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虎雖年幼,已有吞龍之氣!

字數:5013   加入書籤

A+A-


    侯軍集此時就斜靠著柱子有些調笑的開口!
    “你真不怕?”
    杜荷緩緩的回頭也笑嗬嗬的開口道:“叔父這麽大年紀都不怕,我有什麽可怕的?”
    侯軍集眼神有些閃爍道:“我正是因為年紀大了才覺得不怕。”
    杜荷此時嗤笑道:“我正是因為年紀小沒什麽牽掛才不怕的。”
    杜荷和侯軍集對視一眼都忍不住的笑了。
    侯軍集笑著笑著眼眶也微微發紅道:“小子,你說千百年以後的人會怎麽說我們君臣呢?”
    杜荷則是哈哈大笑的看著侯軍集道:“他們啊,他們會說我們這一朝的君臣,是縱觀古今史書都找不出來的大奸賊。”
    “你侯軍集排第一!”
    “我杜荷就要排第二。”
    “不過不是因為你侯軍集殺的人比我多,而是因為你是為老不尊!”
    “哈哈哈!”
    “哈哈哈哈!”
    兩個相差很多歲的人開始忍不住的狂笑了起來。
    此時的長安也不太平!
    李世民經曆了南方傳來的變故之後整個人都是一蹶不振。
    一個月以來是第一次出來見朝臣。
    他的頭發全白了。
    看起來已經是行將就木了。
    李世民沒有乘坐龍輦,反而是就那麽有些佝僂的走了進來。
    比起來平日要晚了一炷香的時間。
    李世民此時走到了龍椅旁邊的時候整個人忍不住的開始喘氣。
    他沒有坐下來。
    反而是緩緩的轉身看著下麵跪地的官員!
    他的手中還拉著年僅九歲的李厥!
    眼神有些恍惚。
    聲音有些沙啞的開口了。
    “平身。”
    嘩啦啦!
    眾人都從地上站起來。
    李治此時站在朝臣的最前麵,他這一個月都沒有去看過李世民!
    不是他心中有氣覺得自己徹底沒機會了。
    而是他知道這個時候皇帝年邁,太子遠征,長安中人心浮動,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引起很多很多麻煩。
    他這個時候什麽都不能做。
    此時看見了年邁父親的樣子,整個人都有些恍惚了。
    眼眶都紅了。
    他實在不明白。
    不過是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那個神采奕奕的父親怎麽會變成了這樣。
    不過驚訝的不止是他。
    百官也都震撼不已。
    隻有房玄齡等少數幾人低頭開始抹著眼淚。
    李世民此時就那麽站在原地緩緩的開口道:“議事吧。”
    李治看著周圍沉默的眾人第一個走了出來。
    “啟稟陛下,根據麗竟門的線報和一月來的調查,長安縱火案已經基本有了眉目,如今涉及此事的人與軍中有聯係。”
    “軍事乃國本,兒臣不敢擅專。”
    “還請陛下下旨。”
    李世民眼皮都不抬的開口道:“徹查,不管是涉及到軍中何人,一律全部捉拿,家眷亦不姑息,腰斬於東市。”
    “兒臣遵命!”
    房玄齡快步走出來俯首道:“啟稟陛下,關中各地的貞觀豆已經收獲,百姓載歌載舞,各地已經開始有人為陛下立生祠以感念陛下仁德。”
    “隻是其中也有不少的有心人散播此乃天授,便是要損我朝立國之心,往後百姓多懶惰,自毀其身也。”
    “若是長此以往下去,誰還願意耕種土地,如此懶惰下去,民風淳樸難道不就成了一句笑話嗎?”
    李世民忍不住的撇嘴道:“自毀其身?簡直可笑,他們是怕自家養的牲口不聽話了吧?”
    “大理寺給朕將這些散播謠言的和尚道士等等都抓起來。”
    “抓起來之後就在各地受審。”
    “生死處置都交給百姓來處置。”
    “微臣遵命!”
    崔三河此時臉色有些不好道:“陛下,關中地區的書院基本都已經建設完了,各地的學子都踴躍參與。”
    “一派欣欣向榮。”
    “隻是如今教書先生實在是缺口太大了。”
    “往往是州府書院數百人的學子也就隻有十多個老師。”
    “如此怎麽嫩教的過來?”
    李世民撇撇嘴看著眼前的崔三河道:“這個簡單,朝中所有的太學生不必待了,全部都下去教書吧,”
    “自今日之後形成慣例。”
    “凡是科舉之後的太學生要先去教一年書,考評從優者授官高一等。”
    “另外各地但凡有功名的學子來年想要參與會試的。”
    “必須要教授滿八個月才可以參與科舉。”
    “沒有教授學子的經曆不許科舉。”
    “那些沒有功名的學子要參加科舉也要去教書一年。”
    “他們教些簡單的啟蒙識字即可。”
    “朝廷也要朝那些隱士都發聖旨,記住了,是朝他們都發聖旨。”
    “明明白白的告訴他們。”
    “這是朕的聖旨,若是規定的日子不能到的。”
    “朝廷不會處置他們。”
    “但是朝廷會革除他們的身份文書,從此之後就不是大唐的子民了。”
    “既不是我大唐子民。”
    “那也就不用在大唐境內待著了,朝廷會派人將他們禮送出境。”
    “往後有生之年不許再踏入大唐的土地。”
    “他們的子孫也都一並如此處置。”
    “明白嗎?”
    崔三河急忙俯首道:“微臣遵命!”
    崔三河老頭現在覺得自己當初第一個投降是多麽英明的決定啊。
    自己這個崔氏的族長必定是最有作為的族長啊。
    這麽多的世家。
    這麽多的大族。
    能保全的也就隻有他崔三河了啊。
    一時間竟然有了一種舍我其誰的感覺。
    程處默此時走出來大嗓門道:“啟稟陛下,昨日巴蜀有消息傳來,經過了幾次小規模的戰鬥之後,巴蜀中世家已經開始求和。”
    “如今父親從巴蜀傳來奏報。”
    “詢問陛下應當如何處置?”
    李世民此時低頭滿臉慈祥的看著李厥道:“太孫,你覺得此事皇爺爺該如何處置?”
    李厥雖然年紀小,但是十分冷靜的看著下麵的程處默皺眉道:“世家多首鼠兩端,做事從無下限,乃大唐之害。”
    “父王曾經說過,世家之人不可信,世家之道不可取。”
    “朝廷與天下百姓與世家絕無兩可之能。”
    “孤以為世家不可留。”
    “當傳令程知節大軍壓境,不可留絲毫希望,以雷霆手段擊破巴蜀。”
    “他們可以回來。”
    “但必須是屍體回來。”
    沉默。
    整個場麵突然就沉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