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縱橫(二章合一)

字數:6800   加入書籤

A+A-


    有句老話說得好:路線錯了就會垮台,人再多也沒有用。
    一個正確的目標是成功的前提。倘若目標錯了,譬如一個聰明人想證明太陽其實是方形的,哪怕花上一百萬年,也是做無用功。
    商葉初轉著筆,盯著紙張思索著。
    她的目標是什麽?改變娛樂圈。可她為什麽要改變娛樂圈?因為她想讓五花肉那樣的編劇不再受欺壓,像齊老師那樣的演員有更多選擇,像……最重要的是,讓她自己也有更多更好的選擇,不用再像大海撈針一樣挑選劇本。
    一個百世流芳的演員也許也會拍許多爛片,但一個隻拍爛片的演員絕對無法百世流芳。好劇本和好作品是偉大演員的基石。
    她缺劇本麽?不缺的。古偶、現偶、仙偶劇本子堆滿了青憑娛樂,但電影劇本很少有找上她的,就算有,也是一些粗製濫造的劇本,狗血淋漓的故事。
    她想拍好故事,好電影,好劇。增加自己的選擇,也增加自己愛的那些人們的選擇。讓自己、楊喚宜和齊鳴這樣的老中青三代女演員,都有多種多樣的戲可拍;讓簡曉君這樣的編劇成為影視製作的中心,而不是邊緣化的存在;讓駱堯這樣有才華的導演,能得到更多支持。
    可這,是她的根本目標麽?
    商葉初從未主動思索過這個問題。直到昨天。
    商葉初忽然想到:如果那個女演員是蘇歌呢?
    問題的答案一下子明晰起來:商葉初絕不是想為蘇歌這樣的演員而奮鬥。哪怕有一天蘇歌落魄得隻能喝西北風,全靠商葉初救濟;商葉初也絕不會把她塞進自己的劇組裏混飯吃,而是會找些別的營生給她做。
    思維一旦開閘,馬上就會決堤。商葉初緊跟著想到了第二個問題:編劇成為影視製作的核心,生殺予奪都交予編劇,固然有利於創作,可如果那個編劇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弱智呢?
    月薪三千在海城租120平公寓,用火燒的方法銷毀鴉片,在侵略戰爭影視作品中不去刻畫被侵略人民的苦難,反而刻畫侵略者的“痛苦”、“人性”和“反思”……文藝圈中,此等編劇可不在少數。如果前兩者隻是缺乏常識的清澈愚蠢,後一個就是完全的惡毒和軟骨病了。
    至於導演、中心製,更是早就顯露出了弊端。數不清的片場暴君和潛規則證明了這一點;好萊塢的紅沙發已經成為潛規則的代名詞。爛導演把好劇本改得七零八落的現象更是數不勝數。
    一處通則百處通。商葉初頓時意識到,自己之所以想要改善這些人的處境,根本目的其實想是創作更多好作品。
    倘若情況倒轉一下:齊鳴是個戲油子,楊喚宜在拍攝《安娜多麗雅》時仍舊軋戲、不敬業,簡曉君寫的是一堆平庸的狗屎,駱堯選擇在《安娜多麗雅》中摻雜一些莫名其妙的色情戲博人眼球;在這種情況下,商葉初還想扶持她們在娛樂圈發展,豈不是把一堆文娛垃圾捧到了觀眾眼前?這又和強捧蘇歌的邁塔影業有什麽區別?
    這樣一想,商葉初就明白過來了。
    今日敬業的演員,明日可能為了向上爬而軋戲;今日尊重編劇的演員,明日可能因為其他藝人改劇本而忍不住效仿加戲;今日公正的導演,明日可能會因為歧視喜劇演員而把劇情拍得像喝多了。
    如果她想做成一件事,根本目標不應當以某個人或某一小群人為中心,因為人是瞬息萬變的生物。她不能將自己的理想,建立在對他人人性的信任之上。
    與其扶持一群她心目中的“好演員、好編劇、好導演”,讓他們向上爬,掌控娛樂圈,然後因為人的易變性,成為新一代的山頭和門閥;不如創立一種機製,讓所有人——無論是好演員還是戲油子,好編劇還是蠢編劇,片場暴君導演還是窩囊廢導演,都不得不遵從一定的規章製度,不敢任意妄為。
    與其指望他人因為道德和感情而不會做某件事,不如讓他人因為規則和製度不能做某件事。
    想到這裏,商葉初驀地想到了四個字:
    電影工業。
    所謂電影工業,就是把電影當成工業產品來做。以現代化、標準化的工業生產流程來做電影。電影人在這一流程中的定位如同流水線工人,既然是流水線工人,那就沒什麽不可代替的。一旦失去了唯一性,作妖的概率就會減少很多,畢竟你不幹有的是人幹。
    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國內就出版過《國外電影工業資料》一書,並在扉頁引用了一句相當豪邁的壯言:“一定要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近五十年彈指一揮間,如今,國內的現代電影工業正在緩步發展,但國產劇的“工業”,反而倒退得厲害。
    爛劇橫行,邏輯全無。偶像劇換乘戀愛,固定幾張臉撐起市麵上所有劇本。摳像P圖已是微不足道的缺點,替身多得賽頭屑,不但武戲要替,文戲也要替。資方塞人,加戲咖橫行;演員帶著私人編劇進組,還沒等研究劇本,就先聯係編劇改戲加戲。題材同質化嚴重,套路高度僵化。明明已經爛得出奇,還要大肆推廣營銷,騙觀眾進去啃餿飯。
    如今國產劇市場已現頹勢,但由於有《天半》《胡霽傳》《飛花逐月令平生》《雲傾記》這樣一批劇撐著,乍一看還勉強能誇一句欣欣向榮。但這樣的劇,如今一年至多出一兩部,與早些年國產劇每年群英薈萃的盛況根本不能比。
    商葉初記得,幾年後短劇興起,而國產長劇仍然是這副死樣。長劇市場就這樣被衝得七零八落,一片待死之狀。直到那時,國內的長劇片方仍不肯反省自己,不但不覺得是自己的種種取死之道害得長劇完蛋,反而去責怪短劇搶占了長劇的市場……
    為觀眾帶去好作品,不僅僅包括電影,當然也包括劇集。
    電影工業早已起步,商葉初已經加入了它,並與同伴一起推動著它。可這樣是不夠的,劇集同樣是文娛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劇集能攫取更廣泛的路人緣,能為電影市場輸送新人新血。可笑的是內娛資本執著於粉絲經濟,寧可在粉圈中培養一個個龐然大物,也不願意製作真正破圈的優質作品。最終隻能養出割韭菜的流量藝人,養不出扛票房的電影咖。
    最重要的是,電影工業化需要一條河那麽多的真金白銀,無論是青憑娛樂還是商葉初,現在都隻能加入,而談不上“撐起”。可劇集製作規模就要小得多,商葉初和青憑娛樂,還是有能力主導的,並且現在就能主導!
    商葉初望著紙上那行字。
    “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
    在確立了真正的目標後,這個問題終於可以解答了。
    商葉初提筆,將導演、編劇、加戲演員等字樣全部劃去,在紙上寫道:
    “我們的娛樂圈,乃是一個被資本高度控製的場域。審美和創作高度服務於……”
    ·
    “‘審美和創作高度服務於資本?’”季君陶看著商葉初傳來的這份手寫文檔,險些氣笑了,“葉初,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哦。”
    商葉初笑了一聲:“你先看下去再說嘛。”
    季君陶聳了聳肩,念道:“‘它表麵花團錦簇,實則一團腐朽’——這不是廢話嗎?‘流量橫行,算法至上’,這也是廢話。你淩晨四點把我叫起來,就為了給我看這?”
    商葉初轉了轉筆,笑道:“不願意看就算了。不過我可告訴你,這幾張爛紙事關青憑娛樂和邁塔影業的合作,你早晚得看。”
    季君陶翻了個白眼:“我就知道你沒放棄你那個作妖工會。——‘它爛透了。’這個確實。‘但我們不能隻罵爛,而要知道它為什麽爛。想要為觀眾帶去更多好作品,就必須知道,在這一目的上,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是文藝陣線上區分方向的首要問題。’”
    讀到這裏,季君陶停了停:“葉初,你傻了?你想給誰帶去好作品,跟我有什麽關係?我的目的是做大我的公司,成為老大姐。你這玩意兒應該交給搞電影那群人。”
    “你才傻了。”商葉初吸了一口水,給季君陶洗腦道,“你想做大公司,當老大姐,難道不該多幾根台柱子?還真打算就靠我一個人拚刺刀啊。”
    季君陶撇了撇嘴:“台柱子跟拍好作品關係不大吧?”
    “台柱子這東西,無非四樣:大編劇,大導演,大演員,大歌手。經紀人勉強算半個,沒有好苗子也起不來。愛豆換代太快,扶持起來還沒紅兩年,新一代愛豆又出來了。隻能算快消品。除非你能源源不絕地培養愛豆——但你不能隻培養愛豆吧?萬一中間哪一代糊了,可是個大缺口。”商葉初打量著季君陶的表情,這些道理季君陶自己也知道,她現在隻不過是嘴硬而已。
    至於大歌手,不用商葉初說,季君陶也知道難度。要是歌星那麽容易培養,華語樂壇怎麽會到現在還是十年二十年前那群人稱王稱霸?在內娛,能撐台的歌星出現屬於偶然性事件。
    導演和演員,反而屬於相對可培養的人群。就算養不出什麽絕世天才,也能養出一批水平差不多的熟練工。而這已經夠了。
    商葉初循循善誘道:“老總,我知道我接下來說的這些,你心裏也明白,隻是在等我說服你,幫你下定決心。”
    季君陶冷哼一聲,沒說話。
    商葉初笑了笑:“你想打敗三駕馬車,尤其是天鼎娛樂。這很好,這是你的野心,我最喜歡你這地方。可我們麵對的是什麽龐然大物?
    “天鼎娛樂、冠均世紀、邁塔影業的影響早已滲透到文娛業方方麵麵,電影他們投資,電視劇他們做,網劇他們做,男團女團他們搞。就連歌手,也培養出不少,隻不過不爭氣,到現在也沒養出天王天後而已。他們有錢,有人脈,有勢力。在我還在高考衝刺、你還在找你媽要錢的時候,人家已經是大財主了!
    “我們拿什麽和他們拚?舉全公司之力,挖掘一個不知在何方的音樂巨星?不斷培養快消品男團和女團,新的舊的來來去去,和人家那群48人團、甚至101人團血拚?就連供出我這個全村唯一的大學生,你的壓力也不小吧!”
    季君陶撲哧一笑,罵道:“好沒良心的耀祖,算了,老商家的祖宗不耀也罷;好沒良心的鳳凰女,還知道你老板的辛苦!”
    商葉初彈飛一隻叮在脖子上的蚊子,笑道:“感謝鄉親們賣腎援助。”說著裝模作樣抹了兩滴眼淚。
    “但我們也有優點,”商葉初道,“我們有自己的長處。”
    季君陶敲著桌子:“什麽優點?哪個長處?”
    商葉初看著她笑道:“我們的長處就是你。”
    “少拍馬屁,”季君陶不由自主勾起嘴角,眉飛色舞,“說正經的。”
    “我沒拍馬屁,我是說真的。”商葉初認真道,“你的腦子還沒有僵化,還沒有變得傲慢,沒有把觀眾和消費者當傻子。你沒發現麽?三駕馬車近些年投資的劇和電影,都越來越撲了。這個現象我在那份報告上寫了。”
    三駕馬車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短視。他們近些年越來越不重視創作和口碑,隻知道回報周期、回本、曝光流量、造星。現在是粉絲經濟的時代,隻要造出一顆明星,再讓粉絲把數據刷得好看,接些代言和雜誌,回本不是難事。
    季君陶掃了兩眼商葉初的報告,嘴角壓了壓。
    “然而粉絲隻是少數人。”商葉初回想著內娛日後的熊樣,冷笑道,“他們隻是在網上發出了最大的聲音,就把三駕馬車忽悠成了二傻子。他們不代表最廣大的觀眾,觀眾永遠比粉絲多。如果粉絲經濟真有那麽大威力,電影圈扛票房的就不是那些中生老生了。”
    “就讓三駕馬車盡情去占領粉絲經濟的高地吧。”商葉初總結道,“我們去奪取那些不願意看粉絲偶像二人轉、粉絲限定大X主、資源咖漫天飛舞,隻想看好劇好電影的觀眾。讓青憑娛樂成為優質影視的代名詞,讓以後的觀眾一看到青憑娛樂,就想到‘好劇集、好電影、好作品’,讓沉默的大多數來決定,誰來主導未來的娛樂圈!”
    商葉初此刻的神態很耀眼,很自信,甚至很有攻擊性。讓季老總一時間幾乎被蠱惑,不由自主地想點頭。但一瞬間,她就反應了過來:“哪有那麽容易?你瞧瞧你這報告上寫的什麽,‘電影工業化’,‘長劇工業化’,‘精品化和世俗化並行’,你把咱們公司當什麽了,印鈔廠?”
    商葉初柔聲道:“我又沒說一口氣吃成胖子。我們先拿一兩部劇做試點,再慢慢擴大規模不好麽?季君陶,我們先建一個小小的桃花源,再慢慢把它擴大成烏托邦……”
    季君陶吞了吞口水,猛地想起了什麽:“不對,你剛剛明明跟我說,這份報告與青憑娛樂和邁塔影業的合作有關。現在這話題都歪到哪兒去了?有什麽相幹?”
    商葉初輕輕咳嗽了一聲,放低聲音道:
    “以前咱們公司的最大痛點,就是播出平台這個問題。賣劇賣不上好價,還得捆綁一堆附帶條件,塞他們的太子爺小公主進來。搞得幹什麽都束手束腳的。
    “但是,邁塔影業現在要跟咱們合作了。
    “你別忘了,邁塔影業旗下也是有他們自己的網絡播放平台的……”
    邁塔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