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小土豆

字數:6711   加入書籤

A+A-


    當那架小型的螺旋槳飛機從伊薩菲厄澤的跑道上起飛,將那片被譽為“世界盡頭”的西峽灣甩在身後時,柳如煙感覺自己的靈魂仿佛經曆了一場關於孤獨與堅韌的極致洗禮。那盒裝著北極狐絨毛的標本盒,被她珍藏在背包的最深處,像一個護身符,時刻提醒著她在這片土地上收獲的勇氣與感悟。
    他們抵達了雷克雅未克國內機場,本應在這裏,無縫銜接地轉乘飛往歐洲大陸的國際航班。機場的大屏幕上,飛往阿姆斯特丹、巴黎、哥本哈根的航班信息,清晰地滾動著,仿佛在向他們招手,宣告著全新旅程的開啟。
    柳如煙的心中,充滿了對即將到來的、充滿了人類文明精致與浪漫的歐洲之旅的向往。然而,當她和陸沉一起,在機場的休息室裏,等待轉機時,她發現陸沉並沒有在看關於歐洲的旅行資料,而是在專注地研究著一張更為專業的、布滿了等高線和地質標記的冰島內陸高地地圖。
    “陸沉?”她疑惑地湊過去,“你在看什麽?我們不是馬上就要離開冰島了嗎?”
    陸沉抬起頭,他的眼中,沒有了之前那種發現新大陸的興奮,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近乎於哲學家般的深邃與探尋。
    “小土豆,”他指著地圖中央那片巨大的、幾乎沒有任何道路標記的、被冰川環繞的空白區域,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你看這裏,冰島的內陸高地tands)。”
    “我們這一路,沿著冰島的環島公路,探索了南部、北部、東部,甚至去了最偏遠的西部峽灣。我們看到了冰川的邊緣,火山的側翼,瀑布的下遊。我們所走的,依然是前人已經開辟出的、相對安全的‘遊客路線’。我們看到了冰島的‘皮膚’和‘血肉’,但我們還沒有真正觸摸過它的‘心髒’——那片未經馴服的、最原始、最荒涼、也最能代表地球初生時期麵貌的內陸高地。”
    他滑動著平板,屏幕上出現了一組令人震撼的照片:一片被五彩斑斕的流紋岩山脈環繞的地熱山穀,一座從碧綠色火山口湖中拔地而起的錐形山峰,以及一片廣袤的、如同月球表麵般的黑色沙漠。
        他抬起頭,認真地看著柳如煙:“我一直在想,我們的冰島之旅,真的圓滿了嗎?我們體驗了它的美,它的奇,它的孤獨。但我們還沒有體驗過它的‘力’——那種來自地球內部的、最原始、最狂暴、也最富有創造性的地心之力。我想,在我們徹底告舍別這座星球之前,我們應該去一趟內陸高地。去用雙腳,徒步穿越那片彩色的山脈;去在世界的中心,泡一次純天然的地熱野溫泉;去看一看,當所有的文明痕跡都褪去,地球最本真的麵貌,究竟是什麽樣子。”
    “這不算是新的旅程,”他的聲音充滿了說服力,“這是我們冰島之旅的‘終極內核’,是打開這本書最後一頁後,發現的隱藏在封底裏的、最核心的秘密。完成了這次探索,我們才能說,我們真正讀懂了冰島。你願意陪我,去完成這最後,也是最艱難的,一場關於‘回歸本源’的朝聖嗎?”
    陸沉的話,像一股強大的地熱暖流,瞬間融化了柳如煙心中所有關於歐洲的浪漫想象。蘭德曼納勞卡,那個她隻在最硬核的探險紀錄片裏見過的名字,瞬間變得無比真實和充滿誘惑。她知道,這便是陸沉,永遠追求極致,永遠不滿足於表麵。而她,也早已被他這種精神所深深感染。
    她深吸一口氣,臉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充滿了冒險家神采的笑容:“內陸高地……聽起來就像是冰島留給我們的畢業考試。好!我們去!去地球的心髒看一看!”
    於是,在所有粉絲都以為他們即將告別冰島時,一條再次挑戰所有人想象極限的動態,在他們的社交平台發布,引來了山呼海嘯般的驚歎。
    標題充滿了對這次終極挑戰的敬畏——“冰島終極內核:向地心進發!‘往後餘生’隱藏篇章,徒步穿越彩色山脈蘭德曼納勞卡!”
    【我……我的下巴已經掉在地上了!內陸高地?!那不是普通遊客能去的地方啊!】
    【趟河!徒步!露營!陸總和柳總這是要從旅行博主,轉型成荒野求生博主了嗎?!】
    【蘭德曼納勞卡!傳說中的彩色山!那裏的風景美到不屬於這個世界!太期待了!】
    【這才是真正的冰島終極畢業旅行!我願稱之為史上最強!】
    就這樣,他們再次取消了國際航班,在雷克雅未克,找到了一家最專業的、專門組織內陸高地探險的公司,預定了一個為期三天的,由專業向導帶領的私人探險團。他們的座駕,也從福特皮卡,升級成了一輛擁有巨大輪胎、高高在上的、如同怪獸般的改裝奔馳超級大腳車。
    他們的內陸高地之旅,第一天,就從一場充滿了顛簸和涉水的“硬核越野”開始。
    當他們乘坐著那輛巨大的“怪獸卡車”,駛離了環島公路,拐上一條被稱為“f公路”冰島內陸高地的山路編號)的、崎嶇不平的土路時,真正的冒險,才算開始。
    道路在廣袤的、黑色的火山沙漠中延伸,兩旁是奇形怪狀的、被苔蘚覆蓋的火山岩。他們時常需要穿過一片片積雪,甚至需要趟過幾條由冰川融水形成的、沒有橋梁的、冰冷刺骨的河流。每一次,當巨大的車輪激起巨大的水花,成功地從河的對岸衝上岸時,柳如煙都會發出一聲興奮的尖叫。
    經過近五個小時的顛簸,當他們的車輛翻過最後一個山坳,那片傳說中的、五彩斑斕的山穀,豁然出現在眼前時,柳如煙感覺自己的大腦瞬間一片空白,完全被眼前這幅超現實的畫卷所震撼。
    遠處的山巒,不再是單一的黑色或綠色,而是呈現出一種難以用言語形容的、混合了粉紅色、赭石色、金黃色、墨綠色和淡藍色的、如同油畫般的斑斕色彩。這些顏色,是流紋岩在不同的溫度和環境下,氧化形成的。
    山穀的中央,是一片平坦的、黑色的火山岩營地,幾頂彩色的帳篷,點綴其間。營地旁,一條熱氣騰騰的小溪,蜿蜒流過,許多徒步者,正愜意地在溪流中泡著溫泉。
    “歡迎來到蘭德曼納勞卡。”向導兼司機的冰島大漢,用他那略帶沙啞的嗓音,自豪地說道,“地球上最像外星球的地方。”
    他們沒有選擇住帳篷,而是入住了營地裏唯一的一棟,由冰島旅行協會管理的、極其簡陋的高山木屋。木屋裏是大通鋪,沒有電,沒有熱水,也沒有網絡信號。
    他們的第一場“高地直播”,就是在木屋前,用衛星電話微弱的信號,進行的。
    這一次,他們的穿著,已經完全是專業登山客的模樣。衝鋒衣、速幹褲、登山杖、頭燈……他們的臉上,雖然帶著一絲旅途的疲憊,但眼神中,卻充滿了抵達聖地後的虔誠與興奮。
    標題也極其簡潔而有力——“抵達地球之心!蘭德曼納勞卡,我們到了!”
    第二天的行程,是此行最核心,也是最艱苦的部分——全程約六個小時的內陸高地徒步。
    在向導的帶領下,他們開始了向彩色山脈的攀登。
    起初,他們行走在平坦的、黑色的火山岩上。隨即,道路開始變得陡峭,他們需要手腳並用,才能爬上一片冒著熱氣的、充滿了硫磺味的黃色山坡。
    當他們爬上第一個山頂,回頭望去時,立刻被眼前的景色所折服。整個蘭德曼納勞卡山穀,盡收眼底。五彩的山巒,在陽光下,呈現出更加明亮的色彩。遠處,是巨大的、白色的米達爾斯冰川yrdasj?ku)和埃亞菲亞德拉冰川eyjafjaaj?ku)。
    柳如煙大口地呼吸著冰冷而純淨的空氣,感覺自己像是站在了世界的屋脊。
    他們繼續前行,穿過一片被白雪覆蓋的山脊。腳下是皚皚的白雪,兩旁,卻是五彩斑斕的、沒有一絲植被的流紋岩山脈。白色與彩色,在這裏形成了強烈的、夢幻般的對比。
    向導指著遠處一座覆蓋著翠綠色苔蘚的、完美的錐形山峰,告訴他們,那裏就是著名的“女巫山”t. brennisteinsada)。
    中午,他們在一片可以俯瞰整個山穀的避風處,坐下來,吃著隨身攜帶的能量棒和三明治。雖然食物簡單,但配上這無敵的“百萬美元風景”,卻成了他們此生最難忘的一頓午餐。
    柳如煙看著眼前這片寂靜而又充滿力量的、仿佛創世紀之初的風景,心中忽然湧起一股對自然的無限敬畏。
    “陸沉,”她說,“站在這裏,我才真正明白,什麽叫做‘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些山脈,這些顏色,它們的存在,沒有任何目的,不為取悅誰,也不為恐嚇誰。它們隻是存在著。它們是地球最原始、最真實、也最不在乎我們的樣子。”
    “是啊,”陸沉也點頭,“在大自然這種最純粹的力量麵前,人類所有的文明、曆史、情感,都顯得如此渺小和不值一提。這或許就是高地徒步的意義——它讓我們放下自我,回歸本源,重新認識自己在這顆星球上的位置。”
    下午,他們開始下山。下山的路,穿過了一片更加奇特的、黑曜石構成的山穀。陽光下,那些黑色的、如同玻璃般的岩石,閃爍著神秘的光芒。
    當他們終於拖著疲憊的雙腿,回到了營地時,天色已晚。而迎接他們的,是最好的獎賞——在營地旁的天然地熱溫泉裏,泡一個解乏的“野溫泉”。
    他們換上泳裝,緩緩地走進那條熱氣騰騰的小溪。溪水的溫度恰到好處,混合著來自地熱泉的熱水和來自山澗的冷水。他們找了一個舒服的位置躺下,任由溫暖的泉水,衝刷著疲憊的肌肉。
    他們仰望著冰島內陸高地那片純淨得沒有任何光汙染的夜空,繁星如鑽,銀河清晰可見。
    “我感覺,我們現在,正泡在地球的心髒裏。”柳如煙閉著眼睛,幸福地說道。
    【蘭德曼納勞卡!真的是彩色的山!太震撼了!感覺像在油畫裏一樣!】
    【高地徒步!太強了!這才是真正的冰島!】
    【在世界的中心泡野溫泉,看銀河!這是什麽神仙體驗!我的人生夢想!】
    在內陸高地的最後一天,他們沒有再進行高強度的徒步,而是選擇了一種更輕鬆的方式,來告別這片神奇的土地。
    他們去了附近另一個著名的景點——“光之裂穀”jotipour)。這是一個巨大的、由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口湖。湖水呈現出一種深邃的、如同藍寶石般的色彩,而環繞著湖泊的火山口邊緣,則是詭異的、鮮紅色的岩石。藍色與紅色,在這裏形成了強烈的、令人過目不忘的視覺衝擊。
    下午,他們乘坐著那輛“怪獸卡車”,依依不舍地,踏上了返回雷克雅未克的路。
    當他們即將離開這片內陸高地時,陸沉叫停了車子。他從路邊,撿起了一塊小小的、隻有拳頭大小的、呈現出粉紅色和淡黃色紋理的流紋岩。
    他將這塊石頭遞給柳如煙,這便是他為她準備的,冰島之旅的最後一份,也是最本質的一份禮物。
    “這塊石頭,來自蘭德曼納勞卡,”他柔聲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告別的傷感,“它很普通,也很特別。它沒有冰川之心那樣的晶瑩,沒有北境之心那樣的精致。但它承載著這座島嶼最古老的記憶,記錄著地球最原始的力量。它就是冰島的‘本源’。”
    “我們這次冰島之旅,始於對冰與火奇觀的向往,終於對地球本源的敬畏。我希望這塊彩色的石頭,能為你留住蘭德曼納勞卡所有的震撼與感悟。也希望它能提醒我們,無論我們走多遠,看到多繁華的世界,都不要忘記,我們最終都來自於最樸素的、如同這塊石頭般的,自然本源。”
    柳如煙接過那塊沉甸甸的、帶著大地溫度的石頭,緊緊地握在手裏。她知道,這便是他們冰島之旅,最完美的、再無任何補充餘地的,最終的紀念品。
    當他們第六次,也是真正意義上,無可辯駁的、宇宙都無法再阻攔的最後一次,站在雷克雅未克凱夫拉維克國際機場,準備登上飛往歐洲大陸的航班時,他們的內心,已經達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如同高地般寧靜而又充滿力量的圓滿。
    他們的社交平台上,更新了冰島之旅的終極告別動態。配圖是那張在蘭德曼納勞卡的山頂,兩人背對著鏡頭,並肩而立,俯瞰著腳下五彩斑斕的山穀和遠處冰川的壯闊照片。
    文字充滿了對這次終極旅程的深刻感悟:
    “最後的最後,我們向著地心,完成了一場關於回歸本源的朝聖。冰島,用它所有的冰與火,所有的孤獨與壯麗,所有的奇詭與純淨,為我們上了一堂關於‘地球’本身的終極課程。至此,我們的冰島之書,從封麵到封底,再到隱藏在最深處的內核,已全部讀完。再見,冰與火之國,謝謝你給予我們的一切。你好,世界!這一次,我們真的,真的,真的要來了!”
    飛機起飛,巨大的轟鳴聲,像是為他們這場漫長、曲折而又極致完美的冰島史詩,奏響了最後的終曲。窗外,那片如同外星球般的、黑色的火山熔岩大地,漸漸消失在雲海之中。陸沉和柳如煙相視一笑,他們的前方,終於,將是那片充滿了風車、運河、鬱金香和藝術氣息的,關於自由、浪漫與人類文明的歐洲故事。世界之旅,在經曆了這次最深刻的“畢業考試”之後,終於,要真正地,開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