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旋轉箭垛,天工初想

字數:4148   加入書籤

A+A-


    “地火”的藍色火焰還在竹管口跳動,像個幽靈,驅散了恐懼,點燃了敬畏和狂熱。
    周允沒讓這股狂熱持續太久。
    他揮手讓人把火滅了,蓋好引氣口,隻留下書記官對著一堆數據抓耳撓腮。
    “柳逸塵,陳默,工匠營管事,跟我來。”
    周允轉身,大步走向堆放著木料和鐵器的工匠營區域。
    議事廳裏。
    那幾張畫著“旋轉箭垛”的圖紙再次被攤開。
    幾個工匠營管事圍著圖紙,臉上的表情比剛才看“地火”還要凝重。
    “王爺…這東西怎麽說呢,想法是真好…”一個胡子花白的老工匠搓著手,小心翼翼地開口,“可這轉動的部分,要求太高了。”
    他指著圖紙上畫的軸承和齒輪結構:“這得用精鐵,還得打磨得嚴絲合縫,一點差池都不能有。咱們這兒的鐵匠,怕是…手藝達不到啊。”
    另一個管事也點頭:“還有這軸承,要承受整個石垛的重量,還得轉得靈便,普通生鐵怕是用不了幾天就得磨壞了。”
    “好鋼難得,就算有,打造成這樣精密的玩意兒,也太費時費力了。”
    “時間,我們恰恰最缺。”周允手指敲著桌麵,“何闖三天後就可能打過來,東門是重點。”
    “我知道難,但必須做!哪怕先做出幾個樣子貨,裝在最關鍵的位置,也能唬住敵人,爭取時間!”
    工匠們麵麵相覷,愁眉苦臉。
    這不是光靠力氣就能解決的問題。
    “缺好鐵?缺人手?”
    一個清亮又帶著點野性的女聲從門口傳來。
    阿紮古麗大步流星地走進來,她剛安排好盯防降兵營的事,就聽說了“地火”和這個“會轉的牆垛子”。
    “我阿詩勒部的勇士不光會砍人,打鐵的手藝也不差!我們那兒有幾位老師傅,弄鐵疙瘩是一把好手。”
    阿紮古麗拍了拍胸口,看向周允:“需要什麽鐵?什麽礦石?我讓人從草原送!要人手?我調我們部落最好的鐵匠過來幫你!”
    周允眼睛一亮。
    草原部落的冶煉鍛造技術,在某些方麵,確實有獨到之處,尤其是在處理硬度和韌性上,為了打造彎刀和盔甲,他們有自己的訣竅。
    “好!古麗。”周允難得露出一絲笑意,“我需要能承受高強度摩擦和重壓的鋼材,還有能把這些鋼材精密加工的工匠。”
    “沒問題!”阿紮古麗一口應下,“人,明天就到!礦石,我立刻派人去取最好的!”
    工匠營的管事們鬆了口氣,有草原公主打包票,材料和人手的問題算是有了著落。
    但周允看著他們,心裏卻在盤算另一件事。
    這次靠阿紮古麗,下次呢?
    技術掌握在別人手裏,終究是隱患。
    而且,光靠幾個老師傅不夠,他需要的是能理解原理,能批量製造,甚至能改進這些東西的人才。
    得有自己的“技術班底”。
    “柳逸塵。”周允看向一直沉默的柳逸塵。
    “王爺。”
    “我想辦個學堂。”周允語出驚人。
    柳逸塵愣了一下:“學堂?教書認字的?”
    “不光是認字。”周允搖頭,“我要辦一個‘天工學堂’。”
    “天工?”
    “對,格物致知,探究萬物運行的道理。”周允指了指旋轉箭垛的圖紙,“比如,為什麽這個東西能轉?力是怎麽傳導的?用什麽材料最合適?怎麽計算最省力?”
    “還有‘地火’,為什麽糞土密封起來就能生氣,氣又能點燃?這些都不是什麽神仙手段,是‘理’,是‘道’。”
    周允眼裏閃著光:“我要教的,就是這些‘理’和‘道’。把咱們工匠營的好苗子,還有軍中識字、腦子活泛的士兵,都選拔出來,係統地學。”
    “物理、化學、材料學…”周允低聲念叨著這個時代無人能懂的詞匯,隨即改口道:“就是格物、煉丹、營造之學!我要讓他們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柳逸塵被周允這番話震得不輕。
    這位王爺,不光要打仗,要治理,還要…開創一門新的學問?
    但他很快反應過來,如果真能培養出這樣一批人才,那對於義鹿城,乃至整個大乾未來的發展,意義太重大了!
    “王爺深謀遠慮!屬下佩服!”柳逸塵躬身道,“隻是…教材…老師…”
    “我親自教基礎。”周允說道,“教材,我來編。先把框架搭起來,邊幹邊學。”
    “挑選學員的事情,你來負責。條件就三條:年輕,識字,腦子靈光,願意學!”
    “是!屬下立刻去辦!”柳逸塵領命。
    消息很快傳開。
    軍營裏、城裏,再次引發轟動。
    有人覺得王爺真是神人,什麽都懂。
    有人覺得這是瞎胡鬧,打仗要緊,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有什麽用。
    更多的人是好奇,觀望。
    軍醫帳篷裏。
    林婉兒正在幫一個傷兵換藥,聽著外麵傳來的消息,手上的動作頓了頓。
    “天工學堂?格物致知?”她輕聲重複著,眼睛裏閃過一絲好奇和向往。
    她從小跟父親學醫,對草木藥石的性狀、人體經絡的奧秘很感興趣,本質上也是一種“格物”。
    王爺要教的,似乎是更廣闊天地裏的“理”?
    旁邊的楊依依也聽到了,她性格更外向些,直接問傳消息的小兵:“那學堂,什麽人都能去學嗎?”
    小兵撓撓頭:“柳先生說,要年輕,識字,腦子靈光,還得通過王爺親自出的考核!”
    “考核?”楊依依來了興趣,“考什麽?”
    “不知道呢,神神秘秘的。”
    夜色漸深。
    周允站在議事廳的地圖前。
    東門外,何闖的死期越來越近。
    城牆上,旋轉箭垛的安裝在阿紮古麗的幫助下,進度加快。
    冒著藍色火焰的池子,預示著新能源發展。
    而“天工學堂”的計劃,則是在為更遙遠的未來,播撒知識的種子。
    周允拿起炭筆,在地圖旁邊的空白處,寫下“天工學堂”四個字。
    他需要的不止是能打仗的兵,還需要會創造的頭腦。
    城要守住,未來,也要靠這些頭腦去開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