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針十二原篇第一(四)
字數:6535 加入書籤
有一天,黃帝心血來潮,決定向岐伯請教一個深奧的問題:“岐伯啊,我這心裏老有個疑惑,就是那個‘節之交’的道理,您能給我講講不?”
岐伯一聽,嘿,這黃帝還真是好學啊,於是慢悠悠地捋了捋胡子,開始了他的講解:“黃帝啊,你這問題問得好!節之交,說白了,就是咱們身體裏的三百六十五個秘密小聚會,也就是咱們中醫裏說的經絡交會點。你要是掌握了它的精髓,那我用一句話就能給你說明白;但要是你沒摸到門道,嘿,那可就複雜了,能繞得你頭暈眼花,跟進了迷宮似的。”
黃帝一聽,心裏那個癢啊,連忙催促:“快!快!您就別賣關子了,趕緊用那句話給我點透吧!”
岐伯笑了笑,說:“好嘞,那你聽好了——節之交,就是咱們身體裏的‘神氣’溜達玩耍、進進出出的地方,可不是你身上的皮肉筋骨那麽簡單哦!”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但又覺得不夠過癮,於是纏著岐伯:“岐伯啊,您這話說得太高深了,能不能再給我詳細講講,讓我這腦子也開開竅?”
岐伯一看黃帝這求知欲旺盛的樣子,心裏也是樂開了花,於是決定給他來一場別開生麵的中醫理論脫口秀。
“黃帝啊,你看咱們這身體,就像是一個大大的城市,裏麵的經絡就像是城市的道路,而節之交呢,就是那些重要的交通樞紐。咱們身體裏的‘神氣’,就像是城市裏的居民,他們得通過這些交通樞紐,才能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比如心髒、肝髒、腎髒這些重要的部門。”
“所以啊,這些節之交可重要了,它們要是堵了,那‘神氣’可就慘了,得繞個大圈子才能到達目的地,這樣一來二去的,身體就容易出問題。就像是城市裏的交通擁堵,大家堵在路上,啥事兒也幹不了,心裏能不煩嘛!”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岐伯您這比喻真是太妙了!那這麽說來,咱們得好好保養這些節之交,才能讓身體裏的‘神氣’暢通無阻了?”
岐伯點點頭:“正是如此啊!要想保養好節之交,那就得注意咱們的生活習慣,比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等等。這些啊,都是咱們中醫裏的養生之道。”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岐伯您說得太對了!那我以後可得好好注意,不能讓我的‘神氣’們堵在路上,得讓他們暢通無阻地在我身體裏溜達玩耍!”
岐伯一聽,也是笑得合不攏嘴:“哈哈,黃帝啊,你這學習態度可真是讓人佩服!不過啊,你可別忘了,咱們中醫可是講究整體觀念的,保養身體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長期堅持才行哦!”
黃帝有一天閑來無事,就琢磨著:“哎,岐伯這家夥老說針灸多神奇,多深奧,我倒要看看這紮針裏頭到底有啥門道。”於是,黃帝就踱著步子去找岐伯了。
一見麵,黃帝就開門見山地說:“岐伯啊,我聽說你針灸技術了得,今兒個我想請教請教,紮針時怎麽感知病人的情況呢?是不是跟算命看相似的,得瞅瞅麵相啥的?”
岐伯一聽,哈哈大笑:“黃帝啊,你這可問到點子上了。不過,針灸可不是算命,它可是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寶貝,深奧著呢。不過,為了讓你這個外行也能聽明白,我就盡量說得簡單點兒吧。”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解:“首先啊,你得學會觀察病人的臉色和眼神。你看,一個人的臉色要是紅潤有光澤,那肯定是氣血充足,身體倍兒棒。要是臉色蠟黃,眼睛無神,那可能就得小心點兒了,這家夥八成是身體有點問題。”
黃帝點了點頭:“嗯,這個我懂,就像看蘋果一樣,紅彤彤的就是新鮮的,黃不拉幾的就是放久了的。”
岐伯被黃帝的比喻逗得哈哈大笑:“對對對,你這個比喻倒是形象。不過啊,咱們還得更進一步。你得通過觀察病人的眼神,來判斷他的精神狀態。比如,有的人眼神明亮,那說明他精神飽滿,有活力;有的人眼神迷離,那可能就是疲勞過度,或者是被啥邪病給纏上了。”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哦?這麽說來,眼神還能看出邪病來?那我是不是也能學會看相了?”
岐伯笑著搖了搖頭:“看相那是另一門學問了。不過,咱們中醫確實講究望聞問切,通過觀察病人的外在表現來判斷病情。這望啊,就是第一步。”
黃帝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那接下來呢?”
岐伯接著說:“接下來啊,你得觀察病人的形體和動作。你看,有的人身材勻稱,行動矯健,那肯定是身體健康;有的人呢,身材臃腫,行動遲緩,那可能就得注意一下了,這家夥可能是濕氣太重,或者是氣血不通。”
黃帝聽了,若有所思:“嗯,這個我也能理解。就像咱們平時看動物一樣,健康的動物總是活蹦亂跳的,生病的動物就總是懶洋洋的。”
岐伯一聽,又笑了起來:“對對對,你這個比喻也很形象。不過啊,咱們中醫可是要嚴謹得多的。咱們不僅要觀察病人的外在表現,還得通過聽他的聲音,感受他的氣息,來判斷他的病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帝點了點頭:“嗯,這個我明白。就像咱們平時聽人說話一樣,有的人聲音洪亮,中氣十足;有的人呢,聲音低沉,有氣無力的。這肯定也是身體狀況的一種反映。”
岐伯讚許地點了點頭:“沒錯,黃帝啊,你可真是聰明絕頂啊。這麽快就領悟到了中醫的精髓。”
黃帝一聽,心裏美滋滋的:“嘿嘿,那也是岐伯你教得好嘛。”
岐伯笑了笑,接著說:“好了,咱們言歸正傳。說到針灸啊,這紮針可是個技術活。你得先找準穴位,然後用右手主推針,左手持針穩住,等到氣到了,再把針拔出來。”
黃帝一聽,瞪大了眼睛:“哦?這氣到了是個啥意思?”
岐伯解釋道:“這氣到了啊,就是咱們中醫說的‘得氣’。就是當針尖刺入穴位後,病人會感到一種酸麻脹痛的感覺,同時醫生也能感覺到針下有一種沉緊感。這就是氣到了的表現。”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個意思啊。那這麽說來,針灸就是得找準穴位,然後等氣到了再拔針咯?”
岐伯點了點頭:“沒錯,就是這個意思。不過啊,這針灸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你得經過長期的實踐和學習,才能掌握這門技術。”
有一天,黃帝突發奇想,對身邊的岐伯說:“嘿,岐伯啊,我聽說那些針灸大師在給人紮針前,都得先摸摸脈,這是為啥呢?難道他們怕紮錯地方,被病人追著打嗎?”
岐伯一聽,差點沒笑出聲,心想這黃帝啊,真是腦洞大開。不過,他還是一本正經地解釋道:“陛下啊,這你就不懂了吧!凡是將要用針給人治病的大夫,必須先診脈,這就像打遊戲前要先看看攻略,才能順利通關嘛!”
黃帝一聽,眉頭一皺,疑惑地問:“哦?這話怎麽講?”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他的講解:“你想啊,每個人的身體都是一部獨特的‘機器’,裏麵的氣血運行就像遊戲中的能量條。診脈呢,就是檢查這部‘機器’的‘能量條’是否充足,運行是否順暢。如果氣血旺盛,運行流暢,那就說明這部‘機器’狀態良好,針灸起來自然得心應手;要是氣血虛弱,運行受阻,那就得小心了,得像個拆彈專家一樣,步步為營,否則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爆‘炸彈’,也就是加重病情啦!”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原來診脈這麽重要啊!不過,他還是有些不死心,繼續追問:“那診脈能看出什麽來呢?是不是能看出我今天中午吃了啥?”
岐伯一聽,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來,心想這黃帝啊,真是個活寶。他耐心解釋道:“陛下啊,診脈可不是透視眼,看不出你中午吃了啥。但是,它能看出你身體裏的氣血是寒是熱,是虛是實,還能看出你的髒腑功能是否強健。就像看天氣預報一樣,雖然看不出你今天穿了啥衣服,但能告訴你今天天氣咋樣,該不該帶傘啊!”
黃帝一聽,這才明白過來,原來診脈有這麽多學問啊!他感慨地說:“岐伯啊,你這解釋真是太接地氣了,我終於明白了!那接下來呢?診完脈,針灸就萬無一失了嗎?”
岐伯搖了搖頭,笑道:“陛下啊,你這可就想得太美啦!診完脈隻是萬裏長征第一步,接下來的針灸才是重頭戲呢!就像你打遊戲,光看攻略可不行,還得動手操作才行!”
黃帝一聽,來了精神,連忙追問:“那針灸有啥講究呢?是不是得紮得越深越好?”
岐伯一聽,差點沒笑噴出來,心想這黃帝啊,真是個針灸小白。他耐心地解釋道:“陛下啊,針灸可不是越深越好,得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來決定。就像你給花澆水,得根據花的品種和天氣來決定澆多少水,多了少了都不行。針灸也是這樣,得根據病人的氣血情況和髒腑功能來決定紮針的深淺和穴位的選擇。否則,就像給花澆錯了水,不僅治不了病,還可能加重病情呢!”
黃帝心血來潮,決定向岐伯請教一個深奧的問題:“岐伯啊,你說這五髒六腑裏的氣,要是在內裏耗盡了,和外邊兒的氣斷絕聯係了,這是個啥情況?反過來,要是外邊的氣斷了,裏麵還鼓搗啥呢?”
岐伯一聽,嘿,這問題有意思,於是他就慢悠悠地開講了:“黃帝啊,你這問題問得好啊,簡直就是中醫界的‘靈魂拷問’嘛!來來來,聽我細細道來。”
“首先啊,咱們說這五髒之氣要是已經在內裏耗幹了,那就相當於家裏的水庫沒水了,你還拚命往院子裏澆水,這不是雪上加霜嘛!這叫做‘重竭’,意思就是雙重枯竭,內外都玩兒完了。你想想,一個人要是這樣,他能不掛嗎?而且啊,這種死法還特別安靜,就像睡著了一樣,一點動靜都沒有,你說嚇不嚇人?”
黃帝一聽,瞪大了眼睛:“這麽恐怖?那要是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麽搶救呢?”
岐伯捋了捋胡子,笑道:“搶救?難啊!不過呢,也不是完全沒招兒。你得反過來想,既然內裏沒氣了,那就得從外麵給它找點兒氣回來。怎麽找呢?咱們中醫講究的是‘經絡相通’,你可以試著針灸他的腋下和胸口這些地方,這些地方經絡多,說不定能給五髒拉點兒‘外援’呢!當然啦,這隻是理論上的,實際操作起來,成功率嘛……嘿嘿,你懂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黃帝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原來如此,那要是五髒之氣在外邊兒斷了呢?又該怎麽處理?”
岐伯繼續笑道:“這個問題嘛,就得反過來看了。要是外邊的氣斷了,你還拚命往五髒裏打氣,這就叫‘逆厥’,意思就是逆反的暈厥。你想想,一個人要是這樣,他能不鬧騰嗎?死的時候也是各種折騰,動靜大得很。所以啊,遇到這種情況,你得反過來,別管五髒了,直接往四肢末端下針。為啥呢?因為四肢是氣血運行的末端,有時候氣血堵了,四肢會有反應。你針灸一下,說不定能把氣血給疏通了,讓外邊的氣重新回來。”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岐伯啊,你這方法聽起來就像是給電腦重裝係統,哪裏不行修哪裏,還得反過來倒騰,真是夠逗的!”
岐伯也跟著笑了起來:“可不是嘛!中醫嘛,講究的就是個平衡和調和。五髒六腑,氣血陰陽,都得互相配合,才能身體健康。要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就得趕緊想辦法調整,不然啊,就得像你說的那樣,得重裝係統了!”
說到這裏,黃帝突然想到了什麽:“岐伯啊,你說咱們中醫的針灸療法,是不是就像現代的編程技術一樣,需要不斷學習和更新啊?”
岐伯一愣,隨即點頭:“你說得對!中醫針灸啊,就像是編程,得不斷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更多的技巧和方法。而且啊,還得與時俱進,不能一成不變。就像現在的針灸技術,已經比以前進步了很多,也更加注重科學性和安全性了。”
黃帝聽了,連連點頭:“不錯不錯!看來咱們中醫也得跟上時代的步伐啊!不然啊,早晚得被淘汰出局!”
岐伯笑了笑:“那是自然!不過啊,黃帝啊,你可別忘了,咱們中醫可是有著幾千年的曆史和文化底蘊的。不管時代怎麽變,咱們中醫的核心思想和理念是不會變的。就像這五髒之氣的內外平衡一樣,永遠都是咱們中醫關注的重點。”
黃帝聽了,感慨萬千:“是啊!中醫的精髓就在於它的整體觀念和平衡思想。隻有掌握了這些核心要素,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中醫。”
說到這裏,兩人相視一笑,似乎都明白了對方的心意。黃帝繼續問道:“岐伯啊,那你說說看,這五髒之氣的內外平衡和咱們日常生活中的養生有什麽關係呢?”
岐伯想了想,笑道:“關係大了去了!你看啊,咱們平時要是飲食不規律、作息不正常、情緒波動大等等,都會影響到五髒之氣的平衡。所以啊,要想保持身體健康,就得注意養生。怎麽養生呢?簡單來說就是‘順應自然、調節情誌、合理飲食、適度運動’這些老生常談的話了。”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