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氣篇第十九(三)
字數:6053 加入書籤
話說有一天,黃帝心血來潮,突然對岐伯大夫說:“嘿,岐伯,我聽說有個叫‘徒?’的神秘療法,能不能給我講講這其中的門道啊?”岐伯一聽,眼睛一亮,心想:這黃帝老爺子也開始對針灸感興趣了,得好好給他上一課!
岐伯清了清嗓子,故作神秘地說:“哎呀,這‘徒?’啊,可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要想搞定它,咱們得先找到那個傳說中的‘環穀下三寸’的地方。你想象一下,那就是人體上的一個神秘穴位,藏著無盡的奧秘和力量。”
黃帝一聽,眉頭一皺:“環穀下三寸?這地方在哪啊?是不是得拿尺子量量?”岐伯哈哈一笑:“尺子?那多麻煩!你得學會用心去感受,用手去摸索。就像找寶藏一樣,得有那份耐心和直覺。”
黃帝點了點頭,似懂非懂。岐伯接著說:“找到了這個穴位,咱們就得請出針灸界的超級武器——鈹針!這鈹針啊,鋒利無比,輕輕一刺,就能直達病灶。”說著,岐伯還比劃了一下,仿佛手中真的有一根鈹針在飛舞。
黃帝看得目瞪口呆:“這鈹針這麽厲害?不會把人紮成篩子吧?”岐伯笑得更歡了:“放心吧,黃帝老爺子!咱們針灸師講究的是精準和力度,一針見血,絕不拖泥帶水。”
接下來,岐伯開始詳細講解操作步驟:“刺進去之後呢,咱們還得來個‘筩之’的動作,就是把針往裏撚一撚,讓它更深入地發揮作用。然後呢,再‘內之’,就是把針稍微拔出來一點,再插進去,這樣反複幾次,就像在給穴位做按摩一樣。”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這聽起來挺有意思啊!那接下來呢?”岐伯說:“接下來啊,就是最關鍵的一步了——感受針的反饋!如果針來得緩慢,那就說明病邪還在掙紮,你可能會感到心煩意亂;如果針來得急促,那就說明病邪已經被製服,你就可以安心等待康複了。”
黃帝點了點頭,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岐伯接著說:“還有啊,這針灸可不是一次兩次就能搞定的。咱們得間日一刺,就是隔一天紮一次,直到病邪完全被清除為止。”
黃帝一聽,有點發愁:“這得紮多久啊?”岐伯笑了笑:“別急嘛,黃帝!咱們還有秘密武器——閉藥!在針灸的時候,你得喝下這種特製的藥水,它能幫助你更好地排出病邪。”
黃帝眼睛一亮:“哦?這閉藥這麽神奇?那喝藥的時候有什麽講究嗎?”岐伯說:“當然有啦!喝藥的時候千萬別吃東西,吃東西的時候千萬別喝藥。還有啊,這段時間裏,你得忌口,別吃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以免影響藥效。”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明白了,明白了!看來這針灸和喝藥還得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啊!”岐伯哈哈大笑:“沒錯沒錯!咱們中醫講究的就是這些。不過啊,你也別太緊張,就把這當成一次奇妙的旅行吧!”
說到這裏,岐伯突然話鋒一轉:“對了,黃帝,我還得提醒你一句。這針灸雖然神奇,但也不是萬能的。你得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才能真正健康長壽哦!”
黃帝一聽,連連稱是:“對對對!岐伯說得太對了!咱們中醫講究的就是治未病,預防為主嘛!”
黃帝一臉愁容,坐在龍椅上,手裏把玩著一根看似普通卻又透露出神秘氣息的小木棍。
黃帝撓頭問道:“哎呀,這身體啊,真是個讓人捉摸不透的小妖精!最近我這關節啊,老是跟我鬧別扭,又疼又僵,就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樣。岐伯啊,你說這到底是咋回事兒?”
岐伯慢悠悠地從旁邊走出,手裏還拿著一本泛黃的古書,一臉淡定。
岐伯微笑道:“陛下莫急,您這症狀啊,用咱們中醫的話來說,那就是痹症。痹症嘛,就像是身體裏的氣血被寒氣這個調皮鬼給凍住了,流不動啦!”
黃帝好奇地問道:“痹症?聽起來挺玄乎的。快給我講講,這痹症到底是個啥玩意兒?”
岐伯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痹症啊,那可是個老頑固了!它就像是身體裏的交通警察罷工了,氣血和津液這些‘小貨車’就在經絡這條高速公路上堵車啦!這一堵,哎呀,您可就遭殃了,關節疼、腫、僵,啥難受勁兒都來了。”
黃帝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那我這痹症為啥老是不好呢?是不是因為我這龍體太尊貴,連寒氣都舍不得走了?”
岐伯搖頭晃腦道:“非也非也!陛下這痹症久治不愈,那是因為沒有找到那把打開寒氣枷鎖的鑰匙啊!”
黃帝急切地追問道:“鑰匙?什麽鑰匙?快告訴我,我要把這該死的寒氣趕出我的身體!”
岐伯神秘一笑:“陛下莫急,這鑰匙啊,就在您的腿上,它有個響當當的名字,叫做‘足三裏’!”
黃帝低頭看腿,一臉疑惑道:“足三裏?聽起來像是某個江湖大俠的隱居之地啊!它真能幫我趕走寒氣?”
岐伯點頭如搗蒜:“那當然!足三裏啊,那可是咱們中醫裏的明星穴位,號稱‘長壽穴’、‘萬能穴’!它就像是人體的能量加油站,刺激它,就能激活氣血,讓氣血這股暖流衝刷掉寒氣這個搗蛋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帝興奮:“那還等什麽?趕緊給我紮一針,讓我感受感受這足三裏的威力!”
岐伯拿出一根銀針,黃帝嚇得往後一縮。
岐伯笑道:“陛下莫怕,這銀針就像是快遞小哥,它會把氣血這個包裹準確無誤地送到足三裏這個目的地!”
岐伯手法嫻熟地在黃帝的足三裏穴位上紮了一針,黃帝隻感覺一股暖流從腳底升起,瞬間舒坦了許多。
黃帝驚訝道:“哇,這感覺,就像是冬日裏的一縷陽光,溫暖而舒適!岐伯啊,你這足三裏,簡直是身體裏的‘小太陽’啊!”
岐伯得意道:“陛下所言極是!不過,這足三裏啊,不僅能治痹症,還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呢!以後啊,您得多揉揉它,就當是給自己的身體做個spa了!”
黃帝點頭道:“好主意!以後我每天都要給我的足三裏來個‘深度按摩’,讓它們也享受享受皇帝的待遇!”
黃帝清了清嗓子,一臉認真地問道:“岐伯啊,我常聽人說‘骨為幹’,這到底是怎麽個講法?是不是說咱們人的骨頭就像建房子的棟梁一樣,支撐著整個身體呢?”
岐伯一聽,心裏暗笑:這黃帝,明明自己懂的比誰都多,還老愛裝無知考我。不過,誰讓他是老大呢,得給麵子!於是,岐伯故作沉思狀,緩緩說道:“陛下所言極是,骨確實為幹。骨頭啊,就像是咱們身體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堅固耐用,支撐著咱們的皮肉、髒腑,讓咱們能站得直,走得穩。不過,說到這骨為幹,臣還想借機跟您聊聊中醫針灸裏的小秘密。”
黃帝一聽,來了興趣,眼睛一亮:“哦?針灸裏還有跟骨頭有關的秘密?快說說,快說說!”
岐伯微微一笑,開始了他那既專業又不失幽默的講解:“陛下,您知道嗎?咱們人體啊,就像一台精密的機器,每個零件都有它的用處。骨頭是硬件基礎,那經絡氣血就是軟件係統。要想機器運行順暢,軟硬件都得兼顧。比如說,有時候咱們吃多了不消化,肚子脹得跟氣球似的,這時候,針灸裏的一個穴位就派上大用場了——足三裏!”
黃帝眨巴眨巴眼睛:“足三裏?這名字聽起來像是村口的老柳樹,跟消化不良有啥關係?”
岐伯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但還是保持著一本正經的樣子:“陛下您真幽默。足三裏啊,它位於小腿外側,是胃經上的一個重要穴位,相當於咱們身體的‘健胃消食片’。當腸胃不舒服,便秘或者腹瀉時,刺激這個穴位就能起到調節腸胃功能的作用。就像給腸胃做了一次深度spa,讓它們重新煥發活力。”
黃帝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怎麽個刺激法呢?是用針紮一下嗎?會不會很疼?”
岐伯搖了搖頭:“陛下,針灸可不是簡單的紮針哦,它講究的是手法、力度和時機。對於足三裏,如果是因為腸胃實證,比如吃多了不消化,肚子脹得難受,那我們就用‘瀉法’,手法要快而重,就像是給腸胃來個突然襲擊,讓它們趕緊動起來,把積食排出去。反之,如果是虛證,比如長期食欲不振,脾胃虛弱,那我們就用‘補法’,手法要輕而緩,像是在給腸胃慢慢加油,幫助它們恢複動力。”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甚至開始模仿起針灸的動作來,一邊比劃一邊笑道:“哈哈,原來針灸也是一門藝術啊!看來,我以後也得學學,萬一哪天吃多了,自己就能給自己紮一針,省得找你了!”
岐伯笑著搖頭:“陛下,您這想法雖好,但針灸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它需要深厚的中醫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不過,學點基本的穴位知識,自我保健倒是可以的。比如,每天按揉足三裏,不僅能促進消化,還能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呢。”
有一天,黃帝大佬突發奇想,他決定向岐伯請教一個比較“重口味”的話題——癘風,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麻風病。黃帝一臉嚴肅地說:“岐伯啊,我想了解一下癘風這玩意的道理,咱們中醫有沒有什麽高招能對付它?”
岐伯一聽,心裏暗自嘀咕:“這黃帝今天怎麽對癘風感興趣了?不過既然大佬發問,咱得好好回答。”於是,岐伯故作深沉地說:“癘風這東西啊,確實是個麻煩精。不過呢,咱們中醫有招兒,而且這招兒還挺特別。”
黃帝一聽有戲,連忙追問:“哦?快說說,是什麽高招?”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娓娓道來:“首先啊,你得找到癘風患者身上腫起來的地方,這些地方往往是邪氣聚集的‘重災區’。然後,咱們來個‘素刺’,就是先用普通的針輕輕地刺一下,給邪氣來個‘預警’,讓它們知道咱們的厲害。”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預警?這邪氣還能聽懂人話不成?”
岐伯嘿嘿一笑:“雖然不是人話,但咱們這針法可是有講究的,能擾動邪氣,讓它們慌神兒。接下來,才是重頭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黃帝瞪大眼睛,催促道:“快繼續,別賣關子了。”
岐伯接著說:“這時候,咱們得換上銳針,也就是那種尖尖細細的針,對著剛才刺過的地方再下一針。這一針下去,可得有點兒手法,得把邪氣連同惡氣一股腦兒地給‘按’出來。就像擠痘痘一樣,不過咱們擠的是體內的邪氣哦!”
黃帝一聽,忍不住笑了:“你這比喻,還真是形象。那擠完了邪氣,是不是就完事兒了?”
岐伯搖了搖頭:“哪能這麽容易就完事兒?咱們還得觀察那腫起來的地方,得確保腫都消了,邪氣都跑光了,才算是真正搞定。不然啊,這癘風可是會卷土重來的。”
黃帝點了點頭,表示讚同。接著,他又問:“那除了針灸,患者在飲食上有沒有什麽需要注意的?”
岐伯摸了摸下巴上的長胡子,一本正經地說:“當然有。患者得吃‘方食’,就是咱們平常吃的那些五穀雜糧、蔬菜水果啥的。千萬別去嚐試那些稀奇古怪的食物,萬一吃出個啥毛病來,跟癘風來個‘雙重奏’,那可就麻煩了。”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你這說得也太誇張了吧!不過話說回來,飲食確實是個大學問,得讓患者們注意點兒。”
黃帝和岐伯的對話被旁邊的小徒弟聽到了,他一臉懵懂地問:“師父,那要是患者忍不住嘴饞,偷吃了點兒禁忌食物咋辦?”
岐伯故作神秘地說:“那可就等著瞧吧!說不定啊,那食物裏的邪氣會跟患者體內的邪氣來個‘大團圓’,到時候,嘿嘿,患者就得體驗一把‘雙重癘風’的滋味了。”
小徒弟一聽,嚇得臉色蒼白,連忙點頭:“師父說得對,我一定提醒患者們注意飲食!”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