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疏忽失重寶(上)

字數:4324   加入書籤

A+A-


    路寧在過去的一年裏一舉把心法練到第十二重天境界,在他這個資質中已然超凡絕倫,但由於一直沒有動功配合,再想往更高境界衝擊極難,故而此時他不得不轉而又來練劍法,好動靜相合,助長修為。
    想要達到鍛體的效果,就必須也把劍訣練至極高境界才行,故此路寧每夜練劍,除了身體力行、精研劍招之外,還動中取靜,暗自運行劍訣,反複淬煉元氣,將其化為劍氣。
    仗著自家心法有了小成,天地元氣充沛,可以助長劍訣修練的速度,路寧足足花了三個月的苦功將白猿劍訣也自衝到了第十重天境界,此時再使劍法,已然是劍招精純、盡得神髓,不大似凡俗中人的手段了。
    自從明了修煉劍訣的功用,加意苦修之後,路寧肉身便得到許多淬煉,動功反哺靜功,心法又有所成就。
    他前番花了一年的時間才將玉鎖金關決練到十二重天境界,後來便裹足不前。但開始配合著修煉劍訣動功之後,不光在三月內將劍訣提升到了相當境界,還借機又打通了十餘處穴位,經過鍛煉的穴位總數達到了九十處之多。
    又過一月,久不見進境的心法終於提升到了十三重天,其後數日劍訣也已跟著進步到十一重天境界,進步卓然,顯然是因為走對了道路,使得路寧的修行速度再度提升了一些,此時論起修行進步來,已然不弱真正道門中的上佳弟子了,隻比少數天資卓越之輩遜色一籌。
    這卻是因為心法與劍訣一為本、一為用,兩相配合,進步自然就大。
    雖然劍訣的修為永遠超不過心法,也就是說必須心法提升了之後,劍訣才有可能更進一步,但隻要路寧肯在這兩樣上下苦功,即便他修道的根骨確實有所欠缺,但勝在恒心毅力,奇遇與傳授也不缺,趕在三年之期內完成溫半江真人的要求絕對是綽綽有餘。
    修煉之道,向例越往後越是艱難,路寧也知自家如今才起步,進境才會如此明顯,故而小有所成之後卻並不覺得驕傲,依舊每日苦練。
    轉眼又是大半年過去,距離三年之約已經隻剩下一年時間,路寧心法已經修到了十五重天境界,距離第十六重天境界已經不遠,穴道也打通了整整一百零八處,劍術亦複純熟許多,正要再接再厲的時候,卻偏生出了一件大事。
    此事非別,乃是路寧唯一至親舅父石青因為年紀大了,終於堅持不住,撇下偌大家業,妻子兒女外甥,壽終正寢、駕鶴西歸。
    路寧向來視此老如父如母,便是修煉途中也不忘三日一省,寒暑探看,如今老人家撒手人寰,他心中悲傷實在難以用語言形容,雖是外甥,卻是不能不管老人家的喪葬大事,因此隻得暫停了修煉,去為老人盡孝守喪。
    本來路寧想得甚好,自忖一向修為勤勉,時間又還有足足一年,故而有足夠的信心能在三年之期到來之前將心法修至十八重境界,徹底打通周身一百二十處穴位,開始衝擊三經一脈。
    但他卻萬萬沒有想到,就因為此番替老人辦這場喪事,結果惹出一場莫大的亂子來。
    原來路寧每日瞞著家人修行練劍,一向小心謹慎,故而也沒人瞧破端倪。
    但此番他要去替舅父石青籌備喪事,就須得待在石府許多時日,路寧又視石青如同親父,披麻戴孝也是該當的,身邊自然不能帶許多礙眼的東西。
    偏生路寧身上寶貝老大一堆,不管是丹朱劍丸還是斷劍劍胎,亦或是白猿所給的雷法道書與師父溫半江賜下的三本道書,以及雲雁子師叔賜下的雁蕩靈丹,這些東西都不好帶去沈府,免得生出什麽事端來。
    因此路寧沉思之後,終於還是將其中幾樣不常用的暗藏於家中靜室書房暗格裏,用幾本舊書掩了。
    唯有修行雜錄路寧向來是朝夕不離、日夜研讀的,劍丸又小巧,便將此二物依舊收在身邊貼身收藏。
    本來這樣做路寧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妥,誰想到石青老人家一場喪禮,路寧前前後後累了二三十天方才著家,結果回家之後,再去尋這幾樣藏在書房靜室裏的寶貝,卻發現道書靈丹與斷劍劍胎統統不見了!
    這一下,頓時嚇的路寧渾身汗出如漿、魂不附體,回過神來之後慌忙查點家中人口,果然發現一個往日頗親近的小廝不在,一問管家才知道,此人說是回家有事,已經走了二十餘日。
    這個小廝不是別人,正是當初跟隨路寧去萬年縣訪友所帶兩個老仆之一路孝的孫子。
    那路孝去年因為年老體衰,力不能及,所以便求了路寧恩典,回家養老去了,又將自家一個嫡親的孫兒名曰路節的送來家中為仆。
    路寧因為顧念老仆多年忠義,對這個路節另眼相看,見其年紀與自家相差仿佛,人又聰明機智,還識得些文字,便沒讓他作什麽粗重活計,而是收在路忠身邊看管教導,職責除了看守小院之外,還讓他灑掃房屋,雖然不是隨身的書童,卻也差不了些許,算是十分看重了。
    這路節本來表現的也甚是曉事,不該問的事一概不問,手腳十分勤快,也不曾對路寧的秘密多加刺探,便是打掃路寧小院之時,也是一切按原樣整理,清掃完了便乖乖退去。
    路寧曾經暗中試探過他兩次,將金銀一類假作忘在不當眼處,發現路節打掃過後金銀一樣放在原處,動也不曾動,因此對此子還十分滿意。
    誰想到這個路節一貫是表麵出眾,內心卻極不安分,總有飛黃騰達之想,心思也極細密。
    自龍華山歸來之後,路寧在家中苦修道法,故此便有許多舉動與以往不同,雖然他極力掩飾,終究引起了家中之人的奇怪,言談中也偶有提起。
    隻是路寧畢竟年紀不大,天性頑皮,又是主人,便有一些奇怪舉動,家中這些仆人卻誰都沒往心裏去。
    偏這路節不同,他偶然聽其他人提起少爺的一些古怪之舉,便覺得路公子必定有什麽見不得人的隱秘事情,不住的在心中暗自琢摩,尋思能否從中取利。
    隻是他一貫小心,麵上掩飾功夫又好,隱忍了年許,竟是連路寧也沒發現他有什麽不妥。
    這一次路寧因舅父石青喪事離家許久,便將幾本道書與丹藥、劍胎藏到書房書架拐角的暗格內,本來以為天衣無縫,決不至於有失。
    誰料到那路節雖然不曾被允許進入書房靜室,卻早就多加留意,量那小小一間房舍,又能有多少犄角旮旯的地方?
    故此探知路寧被喪事絆住,短期內回不來之後,路節便趁家人們不注意偷入了書房,細細找了半日,終於尋見了書架上的暗格。
    也是路寧一心修行,並未分心術法秘要上的法術,暗格之上自然也就沒有設置法術,被路節輕輕巧巧搜了個底兒掉,幾件寶貝居然無一幸免,盡數落入他手。
    雖然說這些道書、丹藥與劍胎和尋常金珠之類的寶物不同,落在庸人手中隻怕還要當成廢物,但路節卻是個心細的,知道以路寧的性子,絕不會將無用之物放在暗格內,於是仔細分辨。
    那玉鎖金關訣十分精微奧妙,路節雖通文字也看不大懂,但翻了幾頁術法秘要之後,此人卻是怦然心動,終於分辨出書中記載的乃是傳說中的法術。
    彼時世上仙佛一類傳說流傳甚廣,雖然並無幾個凡人能親眼見到,卻都深信不疑,路節自然也知道這些法術的珍貴,再結合丹藥、道書、斷劍等一看,這才曉得自家主人每日裏深居簡出到底在忙些什麽,更知道自家這番既是闖了大禍,也得了天大的機緣。
    這個小子十分果決,當下更不遲疑,便將暗格中所有之物一並取了,然後乘夜逃走,臨走之時留書說是因家中急事,回去探看一番,實際上卻不知逃亡何處去了。
    路忠等家人不知其中緣故,因此也沒放在心上,直到路寧從石府回來發現寶貝統統不見了,一番查點才發現其中的蹊蹺。
    隻是此時距離路節離開已經過去了二十餘日,再想尋人卻哪裏能找得到?
    況且路寧被竊之物也不能為外人所知,故此就是想報官或是央人查找也說不出口,隻恨的他險些沒把一口銀牙統統咬碎,自怨當初未曾識破路節這頭中山狼的真麵目。
    路寧深知此時便是再懊惱再氣憤也自無用,那丟失的寶貝裏,***道書和雁蕩靈丹也還罷了,恩師溫半江所賜的玉鎖金關決與術法秘要何等珍貴?更不要說還有一口極罕見的飛劍劍胎,都是絕對失落不得的重寶。
    若是此事被溫半江真人知曉,路寧恐怕就算自己能將玉鎖金關決練至十八重境界以上,達到真人所說的諸般條件,也絕不可能得入紫玄山門戶之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