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不當花瓶
字數:3301 加入書籤
程時開玩笑說:“我負責數錢和看銀行賬目,偶爾當當公司的門臉。”
大家哄堂大笑。
剛才略有些凝重的氣氛,頓時輕鬆了許多。
程時等大家又安靜下來,接著說:“不過我不會隻做這些。我還要向廠長下達任務,從各種報表、國內外的消息和整個行業發展動態,決定企業的短中長期的發展目標,做出大投資決策。”
“關於各個廠的具體決策,最理想的狀態是各個團隊先內部研究討論得到結果或者幾個可選方案,我來拍板。而不是我一個人大包大攬,其他人都隻管悶頭幹活。”
“總而言之,公司越大,我操心的問題應該越宏觀。具體問題都會交給你們處理。”
“這就意味著,每個團隊都要研究市場,思考經營方向。因為就算生產同一個設備,不同決策下做出來的產品暢銷程度截然不同。”
“拿機械廠來說。之前做的拖拉機看上去更高大上,卻滯銷。後來做微型農機和麵條機卻能讓廠裏止損。”
“當然實際上企業的抉擇和管理,比這個要複雜得多。以後我會請大學教授來專門講企業管理。大家慢慢學習,不要慌。”
大家記錄得都很認真。
這會兒他們才體會到程時花那麽多精神培養張自強,劉光榮,羅紅綾這些骨幹的好處。
隻要有足夠的人員儲備,想擴容,可以隨時括。
程時:“我能想到的暫時就這麽多。有什麽問題可以提出來。”
劉光榮:“我們研發部門下一步,除了把四軸,五軸機床完善,是不是還要接著搞六軸數控機床。”
程時搖頭:“不不不。機床這邊,先把中型五軸機床完善。把小型五軸機床搞出來。暫時不擴展新的類別了。”
劉光榮有些疑惑:“可是你說過,技術研發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程時:“我隻說機床研發放慢腳步。沒說企業的技術研發要停下。”
“機械專業,不僅僅是研究怎麽用機床更好的加工機械零件和研究怎麽造出更好的機床來加工零件這兩件事之外,還包括了很多方麵的技術。”
“就比如加工零件這一項,就不僅僅是用機床。還有圍繞金屬、塑料等各類材料,采用鑄造、鍛造、衝壓、注塑等成型工藝的研究。”
有人疑惑地說:“可是這些,機械廠,汽車廠都能做啊。”
程時點頭:“沒錯。所以我們要精準找到各種工藝的優缺點。其他企業的短板,精準投入,搞出差異性來,不然就重複工作,沒有競爭力。”
“工業發展越往後,產品細分度越高。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把一個門類所有產品都做到行內頂尖。隻能埋頭專攻幾樣做到高精尖。”
劉光榮:“所以,您那意思是我們要改變策略,不能同時做那麽多。”
程時今天說話怎麽總是前後矛盾呢?
程時搖頭:“不是。我們現在所處的階段不一樣。我國現在是全產業鏈落後。如果我們光做一兩個點,產業鏈上其他點一樣會拖我們的後腿。所以我們要在很多方麵盡量往前趕,讓同行在某些方麵能在我們研發的基礎上,超越我們。我們就能集中力量發展優勢項目。”
“比如數控機床。我們如果隻做數控機床,會發現伺服電機,光柵,芯片,合金鋼,工業陶瓷等等很多零部件和原料,都沒辦法在國內都找到合適的貨源,那我們就隻能自己想辦法,督促這些行業的廠子往前趕。”
“等他們能達到我們的要求了,我們就可以專心做數控機床了。”
大家心裏感歎:都說程時唯利是圖,可是他做的這些都是在做一人種樹,大家乘涼的事。
可問題是,別人會感激他嗎?
程時把大家的疑慮看在眼裏,又說:“思維放開闊一點。一棵樹獨自長在沙漠裏長成參天大樹的難度遠遠大於在一片樹林中成長。我們跟同行和上下遊的關係,不是簡單的單向輸血,而是互相成就。好比現在的化工廠。我們督促他們做出了高純氧化鋁,化工廠嚐到了甜頭,就算我沒出聲,他們也開始攻關高純氮化矽,氧化鋯。”
“比如鋼鐵廠。”
“最好能做到五年以內在機械電子行業趕上國際水平。十年以內超越全球同行水平一代以上。”
大家都暗暗倒吸冷氣。他們知道程時一向野心很大,也確實有本事。
可是還是覺得程時有點太狂妄了。
以前他們隻知道中國跟西方領先水平差距大。
到了程時這裏才知道那個差距到底大到什麽程度。樂觀一點估算是十年,悲觀一點,至少二十年差距。
程時接著說:“比如鑄造工藝,因為材料利用率高,比用機床加工要快,適合大規模生產。可是易產生縮孔、氣孔等缺陷。所以我們要研究怎麽樣提高鑄造的精度,能生產複雜形狀零件表麵質量優良零件。爭取大到航空發動機葉片、小到珠寶首飾都用上。”
“還有鍛造。它相比鑄造的好處是,可以在等溫恒溫條件下借助外力使金屬坯料產生塑性變形。我們要做的,不是簡單的自由鍛造。而是要研發精密模鍛方法和加工諸如如鈦合金、高溫合金這些難變形材料的方法。生產出尺寸精度高、表麵質量好,形狀複雜、力學性能要求高零件的同時,達到改善金屬內部組織,提高零件力學性能的目的。這個對設備技術的要求就很高。”
有人舉手。
程時停下來看了一眼原來是李素予,對她抬了抬下巴,示意她提問。
李素予:“鍛造改善金屬內部組織這個我一直不太理解。為什麽敲打一下就能改變內部組織。金屬不是很硬嗎?抗拉抗壓強度那麽大都是因為分子間的力足夠強。”
大家都很驚訝。好多人都以為李素予就是個秘書,隻會打個合同,訂個機票的花瓶。
沒想到她還能問出這麽專業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