如此霸道。”
李君繼續說著,話題漸漸轉向朝廷和官員們的不當行為。
李世民一時無言,隻能默默點頭。
李世民心中一緊:
要盡可能改變君兒對自己和朝廷的看法。
“那個……這件事我後麵也聽說了。”
“其實是有些誤會。”
李世民試圖解釋。
“誤會個屁!”李淵直接哼了一聲:“這件事我就在場,看的真切,他們看中乖孫發明的精鹽。”
“乖孫,你是不知道,現在整個長安城,人人都以能吃得上精鹽為榮。”
“用不了多久,你就會成為長安城最有錢的人。”
李世民苦笑,看著李淵不滿的眼神,心裏直罵:
我嘞個爹啊,能不能先不拆台!
他發現李淵根本不打算讓他和大寶建立什麽良好的‘叔侄’關係。
“嗯,是啊,君兒,你的精鹽,確實厲害。”
“一下子就把整個長安的食鹽生意搶了過來。”
“不過你得小心了,那些世族……可不會讓你這麽發展下去!”
“這已經觸動他們的根基了。”
李世民沉吟說道。
說實話,他真的佩服李君,居然能做到他登基三年都想不到的事,撼動了世族的根基。
不佩服不行!
李君聞言,微微皺了皺眉,心裏有些疑惑。
他不確定李世民說的,似乎有些不對勁。
難道……自己之前的猜測有誤?
李世民看似並不完全是世族的人?
難道是李唐的某個親王?
李君的思緒轉動了一下,最終沒有再深想。
反正,他與李世民的關係與這些無關。
隻要母親過得好,那就夠了。
他自己豈會求別人辦事?
不可能!
“是嗎?”
“世族這麽厲害?”
“我做的都是正當生意,世族敢動我,朝廷就眼巴巴看著?”
“大唐律法呢?”
“難道,朝廷都保護不了自己的百姓安全嗎?”
“這也太廢柴了吧。”
“李二這皇帝,到底是不是他在當?”
李君聳了聳肩,笑著說。
說實話,經過這兩件事,李君對李世民這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也有些看扁了。
就這?
這還配說什麽千古一帝?
李世民當即啞口無言。
李淵在旁邊樂嗬嗬地笑了。
長孫皇後則有些沉默。
李君剛才提到朝廷的強買強賣,沒想到又直言朝廷廢柴。
這爺倆的關係……
她看著李君和李世民,突然覺得有點頭疼。
“當然沒問題!”
“放心吧,隻要他們敢鬧事,大唐律法絕對不會姑息。”
李世民拍著胸脯,語氣十分堅定。
可心裏卻有點慚愧。
剛才自己一時口不擇言,不知不覺地就把世族當成了一個強大的對手。
但李君的一番話,猛地讓他回想起自己是皇帝!
大唐的律法才是最強的!
世族敢動他家人?那他絕對能用大唐律法讓世族臣服!
“不管他們如何,我們必須有底氣。”
李世民深吸口氣。
李君笑了笑,“不過……”
李世民微微沉默了一下:“君兒,聽你語氣,你似乎對當今陛下有些怨言?”
“或許,你對陛下有些誤會。”
李世民心想著,必須為自己洗清白。
不然,這樣的誤會會越積越多,最後無法化解。
“誤會?倒是沒有。”
“我對他的認識,倒是很清楚。”
“不過那樣的存在,和咱沒什麽關係吧?”
“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最重要。”
李君並不想多談李世民,他並不在乎。
“是不是他在當的,我不關心。”
李君不想深入討論,開玩笑地說道。
李世民聽到後沉默了一會兒:“說起來,你年紀也不小了,我想把你推薦到朝堂上,做個官職,你怎麽看?”
李淵聽到這裏,雙眉一挑,但沒有插話,轉而看向李君。
“當官?”
“算了吧。”
李君一揮手,果斷拒絕。
“等他清理幹淨了這些事,我或許會考慮考慮,現在,不去。”
他根本不想和世族鬥。
做自己的地主,過自己的日子不好嗎?
反正官場已經被世族完全控製了,一個外人進去也好不到哪裏去。
“那時候,才更麻煩。”
李君搖了搖頭,毫不留情地拒絕了。
李世民苦笑:“哎……”
李淵也沉默了。
一談到世族問題,李世民就有些無從開口。
李君說的意思他自然懂,世族的控製已經根深蒂固。
“合作。”
“再合作下去,大唐將會成為下一個……也說不準。”
李淵感慨萬千。
他對世族的無奈讓他深感沉重。
“世族從魏晉以來一直主宰天下,根深蒂固。”
“朝廷,隻有與他們合作才能維持平衡。”
李淵無奈歎息。
李君也無奈地歎了口氣。
魏晉南北朝時期,很多有誌之士都嚐試過改變這種局麵,然而最終都失敗了。
即使有了楊堅的統一,百姓過了幾十年安穩的日子,世族卻再次出手,導致隋朝覆滅,唐朝建立。
“可是該怎麽辦呢?”
李淵的心情也變得沉重,充滿了滄桑感。
“乖孫,你知道怎麽對付世族嗎?”
“你這個精鹽已經開始撼動世族了。”
“你真的是第一個。”
李淵伸出大拇指,嘿嘿笑道。
長孫皇後和李世民也都注視著李君,盡管他們並不抱太大的希望。
李君微笑了一下,眼中閃爍著光芒:“要解決世族,就要了解世族,找到其根本!”
“我問你們,世族是如何掌控天下的?”
李君看向李淵和李世民,特別注視了李世民。
“我不在乎你們的身份,我隻知道,想要解決問題,就必須了解問題的本質!”
李君的話讓李世民和李淵都愣住了。
他們沒有料到李君會突然提出這樣的問題。
他們的世族彼此支撐,緊密連接,像一張巨網,籠罩了整個大唐的各個角落。
在道、府、州縣的官員中,幾乎大部分都依附於這些世族。
因此,世族能輕鬆掌控全局。
李世民緩緩開口說道。
李淵在一旁默默點頭,表示認同。
李君再次提問:“還有呢?”
李世民眉頭一皺,困惑地望著李君。
他有些愣住了。
難道不就是掌控朝堂嗎?
三雙眼睛齊齊注視著李君,目光集聚。
李君露出一絲笑容,緩緩伸出三根手指。
“其實,曆朝曆代生存所依賴的,大概隻有三種。”
“廟堂、文化和經濟。”
“這三者涵蓋了所有的生活方式。”
李君從容不迫地說道。
李世民不禁皺了皺眉。
廟堂、文化、經濟?
這是他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分類。
然而,仔細一想,似乎真的能將天下生活的方方麵麵概括成這三種。
廟堂,文化,經濟。
他越琢磨,心中越有了明悟。
六個字,竟能如此清晰地揭示生活的真諦,包羅萬象。
一切,都與這六個字息息相關。
“君兒,繼續講!”
李世民猛地坐直了身子,眼中充滿了熱切的期待,盯著李君。
李君見狀,心中暗笑。
嗬,政治課果然沒白上。
李君輕輕敲了下茶杯,繼續說道:“世族的根基深厚,已經滲透進社會的方方麵麵,想要動搖它們,就必須要用強力的手段。”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李世民一眼。
看到了這雙急切的眼睛,他心中一陣暗喜。
果然上鉤了。
“什麽猛藥?”
李世民迫不及待地問道。
他心中已經充滿了火熱的渴望。
這些話,他從未聽過,似乎觸及到了某些核心的東西。
他從未遇到過有人這樣深刻地分析問題。
“要解決經濟,方法很簡單,藏富於民,讓百姓強大起來!”
李君繼續說道。
“如今百姓太過貧弱,隻有當百姓富有,他們才能保護自己的財產,不會任由世族掠奪。”
“如果我是李世民,我就會推動攤丁入畝。”
李君心中暗笑。
反正李世民不可能驗證真假,聽上去就高深莫測。
但這些話其實並不完全虛假。
攤丁入畝的改革確實為後來的大唐人口增長提供了基礎。
這也是讓百姓更有積極性的政策。
李世民眼中露出困惑。
攤丁入畝?
李淵和長孫皇後也都迷惑不解。
李君簡單解釋了這個政策。
簡單來說,就是將稅收從人頭稅改為土地稅。
李世民若有所思。
他似乎在冥思苦想,眼前的這個政策真的很有道理。
百姓開墾土地,人口增加,而不再像現在這樣懼怕高稅收。
按現在的稅製,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就得交四份稅,但如果按照攤丁入畝,交稅就按土地的麵積來,十畝地交十畝地的錢。
“這……”
李世民腦海中忽然一亮。
原來如此,百姓有了錢,人口也多了,負擔減輕了,世族的控製就會大大削弱。
那時候,百姓將會更加信任朝廷,而朝廷也有機會對付世族。
李君暗自發笑,看著李世民沉思的模樣。
這傻麅子,真以為李世民會聽他的話吧。
“君兒,文化和廟堂該如何破解?”
長孫皇後急切地問道。
她雖然有些不太明白,但仍然感到震撼。
攤丁入畝的改革,確實是前所未有的想法!
李君微笑著說道:“關於文化,首先要加強教育,推廣私塾,讓百姓有文化,才能開始反思世族的弊端。”
“如果沒有教育,百姓就會盲目相信世族的說辭。”
“這方麵可以從細節入手,比如先開設小報。”
李君詳細解釋了報紙的作用。
它可以傳播信息,給不同的人提供發聲的機會。
“當然,短期內,朝廷可以在長安的不同地方設置展示欄,定期更新。”
“雖然這個方法看似簡單,但其效果巨大。百姓的思考能力會逐漸提高,最終成為朝廷對抗世族的有力武器!”
李君帶著笑意說道。
這些展示欄,就像是新興的報刊,能在無聲中慢慢改變百姓的認知。
李世民聽後震驚不已,瞪大了眼睛,陷入了深思。
這個方法,似乎真的可以行得通。
“那廟堂之難該如何破解?”
李世民急切地追問。
他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
這些方法,他真是從來沒有想過。
說實話,即使讓房玄齡他們絞盡腦汁,也無法想到如此巧妙的策略。
真是太妙了!
李世民激動地搓了搓手,迫不及待地想請教最後一個問題。
沒錯,這已經是請教了。
廟堂的泥潭,簡直讓他煩透了。
每次發布政令,哪怕是輕微的變動,都能引發長時間的爭論。
推行政策進展緩慢,官員們總是步調一致,牢牢守住現狀。
他們根本不想改變!
他們隻想保持自己的利益不受威脅。
然而李世民真的束手無策。
“廟堂的問題……嗬嗬……”
“這個計策和文化、經濟的策略息息相關。”
“隻要這三者實施起來,我可以保證,大唐能延續千百年,毫無問題。”
李君繼續信口開河。
反正他也活不到那時候,吹牛也沒關係。
李世民微微抿了抿唇。
“請君兒解答!”
他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滿心期待。
“哈哈哈,其實並不難。”
李君開始擼起袖子,正要繼續解釋,卻突然院門被推開了。
一群人走了進來。
為首的是一位中年男子。
李君微微一愣,李淵、李世民和長孫皇後也都不由自主地轉頭。
不認識。
“誰是李君?”那中年男子低聲問道,眼神已經鎖定李君。
李君微笑著站起:“我就是,何事?”
“我乃長安曲家的曲長治,特來交接鹽山事宜。”
“若是現在交接,便可賜予你隴西李氏的姓氏。”
“這可是難得的好事,快跪謝恩吧!”
曲長治得意洋洋地說道。
他受命於李安宰前來討要鹽山。
通常,這種事不會由五姓七望親自出手,都是交給依附的小世族處理。
畢竟,這種事不太光彩,世族不必親自沾手。
交給下屬辦,若出了事,也與自己無關。
“世族,竟然這麽快就來了?”
李君也是沒有預料到。
他以為,世族要等到自己與長安鹽鋪達成協議後才會介入,沒想到他們如此迅速。
畢竟,世族傳承千年,決不會等著慢慢成長才出手。
隻要有苗頭,便立即扼殺。
“這群世族,竟然如此囂張。”
李世民的臉色鐵青。
“居然在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衝進來了,簡直無視大唐的律法!”
李世民內心憤怒,覺得自己簡直沒法再解釋清楚了。
“李護衛,殺!”
他忍無可忍,怒吼道,立即下令行動。
李君羨早已在門口等候。
聽到命令後,他迅速拔劍,直衝過去。
曲家的隨行人員怎麽可能是李君羨的對手。
沒多久,曲家的人全都倒在了地上,痛苦地哀嚎。
曲長治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從未見過世族受到如此對待。
他昏迷前依然感覺這仿佛是一場噩夢。
“君兒,你在這裏等著,我去報官!”
李世民看著地上痛苦的人群,怒氣衝天地離開。
“乖孫,別擔心,我去看看究竟是怎麽回事。”李淵緊隨其後。
“君兒,放心,一切都會處理好的!”長孫皇後堅定地安慰了一句,隨後也追了上去。
李君看著他們離去,輕笑著搖了搖頭。
“真是的,這些人還敢跑來收保護費,腦袋被門夾了。”
李君心裏想著,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不久後,萬年縣的縣令劉保帶著捕快急匆匆趕到。
“小郎君,您沒事吧?”
劉保滿臉擔憂,迅速走上前。
他現在也有些困惑,但依舊不敢怠慢。
剛才,他正在縣衙後院陪夫人讀書,突然接到李世民的命令。
這件事從未遇到過,所以他立刻帶人趕了過來。
劉保清楚,李君能讓皇帝親自下令,他絕不是一個可以輕視的角色。
“小郎君,真是失禮了,您一定受驚了。放心,您在萬年縣,沒人敢動您。”
“有事隨時告訴我,我們會確保您的安全。”
劉保嚴肅命令:“這些人,全都帶走!押入大牢,擇日審判!”
曲家的人全都麵如死灰,疼痛讓他們無法忍受。
劉保的處理迅速而有效,沒過多久,院內一片空蕩,春香走了進來,困惑地問道:“少爺,發生了什麽?”
李君隨意一笑:“沒什麽,就是一群裝逼不成反被屎。”
“土地買好了嗎?”他轉移話題。
春香立刻拿出地契:“一百畝土地都已買好,是莊子前麵最好的田地。”
“少爺,這些地裏的莊稼長得真高。”
“哦?長得好高?那走,帶我去看看。”
李君悠然自得地走出了院子。
李君和春香很快來到了那片地頭。
一百畝,整片看去,真不小。
“少爺,這些莊稼,真的要撅掉嗎?”春香有些不舍地問道。
李君深吸一口氣,挺直了身子,沉浸在田野的清香中。
這片土地,真是好啊!
不過,眼前這些莊稼,看似長得不錯,實際上稀稀拉拉,歪歪扭扭的。
在後世,哪怕是最不懂種地的人,種出來的莊稼也比這強得多。
“撅了!”
“春香,去,馬上去找人!”
“三天內,把這些地撅完。”
“對了,桌上的圖紙交給老樂頭,讓他三天內造多少做多少,速度要快!”
李君下達了命令。
老樂頭是附近有名的木匠,雖然不入籍,但手藝絕佳。
他就住在莊子裏。
春香雖然不願意,但也隻能照辦。
不久,春香帶著一群莊民來到,大家正值農閑,沒什麽其他活做。
李君開出的工錢很高,所以這些人願意幫助。
春香也沒有費多大勁,畢竟,李君向來對百姓很大方。
“李少爺,我們要做什麽?”
“李少爺,告訴我們怎麽做?”
莊民們圍攏過來,爭先恐後地問道。
李君笑了笑,指著大片田地:“很簡單。”
“你們把這些莊稼三天內都給我撅掉。”
“三天後我要重新耕種。”
莊民們麵麵相覷,完全不敢相信。
這可是他們第一次聽說,有人要把莊稼給撅掉。
“李少爺,怎麽可能?這些莊稼現在長得那麽好,怎麽能撅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