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遇毓
字數:3430 加入書籤
窯洞裏的氣氛因這暢想未來的玩笑話而輕鬆了不少,負責後勤的同誌笑著搖頭:“要真有那麽一天,我第一個把申請報告拍桌子上!咱們不僅要造飛機,還得造個大的,比鬼子的還大!”
“那你可得先把賬算清楚嘍,”旁邊戴著眼鏡的同誌打趣道:“別到時候連廠房的地基錢都湊不齊,那可真是落地就黃。”
“嘿!你這人,盡潑冷水!”後勤同誌佯怒道。
正當眾人笑談之際,窯洞角落的地麵,忽然鼓起一個小包,泥土簌簌落下。
一個巴掌大小,略顯疲憊的紙人分身,吭哧吭哧的鑽了出來,直奔著桌麵上的紙人本尊,一頭融合了回去,
累死了累死了累死了!
小紙人一躍而起,打開分身搬運回來的空間,往裏頭看了看,立馬搖頭。
太多了,放不下。
抬頭一看看過來的那麽多大佬,紙人頓覺壓力山大,抱著墨水瓶又開始寫字交流。
嗚嗚嗚主人到底什麽時候給自己把發音和通話的功能加上!
再這樣下去手都要磨起毛邊啦!
證據,很多。
看到這句,這下子眾人的好心情瞬間消失了。
小紙人掏了掏,把楊司令等人的這次的匯報信單拿了出來,努力舉起來遞到湘音的同誌麵前。
湘音同誌接過那薄薄的信紙,展開信,目光掃過上麵熟悉的,屬於楊司令的那筋骨分明的字跡,再看看圍上來的同誌們,幹脆清了清嗓子,念了出來。
“中央諸位領導同誌,此次平房區行動,賴殷靈毓同誌之力,得以成功,然亦徹底激怒日寇,關東軍正調集重兵,對我長白山區域進行前所未有之瘋狂掃蕩,規模遠超以往任何一次。”
窯洞內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凝神傾聽。
“為保存力量,避敵鋒芒,我部已果斷撤出所有暴露及可能暴露之外圍人員與情報站點,全體轉入深山溶洞基地,依托殷同誌所設之障眼法,暫可確保安全無虞,然,與外界聯係將更為困難,短期內恐難有大範圍軍事行動。”
念到這裏,他微微停頓,抬眼看了看眾人,見大家神色凝重但並無意外,才繼續念道。
“關於日寇細菌部隊之滔天罪行,其鐵證已由殷同誌盡數收取,除由紙人同誌送達外,我部正積極接觸一可信之外國記者,名為黛安娜·霍普金斯,係《紐約時報》特派員,其人富有正義感,且背景特殊,日寇亦有所忌憚。”
“若能爭取由其將部分核心證據及報道刊發於《紐約時報》,或可在國際上掀起巨大波瀾,揭露日寇偽善麵目,使其陷入孤立!”
“好!這個想法好!”英武的同誌忍不住一拍大腿,低聲道:“讓洋人去說,比咱們自己說更管用!”
湘音同誌點點頭,繼續念道:“另有一事,需向中央匯報,殷靈毓同誌此次下山接應人員,途中……嗯,”
他念到這裏,語氣帶上了一絲微妙的笑意和難以置信。
“‘順路’對日寇在哈爾濱及周邊之倉庫,軍火庫,物資囤積點等進行了一番……‘清掃’。”
“信上說,‘所得物資頗豐,計有各類步槍數千支,輕重機槍百餘挺,步兵炮兩門及配套彈藥,軍用被服,糧食,藥品無算,另有小型機床,柴油發電機,五金原料,通訊器材等若幹……’”
窯洞裏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多……多少?”負責後勤的同誌聲音都變了調,猛地站起身,眼睛瞪得溜圓。
“幾千支槍?還有炮?!老楊他們這是……這是把鬼子的老家給抄了?!”
“信上是這麽寫的。”湘音同誌將信紙微微傾斜,讓旁邊的同誌也能看到那震撼的數字。
“楊同誌在信末強調,‘此批物資,多賴殷同誌之力獲得,然我部深處山林,消化能力有限,尤以重武器及大型設備為甚,思之再三,此等利器,應用於全國抗戰之大局,而非藏於深山蒙塵,故已決定,除保留必要自衛及訓練所需外,其餘大部,將由殷同誌親自押送,支援中央及前線兄弟部隊,不日即可送達,望中央做好接收準備。’”
念完最後一句,窯洞裏陷入了短暫的寂靜。
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巨大的幸福砸得有些發懵。
幾千支槍!上百挺機槍!還有炮!還有機床,發電機!還有充足的糧食和生活物資!
這意味著多少戰士可以吃飽肚子,穿著暖和的衣服去戰鬥?意味著多少傷員可以得到及時的救治,重返戰場?
這意味著多少支瀕臨解散的遊擊隊可以重新武裝起來?意味著多少支缺編的主力團可以瞬間達到滿員裝備?
這一刻,窯洞裏的這些經曆過無數艱難險阻,早已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者,眼眶也不由得濕潤了。
英武的同誌猛地站起身,甚至因為起來的太快而有些暈眩,不得不扶著桌子。
“幾千支槍!上百挺機槍!還有炮!咱們……咱們好多主力團,一個團都湊不出兩挺像樣的機槍!戰士們三個人分不到一支槍!現在……現在一下子……”
他喉嚨像是被什麽堵住了,後麵的話沒能說出來,但那發紅的眼圈和劇烈起伏的胸膛,已經說明了一切。
“還有炮!九二式步兵炮!有了這家夥,我看狗日的炮樓還怎麽囂張!一炮!就能給它們掀上天!有了這批裝備,咱們主力部隊的戰鬥力能提升一大截!拔據點,打伏擊,底氣就更足了!”
紙人急得蹦躂著吐擦眼淚的紙。
別哭了別哭了呀!怎麽又哭了呀!
失態的幾人連忙用手背抹了抹泛紅的眼眶,但激動的心情仍舊難以平複。
此刻的他們,糧食短缺是常態,槍支彈藥嚴重不足,幾個人分一支槍,就這樣也不得不經常吩咐戰士們“放近了再打”,重火力更是幾近為零。
這一批武器和物資,彌足珍貴。
殷靈毓則將物資收入空間,從長白山出發,向紙人的方向,隱蔽的馭風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