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開工
字數:5121 加入書籤
青窯村這幫手藝人,幾乎家家都有輛獨輪車。
說來也怪,土匪搶劫的時候還特意護著這些車,估摸著是想留著運贓物,所以這些獨輪車基本都好好的。
這會兒匠戶們正忙著往車上裝東西,捆好的工具、帳篷、鍋碗瓢盆,還有糧食袋子,把車子堆得滿滿當當。
婆娘娃娃都坐在車幫子上,當家的把麻繩往肩膀上一套。
兩手穩穩抓住車把,推著吱呀作響的小車,慢慢匯進回青山村的大隊伍裏。
這幾十輛小車排成串,匠戶家的婆娘娃娃早習慣了這種走哪搬哪的日子。
一路上女人們嘮著家長裏短,娃娃們追著打鬧,許平安這支隊伍熱鬧得跟趕集似的。
隊伍尾巴上跟著二十來個縣衙差役。
領頭的王捕頭帶著三十多個老黑山土匪俘虜,慢悠悠跟著走。這些黑衣高帽的官差挎著長刀,一路上對土匪連踢帶罵。最近豐林縣可不太平,山匪攔路搶劫都是家常便飯。
更別提還有好幾起屠村的慘案。
縣城裏亂糟糟的,命案接二連三,老百姓怨聲載道,縣太爺急得直跳腳。
縣老爺下了死命令,要他們限期破案,抓住匪首給百姓個交代。
可山匪哪有那麽好抓?
前幾次交手,弟兄們傷的傷死的死,到頭來也沒逮著幾個。
更別說逮著什麽大魚了。
衙役們恨得牙癢癢,對這些俘虜自然沒好臉色。
這回能押到這麽多人,還是托了豐林縣伯的福。
不僅一口氣砍了幾十個土匪的腦袋,還把老黑山的大當家“斷尾狼”給逮住了。
這下可好,縣太爺和衙門裏的捕頭們總算能把心放回肚子裏了。
年底的政績考核和老百姓的怨氣,這回也能有個交代了。
王捕頭在許平安跟前那叫一個殷勤,端茶遞水忙前忙後的。
為啥這麽賣力?就盼著這位縣伯大人往後剿匪的時候,
指頭縫裏隨便漏點土匪腦袋、俘虜啥的,夠他們這些當差的拿去邀功領賞了。
許平安對這位挺會來事兒的王捕頭倒沒啥意見。
寫功勞簿的時候,還特意給他們添了幾筆幫忙抓賊的功勞。
這可把王捕頭和手下感動得眼淚汪汪的。
拍著胸脯跟許平安保證:“往後伯爺有啥吩咐,咱們兄弟絕對沒二話!”
許平安倒沒往心裏去,就當是跟縣衙的官差們結個交情。
走到三岔路口,捕快們押著土匪往縣城去交差。
許平安則帶著工匠們直奔青山村。
離村子還剩不到半裏地,
老遠就瞧見薛百長和村長老高頭領著村民在村口候著。
之前許平安已經派騎兵回來報過信,說從青窯村請來了工部大匠和工匠,今天就能敲定修建青山堡的事兒。
到了村口,許平安翻身下馬。
老村長趕緊上前行禮。
許平安擺擺手吩咐:
劉老,先給青窯村的工匠們騰塊地方住。人家大老遠來幫咱們修堡子,可不能虧待了。”
老村長連連點頭:“伯爺放心,保管安排得妥妥當當!”
說著就把工匠們帶到村南頭的小河邊。
河岸上有片幾十丈見方的平地,老村長拄著拐杖往那一指:“這兒挨著河邊,打水做飯都方便。”
又指了指不遠處的小樹林說道:
“平日砍柴也就走個百來步,大夥兒看這地方咋樣?”
跟著來的青窯村村長黃有才左右打量,連連點頭誇讚。
“這地界確實不錯。”
“那咱們就在這兒安營紮寨。”
黃有才吆喝一聲,匠戶們立馬推著自家獨輪車圍了過來。
各自在草地上圈出丈把寬的地盤,手腳麻利地支起帳篷。
不到一刻鍾的工夫,小河邊上就冒出片簡易帳篷營地。
婆姨們拎著木桶去河邊打水洗涮,娃娃們在帳篷縫裏鑽來鑽去嬉鬧。
這會兒青山村口那邊。
許平安正囑咐林家姐妹給黃文秀安排住處。
林家大姐見當家的對這匠戶姑娘格外上心,自然也不敢怠慢。
她拉著黃文秀的手熱絡道:
“咱們婦道人家和那幫糙漢子擠著住多不方便。”
“我屋裏正好空著間房,文秀妹子不如搬來跟我搭個伴兒。”
“這…………”
黃文秀生性靦腆,被這突如其來的熱情弄得手足無措。
不過林家大姐三言兩語就說得她改了主意。
“我平日自個兒開火總做多飯菜,你搬過來住,我包你一日三餐。”
聽說有人管飯,這姑娘眼睛一亮,忙不迭點頭應承下來。
要曉得她做飯的手藝,可是難吃到連自己都咽不下。
安頓好工匠們,許平安就把青窯村幾個管事的叫來商量。
雖說工匠們都跟著來了,可工錢糧米還沒敲定數目。
許平安開的價碼著實不低。
每戶工匠每月工錢一貫,另給兩石口糧。
家裏能幫著幹活的,每天再給十文工錢,還管頓晌午飯。
青窯村的各位老師傅,每人每月都能拿五貫錢的固定工資。
被許平安點名當總工程師的黃文秀更誇張,直接開出了五十貫的月薪。
許平安這麽大方,可把青窯村的工匠們驚著了。
他們平時接的工程也不少,但像豐林伯這樣當場拍錢的主顧。
還真是頭回見。
許平安知道這幫匠人剛被土匪搶過,手頭都不寬裕。
幹脆提前預支了一個月的工錢和口糧。
當沉甸甸的銅錢串子發到手裏,鼓囊囊的糧袋搬進帳篷。
河邊的工棚區就像打了雞血,立馬熱鬧得跟過年似的。
錢都揣兜裏了,不賣力幹活實在說不過去。
林家姐妹剛回個頭的功夫,就發現鍾姑娘已經跑沒影了。
這位新上任的總工程師扛著測量杆,早就跑去工地勘測土質了。
黃文秀心裏門兒清,整個工程隊都等著她的設計圖紙呢。
耽誤一天工期,豐林伯的錢包就要多癟一分。
所以二話不說,擼起袖子就開幹。
許平安趕緊使眼色讓林家姐妹跟上去幫忙——外鄉人來幹活,總得有個本地向導。
旁邊的黃有才捋著胡子打圓場:
“讓伯爺見笑了,我家這丫頭就是急性子。”
“想到啥立馬就要幹,最看不得磨洋工。”
許平安聽出來這是在給侄女找補。
黃文秀那古怪脾氣,待人接物確實容易得罪人。
當大伯的為了這孩子,真是沒少操心。
黃有才話頭一轉說起正事:
“從青窯村運磚瓦到青山村,光運費就是筆大開銷。”
“再說青山堡這規模,光靠我們村那點產量根本不夠用。”
“伯爺您看這樣行不?要是在附近能找到合適的粘土礦。”
“咱們直接就地建窯燒磚,省了運費還能加快進度。”
許平安聽得直拍大腿,這省錢的主意可算說到他心坎裏了。
幾個燒窯的把式當天就出發,滿山遍野找適合燒磚的粘土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