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做領頭羊不容易
字數:3813 加入書籤
                    武強軍:“嗯,你說得很清楚。隻有一個問題。雖然知道原理,也知道哪種金屬能提高鎳基體的哪種性能,但是不知道每重金屬的含量,說再多,也白搭。”
    你以為漂亮國做出來後,除了你,就沒人想攻破這個技術嗎?
    當然不是。
    多少國家用了各種辦法,都搞不到配方,所以才做不出來。
    畢竟這個排列組合有無數種,要是全組合測試的辦法,不知道要投入多少,花多久時間才能弄出來。
    程時抬眼望著他;“如果,我說,我知道精準含量。你能按照配方,做出來嗎?”
    武強軍一愣,狂喜之後是質疑:“你知道配方?”
    他不可能知道!!絕對是在哄著他們來試。
    程時:“我自然有我的信息渠道。不過就算知道配方,想做到準確控製各組分的含量和铌和鈦析出強化相也很難。”
    武強軍:“你先把配方拿出來。其他慢慢商量。”
    程時拿出本子寫了個配方,遞給他。
    武強軍一看,雖然是範圍,但是上下限值的數字都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不像是亂寫的。
    這小子還真的知道......
    而且關於程時為什麽不寫個數值,而是給個範圍這事,武強軍作為專業人士是知道的。
    因為Inconel係列材料之所以叫係列材料,是因為不同標號的確切組分是不同的。
    程時把武強軍的神色變化看在眼裏,暗暗好笑:不要驚訝,我之所以知道,是因為重生前自己親自驗證過。
    機械隻能把好的材料加工成好的機械。
    沒有好的材料,就像是在豆腐上雕花,加工技術得再精確,也沒有卵用。
    武強軍:“好了。你現在說說,怎麽做到控製铌和鈦析出強化相。”
    組分的精準控製在之前的很多定製鋼材裏已經做到了。
    程時:“這個就比較複雜了,需要真空電磁感應熔煉,铌易氧化,要采用鋁、鈦脫氧劑,提高铌的收得率,熔煉溫度控製在15501600℃,真空度要控製在0.01Pa以下。還需要電磁攪拌技術,通過交變磁場使熔體均勻混合,減少铌的偏析。電渣重熔、渣係優化、定向凝固這些一個都不能少。”
    “到了熱處理的時候,需要精準控製析出相形態與分布。要用多向鍛造,等溫軋製、冷變形控製和長時間定溫退火來保證晶粒細化與應力消除。”
    “最後的成果還要用透射電子顯微鏡和X射線衍射設備來檢測。”
    武強軍覺得自己頭皮又在癢了,好像是大腦不堪重負要出逃,皺眉撓了撓頭。
    程時說完,自己也皺眉:“別的還好說,真空熔煉這個你們用過,之前金屬使用真空脫氣,不過電磁攪拌,就要自己研發了。後麵幾個檢測設備我去跟‘高科精密儀器’談談,看看他們能不能想辦法。”
    他說的有點籠統。其實真空感應爐是個工業加熱或熔煉設備,電磁感應加熱金屬原料至熔融狀態。
    真空脫氣技術隻是真空感應爐中,去除氣體雜質金屬提純功能,也是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武強軍哼了一聲:其實是痛苦到說不出話了。
    程時說:“中央很快就會建立一個跟石化,航空航天專業的研發獎勵製度。準備工作做在前麵。”
    武強軍立刻坐直了,問:“誒,這事我怎麽沒聽過。”
    程時說:“剛往上報,很快就會有消息了。如果這個出來的晚,我想辦法再給你弄別的政策支持。不能讓勇於探索和進步的人窘迫。”
    雖然程時經常畫餅,但是最後基本能實現。
    所以武強軍選擇相信他。
    他坐直了身子,說:“你說說具體怎麽做。”
    程時:“先要真空感應爐的容量擴大到10噸級以上。”
    武強軍:“十噸,據我所知國內現在最大的也就5噸。這是要擴大一倍啊。”
    然後他開始掰著手指頭數技術難點。
    真空感應爐是多學科交叉領域共同作用的頂尖成果,在極端條件下實現精準控製來保證材料純淨度。
    它自己的構造要求就極其高。
    最要緊的就是密封性好,爐體密封麵加工精度需達到Ra小於0.8微米,即便在0.001Pa級的真空環境下出現微泄漏,也會導致熔煉過程中氧含量上升5到10ppm,影響所熔煉的合金性能。
    因為內部是真空,要承受自外向內的一個大氣壓力。爐體的抗壓強度要大於20MPa。
    所以,焊接點的變形控製和強度就是個難點了。
    爐體越大,這個問題越顯著。
    還要用耐高溫和腐蝕的耐火材料。這個耐火材料在1600℃下要具有良好的熱震穩定性,不能析出,給裏麵熔煉的金屬增加雜質,不被侵蝕。
    關鍵造這個真空感應爐就是為了得到Inconel這種高強耐腐蝕耐高溫材料。
    就形成了一個死循環,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程時抬手:“我打斷一下,這個防火材料,化工廠可以解決。用高純氧化鋁氧化鎂複合磚。就是我用來做陶瓷球的粉末,把它做成磚貼在熔煉爐內部好了。”
    武強軍呆了呆,這個還真是。
    然後他接著說還有熔煉過程中金屬的放氣需采用機械泵+羅茨泵+油增壓泵三級抽氣係統,在十五分鍾內將真空度從大氣壓降至0.01Pa。若泵組抽速不足,將導致脫氣時間延長,增加能耗與氧化風險。
    多級泵的時序控製、泵油汙染對真空度的影響這些都是難點。
    其他還有電磁感應加熱的均勻性,溫度控製的精準性。
    這就要求自動化與智能化控製係統比較先進。
    而且這麽高溫度,傳感器會失真。
    用電磁感應進行攪拌和加熱,那麽感應線圈的絕緣和高溫下的電感值衰減也是個問題。
    高頻電磁場的輻射很大,操作人員安全防護都是個很大的問題。
    除非有高溫磁導率穩定良好的屏蔽材料。
    光他數的這些技術難點,都包括了材料科學、電磁學、自動控製,焊接和鑄造等多個學科極限。
    程時:“總有第一個,我喜歡做領頭羊。再說,想幹點事業出來,哪有不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