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你不管,還不讓別人管?
字數:6726 加入書籤
蘇清和站在禦書房的大門外,感覺自己等的都快要睡著了。
在腦海中通過模擬實戰的方式來提升自身對於‘萬象星辰刀法’第一重天變的掌握,這種做法僅僅是剛開始還算有些意思。
隻持續了沒一會兒,蘇清和便感覺頭痛和無聊了。
因為都是自己在想,模擬實戰中的妖魔作戰習慣,根本不可能跟他的意識傾向徹底分割,等於他在腦海中磨煉‘萬象星辰刀法’時,模擬出來的對手究竟會如何作戰,他從一開始便知道的一清二楚……
每每料敵於先,根本沒辦法形成多好的實戰效果。
所以蘇清和很快便放棄了這種意義不大的自娛自樂。
正昏昏欲睡之間,忽然看到方才將他引領至這裏的那位李公公竟是去而複返。
人未到、聲先至:“蘇大人!別站著了,快跟咱家走!聖上傳您去勤政殿議政!”
“議政?我?”
蘇清和滿臉意外之色的伸手指了指自己。
“對,就是蘇大人您!走吧,聖上和諸位老大人們都在等著您呢!”
李公公小跑到了蘇清和的身前,開口催促道。
蘇清和滿頭霧水的跟著李公公離開了禦書房的區域,朝著不遠處的勤政殿方向走去。
前行的途中,蘇清和不解道:“李公公,不是說要讓我在禦書房外等著嗎?怎麽這又突然讓我去參加朝會了?我現在就是個從五品的鎮妖衛而已,參加的哪門子朝會?”
李公公邁著小碎步快速前行,聞言輕輕搖頭道:“咱家也不清楚,聖上有旨意傳來,又不可能跟咱家解釋緣由,咱家依旨行事就好。
當然,蘇大人不用擔心,依著咱家看來,這種突然傳召入殿議政,一般是因為被傳召的人跟事情本身有關聯,於是傳去問問話而已。”
問話?
一群大佬參加的小朝會,議的肯定都是那些牽扯甚廣的國家大事,這種事情能跟他扯上什麽關係?
李公公的解釋非但沒能起到解惑的作用,反而讓蘇清和更加想不通了。
所幸勤政殿和禦書房之間的距離真的不遠,在李公公的帶領下,用了還不到盞茶的時間,蘇清和就已經站在了勤政殿的大門外。
隨著李公公先入內進行了通傳,蘇清和很快聽到勤政殿裏響起了讓他進去的聲音。
深吸了口氣,盡量讓自己保持足夠平靜的心態,蘇清和邁步走進了勤政殿。
說起來,前一世裏他也是見過許多國家領導人的,因此倒也不至於因為即將見到這個世界的皇帝而失態。
你別管他前一世裏是不是通過電視又或者網絡視頻看到的那些國家領導人,你就說見沒見過吧!
邁過了高高的門檻,蘇清和立時感應到勤政殿裏所有人的視線、似乎瞬間就全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沒有左顧右盼,無視了那些滿是打量和審視意味的眼神,蘇清和一點也不緊張的走到了最前麵。
在邁過門檻的第一時間,他就看到了正站在所有人最前方的餘震,此時自然而然的便來到了跟餘震並肩的位置上。
微微抬頭,目光剛好和慵懶側靠在龍椅上向下望來的吳璃對上。
呼吸稍稍窒了下,蘇清和驚訝發現,這位大周有史以來第一位女皇帝,竟然相當漂亮?
雖然沒到那種讓人一見便目眩神迷的程度,可精致的五官所透露出來的自然美感,仍然足以令人在初見之下忍不住心跳加速。
很像石原裏美啊……
蘇清和默默在心裏評價了一句,表麵上卻是不動聲色的拱手行禮道:“臣,蘇清和,拜見陛下。”
“你就是那個‘一蓑煙雨任平生’?”
清麗的聲音從正前方響起,蘇清和當即忍不住愣了愣。
下意識的再次抬頭看了眼側靠在龍椅上的吳璃,這才定神回答道:“陛下所說的這句詞,確實是臣兒戲之作,讓陛下見笑了。”
“兒戲之作?如果‘一蓑煙雨任平生’都是兒戲之作,那咱們大周就沒有哪一首詞還能上的了台麵了。行了,沒必要太過謙虛,厲害就是厲害、不行就是不行,朕不喜歡誇誇其談,同樣也不喜歡扭捏作態。”
說到這裏,吳璃話鋒一轉,繼續說道:“之所以突然把你傳召過來,而不是等著下朝後再去禦書房接見你,主要是因為剛剛在這勤政殿內發生了一起彈劾。
禦史大夫崔元烈崔大人,彈劾九江王在九原郡內肆意妄為,橫加幹涉地方政務。考慮到你也參與到了九原郡的事情當中,於是朕便決定把你也喊過來問問。
畢竟,九江王的身份比較尷尬,不適合跟崔禦史在朝堂之上公開對峙,相比於九江王,朕更想聽聽你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對崔禦史的彈劾,你有什麽話說嗎?”
蘇清和怔了下,著實沒想到自己突然間被喊過來的原因竟然是這個。
看了看餘震,又看了看餘震旁邊的那位官員。
盡管此前沒有見過,但從場間的局麵和皇帝話裏話外的意思來看,餘震旁邊的那位官員,應該就是‘照骨鏡’崔元烈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過這事情也是有意思。
崔元烈彈劾的是餘震,坐在龍椅上的皇帝不去詢問餘震的意見,卻偏偏把他給傳召上殿,這是在表達什麽態度?
九江王的身份不適合在朝堂上跟崔元烈對峙,他這麽一個區區從五品的鎮妖衛隊副就適合了嗎?
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塊去啊……
略感疑惑的瞥了餘震一眼,卻沒能從餘震的臉上看到什麽有價值的信息。
稍稍遲疑了下後,蘇清和拱手道:“回稟陛下,九原郡之事,臣和王爺的所作所為確實過於激進,可那是沒辦法下的不得已而為之!地方之糜爛,簡直駭人聽聞!
那些官吏將百姓看做是豬狗,百姓則視官吏如仇寇!連強占土地、致使百姓流離失所都不算什麽嚴重的事情,有官吏和商賈聯合起來,給百姓強行派發驢打滾式的高利貸。
一兩銀子借出去,最終甚至能收回來超過十兩銀子,收不齊銀子便要讓百姓典兒當女!還有的官吏和丐幫漕幫同流合汙,掠婦女為財物,不思理政,百姓餓死,積屍盈路。
有稅監橫征暴斂,拆人房屋,掘人墳墓。有衙役夜闖民宅,濫指百姓為盜,被擒走者需納銀贖回。有酷吏斛麵浮收,農民納糧一石,卻實繳三石以上,賣妻鬻子猶不足夠。”
官員以百姓為魚肉,酷吏以刑枷為砧板,稅監以田畝為鐵秤,豪紳以地契為鋼刀,胥吏以苛捐為銀窖,牢頭以黑獄為磨盤。如此種種,不一而足,簡直慘絕人寰!”
說到這裏,蘇清和停頓了下,抬頭目不斜視、直勾勾的看向了龍椅上的吳璃,發現此時的吳璃已經從原本慵懶的側靠姿態,變成了端坐之姿。
沒有任何躲閃,蘇清和就這麽直視著吳璃的雙眼,朗聲繼續道:“陛下!臣聽聞此次各地藩王入神都,除了要跟陛下您一起過年以外,還肩負著在路上巡視地方的職責,要在地方上好好的走一走、看一看!
這樣等進了神都,才能詳細的告知陛下,地方上究竟具體是個什麽樣的情況、存在著什麽樣的毛病!臣想鬥膽問陛下一句,既有巡視之責,那在巡視地方時遇到了以上這等事情,難道就要當做沒有看見嗎?
九江王殿下當然可以當做沒有看見!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會當做沒有看見!和光同塵嘛,你好我好大家好,誰都不得罪,也就不用擔心在這朝堂之上被彈劾。但裝作沒有看見,難道這些事情就不存在了嗎?”
說到這裏,蘇清和回頭用眼神將勤政殿裏的幾十位大佬們掃了一遍。
臉上沒有任何怯懦之色,很是正氣凜然的重新朝著龍椅上的吳璃一拱手。
慷慨激昂的接著說道:“陛下,臣本布衣,侍從於東武,苟全性命於偏僻之地,不求聞達於神都郡府。九江王殿下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待臣如手足親朋,臣甚是感激!遂願為殿下以驅馳!
臣此行跟隨殿下一路向北,隻見山河壯麗,卻滿目瘡痍!殿下可以學其他人那樣裝聾作啞,反正受苦受難的始終是普通百姓,和殿下有什麽關係?但殿下終是胸中有大義,做不到視若無睹!
九原郡之事,殿下心知一旦去做,便必然會惹來朝臣彈劾,可殿下還是毅然決然的去做了。這世道汙濁不堪,烏雲密布,總要有人站出來,澄清玉宇,盡己所能的還百姓一片朗朗乾坤!
陛下,自古以來,凡革除積弊者,無不從流血而成!今大周已是衰敗之際、危難之間,卻未聞有為革新積弊而犧牲者,此大周之所以汙濁不堪也,有之,請自臣始!”
說完,蘇清和拱手躬身,腦袋低垂,擺出了一副仿佛在為蒼生請命的姿態。
一旁的餘震直接聽傻了。
呆呆的看著蘇清和,滿腦袋一團漿糊、無比混沌。
他怎麽不知道自己是這麽想的?
對……他是覺得大周現在必須要革新,必須要改變現狀,可他似乎……遠沒有蘇清和方才所說的那樣偉大吧?
大殿之上的其他幾十位大佬們則是在聽完了蘇清和這麽一番慷慨陳詞後,齊齊的倒吸了口涼氣。
不少人臉上的表情都變得複雜起來,還有一些人看向蘇清和的眼神則沒有了之前的輕視,反倒是多出了幾分濃鬱的欣賞之意。
至於高坐在龍椅上的吳璃,眼神中更是異彩連連。
忽閃著大眼睛,仔細的瞅了瞅蘇清和後,這才看向了崔元烈,柔聲開口道:“崔愛卿,蘇卿方才所說的那些地方上的事情,是不是真的?”
崔元烈的臉上浮現起了猶豫的神色,略微遲疑後,拱手道:“回稟陛下,或許是真的。”
“或許?都察院有風聞奏事之權,崔愛卿麾下的十二道巡按以及那些無處不在的‘無麵人’,據說足以監察天下。如果蘇卿方才並未誇大其詞的話,便意味著類似的事情已經極為嚴重,絕不可能隻是九原郡內的特例。
既然如此,崔愛卿為何要對這些事情用‘或許是真的’來描述?是崔愛卿對於這些事情並不了解嗎?還是底下的人從沒有跟崔愛卿匯報過類似的事情?朕尚算年幼,對於很多情況都不甚了解,還請崔愛卿教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吳璃的語氣和風細雨,崔元烈卻聽得背後直生冷汗。
他今日之所以要親自出列彈劾,其實隻不過是想要主動發聲,做一個警告而已。
並未指望過通過一次簡單的彈劾,就對一位剛入神都的藩王造成什麽影響。
但讓他沒料到的是,龍椅上的皇帝陛下並未按照慣例,讓被彈劾的九江王吳啟出麵進行自辯,反倒是忽然傳召了一個此前他根本沒怎麽聽過的無名之輩上殿來跟他進行對峙。
更讓他無法理解的是,眼前的無名之輩竟然一上來便直接掀了桌子?!
這是哪裏來的愣頭青?!還講不講政治智慧了?!
怎麽一點都不顧忌他這位大周閣老的顏麵呢?!
正當崔元烈思考著應該如何回答來自於皇帝的詢問時,蘇清和忽然笑嗬嗬的開口道:“陛下,崔大人肯定是耳聰目明的。不然為何臣跟九江王殿下在九原郡內的行事,這麽快就入了崔大人的耳朵裏?並且還激得崔大人彈劾九江王殿下行事肆無忌憚?
隻是臣有一事不明,都察院負責監察百官,彈劾九江王殿下的一些不當言行,自是理所當然。可為何天下間有那麽多的貪官汙吏,都察院卻不去管呢?是不想管?不敢管?還是不願管?其實無論是不想管、不敢管還是不願管,臣都能理解,和光同塵嘛。
但都察院不想管、不敢管、不願管的事情,九江王殿下不惜身、不畏難得想要去管一管,這時候都察院卻忽然跳出來,指責九江王殿下管的太寬,這是不是就不太合適了?你自己不管,還不允許別人去管,這樣的做法,請問……臣該如何去理解?”
喜歡我有一鼎煉妖壺請大家收藏:()我有一鼎煉妖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