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修複珊瑚礁

字數:1822   加入書籤

A+A-


    和家人通過電話,耿嶽開始整理潛水日記。
    今日江底的發現,當時的心情,被一一記錄在案,極為詳盡。
    寫完之後,耿嶽隨手往前翻了翻,看到十多年的某一頁。
    那一頁,記錄著他第一次修複珊瑚礁的工作情況。
    耿嶽學習潛水,有些家學淵源的意思。在他很小的時候,身為潛水員的父親,就這般描述過潛水員的工作:
    那是一群富有冒險精神的勇者,他們身懷專業知識和技能,在水下世界裏進行各種任務和活動。比如科學研究、海洋保護、水下工程、救援和搜救、水下攝影……他們是海洋世界的守護者,更是新世界的引領人。
    耿嶽對此十分神往。
    成年後,耿嶽投身海洋保護行業,誌在對海洋生態係統進行監測和保護。
    平日裏,做的最多的事情,是清理包括廢棄捕魚設備在內的海底垃圾,有時也會去修複受損的珊瑚礁、海底植被。
    修複珊瑚和珊瑚礁,對於維護海洋環境及海岸安全意義非凡。因為,它們是大自然饋贈的天然防波堤,可以減弱海浪對海岸的衝擊力。
    隻是,珊瑚礁的生長環境不斷惡化,近年來竟在部分海域減少甚至消失。
    為了拯救珊瑚礁,研究所的團隊,做出了“修複珊瑚礁”的決策。
    那還是2016年的事情。
    一開始,研究團隊在崖州灣等試驗海域,投放了多個牡蠣濾床。
    牡蠣濾床,可以改善珊瑚礁區的海水質量,促進蟲黃藻的光合作用,進而提高珊瑚區的透明度。
    “蟲黃藻是很奇特的藻類,”研究團隊的總設計師曾對耿嶽說,“石珊瑚的生長,需要充分的碳。蟲黃藻在呼吸代謝中,會產生二氧化碳。在酶的作用下,它會變成碳酸鈣骨骼,最終利於珊瑚礁的生長。”
    數月後,研究團隊在試驗海域培育出了百萬個牡蠣苗和貽貝,珊瑚礁的生態修複工作日漸成形。
    和促進蟲黃藻的成長相一致,研究團隊的修複方案,充分考慮到了“珊瑚區生態係統的鏈式關係”。
    大家很明確,要想修複珊瑚礁,就不能隻關注珊瑚本身,還需要培育淨化水質的貝類等密切相關的共生物種。
    除了修複,研究人員也很積極地潛入水底“種珊瑚”。
    耿嶽還記得,當珊瑚移植筏抵達試驗海域後,他就穿著潛水服躍入海中,把已經分解好的珊瑚苗床,逐個種入海中。
    他相信,假以時日,百萬株珊瑚一定能茁壯成長,屆時海底的珊瑚花圃將會蔚為壯觀。
    沒錯,在海洋保護工作者的眼裏,世界是如此簡單而又繽紛。他們所做的,無非是保護海洋生物的棲息地,維持海洋生態平衡,盡力保護瀕危物種,促進生態係統的可持續發展。
    為了這一天,耿嶽等了十年。
    然而,遺憾的是,在這十年之中的第二年,試驗海域遭遇了劇烈台風,剛培育的珊瑚苗床,在驚濤駭浪中化為烏有,“種珊瑚”的計劃被迅速顛覆……
    喜歡江海潛尋請大家收藏:()江海潛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