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病篇第二十三七)
字數:6517 加入書籤
話說有一天,黃帝突發奇想,對身邊的岐伯說:“岐伯啊,我聽說有個叫‘五十九刺’的針灸大法,挺神秘的,你給我講講這到底是咋回事唄?”
岐伯一聽,心裏暗笑:“這黃帝,都這麽大的歲數了,還對針灸這麽感興趣。”但表麵上,他還是一本正經地回答:“皇上啊,您問的這個‘五十九刺’,那可是咱們中醫針灸裏的絕活。簡單來說,就是人體上有五十九個特定的穴位,通過刺激這些穴位,可以治療各種疾病。”
黃帝一聽,眼睛立馬就亮了:“哦?這麽神奇?那你快給我細細道來。”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娓娓道來:“首先啊,咱們說這雙手,外側和內側各有三個穴位,加起來就是十二個穴位,這就是‘兩手外內側各三,凡十二痏’。這十二個穴位啊,分別是手太陰肺經的少商、魚際、太淵,手陽明大腸經的商陽、二間、三間,手少陰心經的少衝、少府、神門,手太陽小腸經的少澤、前穀、後溪。這些穴位啊,都是治療呼吸係統、消化係統、循環係統疾病的利器。”
黃帝聽得連連點頭:“嗯,有道理。那接下來呢?”
岐伯接著說:“然後啊,咱們再看這五個手指頭,每個指頭的指縫間都有一個穴位,加起來就是八個穴位,這就是‘五指間各一,凡八痏’。這八個穴位啊,分別是手太陰肺經的井穴少商,手陽明大腸經的井穴商陽,手厥陰心包經的井穴中衝,手少陽三焦經的井穴關衝,手少陰心經的井穴少衝,手太陽小腸經的井穴少澤。這些穴位啊,都是急救的要穴,比如少商放血可以治療咽喉腫痛,商陽放血可以治療高熱驚厥。”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原來這些穴位這麽厲害啊!那腳上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穴位呢?”
岐伯微微一笑:“皇上真是聰明絕頂,腳上確實有類似的穴位。同樣的,每個腳趾頭的指縫間也有一個穴位,加起來也是八個穴位。這些穴位啊,分別是足太陰脾經的井穴隱白,足陽明胃經的井穴厲兌,足厥陰肝經的井穴大敦,足少陽膽經的井穴足竅陰,足少陰腎經的井穴湧泉,足太陽膀胱經的井穴至陰。這些穴位啊,都是治療脾胃病、肝膽病、腎病的良藥。”
黃帝一聽,頓時覺得自己的醫術又精進了一層:“哈哈,岐伯啊,你果然是我的好老師。那接下來呢?”
岐伯繼續講解:“接下來啊,咱們說這頭部,發際線往上一寸,旁邊再開三分,左右各有三個穴位,加起來就是六個穴位,這就是‘頭入發一寸旁三分各三,凡六痏’。這三個穴位啊,其實是頭部的經外奇穴,咱們現代針灸學給它們起了個名字叫‘前頂旁三穴’,它們可是治療頭痛、頭暈、失眠的特效穴。”
黃帝一聽,眼睛又亮了:“哦?這麽神奇?那再往裏呢?”
岐伯說:“再往裏啊,就是發際線往上三寸,旁邊再開五分,左右各有五個穴位,加起來就是十個穴位,這就是‘更入發三寸邊五,凡十痏’。這十個穴位啊,其實是頭部的督脈穴和足太陽膀胱經穴,分別是神庭、上星、囟會、前頂、百會,以及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這些穴位啊,都是治療中風、偏癱、癲癇、失眠、健忘的良藥。”
黃帝聽得連連稱奇:“真是大開眼界啊!那耳朵前後、口下、項中呢?”
岐伯說:“耳朵前麵啊,有個穴位叫耳門,是治療耳鳴、耳聾的要穴;耳朵後麵啊,有個穴位叫翳風,是治療麵癱、腮腺炎的特效穴。口下啊,有個穴位叫承漿,是治療口歪眼斜、流口水的利器。項中啊,有個穴位叫大椎,是治療感冒、發燒、頸椎病的靈丹妙藥。”
黃帝一聽,覺得自己的醫術又上了一個新台階:“哈哈,岐伯啊,你真是我的福星啊!那接下來呢?”
岐伯說:“接下來啊,咱們說這頭頂的最高點,有個穴位叫巔頂,也就是咱們現代針灸學說的百會穴,它是治療頭痛、頭暈、失眠、健忘的特效穴。然後啊,還有個穴位叫囟會,就在百會穴前一寸半的地方,它是治療小兒驚風、癲癇的良藥。發際線正中啊,有個穴位叫神庭,是治療失眠、健忘、精神病的要穴。廉泉啊,就在下巴下麵,是治療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的要穴。風池啊,就在後腦勺兩側,是治療頭痛、頭暈、頸椎病的特效穴。天柱啊,就在風池下麵一點,是治療頭痛、落枕的良藥。”
黃帝一聽,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針灸的精髓:“哈哈,岐伯啊,你這五十九刺真是博大精深啊!不過,我覺得好像還缺點什麽?”
岐伯一聽,心裏咯噔一下:“壞了,這黃帝是不是發現我偷工減料了?”但表麵上,他還是故作鎮定地問:“哦?皇上覺得還缺點什麽呢?”
黃帝笑了笑說:“我覺得啊,你這五十九刺裏,好像少了幾個重要的穴位。比如,足三裏啊,這可是治療脾胃病、慢性病的第一要穴。還有三陰交啊,這是治療婦科病、男科病的靈丹妙藥。還有內關啊,這是治療心髒病、失眠的特效穴。還有合穀啊,這是治療感冒、頭痛的良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岐伯一聽,頓時恍然大悟:“哎呀,皇上真是高明啊!我這五十九刺裏,確實少了這幾個重要的穴位。看來,我還得再給您補上幾個穴位才行啊!”
黃帝一聽,笑得前仰後合:“哈哈,岐伯啊,你這老小子,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啊!不過沒關係,咱們現在就把這幾個穴位補上吧!”
於是,岐伯又開始給黃帝講解這幾個穴位的位置和作用:“足三裏啊,就在小腿外側,膝蓋下麵三寸的地方,它是治療脾胃病、慢性病的第一要穴。三陰交啊,就在小腿內側,腳踝上麵三寸的地方,它是治療婦科病、男科病的靈丹妙藥。內關啊,就在手腕橫紋上兩寸的地方,它是治療心髒病、失眠的特效穴。合穀啊,就在手背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間,它是治療感冒、頭痛的良藥。”
黃帝一聽,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針灸的全部精髓:“哈哈,岐伯啊,你這回可真是把針灸的奧秘都傳授給我了啊!我真是太高興了!”
岐伯一聽,也笑得合不攏嘴:“皇上啊,您真是太客氣了。其實啊,針灸這門學問啊,博大精深,我這點皮毛啊,還遠遠不夠呢。您要是想學啊,還得多下功夫才行啊!”
黃帝再次問岐伯:“岐伯啊,我這心裏有個事兒不踏實,就是想知道為啥有時候人會感覺氣滿滿當當的,胸中還喘個不停呢?這事兒困擾我好久了,你得給我說道說道。”
岐伯一聽,嘿嘿一笑,說:“這事兒啊,簡單!咱們中醫講究的就是個氣血平衡。氣滿了,胸中喘息,說白了就是氣兒不順溜了。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咱們得請出咱們的老朋友——足太陰脾經上的大腳趾頭尖兒上的隱白穴來幫忙!”
黃帝一聽,有點懵:“啥?隱白穴?這名字聽著挺神秘的,它在哪兒呢?又能幹啥呢?”
岐伯耐心地解釋道:“隱白穴啊,就在咱們大腳趾的內側,靠近趾甲根兒那塊兒,你找找看,是不是有個像蒜苗葉子那麽小的一片地方?對了,就是那兒!這穴位啊,可是脾經的井穴,井穴呢,就好比是氣血的源頭活水,能調節咱們一身的氣血。要是感覺氣兒不順了,胸悶喘息了,紮紮這個穴,立馬就能讓你感覺氣爽神清!”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這麽神奇?那具體怎麽紮呢?是不是跟繡花似的,得小心翼翼地來?”
岐伯哈哈大笑:“你這想象力倒是挺豐富!不過啊,針灸這事兒,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要是寒氣太重導致的喘息,咱們就得在這個穴位上多留一會兒針,讓針的熱氣兒慢慢滲透進去,把寒氣給逼出來。要是熱症呢,就得快點紮,快點拔,別讓針的熱氣兒在裏頭待太久,免得火上澆油。等到你感覺氣兒順了,不喘了,那就是穴位起作用了,咱們就可以收針啦!”
黃帝聽得連連點頭,但又忍不住問:“岐伯啊,你這方法聽起來是挺靠譜,但要是紮錯了地方咋辦?會不會有啥副作用啊?”
岐伯一擺手:“你放心!咱們中醫講究的就是個精準,穴位找對了,那就是事半功倍。隱白穴這個地方啊,安全得很,一般不會有啥大問題。不過啊,要是你真不放心,那就先在我這兒試試手,練練針法唄!”
黃帝一聽,差點沒笑噴出來:“岐伯啊,你這犧牲精神倒是挺讓人感動的,不過我這手勁兒,萬一真給你紮出個好歹來,那我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算了算了,我還是自己多練練吧!”
黃帝這時又問道:“岐伯啊,我這心裏頭啊,總有個疑問,就是想知道那個心疝,還有暴痛的來龍去脈,你能不能給我講講?”
岐伯一聽,嘿,這可是個大問題啊,得好好給黃帝說道說道。於是,他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經地說:“黃帝啊,心疝、暴痛這些毛病,咱們中醫有一套獨特的療法。簡單來說,就是得找足太陰脾經和足厥陰肝經上的穴位,好好給它們紮幾針,放放血,疏通疏通經絡。”
黃帝一聽,眉頭一皺,心想:這說的啥呀?得讓我這現代人聽得明白才行。於是,他請岐伯詳細講講,最好是用現代的穴位名稱,還得幽默點,讓我也能樂嗬樂嗬。
岐伯一看黃帝這表情,心裏就明白了。他哈哈一笑,說:“得嘞,那我就來個爆笑講解,讓您老人家聽得津津有味!”
岐伯說:“咱們先說說足太陰脾經上的公孫穴吧。這公孫穴啊,位置可好找了,就在你的腳內側,大腳趾根兒後頭一寸的地方。你可別小看這地方,它可是脾經上的絡穴,專門負責聯絡脾胃兩經的。你要是覺得心裏頭堵得慌,或者胃裏頭不舒服,找它就沒錯了。紮上一針,保管你心情舒暢,胃口大開!”
黃帝一聽,樂了:“喲嗬,這公孫穴還挺能耐嘛!那要是暴痛了,它也能管?”
岐伯點點頭:“那當然啦!公孫穴還能調理氣血,止痛效果杠杠的。你想象一下,氣血就像是一條條小河,公孫穴就是那河道的清道夫,把堵塞的地方都疏通開,河水自然就順暢了,暴痛也就緩解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岐伯接著說:“咱們再來說說三陰交吧。這穴位可厲害了,它是肝、脾、腎三條陰經的交匯點,位置在小腿內側,腳踝骨往上四指寬的地方。你按按看,是不是覺得酸酸脹脹的?這就對了,說明你找對地兒了。”
黃帝按照岐伯的指示按了按,果然覺得酸酸脹脹的。他好奇地問:“這穴位能幹啥呢?”
岐伯笑道:“三陰交啊,那可是個多麵手。它既能健脾益氣,又能疏肝解鬱,還能補腎益精。你要是覺得心裏頭煩躁,或者身上沒勁兒,找它就對了。紮上一針,保管你精神煥發,活力滿滿!”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嘿,這穴位這麽神奇啊!那以後我可得好好保護它。”
岐伯又說:“接下來咱們說說足厥陰肝經上的太衝穴吧。這穴位啊,就在你的腳背上,大拇指和二拇指中間往腳背上一推,有個凹陷的地方就是它了。它可是肝經上的原穴,專門負責調節肝氣的。”
黃帝一聽,眉頭一挑:“喲,這穴位還能調節肝氣?那暴痛跟肝氣有啥關係呢?”
岐伯解釋道:“關係大了去了!中醫認為啊,肝主疏泄,要是肝氣鬱結不暢,就會導致氣血運行受阻,從而引發暴痛。而太衝穴呢,就像是一個排氣閥,能把多餘的肝氣排出去,讓氣血運行得更加順暢。你想象一下,肝氣就像是一股風,太衝穴就是那扇窗戶,把窗戶打開,風就出去了,心裏頭自然就舒坦了。”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這比喻真有意思!那以後我暴痛了,就找太衝穴開窗戶放氣!”
岐伯又說:“還有啊,行間穴也不能忘了。它就在太衝穴往前一寸的地方,也是腳背上。這穴位啊,可是肝經上的滎穴,專門負責清熱瀉火的。”
黃帝好奇地問:“清熱瀉火?這跟暴痛有啥關係呢?”
岐伯解釋道:“有時候啊,暴痛可能是因為體內有熱毒,熱毒一上來,氣血就跟著鬧騰,於是人就難受了。而行間穴呢,就像是一盆涼水,能把這股熱毒給澆滅。你想象一下,熱毒就像是一團火,行間穴就是那盆涼水,一盆澆下去,火就滅了,心裏頭自然就涼快多了。”
黃帝一聽,笑得合不攏嘴:“哈哈,這穴位也太實用了吧!那以後我上火了,就找行間穴澆水滅火!”
岐伯看黃帝聽得津津有味,便又補充了一個穴位:“對了,還有一個穴位也不能忘,那就是內關穴。雖然它不在足太陰脾經和足厥陰肝經上,但是治療心疝暴痛,它可是個重要角色。位置呢,就在你的手腕橫紋上兩寸,兩根筋之間。你按按看,是不是覺得特別酸脹?”
黃帝按了按,果然覺得酸脹難忍。他驚訝地問:“這穴位能幹啥呢?”
岐伯說:“內關穴啊,可是心包經的絡穴,專門負責聯絡心與小腸的。它不僅能寬胸理氣,還能寧心安神。你要是覺得心裏頭亂糟糟的,或者胸悶氣短,找它就對了。紮上一針,保管你心平氣和,神清氣爽!”
黃帝一聽,連聲稱讚:“這穴位真是太棒了!那以後我可得好好利用它。”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