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邀月

字數:3917   加入書籤

A+A-


    湘音的同誌頓了頓,最後克製了心情,抿了一口甜絲絲的汽水兒,然後抬頭看向月亮,解釋道。
    “你對我們太了解了。”
    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帶出來的是什麽樣的兵。
    卻在她身上看見了幾分相似。
    更何況殷靈毓絲毫也沒有遮掩。
    甚至專門給他們做他們喜歡吃的飯菜。
    雖然這並不算什麽機密,可是遠在長白山的狐仙不應該知道這些。
    不管是妖是仙也很難會是他們麵前這個樣子,帶著他們的思想觀念的影子,恰到好處的努力為他們解決難題。
    甚至她身上那種……堅信光明必將到來、並願為之披荊斬棘的勁兒……
    她的同仇敵愾,她的言行舉止,她麵對他們時帶著尊敬和歡喜的樣子,以及坐在百姓和戰士們中間的自然融入,還有她對局勢的了解,幾次出手救人的做法。
    對他們毫不猶豫的付出和奔赴。
    其實就很好猜了。
    “…就這樣說出來,會不會對你有什麽影響?”他又輕聲擔憂道。
    所以他剛才才委婉的說,保護好自己。
    對他們而言,知道種子成功的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就已經足夠了。
    來自未來的同誌,本身就承載了他們現在奮鬥的所有意義。
    不需要她做那麽多。
    殷靈毓搖搖頭。
    玄幻的世界背景下,說個實話可以不受管了。
    於是眼底漾起笑意。
    “我做飯好吃吧?”
    “嗯,很好吃。”
    “您喜歡就最好了,其實我想帶大家去以後看看的,但是做不到,所以隻能請大家先打牙祭了,不過我殺了好多小鬼子呢,還把咱們的東西拿回來了。”
    “害怕嗎?”
    “不怕。”
    “好樣的。”
    “但其實以後和平很多的,我們不會挨欺負了,也不需要孩子上戰場了。”
    “那很好,那你呢?”
    “我情況特殊呀,您看我都能跑到這裏來嘛。”
    “那小同誌這次回來能呆多久?”
    殷靈毓心虛的卡殼不說話了。
    她也不知道啊,她這要怎麽說。
    於是舉起碗,看著碗裏的粼粼波光:“舉杯邀明月。”
    “無影已三人。”湘音的同誌無奈的輕笑一下,接上一句,也和她似的,將裏麵剩餘的,帶著微甜和氣泡的汽水一飲而盡。
    殷靈毓道:“三人成立黨支部。”
    “小同誌基本功蠻紮實嘛。”
    清泠泠的聲音就含著笑道:“首長,再這樣下去我真的會飄的……”
    次日早,物資雖然多,但抗戰的隊伍更多,一聽到有物資都是拚了命的跑,所以進展要比抗聯的清點速度快上不少。
    殷靈毓一走進窯洞,小紙人就哀怨站在桌子上看著她。
    主人昨天進來坐了一下就又走,看來是早就把它給忘了。
    涉及到正事,眾人還是很快各自落座。
    小紙人委委屈屈貼到殷靈毓旁邊。
    桌上是大幅的華北軍事地圖,上麵密密麻麻標注著敵我態勢。
    英武的同誌手指重重地點在正太鐵路沿線,頗有兩分意氣風發的勁頭:“……鬼子現在被東北的事情搞得焦頭爛額,關東軍主力被牽製在長白山,華北方麵軍兵力相對空虛,尤其是正太,同蒲,白晉這幾條鐵路線,守備力量比之前減弱了不少!這是我們千載難逢的機會!”
    “我的意見是,抓住這個窗口期,集中優勢兵力,以破襲正太鐵路為中心,對華北主要交通線來一次大規模的破襲戰!拔掉沿線據點,打斷鬼子的筋骨!”
    “我同意!”另一位負責軍事指揮的同誌接口道,並用紅藍鉛筆在地圖上劃出幾個箭頭。
    “我們可以同時組織晉察冀,晉冀魯豫,晉綏幾個根據地的部隊,統一行動,多點開花!讓鬼子首尾不能相顧!”
    “後勤保障壓力很大啊,”負責後勤的同誌擔憂道:“雖然殷同誌帶來了大批彈藥,但我們要支撐這麽大範圍的戰役,彈藥消耗可能還是會很吃力,而且部隊調動,傷員轉運,都是問題。”
    “再難也要打!”英武的同誌斬釘截鐵道:“這是我們打破鬼子‘囚籠政策’的關鍵一仗!必須打出我們的威風,鼓舞全國的抗戰士氣!”
    眾人圍繞著戰役規模,主攻方向,兵力調配,後勤補給等問題激烈討論著,有人主張穩紮穩打,有人建議出其不意,殷靈毓安靜地坐在一旁,聽著這些戰略層麵的討論,目光跟隨著他們的手勢在地圖上移動。
    百團大戰嗎?
    自己等的就是這個。
    討論暫時告一段落後,殷靈毓抓住機會開口。
    “大規模的部隊調動和正麵攻堅,可能會帶來比較大的傷亡。”
    她的語氣平靜卻認真:“如果……如果由我來負責,對鬼子的指揮係統,高級軍官,以及鐵路橋梁,機車廠這些最關鍵,最難打的目標,進行精準打擊呢?”
    窯洞裏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殷靈毓解釋道:“比如,駐紮在陽泉的日軍獨立混成第四旅團旅團長,或者負責正太線防務的主要指揮官,又比如,娘子關的鐵路橋,井陘煤礦的發電廠……這些地方,鬼子防守嚴密,常規手段很難啃動,強攻代價太大。”
    “我可以找到他們,解決他們,讓鬼子的指揮係統癱瘓,讓他們的交通樞紐失效。這樣,我們的部隊再行動,阻力會小很多,傷亡也能降到最低。”
    眾人其實絲毫不懷疑殷靈毓有能力做到她所說的事情,連日軍聯隊旗都能繳獲,深入敵後解決特定目標,對她而言或許並非難事。
    但他們還是猶豫了。
    “殷同誌,你的心意,我們萬分感激。但你的安全也很重要,這種斬首行動,固然效果顯著,卻也極易讓你成為眾矢之的。鬼子經過平房區一事,對超常力量的警惕必然提到最高,我們擔心……”
    擔心這會讓她陷入極度危險的境地。
    殷靈毓隻是固執的開口:“百團大戰,始於一九四零年八月,曆時半年,斃傷日軍20645人,偽軍5155人,我方傷亡1.7萬人,中毒2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