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相忍為國
字數:6727 加入書籤
崔元烈臉色驟變。
蘇清和的這番話過於誅心,再加上他對今天朝會上的局麵變化毫無任何提前的預估,以至於準備不足下,竟是突然間被逼到了無比尷尬的境地。
先不提蘇清和的質問,隻說來自於皇帝的垂詢,他就很難進行回答。
說自己對於相關的事情並不了解,底下的人此前沒怎麽匯報過地方上的這些積弊之事?
那他身為都察院的首席,九大閣臣之一,連手底下的人都掌控不住,讓手底下的人輕而易舉的瞞過了他的眼睛,他豈不是太不合格?
如此不合格的禦史大夫,還適合繼續坐在這個位置上嗎?
盡管他今年已經八十八歲了,可這個歲數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如今身為閣老,總得爭取爬到內閣首輔的位置上,再考慮告老還鄉的問題吧?
但要說自己其實對於這些事情知之甚詳,隻是大周上下,各級官吏皆是如此,都察院如果真的嚴格行使監察之權,那恐怕七八成的官員都要因此而出事,大周將瞬間陷入到無人理政的一片混亂之中,這同樣不妥!
即便事實真是如此,他也不能這麽說啊!
因為蘇清和質問的非常清楚,無論都察院是不想管、不敢管還是不願管,都不應該在別人想管的時候跳出來不允許別人去管!
否則都察院、或者說他這位禦史大夫,究竟意欲何為?
眼看著崔元烈一時之間有些進退維穀的樣子,坐在龍椅上的吳璃沒有繼續讓其難堪。
而是看向了勤政殿內的其他人,開口道:“諸位愛卿,蘇卿方才所說的那些地方上的情況,是否普遍?官員以百姓為魚肉,酷吏以刑枷為砧板,稅監以田畝為鐵秤,豪紳以地契為鋼刀,胥吏以苛捐為銀窖,牢頭以黑獄為磨盤。這些都是不是真的?有沒有誇大其詞?”
聽到皇帝當場複述了蘇清和方才對於地方官吏的評價,勤政殿內的一眾大佬們再次忍不住麵麵相覷起來。
這話可著實不好接……
大周為了能讓朝廷對於地方上的情況始終有足夠的了解,要求三品以上的神都官員都必須有地方執政的經驗。
如果沒有地方執政的經驗,那麽在神都就別想真正的爬到高位。
所以此時站在勤政殿內的這些大佬們,盡皆在地方上為過官。
最次也當過縣尊,大部分都當過城主,還有少部分是從郡守的職位上右遷神都的。
過往在地方上執政的經曆,讓這些如今決定著大周政局走向的大佬們,其實非常清楚在神都之外、那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底層百姓們到底生活在怎樣的水深火熱之中。
但麵對著皇帝的詢問,他們還是本能的不想給出真正客觀的答案。
最關鍵的是,他們此時也搞不明白,怎麽事情就忽然發展到了眼下這樣的境地?
九江王吳啟……其親爹當初不是守舊派的旗幟嗎?為何到了吳啟這一代,居然在進神都的這一路之上,開始所謂的革除積弊了?
崔元烈之所以親自出麵彈劾吳啟,主要的目地隻是想提出一個比較有份量的警告而已。
藩王既然就藩了,那便老老實實的在地方上多子多福,這樣對所有人都好。
一旦藩王有了別的想法,開始表現出本不該有的存在感,朝廷裏的老大人們立時就會生出濃鬱的警惕情緒。
再者說了,大家都不是蠢人,很清楚那些積弊的背後究竟站著什麽樣的力量。
為何革除積弊曆來充滿了困難和艱辛?
不正是因為積弊本身所代表的固有利益群體,太過強大嗎?
在眾人看來,或許崔元烈的做法有些過激,對九江王也顯得不夠尊重。
可這位九江王不過是上一任九江王的兒子而已,繼承王爵才多久?
一個顯得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年輕人,教訓的狠一點也沒什麽關係。
誰不是這樣過來的呢?
結果場間局勢的發展卻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之外。
皇帝突然傳召了一個小人物進來,這讓個小人物代替吳啟麵對崔元烈的彈劾。
如此也便罷了,偏偏這個小人物麵對著當朝閣老,竟是絲毫沒有畏懼,反而當著他們這些大佬的麵,一番慷慨陳詞,說的堪稱是振聾發聵!
什麽‘百姓餓死,積屍盈路’,什麽‘賣妻鬻子猶不足夠’,什麽‘官員以百姓為魚肉,酷吏以刑枷為砧板’。
最後更是出口成章,說什麽‘臣本布衣,侍從於東武,苟全性命於偏僻之地,不求聞達於神都郡府’。
說什麽‘凡革除積弊者,無不從流血而成!今大周未聞有為革新積弊而犧牲者,有之,請自臣始’。
這是不是太讓人熱血沸騰了點?
況且怎麽就‘未聞有為革新積弊而犧牲者’了?二十年前的大將軍餘太安難道不是犧牲者嗎?
還是你身邊那位新任九江王的爹,親自帶隊去抄家滅族的呢!
說什麽‘請自臣始’……要是較真的話,不應該是請自大將軍始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眾大佬們表情複雜的看著蘇清和,腦海中則是不停的浮現起各種亂七八糟的念頭。
而就在他們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皇帝的垂詢時,站在所有官員最前方的老者上前了一步,站到了餘震、蘇清和以及崔元烈的身旁。
正是大周內閣首輔,總領內閣機要的‘心鎮山河’張太玄。
隨著張太玄越眾而出,勤政殿內的其他大佬們瞬間安定下來,目光自然而然的全都落到了張太玄的身上。
能看的出來,身為內閣首輔的張太玄,在其他官員的心裏顯然有著極高的威望。
朝著吳璃拱手行禮,張太玄沉聲道:“回稟陛下,是真的,也沒有誇大其詞。魚肉百姓的情況,在地方上確實頗為普遍,區別隻在於輕重程度不同罷了。具體欺壓的是否厲害,還要看地方主官是否方正。主官抓的緊,欺壓的就輕。主官抓的鬆,欺壓的就重。”
吳璃平靜的問道:“怎麽解決這個問題?”
張太玄非常幹脆的說道:“回稟陛下,解決不了。至多努力去抑製、緩解,永遠不可能根除。”
吳璃聞言,輕輕歎了口氣。
這歎氣聲聽的蘇清和心頭一顫,不由自主的便生出了幾分心疼之意。
難怪都說紅顏禍水……這確實讓人很難頂得住啊……
“崔愛卿,朕知道你今天彈劾九江王的意圖是為了什麽,地方糜爛,九江王在九原郡內的做法觸動了很多利益。這些利益七拐八扭的找到了你,希望你能代為發聲。”
吳璃幽幽說著,看到崔元烈似乎想要立刻出言辯駁,便玉手輕抬道:“聽朕說完,你肯定有你的理由。或許和個人利益無關,隻是考慮到九江王此行鬧出來的動靜著實不小,希望不要因此開一個不好的頭。
畢竟……這種事情一旦處理不好,地方上就有可能鬧出大亂子。如果上行下效,各級官吏趁機利用這樣的借口來排除異己,同時加倍的對百姓進行盤剝,那反而會將事情搞得更加糟糕,你是在擔心這個吧?”
崔元烈鬆了口氣,默默拱手道:“陛下聖明。”
吳璃擺手道:“朕不聖明,起碼在你們看來,朕是不聖明的。還是那句話,朕理解你們,你們也要理解朕。各地藩王此次入神都,都肩負有替朕巡查四方的責任,朕要讓他們充當朕的眼睛,代朕看一看這大周天下,究竟是什麽樣子。
很多事情,朕可以不管,卻不能不知道。你彈劾九江王,讓其他藩王怎麽想?其他藩王會不會因為畏懼你當朝禦史大夫的威懾,害怕被你彈劾,從而不敢跟朕說實話?崔愛卿,朕不會管一個人是怎麽想的,朕隻看這個人是怎麽做的。
自朕登基至今也快一年了,這一年裏,朕每日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懈怠。和諸位愛卿朝會時也盡量坦誠的交流,以免諸位愛卿因猜不透朕的心思而惶恐。朕不管帝王心術,不管掌控朝堂的手段,為的是什麽?”
說到這裏,吳璃的聲音停頓了下。
目光在下方所有人的臉上都挨個掃了一遍後,這才繼續說道:“為的是大家團結一心,爭取不要再有太多內耗!共克時艱!朕始終謹記登基時幾位閣老對朕的提醒,讓朕一定要相忍為國!
但是,崔愛卿,快一年了,這個相忍為國,不能總是朕來忍耐,閣老們是不是也該忍忍了?妖魔就在邊境線外虎視眈眈,朝堂上卻還在勾心鬥角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朕……很不高興。
今天先到這裏吧,九江王,蘇卿,王將軍,你們跟朕去禦書房。其他人在這裏好好反省半個時辰,想明白以後究竟要如何跟朕相處再走。王閣老,你來主持秩序。
另外,別忘了後天朝會之前,確定好各個衙門必須交割出來的銀子,用於暫時填補邊餉的窟窿。朕說的是‘必須’,不是商量。諸位愛卿,相忍為國,好自為之。”
說話間,吳璃已經站起身來,在左右兩名內侍的陪同下,蓮步輕移,順著玉台後方的門,離開了勤政殿。
餘震朝著蘇清和使了個眼色,小聲道:“走吧,去禦書房接受陛下的親自接見,你剛才那番話著實是鎮住我了,倉促之間居然能來上這麽一段,你真是總能給我超出預料之外的驚喜,佩服!”
說著,餘震偷偷摸摸的朝著蘇清和比了個大拇指,旋即立刻拉著蘇清和往勤政殿外走去。
‘人間太歲’王崇山則是跟在了兩人的身後,跟兩人保持了一定的距離,看向餘震的目光略顯陰沉。
眼瞅著被皇帝點名的三人也全都離開了勤政殿,剩餘被皇帝要求在勤政殿裏罰站反省的眾多大佬們,紛紛看向了張太玄。
崔元烈忍不住搖頭歎息道:“首輔大人,咱們這位陛下……似乎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勢?本就是以凰臨鳳,再這般強勢的話,恐非大周之福啊……”
張太玄看了崔元烈一眼,麵無表情的說道:“崔大人,陛下已經走了,無需你繼續擺這種沒意義的姿態。身為禦史大夫,本應該鐵骨錚錚,可你最近的一些所作所為,讓老夫也有點看不過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陛下讓咱們在這裏反省半個時辰再走,老夫不覺得是什麽過分的做法。就像陛下所說的那樣,相忍為國,不能總是陛下忍耐。她確實還不到二十歲,也確實是女子,可她同樣是咱們大周的皇帝!
諸位都是朝廷棟梁,真正該做的是協助陛下管好朝政!可最近這一年來,隨著陛下登基,有多少人的心裏起了別樣的心思?老夫在這兒就不一一點名了,說的究竟是誰,大家肯定都是有數的。
但有一點,希望大家不要忘了。邊境前線的壓力越來越大,妖魔的攻勢強度與日俱增,這時候若是還不真正的團結一心,真等妖魔突破了邊境‘結界’的防線,到時候再想應對,可就晚了!”
崔元烈臉色一沉,似乎想要說些什麽。
可張了張嘴後,卻終究是又把想說的話壓在了嗓子眼裏。
張太玄沒有理他,扭頭看向了戶部尚書薑莫衡,開口道:“陛下自登基以來,第一次表達出如此鮮明的態度。顯然是對過去這將近一年裏的情況很不滿意。
戶部不要再說自己有多難,神都這些衙門,就沒有不難的。再難,還能比邊軍難嗎?一會兒下了朝,各衙門主官跟老夫去政事堂,今天必須落實銀子分配。”
薑莫衡眼皮跳了跳,沒有反駁,非常老實的拱手應是。
張太玄又看向了謝歸塵,沉聲道:“戶部庫銀離奇失竊的案子,鎮妖使司即刻接手,神都府為輔,兩個衙門協同辦案吧。你和聞府尹商量下,各自抽調精銳,組建一個臨時的專案司。”
謝歸塵和聞人晦同時領命應是。
張太玄想了想,繼續同謝歸塵說道:“那個蘇清和,老夫沒記錯的話,是剛加入你們鎮妖使司的,對吧?下了朝你也去政事堂,老夫想具體了解下他的情況。”
喜歡我有一鼎煉妖壺請大家收藏:()我有一鼎煉妖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