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接收封地

字數:5593   加入書籤

A+A-


    快到夏末了,山野間草木長得特別茂盛。
    放眼望去,眼前是片綠油油的平川地。
    有條小河彎彎曲曲地從西往東流,河兩岸散落著幾個小村莊。
    土房子頂著茅草屋頂,煙囪冒著炊煙,田裏不時能看到忙活的農人,遠近傳來雞叫狗吠的聲音。
    好一幅鄉下美景。
    許平安爬上山坡遠望,眼前山巒疊翠,雲霧纏繞,那就是北邙山的西邊山腳。
    看著這麽美的景色,許平安心裏挺痛快。
    他雖然老家在豐林縣。
    但豐林西邊這片地兒,許平安也是頭一回來。
    站在高坡上看,整個封地形狀像片楓葉。
    望著遠處的村子,許平安若有所思。
    這時,縣主簿楊硯和左司衛張奎騎馬來到許平安身邊。
    楊硯指著河邊上不遠處的村子說:
    “伯爺您看,這次要接收的村子有三個。”
    “都沿著這條碧水河,上下遊分布著。”
    “近處是河西村,稍遠是河中村,靠北邙山腳的是河東村。”
    張奎趕緊接上話:
    “我們督軍府劃給伯爺的封地,還有四個兵戶村寨。”
    說著指向東邊一片村落:
    “伯爺您瞧。”
    “山腳下是石磨寨,遠些的是翠林村,繞過後山脊就是青麻村和草廬村。”
    許平安點點頭:
    “行,那咱們就從最近的河西村開始接收。”
    說完一抖韁繩,隊伍就往不遠處的河西村去了。
    這時候河西村村口。
    老村長帶著百來戶村民,正等著豐林縣伯到來。
    昨天縣裏就來了文書,說他們村劃給這位縣伯當封地了。
    聽說村子成了伯爺的食邑,大夥兒心裏都直打鼓。
    不知道這位伯爺會怎麽對待他們,以後的日子會變成啥樣。
    村民們低著頭,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突然,馬蹄聲轟隆隆響起,一隊人馬從遠處奔來。
    村民們趕緊抬頭看,隻見上百名騎兵鎧甲鋥亮,馬蹄踏得地麵直顫。
    騎兵隊伍直接穿過田間小路,朝著河西村村口奔來。
    這是許平安從廣進侯那兒學來的招兒。
    對手下這些封地農戶,頭回見麵就得鎮住場子。
    這樣主動權就在自己手裏,村民們也會更服帖。
    果然,當騎兵轟隆隆穿過村子時,
    田裏幹活的、村口站著的,個個嚇得腿肚子直哆嗦。
    大夥兒趕緊跟著老村長,齊刷刷跪倒在地,迎接豐林縣伯。
    看到這場麵,許平安心裏點了點頭。
    武力震懾這步算是成了。
    接下來該展現親民形象了。
    許平安騎馬到村口,勒住韁繩掃了眼跪著的村民,
    利落地跳下馬,幾步走到老村長跟前。
    親手把老人家扶起來,嘴裏還說著:
    “老人家快請起。”
    “本伯奉朝廷之命接管河西村,往後咱們就是自家人,大夥兒都起來吧。”
    老村長和村民見這位伯爺這麽和氣,心裏總算踏實了點。
    這時主簿楊硯走上前來,從懷裏掏出賬本公文,對著村民高聲宣讀:
    “即日起,河西村一百零三戶人丁,兩千四百五十畝地,全部劃為豐林縣伯封地。”
    “賦稅徭役,均聽縣伯調遣。”
    楊主簿念完公文,底下的河西村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沒吭聲。
    老村長趕緊向許平安躬身問道:
    “咱們河西村願意奉縣伯為主,就不知今年要交多少稅?服多少徭役?”
    “求伯爺給句準話,也好讓大夥兒安安心。”
    對河西村的老百姓來說,當普通農戶還是當伯爺的封戶其實沒啥差別,
    他們就關心一件事:秋收後,自己要被收走多少糧食和錢。
    在大晉北邊,好田一畝能產三石小米,大概300斤;差田產兩石左右,差不多200斤。
    大晉的田稅,大約是收十分之二。
    也就是說,好田每畝收六鬥60斤,差田每畝收四鬥40斤。
    看起來稅好像不重,其實對農戶來說挺吃力的。
    準備種子農具,租用耕牛,就得花掉地裏三成的收成。
    剩下的糧食,還要養活一家五六口人,說實話根本不夠吃。
    村民們還得去野外挖野菜、草根和樹皮,才能熬過去。
    除了田稅,村民每年還得給官府交人頭錢和布匹。
    可以說,百姓辛苦幹一年,也剩不下多少東西。
    河西村最關心的就是這位縣伯會怎麽收稅。
    所以才有了河西村老村長的那一問。
    許平安沒答話,因為這事兒是家裏管事許誠負責的。
    出發前,許平安就問過許誠,食邑的稅該咋辦。
    按許誠的說法。
    勳貴和領地裏村民的關係,一般有兩種。
    第一種是普通的食邑村民,每年交定額的糧食和人頭錢,還得去幹活兒。
    領地裏碰上土匪入侵,村民得自己帶武器當鄉兵。
    但除了這些,勳貴不能多管他們的事。
    第二種,是徹底投靠勳貴的家丁。
    這些家丁交多少稅、幹多少活兒,全憑勳貴一句話。
    勳貴對他們有絕對的掌控權。
    雖然徹底投靠就沒自由了,但多數勳貴會給家丁點優待。
    畢竟勳貴手下的兵,基本也是這些家丁組成的。
    勳貴接手新封地時,得讓村民自己選。
    是當普通的食邑村民,還是投靠勳貴當家丁。
    有人就說了,你都當縣伯了,為啥不強迫所有村民都投靠你當家丁呢?
    為啥要讓村民自己選呢?
    因為以前真有勳貴這麽幹過,結果領地鬧起民亂。
    朝廷禦史趁機彈劾,朝廷就說他苛待百姓,直接削了爵位。
    所以現在勳貴接手新地盤,朝廷硬性規定必須讓老百姓自己選。
    這也是大晉朝廷管束勳貴的手段。
    不過想讓這些村民投靠當部曲,也不是沒法子。
    得讓許誠先給河西村大夥兒掰扯清楚:當普通農戶和當部曲有啥區別。
    說完就問:
    “你們河西村是想當普通農戶,還是跟著我家伯爺當部曲?”
    “這…………”
    河西村的村長和村民互相瞅了瞅,弓著腰回話:
    “伯爺能不能讓我們商量下?”
    許平安點點頭:
    “行。”
    “日落之前,必須給個準話。”
    說完這話,許平安沒多留,在村民敬畏的目光裏帶著人馬就走了。
    看著豐林伯走遠,河西村村民都湊到一塊兒商量。
    老村長先開口:
    “大夥兒說說,咱咋選?”
    有個村民接話:
    “要我說就當普通農戶。”
    “真當了部曲,還不得被人當牲口使喚?”
    另一個村民直點頭:
    “可不咋的!”
    “咱河西村現在日子又不是過不下去,照老樣子挺好。”
    其他村民七嘴八舌地討論,也都是這個意思。
    老村長琢磨了下,拍板說:
    “成,那咱們村就當普通農戶。”
    他哪知道,這個決定讓整個河西村後悔得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