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青芽
字數:3940 加入書籤
除卻在家中學習外,商葉初每個月還有十天左右,需要到銀洲影視基地去補拍。
科幻片的後期麻煩又瑣碎,《天君》這樣的大製作還有的磨。
第一日到影視基地的時候,商葉初還有些緊張。自然是為了紹光濟的緣故。麵對莊笙那個缺心眼的,商葉初可以心如止水。畢竟莊笙日後大概沒什麽能和她合作的機會。但紹光濟……紹光濟精得像鬼一樣,還是商葉初的導演。在《天君》播出完徹底下映前,兩人不可能切斷關係。
好在,紹光濟恢複了正常——這個正常,指的是他仍像從前拍攝那樣公事公辦,並盡可能少與商葉初接觸,說話也言簡意賅,不說廢話,不扯私事。完全看不出天際獎典禮上前邊跟鄭博瀚拌嘴,後邊與商葉初擁抱的樣子。
商葉初用自己談過一次驚天動地戀愛的大腦直線推測,紹光濟應該是徹底放下了這點錯誤的念頭。
這是商葉初根據自身經驗得出的推理。在楊喚宜離開《天君》劇組,商葉初與她告別時,擁抱的那一瞬間,商葉初就放下了。因為她知道楊喚宜仍然愛她,但不可能跟她在一起了。前者讓她徹底安心,後者讓她徹底死心。
她隻需要楊喚宜愛她就夠了,卻不再指望楊喚宜能回到她身邊。商葉初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天長地久隻是人類的自我安慰,她擁有一份天長地久的愛已經很不易,怎麽能再要求一份天長地久的犧牲、付出與陪伴呢?
商葉初靈活地把這重經驗套用到紹光濟身上,然後推理出了感人的結論:就像她擁抱楊喚宜後徹底割斷了這根精神臍帶一樣,在天際獎那次擁抱後,紹光濟也豁然開朗,大徹大悟,六根清淨,斬斷孽緣。到現在看到她,已經能夠心如止水了。
這個推論讓商葉初大大鬆了一口氣。補拍的日子還算風平浪靜,大家通力合作,順利熟稔得像回到了從前。
另一邊,駱堯的《安娜多麗雅》,終於敲定了檔期。由於題材問題,這部片子注定無緣在大陸放映。駱堯已經報了映世電影節首映,定在十二月份。
果不其然,在提報之後,《安娜多麗雅》正式改名為《沒有開花的樹林》。
弘象獎定於次年三月份,而金穹獎則定於次年九月份。上一世,飾演趙樂樂那位藝人,憑借這一角色,一舉摘下了金穹獎、弘象獎、映世獎的桂冠,成為又一位三金影後。但這一世的商葉初卻沒有這麽幸運。
金穹獎官方今年好死不死地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了不當言論,因此,內地電影影人們,從今年起,便不願意去參加金穹獎,沾染一身騷臭了。
駱堯是寶島人,楊喚宜住在寶島,上一世的兩位主演也都是寶島藝人,參加金穹獎還算合宜。可商葉初是不折不扣的大陸演員。要她以一線大陸藝人的身份去給智力萎縮的金穹獎捧場子,絕不可能。
考慮到這一點,商葉初與駱堯談了許久,商量了許多次,才最終勸下駱堯,請她別報金穹獎了。
少報一個獎項,便是少了一份獲獎的可能。駱堯心中難免肉痛。但她是個俠義之人,葉初在她一窮二白時出演《安娜多麗雅》——現在叫《沒有開花的樹林》了,給她讚助,拍攝用心,還給了她承諾和鼓勵,這份人情無論如何不能丟在腦後。再者說,金穹獎這件事做得確實惡心,駱堯同樣頗有微詞。
就這樣,《沒有開花的樹林》,最終隻提報了映世獎與弘象獎。
青憑娛樂的短劇開發也提上了日程。
商葉初拚命回憶著上一世的經驗,給了青憑娛樂不少有用的建議。
季雅、商嘉宇和商鴻軒都很愛看短劇,那些劇集似乎有致命的吸引力,隻要掃上兩眼,就能捉住人的眼球。上一世商葉初雖然被無窮無盡的通告壓榨得累死累活,偶爾路過父母身邊時,也會忍不住駐足,跟著看上一段。
商葉初依憑回憶,建議青憑娛樂不要原創劇本,直接收購小說,再與小怪物影業的人一起合作改編。
2019年,正是小說版權價炒得水漲船高之時,百萬遍地走,千萬滿街遛。季君陶初聽這個建議,還以為商葉初失心瘋了,或者突然中了二十個億的彩票。
直到商葉初詳細解說了一通,季君陶才明白了她的意思。
任何行業,價格最高的都是頭部。腰部和底層,其實分不到那麽多油水。
網絡小說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發展到如今,也有二十年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年年都有網文因為過時而被淘汰,或者斷更棄坑,或者漸漸冷落,無人問津。同樣,每年的新作品中,也有許多作品門庭冷落,乏人問津。這些腰部和底層作品,其版權售價,是不會像頭部作品那麽高的。
喬治·普羅迪將世間所有的故事歸納為36種戲劇模式,所有的故事,不過是這三十六種戲劇模式的變體。是的,有些網文是很過時,隔了許多年一看,顯得異常尷尬、老套。但隻要捉住它的核心戲劇模式,然後進行修改、潤色和變體,就能舊酒裝新瓶了。
短劇誕生之初,要的就是爆炸,奪人眼球,抓人心弦。古早網文中許多作品都能做到這些。就算是一些相對平淡的小說,也可以改得衝突密集一些。再搭上時事熱點話題,不愁留不住人。
小怪物影業與青憑娛樂的合作已經正式起航。青憑娛樂的飯桶們(季君陶語)與小怪物影業的奇葩們(季君陶語),共同在狂飆計劃中切磋著,取彼之長,補己之短。
在原本的世界線中,短劇誕生之初,大多做得比較粗糙。有些演員非科班出身,演技尬得嚇人。劇組經費不足,布景簡直比糊弄鬼還糊弄鬼。
商葉初在開會時提到了這點。認為青憑娛樂不應當如此粗製濫造。短劇現在還是一片藍海,第一批下場的青憑娛樂,必然是撈到觀眾最多的一方。可光撈到還不夠,還得留住人。
倘若短劇質感過於廉價、作品過於粗糙、容易複製,那麽在新的競爭對手起來之後,這批觀眾很容易就會被吸走。趁著新的競爭對手還沒出現,青憑娛樂應當建立自身的特色,黏住觀眾。
題材細分、劇情設計、內部評級、邀請模式、養成機製、打榜體係、升級體係、社區互動,這些都是可以留住人的點。此外,製作也應當精良一點,這樣,就算競爭對手想模仿,短時間內也難以大批複製同等質量的作品;如果粗製濫造,便很難吸走已經吃過精糧的青憑係觀眾。
此外,青憑娛樂那些數不清的摳腳藝人,也終於有地方上班了。
僧多粥少是娛樂圈常態,每個公司都有大批大批的待業咖。根據一份統計報告顯示,整個2019年,約有65%以上的演員無戲可拍;這65%中,又有六成以上,已經空窗兩年了。青憑娛樂招兵買馬,四處吸納,旗下囤積的待業藝人也一樣讓公司愁白了頭。
如今短劇一出,雖然質量、前景、名氣都是一團迷霧,成本低,片酬也不高,好歹,這些空檔許久的待業藝人能出去工作了。人能工作,狀態就會好一點,總比坐吃山空要強。
還有一個所有人都沒意識到的優勢:青憑娛樂旗下的藝人雖然都是待業咖,但總比沒上過鏡頭的素人要齊整些,演技也更拿得出手一點。比之上一世萌芽時期的短劇,又有了一份優勢。
商葉初的短劇計劃,雖然開得倉促、缺漏良多,暫時也沒顯出什麽利潤。但整體看下來,它盤活了青憑娛樂幾乎凝固的中底層藝人群體,讓公司的進步不再是部分人的進步,而成為大多數人的進步。對青憑娛樂的利遠大於弊。
編劇計劃被稱為狂飆計劃,取席卷舊製度、帶來新血之意。而商葉初的短劇計劃,則為舊的群體注入了活水。
有感於此,胡水芝女士在得知此事後,親賜了一幅墨寶。給這個新計劃取名為:
青芽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