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安子的四叔和幹姑
字數:3650 加入書籤
見我出來,老姑立刻迎了上來,臉上帶著關切:
“哎呦,陽子醒啦?這一覺睡得踏實不?餓壞了吧?安子中午那會兒就想叫你起來吃飯,扒門縫一看你睡得沉,就沒忍心喊你。快,快過來,飯菜都在鍋裏給你熱著呢!”
她一邊說一邊麻利地往廚房走:“給你留了飯菜,管夠造!趕緊墊補墊補,空一天肚子了都。”
我確實感到饑腸轆轆,也沒多客氣:“謝謝老姑,真是麻煩你們了。”
“麻煩啥!你這孩子淨說外道話!”老姑佯裝生氣地瞪了我一眼,“趕緊去趁熱吃!對了,安子他們爺幾個去村口了,說是去接一下明天做法事的先生,順便再看看紙紮啥的齊沒齊備,一會兒就回來。”
我點點頭,洗了洗手,朝著院子外麵走去。
正吃著,屋門裏傳來腳步聲,是陳建安和幾個本家叔伯回來了。
陳建安看到我醒過來了,臉上露出一絲寬慰:“陽子,醒了?睡得怎麽樣?”
“還行,緩過來不少。”我咽下嘴裏的食物,“事情都安排得差不多了?”
“嗯,基本都妥了。先生明天一早到,紙紮、吹鼓手也都定好了。”陳建安在我對麵坐下,臉色依然憔悴,但眼神比白天清明了一些,“就是…剛才在村口,我又看了眼那棵老槐樹…”
他壓低聲音:“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總覺得那棵樹…好像比白天更陰森了。”
我心裏一緊,不過沒有作聲。
陳建安怔了怔再次開口說道:“陽子,那個一會兒你替我一下,我睡會兒,後半夜我再換你行不?”
我點點頭告訴安子:“你別換我了,我這睡了一天,一宿不睡也沒什麽事。”
陳建安點了點頭,便走進了裏屋。
我走出屋門,這院子裏,依然還是人不少,晾衣繩還掛著兩個二百瓦的大燈泡。
幾個撲棱蛾子圍著直打轉,陳建安的三叔正對著一對男女說著什麽。
這對男女身上也帶著孝帶,想必是陳建安家的親戚。
男的這人,五十多歲,穿著一套黑色黑色休閑服,肚子還挺大,腳下一雙皮鞋鋥亮。
女的呢,四十五六歲的模樣,也穿著一套運動服,腳上蹬著一雙運動鞋,刷的挺白,一看就是個愛幹淨的人,頭發紮了個辮,發梢處係著一個白色發帶,眼睛也是又腫又紅,想必也是沒少哭。
由此可見,這女人跟陳建安家的關係八成應該挺深的,陳建安家的親戚,除了他老姑跟他三叔,其他的我都不認識。
這兩人我更是沒見過,估計也是我睡覺的時候趕過來的。
陳建安的三叔看到我,連忙朝我擺擺手:“哎,醒了啊,小子,餓了吧?來來來,快坐下,吃點飯來吧。”
我走過去,從兜裏掏出了煙盒,給了三叔一顆,又給了這個不認識的中年男人一顆。
不過中年那人斜眼瞥了一眼我的煙盒,並沒有接我手裏的煙。
然後略帶輕蔑地說道:“我剛扔,就不抽了。”
我也沒在意,而是掏出打火機給三叔點上,然後說道:“我還不咋餓呢,你吃了嗎三叔?”
三叔歎了口氣說道:“哎呀,我吃不下,心裏頭堵的一點縫都沒有。”
“你說我那大哥喝酒騎摩托車撞大樹的本事呢,才走了幾年,現在我這二哥也沒了。唉!”
此時我出言安慰了幾句。
這時候呢,三叔想到了什麽,一拍腦門說道:“哎呀,這小子,我都忘給你介紹了,這是我四弟。安子他四叔,常年出國做生意,他知道了我二哥去世的消息,特意飛回來的。”
隨後三叔又指著那個中年女人說道:“這是我爹的幹女兒,也是安子的表姑,以前她爹跟我爹是結拜兄弟,小時候還差點跟安子他爹結了親呢!也是特意從外地趕回來的。”
緊接著又拿手指著我介紹起來:“這小子是安子的兄弟,人家打昨天就一直跟著忙活,一直忙到現在。聽安子說,二哥做手術人家還給掏了20萬呢。這小子人不錯,挺實在的。”
我連忙跟這個四叔握了握手說道:“您好啊,四叔,我叫張陽。”
安子四叔朝我點了點頭,用鼻子輕輕‘嗯’了一聲,隨後就不再看我了。
給人的感覺,就是挺傲,見誰都是一副瞧不起的模樣。
看樣子是手裏有兩子,有點居高臨下了。
不過倒也是能理解,畢竟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有些人在社會上爬到一定高度以後,就多少沾點飄了,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就看不上那個底層人民。
但往往這種人呢,就因為格局問題,注定爬不了太高,而且還容易摔跟頭。
“陽子啊,你快去吃口飯去吧,不然一會飯都涼了。今天也多虧了你跟著忙活了。辛苦你了!”
這個時候,陽子這個幹姑姑開口說道。
四叔牛逼一頓之後,她趕緊出來打了個圓場。
我一想,這守靈得一守守一宿啊,後半夜山裏還冷,肚子裏沒有吃食可不行。
於是我轉頭朝著飯桌走了過去。
東北這邊流行的是流水席,做飯的師傅跟24小時永動機一樣,叮叮當當一頓炒。
沒一會兒,桌上已經端來幾個菜了。
我看院子最後麵一張桌子上還有個空位,便抬腳朝那邊走了過去。
這個空位旁邊,坐這個小年輕,16,7歲的模樣,留這個飛機頭,染著個黃毛,用網上最流行的話就是精神小夥。
身上穿著一件迷彩服,領口處雀黑,袖口挽得老高,露出兩條烏黑的胳膊。
你就聽這詞,烏黑的胳膊,就這打扮,趕上靜姐那個表弟阿哲了,我記得第一次見阿哲的時候,他的那個模樣和這位沒啥太大區別。
這兩人要是一塊出去,準能湊一個組合,帶著一副讓人看見就手癢的揍性。
隨後,我又繼續打量著小年輕,這小年輕跟網上的精神小夥就差緊身褲,豆豆鞋了。
一看就是模仿網上那些精神小夥的大半,還沒模仿明白,整的洋不洋土不土的,回農村充那個大半蒜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