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影霾

字數:3274   加入書籤

A+A-


    玉門關的暮色尚未褪盡,三匹青驄馬已踏碎月牙泉的倒影。崔正英手中的韁繩驟然緊繃,坐騎忽然發出低啞的嘶鳴——西北方的風沙裏,竟浮動著若有若無的龍形暗紋,每道紋路掠過沙丘,便在沙麵留下深褐色的灼痕,如同被抽幹水分的血管。陽中懷裏的《山海經》殘卷突然無風自動,泛黃紙頁上“燭龍銜火,照臨幽都”的朱砂批注滲出紅光,與他腕間在隱沙鎮沾染的還影花熒光交相輝映。
    “不對勁。”崔正英按住劍柄,裂紋處的星芒微光此刻如心跳般明滅,“從隱沙鎮到長安城,本該是漠南綠洲漸盛,為何連胡楊的影子都在蜷縮?”他指向道旁枯死的胡楊,樹幹投下的陰影竟裂成數瓣,每片碎影都在徒勞地向主幹蠕動,仿佛被某種力量強行肢解。陰寬啐掉嘴角的草莖,降魔杵重重磕在馬鞍上:“管他娘的,老子這照骨鏡還沒歇夠呢!”話音未落,鏡麵突然泛起漣漪,映出長安城西門處堆積的黑影——那不是尋常的城磚陰影,而是無數人疊羅漢般攀附在城牆上,每個黑影的四肢都長出蛇形的影子觸須,正瘋狂地啃噬著城磚縫隙間的青苔。
    亥初時分,三人在長安城郊的破廟暫歇。廟中供著半截斷頸的土地神像,神像基座上刻著的“保境安民”四字已被磨成淺痕,取而代之的是用指甲刻下的歪扭小字:“影子會爬牆,眼睛裏有龍鱗!”陰寬剛要踢翻供桌生火,忽聽廟外傳來拖遝的腳步聲,三個身披破氈的村民踉蹌著撞進門來,他們的影子竟呈現出龍鱗般的鱗狀紋路,每片“鱗片”邊緣都泛著紫黑,像是被毒血浸染的甲胄。
    “大俠救命……”為首的漢子撲通跪下,眼白裏爬滿蛛網狀的血絲,“城裏的人從三天前開始,影子突然長出爪子,抓住牆就能往上爬,好多人爬到城牆上就再也下不來了!”他掀起破舊的衣袖,小臂上赫然印著三道指狀瘀痕,與隱沙鎮陰寬被影煞抓撓的傷口極其相似,隻是瘀痕中央多了個極小的龍形凹紋。陽中突然想起殘卷中關於“燭龍影契”的記載:“上古神燭龍褪鱗化影,其鱗落處,影能借物而行,凡人得之,必為影奴。”
    三更梆子響過三聲,長安城方向傳來轟然巨響。崔正英躍上廟頂,隻見整座城池被紫黑色霧靄籠罩,東市方向騰起的火光中,竟有龍形影子在城牆上遊走,每經過一處屋簷,瓦當獸首的影子便活過來,張開石嘴吞噬下方行人的影子。最駭人的是朱雀大街中央,一根十丈高的“影子柱”拔地而起,柱身纏繞著無數扭曲的人影,頂端懸浮著半片焦黑的龍形影子——那影子的七竅處,正往下滴落金紅色的光血,每滴光血砸在地上,便生出吞噬影子的沙藤幼苗。
    “是燭龍殘鱗!”陽中攥緊殘卷,聲音裏帶著顫音,“五百年前燭龍墜於終南山,鱗甲散落在長安地下,如今有人用生魂祭煉,想複活燭龍殘影!”他突然指向影子柱頂端,那裏隱約可見個道袍身影,手中托著的青銅盞裏,正燃燒著幽藍的影煞之火,“看他腰間的玉佩——是鏡淵鎮的光陰蝶紋!難道和當年偷走光陰蝶鱗粉的妖僧有關?”
    崔正英的青鋒劍突然劇烈震顫,裂紋處的星芒竟凝成細小的蝶形光斑。他想起在隱沙鎮破陣時,劍刃吸收的光陰蝶靈氣,此刻正與那道袍人青銅盞中的影煞火相互排斥。“陽中,你去西市尋找‘照骨鏡’記載的‘影脈泉眼’,引還影花露水淨化地脈;陰寬,你用降魔杵敲擊城角的鎮龍銅鍾,打亂燭龍殘影的鱗片共鳴;我去會會那位‘煉影人’。”他說話間已躍下廟頂,青驄馬長嘶一聲踏碎廟前石燈籠,馬蹄濺起的火星竟在沙地上燒出“影隨形”的淺痕。
    接近朱雀大街時,崔正英忽然感覺腳踝一緊,低頭看見自己的影子竟伸出半透明的龍爪,正抓向路邊蜷縮的乞兒。他牙關一咬,運轉體內真氣,劍刃上的蝶形光斑驟然擴大,將影子邊緣的龍鱗紋路一一灼滅。“原來燭龍殘鱗是靠吞噬生魂影子來修補自身……”他閃避著空中襲來的瓦當獸首影子,忽然瞥見道袍人轉身,露出半邊臉上的蝶形疤痕——正是三年前在西域逃脫的妖僧座下弟子,鏡淵鎮叛道者葉默。
    “崔捕頭別來無恙?”葉默的笑聲混著影煞火的爆裂聲,“當年在鏡淵鎮讓你撿了光陰蝶鱗粉,如今正好用你的影子來喂燭龍!”他手中青銅盞突然飛向空中,盞中火焰化作萬千影蛇,每道蛇影七寸處都嵌著片龍鱗,“看見城牆上的百姓了嗎?他們的影子早已和燭龍殘鱗共生,你若砍斷影子柱,他們便會和殘鱗同歸於盡——”
    話音未落,西市方向突然騰起雪白的熒光,千萬朵還影花順著地脈破土而出,花瓣上的光影碎片如星河倒懸,正一點點瓦解紫黑色霧靄。陰寬的降魔杵也重重砸在鍾樓銅鍾上,“當——”的巨響中,城角的鎮龍紋章亮起金光,燭龍殘影的鱗片共鳴頓時錯亂,那些攀附在城牆上的百姓影子紛紛墜落,化作光點回到主人腳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崔正英抓住時機,青鋒劍攜著光陰蝶的星光劈開影蛇陣,劍刃直接抵住葉默咽喉。後者眼中閃過瘋狂,突然將青銅盞扣在自己心口:“就算我死,燭龍殘影也會吞噬長安所有影子——”他的身體瞬間透明,化作半片龍形影子融入影子柱,頂端的焦黑龍影卻因此完整了三分,龍首轉向崔正英,眼中竟映出隱沙鎮陶女臨終的畫麵。
    “人心無妒,影自長隨……”崔正英忽然想起隱沙鎮沙泉旁的刻字,他反手將劍插入地麵,運轉全身真氣催動光陰蝶靈氣,裂紋處的星芒如銀河傾瀉,在地麵映出巨大的“心”字光影。那些被燭龍殘鱗控製的百姓影子,竟隨著“心”字光影的擴散,紛紛掙脫龍鱗束縛,匯聚成光流湧入影子柱。
    當第一縷晨光穿透霧靄時,影子柱轟然崩塌,露出柱底堆積的百枚燭龍殘鱗,每枚鱗甲上都刻著不同的“貪”“妒”“嗔”字跡。陽中抱著琉璃淨瓶跑來,瓶中還影花露水灑在殘鱗上,鱗片瞬間化作熒光滲入地底,長安城的影子們終於重新貼回主人腳下,不再長出猙獰的龍爪。
    陰寬踢開葉默遺留的道袍,發現內襯繡著半朵並蒂蓮——與隱沙鎮陶女未完成的定情信物一模一樣。崔正英望著遠處晨光中的鍾樓,忽然明白葉默為何執著於複活燭龍殘影:五十年前,陶女的戀人正是為了尋找複活她的方法,才偷走鏡淵鎮的光陰蝶鱗粉,卻不想誤入歧途,讓執念化作了更可怕的影煞。
    “師父,你看!”陽中指著朱雀大街中央,那裏不知何時長出了三株還影花,雪白的花瓣上流轉著金紅與紫黑交織的光影,“像是把燭龍的殘念和陶女的遺憾都化在了花心裏……”
    崔正英撿起葉默遺落的青銅盞,盞底刻著“影去心空”四字,與隱沙鎮銅鏡上的“影隨形護”正好相映。他知道,長安城的影子劫雖暫告平息,但隻要人間仍有執念的陰雲,就會有新的影煞在某個角落滋生。青驄馬的嘶鳴再次響起,三人收拾行囊,朝著終南山方向望去——那裏的雲霧中,隱約可見半片龍形陰影在盤旋,如同下一場劫數的預兆。
    而在隱沙鎮的沙泉旁,陶女的定情陶片上,不知何時多出了另一半並蒂蓮的刻痕,兩朵蓮花的影子交疊在泉水中,隨著波光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所有被執念扭曲的影子,終將在人心的光火中,尋回最初的模樣。
    喜歡一眉道師請大家收藏:()一眉道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