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根本幹不完

字數:3990   加入書籤

A+A-


    馬常勝那邊頓時靜了,其實心裏在罵:你特麽說那麽多,主要還是為了提醒我,幫你申請基金的事吧。
    隔著電話,程時都能感受他心裏的暴怒。
    程時又說:“要想把中國的技術力量擰成一股繩一起用力,就必須有個帶頭大哥,標杆人物。主要還是為了激勵其他同誌參與中國的技術革新這個大事情上來,我隻是順帶得到了領導的肯定。”
    馬常勝:“我第一次聽人把要錢說的這麽冠冕堂皇。”
    程時:“謝謝馬廠長這麽抬舉我。”
    馬常勝哭笑不得:“我就喜歡你臉皮厚,完全不顧別人死活的性格。”
    程時:“你們跟我要技術的時候,也沒見有多不好意思。技術摸底之後的詳細情況,麻煩給我一份。”
    馬常勝:“那是機密。”
    你要不看看你說的什麽話。
    剛才還叫我把工業陶瓷的技術全部教給你的人。
    現在想起保密了?
    所以為什麽民營企業防你們像防狼一樣。
    程時冷笑:“嗬嗬,舍不著孩子套不著狼。我的五軸機床也是機密。我的好多技術都是機密。以後給不給別人,給那些人,都是我說了算。”
    馬常勝一哽,說:“行行行,誰能說得過你?你就說你到底要查哪些吧。我先幫你查一遍。你趕緊幹活就行。”
    程時照著剛才自己列的內容,同時把自己已經調查到的情況都講了講。
    比如光柵尺,他之前做四代機的時候,就已經通過改進海城光學儀器廠的得到了高於國內已知水平的產品。除非有其他企業研發出新產品比海城的精度還要高。
    馬常勝那邊一邊寫一邊聽,還時不時就參數提問。
    這就是跟技術相當的人說話的好處。
    比較省力。
    過了幾天,馬常勝就回話了。他感歎:“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這兩年,大家果然都在暗暗使勁兒。你說的信號處理電路。贛省竟然有個廠子能生產些運算放大器和集成電路芯片,在性能上能夠滿足一般的信號處理需求。這個改造一下,做編碼器信號處理電路絕對沒問題啊。”
    “國營第879廠生產也可以生產穩定性較高的電容、電阻等元件。還有個做戶外電器設備的廠子,密封膠圈竟然達到了軍工水平。以前我們都不知道,還傻乎乎的花大價錢跟人家進口。你說的沒錯,全民工業大摸底很有必要,而且要定期深度進行。”
    程時:“把詳細情況,發郵件給我。這樣說太費勁了。”
    馬常勝:“來替你看爐子的人已經在路上了。我叫他們帶過來。順便把幫你從這些廠采購的最好產品都帶了過來,你看看能不能用吧。”
    程時:“還是馬廠長上道兒。不過呢,你派人在人家陶瓷廠吃住,要給錢。”
    馬常勝:“可以,沒問題,這是應該的。我們的紀律也是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所以不可能白吃白住的。”
    程時:“還有,最好能跟人家定一批瓷器。”
    馬常勝:“昂?什麽瓷器。”
    程時:“比如帶蓋子的茶杯。一萬個。”
    馬常勝:“我要那麽多杯子幹什麽?”
    程時:“那我不管。你不能隻占便宜不付出。你拿去送禮也好,發給屬下也好,種花也好,養魚也行。反正這東西又不貴,而且每個人都能用得上。你還可以在上麵印個字。分批發,比如1991年中秋留念,國慶留念,1992年五一留念,五四留念,端午留念......不能總讓人家幹又費勁又不賺錢的活。”
    馬常勝:“得得得,我知道了。”
    馬常勝的人次日就到了,程時帶著他們去陶瓷廠。
    陶瓷廠的左廠長一臉懵。
    麵前一水兒的二十五到三十歲左右小夥子。
    個個身材挺拔,皮膚黝黑。
    雖然穿著跟尋常年輕人差不多,可是往那一杵,分明就是個戰鬥小分隊。
    這些人是來臥底的麽?
    左廠長把自己做過的所有壞事,包括小時候用鞭炮炸牛糞和池塘裏的魚這種小事都想了一遍,也沒想出來有什麽值得讓國家這麽大動幹戈的。
    程時見他臉色蒼白,還冒冷汗,知道他誤會了,把他拉到一邊說:“別怕,這是121廠的技術人員。我不是沒空守爐子嗎?又要技術保密,所以請了他們來。”
    既然是技術人員,其實個個級別都不低。
    肯定是馬常勝交代過他們要低調,所以他們才刻意隱藏了所有能看出級別的信息。
    左廠長神色一鬆:“哦。”
    如果裏麵燒製的是121廠的東西,那就合理了。
    畢竟讓別人來幹,把關鍵零件的尺寸泄密,就麻煩了。
    他這個廠子忙活那麽久沒有收益不說,還要被連累。
    程時低聲說:“他們答應給你一個大的瓷茶杯單子。做一萬個。”
    左廠長激動得臉上肌肉都在跳;“真的?”
    程時:“真的。”
    程時留下來花了一整天教這幾個軍官技術要領,才離開。
    他們相比之前陶瓷廠的職工,學習意願強多了。
    不但人手一個筆記本,而且筆記做得極其認真。
    程時覺得這個任務交給他們極其放心。
    他們做了自己的零件,他也有人幫忙看爐子。
    雙贏。
    所以他好好做了一批陶瓷球送過來一起燒。
    化工廠滿腹怨念。
    這一個多月就光再做氧化鋁的提純了。
    關鍵提純了半天,就折騰出來那麽一點點。
    還沒焐熱就被人拿走了。
    幹不完,根本幹不完。
    副食品廠那邊,經過一個星期的二期理論加實操培訓,又有七八個能上手的了。
    實在太笨,膽子又小,不能操作冷凍機械的,就學包餃子。
    最後每個人都順利拿到了半個月的績效。
    第一批培訓的那個李姑娘成了組長,而且剛好幹滿一個月,更是連績效帶獎勵拿了一百多塊錢,比她的基本工資還多,一躍成為廠裏收入最高的人。
    讓大家眼紅得不行,後悔自己沒有早點來。
    賈大媽氣得帶人把這些人堵在了財務室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